问题

你同意延迟退休吗?

回答
关于延迟退休这件事,我仔细想了想,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要我说同不同意,我得先说说我的想法,因为这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

首先,从经济和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似乎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现在咱们国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意味着退休的人数在增加,而支撑他们养老的劳动力人口却在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按老的年龄退休,那社保基金的压力会非常大,国家的财政负担也会加重。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延长纳税人的工作年限,同时也能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这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似乎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

而且,从个人健康状况来看,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很多人的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都比父辈那一辈要强。不少人到了退休年龄,身体还很硬朗,精神也挺好,完全可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也能够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有很多经验和技能,如果就这么离开工作岗位,我觉得有点可惜,也可能让他们觉得有些失落。

但是,我心里也有一杆秤,这事儿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光看经济账。

首先,不同行业的劳动强度差异太大了。我身边有些朋友,在工厂一线做体力活,每天都是又脏又累,别说延迟到65岁,很多人到55岁就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身体是他们吃饭的家伙,硬要他们继续干下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也可能增加安全隐患。反观那些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或者知识型的工作者,他们的体力消耗确实小很多,延迟退休对他们影响可能就没那么大。所以,如果真的要延迟,是不是应该分行业、分岗位地考虑?

其次,对年轻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老年人延迟退休,很多原本可能出现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需要晋升的岗位,机会就会被挤占。年轻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晋升和发展,这对于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积极性可能会有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为解决了老年人的问题,又制造了年轻人的问题。

再者,心理和生活质量也是重要考量。很多人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到了退休年龄,最期待的就是能好好休息,享受一下生活,陪陪家人,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因为延迟退休,他们的“自由时间”被压缩,原本规划好的晚年生活被打乱,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满和焦虑。而且,有时候身体虽然能坚持,但精力、反应速度等可能已经不如从前,继续工作是否还能保证效率和质量,也是个问题。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退而不休”。我看到很多退休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停止工作,要么出来继续找零活,要么自己做点生意。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的意义在哪里?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让退休后的生活更有保障,让他们有能力、有选择地去生活,而不是被动地因为制度而被“赶鸭子上架”?

所以,如果让我说,我倾向于“审慎推进”或者“弹性化”的延迟退休。不能一下子改太多,而是可以逐步地、有计划地调整。可以考虑 “弹性退休”,比如允许那些身体好、愿意继续工作的人选择延退,但不是强制性的。或者,针对不同职业特点,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或调整幅度。

