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检察官自爆经商存款数百万,官方核查通报称其是吹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女检察官自爆经商存款数百万,官方核查通报称其是吹嘘,这起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除了官方通报中“吹嘘”的结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思考的信息点,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列出并分析:

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自爆”的动机与时机: 女检察官(以下简称“当事人”)为何选择在特定时间点、以自媒体曝光的方式透露“存款数百万”的信息?这是出于炫耀、抱怨工作压力、寻求关注,还是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这些动机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解读。
当事人的职业身份敏感性: 作为一名检察官,其职业特性决定了她应该保持清廉公正的形象,并且受到严格的监督。在这样的职业背景下,任何与金钱相关的“爆料”都会被放大,并容易引起公众对其财产来源合法性的质疑。
信息发布的平台与内容: “自爆”是通过何种平台进行的?平台属性和受众构成是否会影响信息传播的走向?其发布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是直接罗列数字,还是讲述了具体的经商经历?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二、 官方核查通报的关键点与局限性

核查的范围和深度: 官方通报称“吹嘘”,但具体是如何核查的?是仅凭当事人的收入流水、银行账户记录,还是也深入调查了她提及的“经商”实体?核查是否全面、独立和透明?
“吹嘘”的定义和依据: 官方如何界定“吹嘘”?是她夸大了实际存款金额,还是根本没有所谓的“数百万存款”?通报中是否详细说明了证据链,例如银行对账单、税收记录等,来支撑其“吹嘘”的结论?
对“经商”行为的定性: 即使存款被认定为“吹嘘”,但当事人是否真的有“经商”行为?如果存在,其经商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检察官,是否允许从事营利性活动?如果她确实有经商,但金额被夸大,那么这是否构成了违反职业道德或规定的行为?
通报的时效性和公开性: 官方核查的速度如何?通报是否及时公布?通报的详尽程度如何?是否回应了公众的普遍疑问?有时过于简略的通报反而会加剧猜测。
是否存在选择性披露: 官方是否只公开了有利于其结论的部分,而隐瞒了其他可能对当事人有利或不利的信息?

三、 当事人的“经商”行为与财产来源

“经商”的具体内容: 她声称的“经商”是何种类型?是投资、创业,还是参与了某种合伙经营?
财产的合法性来源: 如果她确实拥有巨额财产,那么这些财产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涉及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即使是她自己宣称的“经商”,其商业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也值得关注。
与检察官身份的潜在冲突: 检察官在法律上通常被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以避免利益冲突和腐败。如果她确实存在“经商”行为,即使存款被认定为吹嘘,其行为本身是否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

四、 公众的关注点与社会影响

对公职人员清廉度的质疑: 此类事件极易引发公众对公职人员,尤其是执法司法人员清廉度的普遍担忧。公众希望看到的是公正、透明的执法和清廉的官员。
对信息真实性判断的困惑: 一方面是当事人自我爆料,另一方面是官方通报打脸。这使得公众在信息判断上可能感到困惑,容易产生“谁在说谎”的疑虑。
对权力监督机制的拷问: 这种事件也暴露了权力监督机制的某些环节可能存在漏洞。为何当事人会有机会或动机进行这样的“自爆”?监督是否到位?
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关注点和评价,可能会影响事件的处理结果,也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如果她确实是被冤枉的)或起到警示作用。
是否涉及更深层次的腐败: 如果当事人确实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巨额财富,即使她自己夸大了数额,这起事件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否隐藏着更系统性的腐败问题?

五、 后续的关注点

当事人的后续处理: 无论其存款是否属实,其“自爆”行为是否违反了检察机关的工作纪律或职业道德?是否会因此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官方核查程序的透明度: 是否会公开更详细的核查报告,以打消公众疑虑?
相关规定的完善: 此事件是否会促使相关部门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禁业限制等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其他类似事件的警示: 此次事件是否会引发对其他公职人员财产状况的关注和审查?

总结来说,这起事件远不止官方通报的“吹嘘”这么简单。我们需要关注:

1. 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和行为的全貌: 她是否真的经商?经商行为是否合规?存款数额是否被夸大?
2. 官方核查的全面性、独立性和透明度: 核查过程是否严谨,证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令人信服?
3. 当事人的职业操守和相关规定执行情况: 检察官能否经商?其“自爆”行为是否违纪?
4. 事件背后可能暴露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问题。

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篇文章总结事件疑点(附传送门)

感谢所有传送门和传送门废墟的答主,感谢所有评论下提供疑点的同志

(总结论点来自不同回答,每个疑点只举一个传送门为例,若有疏漏,万望原谅)

