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立直前切掉的牌的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这句话有多大可信度?

回答
关于“立直前切掉的牌的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这个说法,在麻将玩家之间流传甚广,尤其是在牌效和危险度计算方面比较精通的玩家可能会比较信赖。但要判断它的可信度,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原理,以及在实际牌局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立直前切掉的牌”和“跨筋”是什么意思。

立直前切掉的牌: 在麻直 terms 语里,指玩家在没有进行立直宣告之前,选择打出的一张牌。通常,这些牌是在玩家对自身牌型进行分析,认为继续持有该牌对达成听牌或胡牌不利,或者为了避免点炮风险而打出的。
跨筋(也称为“筋”或“筋牌”): 这是麻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与牌的对子和缺门有关。
对子(Pair): 麻将牌由序数牌(19)和字牌组成。序数牌可以组成顺子、刻子、杠子。两张相同的牌称为“对子”。
缺门(Deadwood): 在某些麻将规则中,为了计算危险度,会考虑某个玩家手牌的“缺门”情况。简而言之,就是某个色子(如万、筒、索)中有多少张牌是独立的,没有与相邻牌形成顺子或刻子的潜力。
跨筋: 筋牌的原理是基于牌的数字关系。比如,当你看到一张 5 万,并且你的对手已经打出了 2 万和 8 万,那么 3、4 万和 6、7 万的组合就形成了一定的“筋”。具体来说,如果对手打出了 2 万,那么 5 万和 8 万就形成了一个“筋”。因为 2 万的对子(即 2 万)在手,或者 3 万(与 2 形成顺子的可能),或者 4 万(与 2 形成顺子的可能)。如果对手打出了 2 万,那么 5 万和你手里的 4 万、6 万就有一定的关联。 3 万和 4 万是 2 万的筋, 6 万和 7 万是 8 万的筋。 5 万与 2 万和 8 万之间隔了一个“筋”。
更通俗的理解: 想象一下万子牌 123456789。如果你打出了 2 万,那么 5 万可能与 2 万形成“筋”。如果对手手牌里有 2 万的对子,那么 5 万就可能是危险的。相反,如果对手打出了 2 万,你手里的 4 万可能就是“筋牌”,因为它和 2 万之间隔了 3 万。如果对手有 2 万对子,那么 4 万就相对安全。

现在,我们来分析“立直前切掉的牌的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这句话的可信度。

这句话的核心是关于“切牌”时的危险度判断。在麻将中,玩家打出一张牌,就是在声明这张牌对自己的牌型“无用”或者“风险高于收益”。

可信度分析:

高可信度因素:

1. 主动规避风险: 立直前切掉的牌,往往是玩家经过一番思考,觉得继续持有会增加点炮的风险,或者不如换一张牌对达成听牌更有利。也就是说,这张牌在打出之前,已经被玩家认为“不那么安全”或“无用”。
对手的思考: 如果一个玩家认为某张牌是“安全的”,他可能会选择继续持有,以期组成顺子、刻子或暗杠。一旦他选择将其切掉,往往是因为这张牌与他期望的牌型组合不太吻合,或者已经有危险的牌(比如已经有人打了 3 万,你手里还有 4 万,那么 4 万就可能有筋),或者这张牌的出现可能让别人更容易做出顺子。
“筋”的特性: 筋牌的安全性是相对的,它依赖于对手是否持有与筋牌形成对子或顺子的牌。一个精明的麻将玩家,在考虑打出筋牌时,会评估对手打出或持有这些“筋”的牌的可能性。如果一张牌是“筋牌”,意味着它与另一张牌(形成筋的牌)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对手已经打出了那张“筋”的另一端,那么这张筋牌就相对安全。

2. 信息传递: 玩家打出的每一张牌都在传递信息。立直前切掉的牌,传递的信息是:“这张牌在我手里,但我不打算继续用了,因为它对我的牌型没有大的帮助,或者我担心它会带来危险。”
“跨筋”牌的性质: 如果一张牌是“跨筋”牌,比如 2 万和 5 万之间存在筋,而 2 万被切掉了,那么 5 万相对于 3 万、4 万等来说,可能就相对安全一些,因为 2 万的切出,排除了 234 或 345 顺子的可能性。

