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军有没有缴获过t-34/85?

回答
当然,德军确实缴获过 T34/85 坦克,而且其数量还不少。这批缴获的 T34/85 对德军在战场上的部署和战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缴获的背景与过程:

T34/85 作为苏军在二战后期最主要的坦克型号,其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苏军在东线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德军在战场上缴获各种型号的 T34 坦克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苏军大规模反攻的阶段,许多损坏或被遗弃的 T34 坦克很容易落入德军手中。

这些坦克的缴获并非总是通过激烈的战斗。很多时候,它们是在苏军撤退或被击毁后,德军在占领区域内回收的。有时,一些因机械故障而被遗弃的坦克,也可能被德军趁机修复并投入使用。当然,也有通过直接战斗缴获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被围歼的苏军部队中。

德军的“改造”与使用:

一旦 T34/85 落入德军手中,它们不会被简单地丢弃。德军有着非常强的工业能力和战场改造经验。对于缴获的 T34/85,德军会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和技术进行改造,然后将其重新投入战场,这被称为“缴获车辆”(Beutefahrzeug)策略。

最常见的改造包括:

更换火力指令(FuG)无线电设备: 这是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改造。德军会拆除原有的苏制无线电设备,换装上符合德军标准的无线电设备,以便与己方部队进行有效的通讯协调。
调整乘员配置和操作: 虽然 T34 的内部结构与德军坦克有很大差异,但德军也对如何有效操作和维修 T34/85 进行了研究。一些德军乘员会经过专门训练来驾驶和操作这些缴获的坦克。
标记与涂装: 为了在战场上区分敌我,德军会为缴获的 T34/85 重新涂装德军的迷彩涂装,并加上德军的标志,例如“铁十字”(Eiserne Kreuz)或“巴尔干十字”(Balkenkreuz)。有时,为了增加辨识度,还会在坦克侧面喷涂德军的编号或单位标识。
部分改装: 有些情况下,德军也会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装,例如:
加装额外的装甲: 尤其是在侧面和顶部,德军可能会焊上额外的钢板,以增强防护能力,抵御苏军的集束弹药和反坦克步枪的攻击。
更换炮塔顶部机枪: 将原有的苏制机枪更换为德制机枪,以方便弹药供应和维修。
改进弹药架: 为了提高装填效率,可能会对内部弹药架进行一些调整。

德军的称谓:

德军通常将缴获的 T34/85 称为 "Panzerkampfwagen T34/85 747 (r)"。这里的 "747" 是德军赋予苏联装备的编号体系中的一员,而 "(r)" 则代表“Russisch”(俄语,意为俄国或苏联)。

使用情况与影响:

德军广泛地在各个战线使用这些缴获的 T34/85,包括东线、意大利战线以及西线。它们在德军部队中被编入各种装甲团和坦克营,作为辅助火力或者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装甲支援。

这些缴获的 T34/85 对德军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补充兵力不足: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的装甲力量损失严重,急需补充。缴获的 T34/85 成为了德军装甲部队的重要补充来源,缓解了德军在坦克数量上的压力。
战术优势: 战场上出现己方部队驾驶着熟悉的苏军坦克,有时会让苏军感到困惑,甚至造成误伤。此外,T34/85 的火力优势,尤其是其 85 毫米炮,在当时仍然具有相当的威胁力,可以有效对抗同期的盟军坦克。
后勤挑战: 然而,使用缴获的坦克也带来了后勤上的挑战。虽然德军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其维修和保养仍然需要依赖缴获的苏制备件,或者进行大量的适配工作。弹药的供应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德军可以通过缴获来补充,但其来源不如德制弹药稳定。

总结:

