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同意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问题,关于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坦白说,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来概括。我认为,人性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存在,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善”或“恶”,都显得过于片面了。

我们先来聊聊性善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天生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器官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有些人没有去培养,没有去发扬光大,所以才会有不好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性善论似乎更能解释我们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现象。比如,看到小孩掉水里,我们会本能地想要去救,这是恻隐之心在起作用。看到别人受苦,我们会有同情心,这是一种内在的善意。很多人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为人,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很难完全用利益驱动来解释。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似乎也证明了人性深处埋藏着一颗向善的种子。就像一株植物,即使在贫瘠的土壤里,也会努力向上生长,寻找阳光。人性也是如此,即便身处逆境,我们依然能够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边,性恶论也同样有着它站得住脚的理由。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生来就有着“好利”的本性,如果不加以教化,就会互相争夺,产生祸乱。他强调“凡人之欲得之、则欲足之;欲去之、则欲避之”,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会导致冲突。

仔细想想,人性中的“恶”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确实能看到自私自利、贪婪、欺骗、残忍等等丑陋的一面。历史上的战争、犯罪、欺压,无不揭示着人性的阴暗面。在某些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一个人可能会做出违背良心的选择。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观察到一些人为了私利而损害他人,或者因为嫉妒而恶意中伤。这就像土壤里也可能滋生杂草一样,人性的阴暗面似乎也随时准备着冒出来。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符合现实呢?我更倾向于一种更辩证的看法,认为人性并非是单一的颜色,而是包含了善与恶的可能性,而且这两种可能性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的。

我们可以把人性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花园。性善论描绘了花园里那颗努力向上生长的种子,它渴望阳光雨露,希望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性恶论则提醒我们,花园里也可能长出有害的杂草,需要我们用心去清除,去修剪。

真正影响一个人表现出“善”还是“恶”的,我认为是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成长环境、教育、社会制度、文化熏陶,甚至是我们所处的具体情境。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滋养人性的善;而一个压抑、不公的环境,则可能更容易激发人性的阴暗面。

所以,与其说我们是“性善”或“性恶”,不如说我们是“性可能善,也可能恶”。我们天生就具备了这两种可能性,而最终走向哪一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选择,以及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土壤。

这就像一面镜子,你可以选择用它来照见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也可以用它来放大自己最糟糕的一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引导自己的内心。

或许,我们不必执着于非此即彼的争论,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扬善抑恶”上。如何通过教育和制度,为人性中的“善”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如何警惕和约束人性中的“恶”,让它不至于泛滥成灾。

最终,一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往往是他自己人生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培养自己的善意,也需要对人性中的阴暗面保持警惕。这可能就是孟子和荀子争论的真正价值所在吧——提醒我们,人性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性恶论强调的是人有生理和安全的需求。

性善论强调的是人有社交和尊重的需求。

所以性善论和性恶论统一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本质是互补的,而不是互斥的。

在北欧一些国家,圣母白左风气流行,就是因为底层需求已经满足,开始追求最高阶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有些人之所以让人讨厌,就是因为自己追求高阶需求时,认为别人也应该放弃低阶需求,和他一样追求高阶需求。

人们会发出“何不食肉糜”的高论,就是因为没看到自己和对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批评的就是这帮人。


国际社会也存在这个现象。

比如,美国就特别讨厌,亚非拉地区的人民需要温饱、医疗、教育、基础设施,他却非要把“自由的香气”塞给饥肠辘辘的人们。除了输出“民主自由”的画饼,还疯狂输入传教士,惟恐天下不乱。