低可信度或需要谨慎理解的方面:

1. “跨筋”的定义和应用复杂: 筋牌的计算非常精细,且并非绝对。它的安全性高度依赖于:
其他玩家的牌: 谁打了什么牌?谁摸了什么牌?谁吃了什么牌?这些信息都影响着筋牌的安全性。
手牌的完整性: 对方是单纯持有 2 万的对子,还是 23 万的顺子?这些都让筋牌的危险度变化。
规则的差异: 不同的麻将规则(如国标、日本麻将、某些地区的民间麻将)对筋牌的计算和应用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2. “立直前切掉”的理由多样: 玩家立直前切牌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仅仅是因为“危险”。
提升效率: 玩家可能为了提高牌效率,打掉一张对达成听牌没有直接帮助的牌,换取一张更可能组成顺子或刻子的牌。
调整牌型: 玩家可能是在为可能的立直做准备,切掉一张不理想的牌,腾出手来摸听。
干扰对手(非点炮): 有时候玩家会打出一张别人可能需要的牌,意图干扰对方的牌型。

3. “安全”的相对性: 在麻将中,没有绝对安全的牌,只有相对安全的牌。即便是被认为是“筋”且被对方打掉的牌,也可能因为对方是吃牌,或者他本身就有另外一副牌型,导致筋牌依然有危险。

综合来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非绝对真理。

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在立直前切掉的牌,如果它被认为是‘筋牌’,并且其‘筋’的另一端已经被其他玩家打出,那么这张牌可能会比那些完全没有筋联系的、且对听牌有效的牌来说,相对更安全一些。但这种安全是建立在对牌局信息的细致分析之上的,并且‘安全’始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为什么说“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

打个比方,假设你手上有一张 5 万,而其他三家已经打出了 2 万、3 万、4 万。
5 万的“筋”: 5 万的筋牌通常是指与它相邻牌(4 万、6 万)构成顺子的牌,比如 3 万、7 万。同时,它也与 2 万、8 万之间形成“筋”。
如果 2 万被切掉: 假设有人打出了 2 万。那么, 5 万相对于 3 万、4 万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危险。因为 2 万的切出,排除了 234 顺子的可能,也使得 5 万与 2 万形成的“筋”的关联度降低。
如果 4 万被切掉: 同样,如果有人打出了 4 万,那么 5 万的“筋”之一(4 万)就被排除了,5 万的危险度可能也相对降低。

而“普通的无筋牌”可能指:

一张与当前牌局中的任何已打出的牌,都没有形成明显的“筋”联系。
或者,这张牌在手,有很大的潜力组成顺子、刻子,是其他玩家都可能需要的。

但是,请注意:

“立直前切掉”本身就是一种判断。 玩家认为这张牌“无用”或“危险”,才会在立直前切掉。这说明玩家自己已经对这张牌的危险度有所评估。
“筋”的计算需要结合牌局。 如果对手打出的 2 万,是想做 234 的顺子,而你手里的 5 万,刚好能和 67 构成顺子,那么 5 万依然有风险。

结论:

“立直前切掉的牌的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这句话,在特定语境下,即“这张被切掉的牌恰好是一张‘筋牌’,且其‘筋’的另一端已被玩家打出”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

更重要的还是玩家要学会独立分析牌局,结合打出的牌、手牌、吃牌、碰牌等所有信息,来综合判断牌的危险度和自己的牌效。将“筋牌”的安全性作为参考,而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尤其要警惕那些看起来“安全”的牌,它们可能正是其他玩家所需要的。

总而言之,这句话反映了一些麻将高手对于牌效和危险度计算的经验总结,但我们应该抱着一种“理解其原理,但不盲从”的态度来对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句话没错,但范围限定太宽,指导意义不大。

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跨筋」。我一直认为「跨筋」是一个垃圾概念。对于某张牌,跨筋指的是「跨越这张牌的所有筋」。例如对于 3s 来说,跨筋是 14s 和 25s,实际上就是 3s 周边的所有牌。事实上跨筋这个概念在防守中根本就用不上。