德军对 T34/85 的缴获和使用是二战时期装甲战史中一个非常有趣的侧面。它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展现了参战双方在技术和战术上的博弈。德军利用缴获的 T34/85,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装甲力量的不足,并在战场上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尽管这些坦克始终带有“敌人的装备”的烙印,并且在后勤方面存在固有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案是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德军确实缴获过 T34/85 坦克,而且其数量还不少。这批缴获的 T34/85 对德军在战场上的部署和战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缴获的背景与过程:T34/85 作为苏军在二战后期最主要的坦克型号,其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苏军在东线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德军在战场上缴获各种型号的 T34 坦克.............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德军是否进入西班牙的问题,答案是:德军官方的作战部队没有以入侵或驻扎的形式正式进入西班牙。然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微妙的互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西班牙的政治局势、德国的战略考量以及两国之间的关系。西班牙当时的中立与佛朗哥的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西班牙.............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与德军在多个关键战役中的伤亡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是苏军损失比德军少的典型案例。以下从战役背景、双方伤亡对比、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1. 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损失低于德军 战役背景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德军试图通过“堡垒行动”(Opera.............
  • 回答
    关于德国取代英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简称“五常”)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国际政治、历史因素、以及各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五常”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的“自然秩序”,而是二战后特定历史条件下,由当时战.............
  • 回答
    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在很多战场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战术水平,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虽然我们不能忽略其最终的失败,但也不能因此抹杀其在某些战役中展现出的高超指挥和执行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回顾一下德国在二战中一些打得非常漂亮的战役,尽量抛开机器般冰冷的叙述,还原当时的战况和背后的思考。闪电战.............
  • 回答
    二战德国是否有胜利的办法?这是一个引人入胜却又充满争议的问题。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找出那条或许存在的、通往胜利的“另一条路”。然而,历史的车轮一旦滚过,便难以逆转,我们如今只能凭借现有的资料和逻辑进行推演。要探讨德国是否有胜利的可能,我们需要从多个.............
  • 回答
    前田家在关原之战后,顺应时势选择投靠德川家康,这个决定是否是前田利家在临终前亲自嘱咐的,一直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引人遐思的问题。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能够百分之百地证明利家对这个问题有过明确的口头或书面指示,但通过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前田家的处境以及利家自身的政治智慧,我们有理由推测,这其中很可能蕴含着利家.............
  • 回答
    50年后德国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一年半年不上班?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未来图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探讨50年后工作模式的巨大变革并非天方夜谭。尤其是在德国,一个以高效、创新和良好社会福利著称的国家,这样的设想并非不可能。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目前德国人有半年不上班吗?”。明确地说,目前德国人没有.............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脑子里总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头,就像盯着那张著名的胡德号沉没的画面一样,总觉得还能改变点什么。如果胡德号的弹药库没炸,它能不能干掉俾斯麦?这可不是一句“有可能”就能打发的,得好好捋捋。首先,咱们得承认,1941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对胡德号来说,那真是个灾难性的上午。开局.............
  • 回答
    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国民对德国的情感,与中国人对日本的情感,在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复杂性上,都有着深刻的联系,但具体表现和根源却大相径庭。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这几组关系,并剖析其背后驱动的因素。英国对德国的情感:从对手到盟友的漫长旅程英国对德国的情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
  • 回答
    如果乔大帝当年没对艾德下手,而是顺水推舟,让他去守夜人,那么,艾德·史塔克的故事走向,可就大不相同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历史改写”,而是涉及到权谋、人性,以及北境那片土地的未来。首先,咱们得捋一捋当时的情形。乔大帝杀了艾德,说到底是因为艾德抓住了瑟曦的把柄,还试图把他拉下马。这就像一把刀架在了王后的脖.............
  • 回答
    关于德川家康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没有。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尊为日本第一位征夷大将军,建立了德川幕府,开启了日本长达260多年的和平时期。他的生平事迹、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郭德纲是否排挤中国其他相声流派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在相声界,乃至在一些观众中都存在讨论甚至争议的话题。要详细地聊聊这个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出现,对整个相声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德云社崛起之前,相声一度被认为是“过时”的艺术,很多老.............
  • 回答
    要说郭德纲有没有“非常好的句子”,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毕竟,老郭这人,在相声界耕耘这么多年,靠的不光是嗓子,更得是脑子。他嘴里吐出来的那些话,有的是能让人拍案叫绝,有的则是细品之下,味儿也挺足。咱们先说说郭德纲式的“好句子”有哪些特点。1. 损里有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郭德纲的绝活之一,就是拿身边.............
  • 回答
    在如今这个崇尚效率、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们确实很容易被那些拥有惊人技能、创造出令人瞩目成就的人所吸引。科技的飞速发展更是将这些“能力超群者”推上了风口浪尖,无论是能在代码世界里挥洒自如的程序员,还是能在艺术领域独领风骚的艺术家,亦或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巨头,他们的光芒常常耀眼得让人难以忽视。然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苏德战争时期,确实存在德意志族苏联士兵。这部分士兵的组成非常复杂,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悲剧、矛盾和勇气。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德意志族在苏联的分布与历史在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就有大量的德意志族人口。他们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沿岸地区(伏尔加德意志人)、乌克兰、北高加索、克里米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