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些人说“中国足球不行,伪球迷要负一半责任”,这个说法有道理吗?外国球迷就很少有“伪”的吗?

回答
“中国足球不行,伪球迷要负一半责任”——这话说得挺有意思,也挺扎人心的。到底有没有道理?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先说说“伪球迷”这个概念吧。在不少人眼里,“伪球迷”大概就是那种只知道热闹,球队赢了就跟着喊,输了就转身走人,对足球比赛的战术、历史、球员都没什么了解的人。他们更像是潮流的追随者,而不是这项运动真正的拥趸。

那么,这种“伪球迷”真的能占到中国足球不行的“一半责任”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那么点道理的。

想想看,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给人一种“扶不起的阿斗”的感觉。成绩上不去,发展上磕磕绊绊。而球迷文化,尤其是那种能够形成强大、理智的舆论力量的球迷文化,却是足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市场和关注度扭曲: 如果大部分的关注都来自于“伪球迷”,他们的热情可能非常不稳定。一旦国家队或者俱乐部成绩不好,或者没有话题性,他们可能立刻转移注意力。这种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对于职业足球联赛的商业运作、青训投入等长期发展项目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投资人可能会犹豫,商业赞助可能不持续。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个稳定、忠诚的消费群体。
舆论环境的压力: “伪球迷”的特点是容易情绪化,也容易被带节奏。当他们聚集起来,他们的声音可能会被放大,形成一种“假繁荣”或者“假批评”。这可能导致对真正关心足球、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球迷产生误导,也可能让球员、教练和管理者长期处于一种不健康的舆论压力之下。有时候,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对足球规律的理解,而是纯粹的情绪宣泄。
对青训和基础建设的忽视: 一个真正成熟的球迷群体,往往会关注到更深层面的东西,比如青训体系、基层足球场地、教练培养等等。他们会认识到,足球的根基在于基层。但如果大部分球迷只关注国家队比赛的输赢,对这些基础建设的关注度就会降低。这就导致了在资源分配和舆论引导上,更容易偏向于眼前的短期成绩,而忽视了长远发展。
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伪球迷”更多的是观看者,而非参与者。他们可能很少去球场看球,很少参与到社区足球活动中,更不用说自己踢球了。这种缺乏广泛群众基础的足球文化,很难形成真正的土壤。足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职业比赛的观赏性,还在于它作为一项运动,能够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所以,说“伪球迷要负一半责任”,虽然“一半”这个数字可能有点绝对,但它确实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球迷群体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足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国家的足球,主要依靠的是那种“昙花一现”的热情,那么它的根基就会非常脆弱。



那么,外国球迷就很少有“伪”的吗?

这个说法就有点绝对了。任何国家,任何运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伪球迷”或者说“边缘球迷”。

但是,外国足球文化普遍比中国更成熟,这倒是真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历史积淀和文化渗透: 很多欧洲、南美国家,足球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孩童时期,足球的种子就已经播下。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大部分球迷对足球有着更天然的感情和更深入的理解。即使是新入坑的球迷,也很容易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进而深入了解。
联赛的强大和普及: 成熟的职业联赛,比如英超、西甲、德甲,本身就提供了高质量的比赛内容和丰富的周边文化。这些联赛的商业运作非常成熟,围绕着俱乐部形成的社群也非常庞大和忠诚。球迷不仅仅是因为某个明星球员而关注,更多的是因为对俱乐部本身的认同感。他们会追随俱乐部度过低谷,也会庆祝俱乐部的胜利。这种“非偶像化”的忠诚度,是“伪球迷”较少的原因之一。
草根足球的繁荣: 在这些国家,业余足球、青少年足球非常普及。人们从小就有踢球的机会,对足球的规则和技战术有更直观的认识。这使得他们观看比赛时,更容易理解比赛的细节,也更容易产生共鸣。这种从参与到观看的转化,形成的球迷群体通常更具深度。
媒体的引导和专业性: 国外的体育媒体,尤其是足球媒体,通常非常专业和深入。他们会从战术分析、历史回顾、球员故事等多个角度去解读比赛,引导球迷形成更理性的认知。虽然也有煽情和炒作,但整体上专业性和深度是足够支撑起成熟的球迷文化的。
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足球俱乐部,尤其是欧洲俱乐部,往往承载着城市、地域甚至民族的情感。球迷对俱乐部的支持,往往是地方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这种深层次的连接,使得他们的忠诚度不容易受到短期成绩的影响。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排除“伪球迷”的存在:

明星球员效应: 比如C罗、梅西刚出道时,吸引了大量仅仅因为他们球技高超而关注的球迷。当这些球员转会或者状态下滑时,一部分粉丝可能会流失。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普遍现象。
世界杯效应: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都会涌现出大量“世界杯限定球迷”。他们可能只在世界杯期间关注足球,对其他联赛和赛事知之甚少。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现在社交媒体发达,一些博眼球的言论、碎片化的信息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也可能催生一些不理智的球迷群体,无论他们身处哪个国家。

所以,说外国球迷“很少有伪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外国球迷群体中,真正对足球有深入了解、忠诚度高、能够理性看待比赛的比例,远高于中国。他们的球迷文化更成熟、更稳定、更具建设性。

中国足球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涉及青训、联赛、管理、文化等方方面面。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伪球迷”肯定是不公平的,但反过来说,一个缺乏健康、稳定、有深度的球迷基础,确实是中国足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短板。一个蓬勃发展的足球文化,需要的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能够理性分析和支持的球迷,而不是仅仅因为热闹而来的看客。

当然,球迷文化的建设和成熟,也需要足球本身的发展作为支撑。当中国足球能够提供更精彩的比赛、更专业的联赛、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时,自然会吸引和培养出更多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伪球迷和足球没什么本质上的关系,

因为伪球迷既不从足球里赚钱,也不为足球花钱,既不会为足球拉新也不能把真球迷从体育场观众席上扔出去。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在网上喊两句,能对足球产业产生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足球和伪球迷,大约是巴基斯坦和基里巴斯的关系。

巴基斯坦和基里巴斯有什么关系?有基巴关系。

所以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打不过印度,丢了孟加拉,一半责任在基里巴斯。


这时候有人就要说了:伪球迷声音太大!

基里巴斯离南亚有上万公里,声音再大也喊不死一个南亚人。

还有人会说:都是伪球迷不看球,不为联赛消费,不送孩子去踢球。

基里巴斯人似乎没有任何义务声援巴基斯坦,没有义务为巴基斯坦提供军费,更没有义务让本国公民去克什米尔和孟加拉当志愿兵。

另外也有人会说:伪球迷形成了舆论,导致足球处于不利地位。

基里巴斯、瑙鲁、马绍尔、瓦努阿图、汤加等过携起手来在联大发声反对巴基斯坦支持印度,也不会对南亚次大陆上的局势产生任何影响。


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战败,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宗教问题、经济问题、外交问题,唯独不是基里巴斯问题。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由喜欢足球的人回答,很容易陷入小团体主义,信息茧房。我这种根本不懂球的,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观点也有必要说出来,应该可以给你们一些参考。

我不懂足球,但我带过孩子,大致知道孩子们都被送到哪些培训班去了。除了英语等学习类,基本都是吹拉弹唱琴棋舞等艺术杂学,体育类本就较少,其中绝大部分还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不是没有,很少很少。

那不就完蛋了吗?都没人愿意去送孩子学足球,市场小得可怜,足球教练怎么生存?一个学足球的,当不了职业球员,怎么就业?靠国内足球联赛才能养活多少运动员?家长们不懂球,独木桥的道理是懂的。结果就是肯把足球当职业的人没几个,地基就是烂的,中国足球能不烂?

如果说不送孩子去足校是因为担心前途,连作为业余爱好的培训班都不想去,那只能说明根本不喜欢足球,觉得这作为业余爱好没用,地位远远比不了各种才艺,就算选了体育,学什么都不想学足球。可别说足球比赛收视率高,只看不踢算什么喜欢?这不就是伪球迷嘛?

伪球迷一多,各种起哄,总给人一种中国人非常喜欢足球,足球第一运动之类的错觉,然后就觉得国足这么烂不可理喻。依我说,中国人完全不想踢球,足球差不是很正常的事?