立直者打过的牌的周边牌确实要安全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的周边牌都安全。《统计学麻将战术》一书通过对 100 万副牌谱的研究已经得出了统计学结论——立直者在立直之前打过的牌的外侧牌比较安全,大概相当于筋牌的安全度。而内侧牌的安全度并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立直者在立直前打过 3s,那么 1、2s 会相对安全,4、5s 的安全度没有显著变化。

真正有意义的概念是「外侧」,而不是「跨筋」。

《魔神之脑》这本书是涩川的个人经验,需要批判性地学习。有统计学数据支撑麻将结论才是科学且可信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立直前切掉的牌的跨筋比普通的无筋牌安全”这个说法,在麻将玩家之间流传甚广,尤其是在牌效和危险度计算方面比较精通的玩家可能会比较信赖。但要判断它的可信度,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背后的原理,以及在实际牌局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立直前切掉的牌”和“跨筋”是什么意思。 立直前切掉的牌.............
  • 回答
    这手牌,我们面对的是立直麻将,局面还算比较开阔,没有特别紧急的状况。咱们就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把这把胡得漂亮。首先,我们得看看自己手里的牌:(假设的牌,因为你没给出具体的牌,我先列一个典型的例子,便于我们进行分析。实际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牌面来调整策略。)例如: 筒子(P): 2p, 3p, .............
  • 回答
    立直麻将里,说混一色和清一色“被高估”了,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太绝对了。但如果咱们从更实际、更功利的角度去审视,它们确实不像初学者想象的那么“无敌”,甚至可以说,有些时候,追求它们反而是个甜蜜的陷阱。首先,咱得明白,混一色和清一色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能带来不错的番数。清一色,顾名思义,整副牌都是同一.............
  • 回答
    在立直麻将中,关于多个副露的摆放方式,确实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规则和习惯,这不仅影响牌局的清晰度,也关系到牌谱的记录和交流。简单来说,副露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并非“随便都可以”。基本原则:清晰、易辨无论何种摆放方式,最核心的原则都是要让对局的其他人能够清晰、快速地辨认出你打出的牌,以及这些牌是如何组成的副.............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好多刚接触麻将的朋友,甚至一些打了好几年麻将的玩家,对于“岭上开花”时为什么要把牌摸下来放进牌墙,都会感到有点纳闷。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让它听起来就像是我们围在一起聊天一样。咱们得先从麻将是怎么打的讲起。麻将这玩意儿,从最开始流行的时候,就带着点“赌”的性.............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立直麻将里的基本切牌,怎么切才能打得漂亮,让别人觉得你是个老手。这玩意儿可不是瞎切,里面门道多着呢。一、 首先,要看你的“牌山”情况切牌不是孤立的,得看你手上捏着什么牌。 顺子牌(如345): 如果你手上有顺子,比如“345”这样的牌,一般情况下,优先切掉最边上的牌,比如切掉“3.............
  • 回答
    “立直(リーチ)”和“栄(ロン)”这两个词,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麻将的重要术语,但它们传入的确切时期和具体地区,目前并没有一个极其详尽、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说法,这在学术研究上属于一个相对模糊的地带。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和麻将演变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一些情况,并尽量生动地呈现出来。首先,关于“栄.............
  • 回答
    在麻将的世界里,有一种牌型,它自带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和尊贵感,那就是「十三幺」,也被广为人知的称呼为「国士无双」。为什么这样一副牌,会让无数牌友为之倾倒,为之痴迷?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和精巧的数学设计。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十三幺」这个名字。「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华文化中,总是承载着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立直麻将里“两杯口”改成“食下役”这件事,这在实际对局中可是个挺大的变化。我尽量把这事儿说得细致点,就像跟牌友们闲聊一样,你听听看,就知道有多大影响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两杯口”和“食下役”都是什么意思。“两杯口”,你懂的,就是你手牌里有两种不同的顺子,而且这两种顺子还都是“两面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立直麻将这个话题,但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AI回答。我想用一种更贴近我们自己思考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立直麻将规则下,我们最多能拿走多少张牌,才能确保这堆牌里,根本凑不齐一副能够和牌的牌型?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熟悉,更是对麻将牌的组合方式的一种“逆向思维”。.............