2021.9.19.10.45更新

每一个评论我都看过,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提供线索

9.淘宝店问题

部分网友称朱某本人拥有淘宝店,又有部分称,仅为购物截图,与本人无关,因此我未将此点提出,但在搜罗信息中,我发现了这几张对话截图

(消息来源 @地球九圈


这两张截图则令“与朱某无关”的澄清倍显无力


2021.9.17.16.39更新

8.贷款问题

通告称“目前夫妻双方名下全部存款181171.91元,银行贷款负债1175134.29元”,但@村中恶霸称,朱某自称并无房贷,本人对nga朱某发言截图查证,其人确自称“无贷款”,但两种说法目前均并无银行单据证实

由于传送门不能直连,且出于保护此答案的目的,各位自行前往传送门废墟,@令狐冲答案下寻找截图,或私信我本人

卡内积分问题更新:

招行有几张卡是有生日十倍积分和副卡的。如果是运通白金配二张副卡,一年消费67000元左右就有3万多分(消息来源@111)另据@张帆称 在生日当天刷卡大约两万多一点,拿一万积分封顶,另外白金卡客户每年用一万积分兑换年费,所以其实是招行送福利,生日当天刷出一万积分去抵扣年费,但是除非是专业羊毛党,这一万积分基本拿不到的


2021.9.16.11.28 原问题未关闭,传送门部分关闭




2021-9-16更新,原问题已经被冻结

6.卡内积分问题

据@歌罪为业,称招行的卡20块消费给一分,朱某共6w分,合计消费120w,另据 @如钼 ,称长沙银行的积分不是消费积分,而是针对存储理财,“定期或理财:1分/万元/日,活期:5分/万元/日”,而且有生日福利和送分活动(即若按活期计算,每日600分,朱某需持有此金额100余日)

7.通告中只包含了朱某的储蓄情况,未曝光其理财,股票等其他投资

注释1:另@如钼,在官方通报中,朱某有且仅有拥有一227.04平房产(其余为父母共有1套,夫妻双方父母2套,),因此有理由认为该套房产为朱某集资购置的房产。若承认其在1-5月间购房,结合2019年持有92万,2020年11月仍显示有100w,可推断在此期间发生了购房行为,仍有较大余额

注释2:有关钻石卡/钻石用户问题,@EllE称,有时候也能破例办卡,具体情况待补充




1.100w拥有时间问题

据通告称,卡内有100w是用于购置房屋,集中时间为1-5月,但直至11月,卡内仍存有100w

(论点来源@湖畔小Q)

2.钻石卡条件

因为11月仍显示为钻石卡,证明朱某长期持有100w,而非临时集资

(论点来源@少时忠贞为国酬

但仍有消息称,钻石卡和钻石用户不同

(消息来源@maomaobear

3.2019年即持有92万

该消息称朱某2019年即持有92万,2020年11月显示有100w,在此期间购买了一套227平方的住宅,总价在270万以上

(消息来源@八云社)

4.有关车某(系货拉拉事件死者叔父)起诉地问题

即货拉拉事件死者叔父,不在死者公司所在地起诉,而到朱某工作区域起诉

(消息来源 @孙思邈

5.有关朱某持有企业问题

官方回应称系同名(未证实)

(消息来源@qiuboo

(消息来源 @黄昏的乌龟

以上,是朱某事件的疑点和重点,请大家持续关注

有关朱某的具体行为,请至如下答案查看详情

我是丁连山,我希望大家认真下去


user avatar

现在我们关心的不是这个女干部到底有多少钱,而是为什么她敢于炫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作为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公职人员我相信深谙此道,为什么依然我行我素?这只能说明平常的作风已经搞习惯了。有关部门不能够事后还只盯着女干部已经公布的账户吧,之前的流水呢?其老公开的公司呢?是不是要深挖呢?

user avatar

这女的真的是话题要素拉满。


货拉拉相关,性别对立,贫富差距,公务员腐败,司法不公正,房价,媒体噤声,官方自查的意义。。

这是集当代社会矛盾于一身的伟人啊。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此事件联系到个人利害的角度。

官方在对待某一个社会矛盾的事件还会给民众讨论的窗口,一旦社会冲突超载,还是悄悄的删帖吧。

因为圆不回来啊。

user avatar

原答案被扬了,

如果有人不允许你反女权,那说明她就是女权。

语言可以腐败,立场不会骗人。

所以说要论个人立场代入工作还得是你们。

无论是在公检法,还是在知乎审核组。

她们数量太多了,压倒性的多于反女权。

就这还叫“男乎”呢,

由此可见郭楠的话语权丢失的有多么严重。

user avatar

不得不说,网友真是一眼看到头。

user avatar

你是官方,编故事好歹严谨点

user avatar

这种查法怎么能服众呢?

麻烦先让检察院批捕,然后关上5个月,中间不许见家属不许见律师,庭审前再给指派俩法律援助,这样审出来的结果才有可信度嘛。

还“今后我们将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教育,衷心感谢广大网民朋友的监督。”

简直天大的笑话!

user avatar

官方用了“半年”的时间“操作”来的货拉拉案我都不服了,只用一天“自查”出来的结果,你让我怎么心服口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