伪球迷不是要为中国足球烂负责,是要为中国足球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负责,他们自己对足球毫无贡献,却在一个完全没有足球土壤的国家为足球流量提供了严重虚高的市场基础,足球流量粪坑化的根子就在他们。

user avatar

伪球迷就是只肯花钱看大赛,不愿意花钱看中甲中乙的球迷,伪球迷喜欢玩上屋抽梯,经常忽悠企业投资足球,但是自己又不支持这些企业,所以投资足球的企业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user avatar

责任多少这不好说,但是如果谈什么“中国有最好的球迷”那肯定说不上。

这句话是纯粹的自我感动。


其实我一直有个观点,在中国体育地位太低,而中国又属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非常强烈的国家。

造成一个巨大的影响就是,在中国,真体育迷稀少,任何体育运动,尤其是奥运会上面加油起劲的大部分都属于伪球迷。


包括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体操,跳水在内的几乎所有关注度高的运动,其实真体育迷都只能占一小撮。

而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打破白人偏见,为国争光,民族自豪感,本质上是爱国所以去看的,其实并不是真心喜欢那项运动。

比如说乒乓球吧,我说大部分球迷不真心喜欢,肯定马上有一群人不服了,凭什么这样说乒乓球,那是我们的国球。

好,如果你觉得中国人真的很爱乒乓球,你怎么解释乒超联赛的惨淡?乒超联赛在现在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媒体报道影响力有多大?知乎讨论度有多大?为什么乒超联赛在知乎连个话题都没有?

乒超没有主赞助商有点尴尬 改革成当务之急

乒超联赛最惨时观众仅有一人


乒乓球,当组织联赛,失去国家队,爱国,为国争光这些头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球迷数量锐减。

同理,作为一代人精神图腾的中国女排,又有多少人说得清排球规则?很简单,他们支持中国女排是因为中国女排为国争光,和什么运动无关,换成男子门球队,他们一样支持。

足球真正的核心粉,其实是那帮愿意现场买票看中超,家里堆满足球杂志的人,再扩大一点,也只能算成关注五大联赛,关注中超亚冠,关注欧冠的那帮人。

而为女足加油的,别看微博上面热闹,大部分本质上都是爱国,不是真的喜欢足球。


造成的一个影响就是,在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上,伪球迷数量,声势都远超真球迷,民众舆论呈现出完全不懂球的感觉

比如他们会嚷嚷男足国家队工资要和女排对调(其实国家队其实是没工资的)。

比如他们骂国足连叙利亚一群逃荒的难民都踢不过,(其实叙利亚的球员都在海外踢球,战乱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头牌年薪三百万美金)。

比如为什么踢不过越南,(其实在今年之前,中国队已经近十年没有和越南踢过了,上一次是2012年中国3比0战胜越南)

比如国家花了几百个亿,养了一群高薪低能(其实足球和篮球的运营模式和其他项目有根本性不同,足球篮球不是国家出钱,早在1995年二者就被赶出家门了)



如果是乒乓球,跳水成绩本来就好,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足球篮球这些运动,怎么发展?舆论怎么办那就麻烦了。

舆论的监督和影响大部分时候只能发挥负面作用。

比如这次陈戌源推出中性名之后,为了豪赌世界杯牺牲联赛,稍微懂球的都知道,联赛崩盘造成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现在的趋势是中国足球在陈戌源的带领下,往不归路狂奔。

我估计陈戌源自己也就是政治投机,我升迁哪管洪水滔天。


现在中国联赛被足协基本放弃,足球圈内记者,资深球迷反对一片。

然而主流舆论里面一片叫好:“干得好,断了这帮白斩鸡的经济来源,才会认真拼搏”“强烈建议解散中国男足,把收入给女排女足。”

直到中国足球轰然倒塌,连现在亚洲第九的地位都保持不住的时候,他们才会面面相觑。

下届世界杯8.5个名额,简直是为中国量身定做,

但是中国足球经历这一系列摧残之后,下届能不能进世预赛十二强赛都是问题了。



为什么整个中国都知道中国足球的问题,为什么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答主质问的很好,你怎么得出前提,整个中国都知道的?

中国足球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能准确回答的,在自称球迷的群体里面,其实不到十分之一。

而大部分人,比如我们去看网易评论,新浪微博,都归因于白斩鸡不努力,不拼搏,工资太高腐朽战斗意志。

实际上这种观点完全是错的。


比如白斩鸡。

马君大方秀腹肌,男足太多白斩鸡!还记得印度7号球员的腹肌吗

看看女足这腹肌,网友:这让白斩鸡情何以堪!