  • 回答
    在日麻(立直麻将)的实战中,记手摸切(也称之为“摸牌记打”或“牌山记打”)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并且越到高级的水平,其重要性越凸显。 它的存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构成高水平玩家和普通玩家之间巨大鸿沟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记手摸切有必要,以及它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为.............
  • 回答
    立直麻将中的“立直收支”:不仅仅是点炮那么简单立直麻将,这款将策略、运气与心理博弈完美结合的游戏,其魅力之一就在于“立直”这个核心机制。而围绕着立直,玩家们经常会谈论到“立直收支”、“立直收入”和“立直支出”。乍听之下,似乎很简单,就是立直后和牌或点炮的得失。但深入探究,这背后蕴含着更复杂的计算、风.............
  • 回答
    为什么衡量立直麻将高手,看“铳率”比“平均铳点”更有分量?在立直麻将的江湖里,要判断一个牌手的水平高低,咱们聊聊“铳率”和“平均铳点”这两个概念,看看哪个更能反映出一个牌手的真本事。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平均铳点低,说明这个人被点炮的次数少,或者点炮的点数不高,听起来挺厉害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分析.............
  • 回答
    《雀魂》因部分用户散发不良言论而进行为期两周的停服整改,这无疑是近期游戏圈里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也触及到了网络游戏运营和社区管理的一些核心问题。首先,得承认《雀魂》作为一款火爆的日麻游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当一个社区变得足够大,出现各种声音是必然的。但“不良言论”这个词,往往也代表着一些越过了底线.............
  • 回答
    在咱们日本麻将的牌桌上,遇到别家立直,那可真是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方亮出了“我牌型不错,准备胡牌了”的宣告,更是对自己牌势的一种无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咱们怎么应对,能不能跟他对攻,这学问可就大了去了。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面对别家立直,咱们的“对攻标准”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得明白“对攻.............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关于“立直宣言牌的周边牌(即打出的牌的下一张、上一张,也就是同巡打出的牌)是铳牌的概率比其他牌大”的说法,我不能说它是完全“科学”的,但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在实战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日本麻将是一个概率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博弈游戏。.............
  • 回答
    很多刚接触日本麻将的朋友,尤其是来自玩中国麻将的玩家,常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日本麻将的“立直一发”好像特别容易出现?感觉对手一立直,下一巡就经常能碰出个一发自摸,让人又惊又喜(或者又惊又怒)。其实,说日本麻麻将的“立直一发”概率“高”,严格来说,是一种感觉上的“高”,或者说是一种“容易被察觉”的现.............
  • 回答
    (场景:麻将牌局,你作为亲家,已经听牌,手中有几张宝牌,而对家(亲家)已经立直。这是一个关键时刻,需要仔细权衡。)嘿,这局面,够劲儿!自己是亲家,手里听的牌挺顺,几张宝牌在手,就等着胡它一把大的。可对面那哥们儿,也是亲家,人家更狠,直接“立直”了,摆明了是要跟咱硬碰硬。这一下,脑子里的算盘珠子可得噼.............
  • 回答
    来,咱们聊聊这麻将里的“金之间”和“立直”。这可是个技术活,更是个心理战,尤其当咱们自家是那个“子”的时候,那更是要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金之间”:这“金之间”呢,顾名思义,就是牌山里靠近王牌(也就是牌山最底部的四张牌)的那一段。这段牌的特点就是,出现役牌(比如中、发、白)和字牌(比如东南西北风)的.............
  • 回答
    自从《雀魂麻将》在国内上线以来,立直麻将(日麻)在国内的推广可谓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现在整个国内立直麻将的环境和玩家水平处于什么阶段,我觉得用“ 百花齐放,但仍有待精进的上升期 ”来形容可能比较贴切。我们先从环境上来说说。当年日麻在国内还是个小众爱好,接触到的人不多,讨论的平台也零散。但《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