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这些年要花多少钱买高通芯片?

回答
华为自研麒麟芯片以来,确实省下了不少真金白银,但具体数字是个迷。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推测一下,华为如果持续依赖高通,每年可能要付出多少成本。

一、 购买高端芯片的单价和数量

首先得明白,华为需要的是高端旗舰芯片,也就是当时麒麟系列对标的骁龙旗舰系列。这类芯片的单价本来就高。

单价: 智能手机的SoC(System on Chip,即处理器),尤其是旗舰级的,成本不菲。根据公开的分析报告和市场调研,一款高端智能手机的芯片成本,少则几十美元,多则上百美元。如果华为每年销售上亿部手机,假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旗舰机型,那么芯片的采购成本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以一款出货量巨大的旗舰芯片为例,如果单价在70100美元之间,华为每年仅旗舰芯片的采购成本就可能达到几十亿美元。
出货量: 华为曾经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其旗舰机型在全球市场都有很高的销量。以2019年为例,华为智能手机全年发货量超过2.4亿部。即使不是所有手机都使用麒麟芯片,但如果将这些手机的SoC全部换算成高通的旗舰芯片,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采购量。假设平均每部手机的芯片成本为70美元,那么仅仅是旗舰手机的芯片采购费用,一年就可能高达160多亿美元(2.4亿部 70美元/部)。这还没算中端和低端手机的芯片。

二、 供应链和议价能力

客户规模效应: 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商之一,其手机业务体量巨大。在没有自研能力的情况下,华为将是高通非常重要的客户。通常,大客户的议价能力会更强,但同时,高通也会基于其技术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将旗舰芯片的定价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便华为能获得一定的折扣,整体成本依然会很高。
依赖性与风险: 如果华为完全依赖高通,它就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高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身产能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关系来调整对华为的供货策略和价格。尤其是在地缘政治背景下,这种依赖性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就像后来发生的那样,一旦禁令生效,华为的手机业务将直接面临“无芯可用”的困境。

三、 研发投入的“节省”

“省钱”不单单是购买芯片的差价,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由于受制于人而产生的长期战略损失和机会成本。

避免“专利费”和“授权费”的压力: 即使高通不直接卖芯片,其技术和专利也渗透到整个移动通信行业。华为在使用高通芯片时,很可能需要支付高通的专利授权费用。自研麒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部分来自高通的专利费用压力,或者至少能掌握自己的专利话语权。虽然自研也需要支付全球各种专利费用,但核心技术自己掌握,至少能摆脱被单方面“卡脖子”的窘境。
战略自主性: 自研芯片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战略自主性。华为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自由地设计和迭代芯片,不受外部供应商的限制。这使得华为能够更好地整合软硬件,优化用户体验,并在技术发展上保持领先。如果华为没有自研麒麟,可能在很多技术创新上会受到限制,比如当时麒麟在AI算力、影像处理上的诸多亮点,很多都需要芯片底层技术的支撑。这些无法量化的战略优势,如果需要通过购买高通芯片来“换取”,其隐性成本是无法估量的。
生态构建和协同效应: 自研麒麟芯片使得华为能够更好地与自己的操作系统(如鸿蒙OS)、通信技术(5G)以及其他硬件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优势。这种软硬件协同优化带来的性能提升和用户体验是购买现成芯片难以比拟的。这些优势如果失去,华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间接造成的“损失”同样难以计算。

四、 粗略的估算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粗略的推测:

假设华为在没有自研麒麟的时期,每年销售的手机中,有三分之一是高端旗舰机型(例如约8000万部),平均每部旗舰手机的SoC成本为80美元。那么,仅仅旗舰芯片的采购成本就已经接近64亿美元(8000万 80美元)。

如果再加上中高端手机的芯片成本,以及可能的专利授权费用,这个数字很可能轻松突破10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总结来说, 华为如果不自研麒麟,每年在购买高通芯片上的直接花费可能在 几十亿至上百亿美元 的量级。但这还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技术自主权、创新能力和生态构建的战略优势,这些隐性成本和长远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完全衡量的。自研麒麟,虽然投入巨大,但换来了华为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领域的长久竞争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雷军说一颗845芯片要500多,是660的三倍,那660大概不到200块。