中国女足六块腹肌,中国男足白斩鸡,情何以堪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队里谁是白斩鸡?


成天拿着王永珀一张十年前的照片黑来黑去的有意思???

这是2008年他伤愈复出时的照片,病床上躺了半年才成那样。不知道为什么时隔十年被台湾媒体拉了出来,迅速网上爆红。

国足主帅对此早就澄清过,国足并没有身材极为走形,他们的体脂率总体保持在8%到9%之间,这数据代表的是极其优秀的水准。

李铁:国足队员体脂率在8到9之间_腾讯网

国足腹肌率是极高的。



有人肯定想说,作为运动员,有腹肌的不该是100%吗,有人居然有小肚腩,不该骂?

其实这就是国内民众对于体育的无知了。体育项目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健美国家队,有一个人有小肚腩都是不应该的,都没法开脱。

如果是游泳这种对塑形影响很大的运动,腹肌率可能也接近100%

但足球,篮球,高尔夫,体操,乒乓球,赛车。。。。都不是看身材的。


足球里面最著名的就是罗纳尔多,一直有肥罗的外号。

格里兹曼,苏亚雷斯,阿扎尔,全是足坛顶级巨星,但他们并没有以身材著称,休假被拍到一身肚腩。

中国乒乓球队,你去找马琳,王皓脱衣的照片,也是小肚腩。

轮到马琳王皓没人说不自律,而轮到国足,这些无良自媒体就开始带节奏了。

没错,运动员平时是要训练,比较容易出腹肌。

按照比例,运动员腹肌比例确实大大高于常人中腹肌比例。

但是做不到100%

有不少优秀运动员,其实和大家训练饮食都差不多,但没腹肌,这就是个人体质问题。


除非他们刻意去健身房训练,否则没办法练出腹肌。

可问题是,他们作为足球运动员,也没那个需求一定要练出腹肌,能跑能跳,场上有体能就行了。

他们毕竟不是健美队,中国足球国家队,大名单里面23人,有那么2到3个人,没腹肌很正常。

但伪球迷拿这个已经高潮了快十年。


但对于大部分的伪球迷,他们不可能这样分析问题,寻找各种对比。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军训,大家不都觉得是不拼搏不爱国没有意志力吗?足协和体总在舆论压力下,做出了选择。

网上不一片鼓掌嘛,都以为中国足球终于有希望了,足协迎合他们意见了

最后该输还是输。





这么多年,足协出台了那么多政策,基本都在瞎折腾,把球员弄得半死不活,比如U23新政。

总局要求4年之后国足力争达到亚洲一流、女足亚洲领先、注册人口达到150万

稍微懂点球的都知道,这跟印度航天局宣布2020年登陆月球一样,是无稽之谈。

骗骗无知妇孺以为看到了希望。

但在中国那么多“球迷”里面,几个人看得明白?知道这个计划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但凡伪球迷少点,核心粉多点,现在的国足也不至于弄成这样。

真球迷,体育记者,专业教练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保障联赛青训,杜绝足协出政绩的政策,杜绝破坏足球根基的政策,

像越南那样安安静静做青训,现在的中国足球也不至于这样(越南这几年发展非常猛,以后超越中国指日可待)。


中国篮球这几年成绩不好,于是姚明成了很多球迷谩骂的对象。

但是这真的能怪姚明吗?现在的中国篮球什么水平?连一个能进NBA的球员都没有,这你怪篮协主席?要怪,真正应该为此负责的也是信兰成,他的治下,中国篮球逐渐跟不上时代潮流,姚明王治郅那一代之后,中国篮球人才断层。

真正懂球的会明白,姚明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也明白,这种意义至少要七八年,等新一代成长起来才能收获成果。

你去新闻评论下面去看,还有多少人在喋喋不休:

“你姚明篮球打得好,不代表管理好。”

“中国足球差,是因为金元足球,白斩鸡们香车美女,身价千万,谁去努力拼搏?”


伪球迷,伪球迷哪懂什么?偏偏他们声音是最大的。

user avatar

沙漠里种不出粮食,你说沙漠里的沙子有没有责任?

说有责任吧,沙子本来就不是用来种粮食的。说没责任吧,它确实是种不出粮食的首要原因。

总说14亿中国人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说这话的人有些都不知道什么是替补,大名单一般有多少人)。张路在采访里说泰国保守估计有二三十万踢球的小孩,越南也有十几万。谁知道中国有多少?