最关键的是,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必须配套完善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保障,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比如一些咨询、顾问类的岗位),改善劳动条件,同时也要确保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社保基金的改革也需要同步进行,让整个养老体系更加可持续。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平衡多方利益、考虑周全的复杂议题。我的想法是,可以理解它背后的必要性,但执行起来必须细致、有温度,并且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牺牲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或者幸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我不同意,有用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延迟退休这件事,我仔细想了想,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要我说同不同意,我得先说说我的想法,因为这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从经济和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似乎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现在咱们国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意味.............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我握在手里,能感受到它的冰冷,也能感受到它诱惑人心的灼热。你说,用痛苦的死法换十年寿命,我是否同意?仔细想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涉及到太多我内心深处的恐惧、渴望,以及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首先,让我脑海里浮现的是“痛苦的死法”。这个词本身就带着.............
  • 回答
    最近,关于延长产假至3年的建议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这背后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尤其是各位职场妈妈们的心。作为一名关注社会议题的普通人,我既能理解这项提议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和家庭幸福,但同时我也对它可能带来的挑战感到担忧,特别是如何平衡女性的职业发展。我个人对延长产假至3年的建议,持一.............
  • 回答
    詹姆斯总决赛胜率低,这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对手过强”的说法,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咱们得承认,詹姆斯生涯里确实碰上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强劲的对手,尤其是在他统治东部的那些年。当时东部球队虽然数量不少,但能真正构成威胁的也就那么几支,而西部的竞争就激烈多了.............
  • 回答
    关于是否出台禁止养狗的政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我无法直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因为这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和潜在后果。但我可以详细地阐述支持和反对这种政策的理由,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支持禁止养狗政策的理由:1. 公共安全与秩序:.............
  • 回答
    “为人为的就是儿女吗?”这是一个多么直击人心的问题,像一记重锤,敲在许多人的心坎上。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当社会压力与个人追求交织,当“自我”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拼尽全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双期盼的眼睛,还是为了心中那份不曾熄灭的火焰?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是.............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问题,关于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坦白说,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来概括。我认为,人性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存在,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善”或“恶”,都显得过于片面了。我们先来聊聊性善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家庭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会引起讨论的话题:孩子的姓氏。这不仅仅是个名字的问题,它牵扯到家族的传承、个人的归属感,甚至在某些文化中还带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我妻子提出让我们的孩子随她姓,我会认真地和她谈一谈,并且最终的决定会基于我们双方的共同意愿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首先,我会认真.............
  • 回答
    取消物业,居民自治,这个话题实在太有意思了,也太能引起共鸣了。咱们中国人住进商品房也有几十年了,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管理者”的角色,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说实话,赞成完全取消物业,转向居民自治的观点,我个人是比较倾向的。不是说物业一点好处都没有,但目前咱们小区里出现的很多问题,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心累”.............
  • 回答
    政治正确,一个常常被提及却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倡导平等包容的同时,有时也会让人感到束手束脚,甚至适得其反。谈论它,需要仔细掂量,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我比较认同的方面:首先,我认为政治正确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差异,促进平等。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
  • 回答
    给我一千万,一年内不玩任何电子产品?这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但又极具挑战性的提议。让我详细地分析一下我的想法和决定。首先,让我深入思考一千万的价值:一千万人民币,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它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包括我的。它可以实现许多长期的财务目标,比如: 购买房产: 在很多城市,一千万足以支付一套不.............
  • 回答
    关于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公平、学生发展、家庭压力、市场经济等多个层面。我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尝试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支持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观点:1.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内卷”加剧: 课外培训机构的存.............
  • 回答
    我非常同意“熟读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简单”这个观点。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赞誉,而是基于对二十四史本身价值、阅读难度以及熟读之人可能具备的特质的深刻认识。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看法:一、二十四史的价值与意义:一座浩瀚的文明宝库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的总称,它包含了自黄帝时期至明朝灭亡(1644年)的近四千年.............
  • 回答
    孝道,这二字说来简单,道尽了人伦的起点,也承载了千年的文化重量。说它不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我倒是有几分认同,而且觉得需要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这个说法。如果把社会安定理解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秩序,那么孝道确实很难直接对号入座。维持社会安定,通常是指通过法律、制度.............
  • 回答
    一亿人民币,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够我换好几辆我梦寐以求的车,还能给爸妈买套大房子,剩下的还能躺平好几年,想想都觉得美滋滋。但是,这“地球上最倒霉的一天”这五个字,就像一盆冷水,直接浇醒了我。最倒霉?那得倒霉到什么地步?是出门就被车撞,还是在家被雷劈?是股票一夜归零,还是辛苦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一亿.............
  • 回答
    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者,我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弱点。这些弱点既源于其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也来自于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至于是否同意芒格的说法,这需要我们具体分析芒格提出了哪些观点,但我可以预设一些他可能提出的批评点,并逐一进行探讨。总的来说,经济学的弱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 回答
    近日,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关于“劝年轻人别太早买房”的观点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位教授的出发点,我想大多数初为人父母的长辈都会有同感——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更自由的人生选择,而不是过早被房贷束缚。教授观点的核心,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审视“房奴”现象: 教授可能看到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实现“.............
  • 回答
    “买车是一生中最坏的投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一种过于片面且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说法,我并不完全同意。然而,它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确实是一种消费品,而不是一种能产生回报的资产。从纯粹的财务增值角度来看,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负投资。要详细阐述我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儒家在今天的中国早已名存实亡”——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你说我同不同意?这事儿说起来可复杂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要说儒家彻底没落,变成了一个空壳子,我个人觉得,用“名存实亡”来形容,确实有其道理,但如果一竿子打死,说它“已经亡了”,我觉得又有点过于绝对了。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儒家”,什么又是“.............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过高没意义”的说法,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咱们得承认,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通勤和周末出行,比如上下班、接送孩子、偶尔回趟老家,现有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比如400600公里)已经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