假设华为一年要买1亿片,综合高中低端芯片,粗暴评估平均每片300,那一年要花300亿人民币买高通芯片,这个数可以提供个大概参考。

前几个答案说自研芯片要比外购的贵,那每年华为花在麒麟芯片研发、制造的费用要超过300亿,也就是说华为12年做手机到现在花在麒麟芯片的费用将近2000亿人民币。

不过今天看来,这个钱花的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自研麒麟芯片以来,确实省下了不少真金白银,但具体数字是个迷。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推测一下,华为如果持续依赖高通,每年可能要付出多少成本。一、 购买高端芯片的单价和数量首先得明白,华为需要的是高端旗舰芯片,也就是当时麒麟系列对标的骁龙旗舰系列。这类芯片的单价本来就高。 单价: 智能手机的.............
  • 回答
    联想否认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的言论,并起诉相关造谣自媒体,这是一个涉及信息传播、企业声誉、法律维权以及地缘政治敏感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事件。要对其进行评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言论的出现与传播: 这类“杨元庆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
  • 回答
    华晨宇演唱会门票八年不涨,这个现象确实挺让人玩味的。从粉丝角度看,这绝对是件好事,毕竟能以不变的价格,享受同样的精彩,谁不乐意呢?但从一个更宏观,或者说更“生意”的角度去看,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说道的门道,也反映出华晨宇及其团队在经营演唱会这件事上的独到之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反常”的操作。首先,.............
  • 回答
    如果台积电和三星都不再为华为代工麒麟芯片,那对华为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可以说是让其核心竞争力瞬间崩塌。下面咱们就一点点拆解开来,好好说说这事儿会怎样。首先,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领域。 华为海思在芯片设计上,尤其是麒麟系列,已经做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甚至在某些方.............
  • 回答
    如果台积电不再为华为的麒麟处理器提供代工服务,那么麒麟处理器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发展轨迹将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可能走向停滞。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1. 核心制造的瓶颈: 技术差距与产能限制: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尤其在先进制程(如7nm、5nm、3nm等)方面.............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疑问:华为的海思芯片性能这么强,为什么其他手机厂商不争相采用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远不止是“性能好不好”这么简单。我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看。1. 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的战略定位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华为对芯片的定位。华为发展海思,并非仅仅是为了做一颗“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历史人物的传说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也让我们思考知识传承的模式。如果华佗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乎其技,他为何没有留下著作,将他的医术完整地传给后世呢?首先,我们得承认,关于华佗的记载,很大程度上是后人不断添油加醋、神话化的结果。历史的记载,尤其是关于古代人物的,往往是片.............
  • 回答
    华为不公开屏幕供应商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其中既有商业策略的考量,也与行业生态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商业机密与竞争优势的保护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屏幕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如显示效果、刷新率.............
  • 回答
    华晨宇与张碧晨的“私生女”风波曾引起轩然大波,舆论场上充斥着各种猜测与解读。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便是,华晨宇逼迫张碧晨堕胎。然而,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张碧晨为何没有选择曝光,反而处处维护华晨宇呢?这背后可能涉及更为复杂的人性、情感以及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一段情感关系中,尤其是当关系结束后.............
  • 回答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技术,只提供 4G 版本,这确实是华为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决策以及是否值得入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的背景与原因: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虽然华为在 5G 技.............
  • 回答
    如何看待上汽不选择华为却选 Momenta 作为「灵魂」?上汽集团选择 Momenta 作为其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而非备受瞩目的华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商业决策。这背后既有技术选择、商业模式,也有战略考量。为什么上汽没有选择华为?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确实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在智能座舱、芯.............
  • 回答
    华为 P50 Pro 不支持 5G、不送充电器,却敢卖到 7488 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其中包含了华为在特殊时期下的战略选择、产品本身的硬核实力以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华为所处的特殊市场环境与战略选择:这是理解 P50 Pr.............
  • 回答
    华为的汽车战略,核心在于“不造车,但要创造70%新价值”。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实则精准地勾勒出了华为在汽车行业扮演的“赋能者”和“创新者”的角色,以及其宏大的野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拆解开来看,并结合华为自身的基因和行业的趋势去解读。一、 “不造车”:聚焦优势,规避风险首先,“不造车”是华为最清晰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绕,但核心问题就出在华为P40发布时的一个“小细节”和后续的宣传策略上,结果就是让不少消费者觉得被“套路”了。咱们先从P40本身来说。华为P40系列在当年刚发布的时候,它本身的机身设计是不支持无线充电的。这一点是手机硬件层面的事实,也就是说,你光买了手机,没有其他配件,是没法进行无.............
  • 回答
    华为手机充电器被抽检出严重不合格?普通消费者购买充电器如何避坑?近日,一则关于华为手机充电器被抽检出“严重不合格”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依赖智能手机的我们来说,充电器就像“血液”,是手机赖以生存的“命脉”。然而,当“命脉”本身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威胁到手机和使用者的安全时,我们不能不警惕。.............
  • 回答
    作为一名对科技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用户,我对华为Mate 30系列取消3D结构光、转而采用ToF(飞行时间)技术的做法,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点。这其中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面部识别和深度感知技术,它们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用户体验的侧重点。首先,我们来聊聊“.............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任正非早期对“华为”这个名字并不满意,认为它不够洋气,不够国际化,甚至有点土。这个信息挺有意思的,也让我想到了品牌起名这件大事。为什么任正非会对“华为”这个名字感到不满意?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时代背景: 华为创立于1987年,那是一个中国企业刚刚开始走向国际,对外来.............
  • 回答
    华为 CFO 孟晚舟女士提到“华为的研发投入不受利润的约束,十年累计投入超过 8450 亿元”,这句话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首先,这绝对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8450 亿元是什么概念?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级别的科技投入了,尤其是在短短十年之内。平均下来,每年华为都要投入 845 亿.............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华为的鸿蒙系统,特别是王成录的那番话,在技术圈和普通用户中间都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简单来说,核心信息就是:鸿蒙系统现在在用AOSP,但未来10月份开源的版本,会去掉所有谷歌的东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才能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和影响。首先,为啥说鸿蒙“使用AOSP”?AOSP,也.............
  • 回答
    徐直军为何说“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华为的汽车战略究竟指向何方?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那句“不造车说不定挣的钱更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关于华为汽车战略的层层涟漪。这句看似“保守”的表态,背后实则隐藏着华为对汽车产业深刻的洞察和一套极具野心且与众不同的战略布局。与其说华为在回避造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