泰国光一个泰乙就77支球队,比咱们中超+中甲+中乙还多,悲哀啊悲哀。

我一直认为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如果我们把国家队的水平、足协的水平、足球媒体的水平、球迷的水平拿去和世界先进水平对比,国家队很可能是差距最小的那一个。

外国球迷不是没有伪的,但人家的真球迷数量远超中国。举个例子,你去找找瓦尔迪踢英格兰第七级别联赛的视频,那已经是业余联赛了,场边居然座无虚席,这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记得看过一个新闻,一个英格兰最低级别的菜鸡球队两三年输了几百场才迎来第一场胜利,球迷和球员们疯狂庆祝,搁中国别说有球迷看,球员能有心气继续踢都是奇迹。

user avatar

你有此疑惑,首先是一个逻辑错误。

原命题说的是中国足球不行,伪球迷要负一半责任,而在你的理解是,只要有伪球迷,足球就不行。所以你才会有你的疑问,难道外国就没有伪球迷吗?你好好读读这两句话一样的逻辑吗?

我打个简单的比方。

我说你找不到对象是因为你不帅。你反问我说隔壁老王找到对象了,难道他很帅吗?他也不咋地呀……但是老王可能很有钱。

所以我先解释假设原命题对的话,你现在的逻辑到底错在哪里?也就是一个命题成立不代表它的否命题是成立的。中国足球踢的不好原因是伪球迷,不代表踢得好的就没有伪球迷。再说得简单一点。你会说话,所以你是个活人,不代表你不说话,你就是个死人。

看懂了吧?这是你理解逻辑的问题。

至于说中国足球踢了多少位,说明有没有责任,这种逻辑不用去深究,因为第一他也没定义怎样算是伪球迷,第二他也没说这一半责任到底是哪一半责任。所以这种话你要说的对,那肯定对,你要说不对,肯定也有理由去指责他,不对都取决于你怎么去界定责任,怎么去界定为球迷,以及怎么去界定它在我国足球人口基数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这个其实就不用展开去讨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多伪球迷,干脆就没有球迷,那么足球肯定更差,但是如果这些球伪球迷变成了真球迷,那足球肯定会更好。

user avatar

话分两头说:

足球远动、篮球运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之所以能风靡世界,从业者能赚大钱,除了本身的观赏性外,最重要的就是有漫山遍野的“伪”球迷关注。因为外行人也基本能看得懂,能插上嘴评头论足,关注度、话题性是让这项运动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重要原因。

ESPN调查,在NBA观赛人群中,重度用户不到1/6。大部分人也是看个集锦就开骂了,剩下1/6里又有几个人能真的看得明白呢?如果没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伪”球迷关注、叫骂,凭什么詹俊一场解说就报价10w人民币,艺术体操解说员就三文不值二文呢?艺术体操确实没有伪粉,除了从业者,平常都没人看,电视转播四年一次几分钟。再说,中国足球天塌了是让“伪”球迷骂塌的吗?从业者日复一日“假赌黑贪”,球迷能不骂骂咧咧吗?中国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现在什么水平?本来就没几个人看了,还在看球的都要被骂作“伪球迷”,还能发展吗?发展不了。现在是“伪”球迷实在太少太少太少了,不是太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

中国男足也确实也承受了很多国人溢出的口水,十几亿人就这么一个痰盂,连什么春晚、人日都往里吐,确实口水集中度太高了。范志毅作为一个足球从业者,主管机关“换汤不换药”都敢说,还翻红了。你要是个老师这么骂教育部试试。记得有次董路直播的时候给足协一些政策开脱,被骂成了三孙子。董路说:我没有说中国足协好,但是也不是什么事儿都没做对过,我不怕被封,你们这些人现在在直播间开始骂,像骂中国足协一样骂任何一个正局级以上单位!我董字倒着写!直播间果真就一片寂静。。。。