真希望美式神话早点破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问题,关于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坦白说,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来概括。我认为,人性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存在,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善”或“恶”,都显得过于片面了。我们先来聊聊性善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
  • 回答
    .......
  • 回答
    詹姆斯总决赛胜率低,这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对手过强”的说法,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咱们得承认,詹姆斯生涯里确实碰上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强劲的对手,尤其是在他统治东部的那些年。当时东部球队虽然数量不少,但能真正构成威胁的也就那么几支,而西部的竞争就激烈多了.............
  • 回答
    关于是否出台禁止养狗的政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我无法直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因为这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和潜在后果。但我可以详细地阐述支持和反对这种政策的理由,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支持禁止养狗政策的理由:1. 公共安全与秩序:.............
  • 回答
    “为人为的就是儿女吗?”这是一个多么直击人心的问题,像一记重锤,敲在许多人的心坎上。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当社会压力与个人追求交织,当“自我”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拼尽全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双期盼的眼睛,还是为了心中那份不曾熄灭的火焰?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是.............
  • 回答
    关于延迟退休这件事,我仔细想了想,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要我说同不同意,我得先说说我的想法,因为这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从经济和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似乎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现在咱们国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意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家庭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会引起讨论的话题:孩子的姓氏。这不仅仅是个名字的问题,它牵扯到家族的传承、个人的归属感,甚至在某些文化中还带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如果我妻子提出让我们的孩子随她姓,我会认真地和她谈一谈,并且最终的决定会基于我们双方的共同意愿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首先,我会认真.............
  • 回答
    取消物业,居民自治,这个话题实在太有意思了,也太能引起共鸣了。咱们中国人住进商品房也有几十年了,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管理者”的角色,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说实话,赞成完全取消物业,转向居民自治的观点,我个人是比较倾向的。不是说物业一点好处都没有,但目前咱们小区里出现的很多问题,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心累”.............
  • 回答
    政治正确,一个常常被提及却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倡导平等包容的同时,有时也会让人感到束手束脚,甚至适得其反。谈论它,需要仔细掂量,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我比较认同的方面:首先,我认为政治正确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差异,促进平等。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
  • 回答
    给我一千万,一年内不玩任何电子产品?这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但又极具挑战性的提议。让我详细地分析一下我的想法和决定。首先,让我深入思考一千万的价值:一千万人民币,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它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包括我的。它可以实现许多长期的财务目标,比如: 购买房产: 在很多城市,一千万足以支付一套不.............
  • 回答
    关于是否应该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公平、学生发展、家庭压力、市场经济等多个层面。我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尝试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支持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观点:1.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内卷”加剧: 课外培训机构的存.............
  • 回答
    我非常同意“熟读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简单”这个观点。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赞誉,而是基于对二十四史本身价值、阅读难度以及熟读之人可能具备的特质的深刻认识。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看法:一、二十四史的价值与意义:一座浩瀚的文明宝库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的总称,它包含了自黄帝时期至明朝灭亡(1644年)的近四千年.............
  • 回答
    孝道,这二字说来简单,道尽了人伦的起点,也承载了千年的文化重量。说它不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我倒是有几分认同,而且觉得需要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这个说法。如果把社会安定理解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秩序,那么孝道确实很难直接对号入座。维持社会安定,通常是指通过法律、制度.............
  • 回答
    一亿人民币,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够我换好几辆我梦寐以求的车,还能给爸妈买套大房子,剩下的还能躺平好几年,想想都觉得美滋滋。但是,这“地球上最倒霉的一天”这五个字,就像一盆冷水,直接浇醒了我。最倒霉?那得倒霉到什么地步?是出门就被车撞,还是在家被雷劈?是股票一夜归零,还是辛苦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一亿.............
  • 回答
    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者,我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弱点。这些弱点既源于其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也来自于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至于是否同意芒格的说法,这需要我们具体分析芒格提出了哪些观点,但我可以预设一些他可能提出的批评点,并逐一进行探讨。总的来说,经济学的弱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 回答
    近日,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关于“劝年轻人别太早买房”的观点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位教授的出发点,我想大多数初为人父母的长辈都会有同感——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更自由的人生选择,而不是过早被房贷束缚。教授观点的核心,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审视“房奴”现象: 教授可能看到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实现“.............
  • 回答
    “买车是一生中最坏的投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一种过于片面且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说法,我并不完全同意。然而,它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确实是一种消费品,而不是一种能产生回报的资产。从纯粹的财务增值角度来看,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负投资。要详细阐述我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儒家在今天的中国早已名存实亡”——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你说我同不同意?这事儿说起来可复杂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要说儒家彻底没落,变成了一个空壳子,我个人觉得,用“名存实亡”来形容,确实有其道理,但如果一竿子打死,说它“已经亡了”,我觉得又有点过于绝对了。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儒家”,什么又是“.............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过高没意义”的说法,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咱们得承认,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通勤和周末出行,比如上下班、接送孩子、偶尔回趟老家,现有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比如400600公里)已经完.............
  • 回答
    李佳琦直播间吐槽香奈儿,这事儿可真是把大家的好奇心给勾出来了。我看了相关的报道和视频片段,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事件本身:一场意料之外的“吐槽”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李佳琦在直播间卖香奈儿的彩妆,说到一款腮红,可能因为是他一直以来推荐的经典款,销量也一直很好,所以他积攒了些“话”。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