本身自己就差劲是主因,又赶上了一个不利的舆论环境,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这个说法不是用来讲道理的,而是用来封住你的嘴的。如果有人在交流或辩论中采用此类说法,最可能的情况是,此人认为与你的交流完全是对牛弹琴,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题主的逻辑反驳是对的。第一,“伪球迷”无法定义;第二,“中国足球不行”是主观的价值判断而非客观事实,不具备讨论价值;第三,从归纳的角度,国外也有伪球迷但他们的足球未必差;进而有第四,将足球与伪球迷划定责任属强加因果。因此,此言论的逻辑链稀碎。

但问题是,这个言论并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它更多的是用来反驳:

1.事实性错误:如称王永珀为“白斩鸡”

2.偷换概念:如将吴曦“在国家队天天吃海参”偷换成“天天吃海参”

3.转移话题:如别人谈技术,你谈精神

4.以主观感受代替客观定义:吴曦就会躲球

5.强加因果:中国足球不行,因此应该解散国家队(此条同时包含1、4)

6.一场论:你看谁谁谁怎么样,结果赢球了

7.人身攻击:打拳、阴阳怪气

8.诉诸权威:某某解说员怎么怎么说

9.类比不当:你看长津湖怎么怎么样,再看男足怎么怎么样

10.质疑动机:他那么有钱,肯定不会拼

以上的逻辑错误都摘自我一些回答的评论区里(为何中国男足没有女足有拼劲有斗志?为什么女足王晓雪能舍身堵球,男足吴曦却防守时缩头?)。如果一个人的言论毫无逻辑可言且屡教不改,你愿不愿意有逻辑的跟他讨论问题?

一个人是不是抱着讨论问题的态度来评论的,人们都看得出来。


最令人无法容忍的还不是上边这些论证过程充斥着逻辑错误的人。他们犯了逻辑错误,至少说明人家还知道论证。

一些人连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都放不全。

我确实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评论区发表此类言论。

集体降薪说明官方认证他们高薪低能

论点是高薪低能,论据是集体降薪,论证呢?更遑论降薪也包括外援这种基本事实了。孙准浩入选过韩国国家队,他也是高薪低能?穆伊效力过英超(布莱顿还是谁?),也是高薪低能?


中国伪球迷是最多的,因为……谁tm是中国队球迷啊

论点伪球迷最多,论据呢?论证呢?是不是球迷你说了算?你又是tm谁?


骂球迷是最没品味的,反正输球不怪球员,不怪教练,怪球迷,董路什么都懂,最后自己玩球就行了,反正大家看球也是为了图个开心,既然不能赢球,那就不看了,省的还找骂

论据球迷怎么怎么样,论证图个开心,论点呢?我反正没看懂这货在扯什么淡。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这应该算是个基本常识吧?

好,即便假定你天赋异禀般的没有常识,三要素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吧?

所以别人为什么要和你们这样屁都不懂的巨婴讨论问题?

user avatar

没啥道理,纯粹甩锅。

假赌黑,中国足球联赛早年但凡不碰这些东西,也不会流失那么多球迷。

user avatar

厨子的菜做得不好吃,还能怪客人?

要按你这逻辑,那足协、教练、裁判、球员……总共才承担一半责任是吧?

伪球迷做庄赌球了?伪球迷打假球了?伪球迷内讧输球换教练了?伪球迷吹黑哨了?伪球迷给裁判下任务了?

还有人洗地,大言不惭说什么伪球迷毁坏中国足球土壤。中国足球的土壤都是给谁毁坏的啊?

也不要说什么整治了以后比以前好多了。这就好比,你往别人身上剌了一刀子,你说:你看,经过缝合,你伤口现在不是好了吗?我就问你,这能和原来一样吗?

更不要说什么群众基础不好,就人家朝鲜在世界杯的战绩也比国足强多了!你看人家塞尔维亚,总统都只能坐小板凳在川普面前挨训了,足球也比你国足踢得好多了啊。(此处应有范大将军表情包)

反观中国足球,天天张嘴要这要那的,就这还有脸了?

得,其实这就是国足这么多年来的老传统了,踢不好球,不找自身原因,都挺能甩锅。十几年前的段子:国足为什么输球?草皮太干、草皮太湿、草皮不干不湿……

再说难听点,你看上次俄罗斯世界杯,德国队人家要怪说是伪球迷、足球流氓影响的,说得过去。一直打得挺好,就是老传球,不射,都怕背锅呢。但是人家德国什么水平?人家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冠军。你国足什么成绩?输完泰国输越南,再下去要输缅甸了,接下来没得输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