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水平不足,电台性能产量不足,进而普及率不高可能是主要原因。在41年这个时间上,美军已经开始向连排普及数款单兵电台,而苏军营以下用的是野战电话。
车载电台方面,苏军在战前使用的是71-TK型电台,早期是1型,后来是3型。重型坦克使用的是2型。
这种电台评价并不好,昂贵笨重,防潮防环境干扰能力差,覆盖范围不稳定,而且上述问题是设计上的,难以彻底解决。
关于早期T-34的电台到底是什么情况,有多种说法。但是电台普及率不足应该是事实。个人倾向苏军在40年的时候已经有全面普及的打算了,例如KV的电台普及率就比较高,但是限于水平的问题,34初期没有落实。
难道是因为苏式的背负式报话机很强大?
反对@Volatile Oils的回答。
讲武堂那段半吊子的东西也能当证据?
二十多根白蜡还是还是二十多根白桦?他搞都没搞清楚就在扯谈。为省事省钱而搞的外置电打火系统就不是电打火系统?用了木质架就是火柴了?
“РД-107/108的T形点火装置上配有两个烟火发生块,期间有弹簧接触探头。烟火发生块根据指令通过电发火管引燃,火焰烧过探头导线,探头弹簧“展开”接触,向火箭电气系统传递“燃烧良好”信息,然后火箭打开推进剂和氧化剂阀门,继而启动发动机。”
所以讲武堂觉得这些导线是冲天炮的火药线是吧?
讲武堂文中说:“红色圆柱体就是可更换的晶振”,然后进一步论证苏联无法制造晶体振荡器... 然而在这台Север-бис电台收发机(1942年开始生产的Север电台改进型)图片下,注释写的明明白白:右侧的圆柱体为可更换的石英谐振器(Красный цилиндр справа — сменный кварцевый резонатор),Север-бис发射机采用可更换的石英谐振器后,可均匀(游动)重调频率并在石英稳定的固定频率上工作。Север电台最开始是一种1939-1940年研制的民用电台,军用化以后也保留了小尺寸(210х160х110毫米),高经济性和最简化工艺的特征(产量1941年末达到每月1000台,43年末一度达到每月2000台,Север-бис既使用苏联元件也使用外援元件制造),重量不超过10公斤,只有振幅键控电报模式,天线长12米,主要用于后方方面军--集团军级指挥员个人电台、侦查部队和游击队的长程通信(理想条件下达到400公里及以上),它不是一种战术电台。
苏联最好也是最轻薄的电台是1941年研制成功,1942年开始生产的Белка-4系列,按字母分为З电话通信型(没有电报功能,主要用于特种单位和НКВД小组,在苏军中起的是SCR-536相应的战术作用);А炮兵通信型;Т电话-电报通信型(指挥员长程通信);УД空降兵型。使用18米放射形和20米平衡(配重)天线时,理想条件下通信距离达150-400公里,可连续工作20小时,尺寸300х230х80毫米,但不具备均匀(游动)重调频率功能,仅能在石英谐振器稳定(固定)频率上工作,频率范围2.5-5兆赫,固定频率数101个,天线发射功率达2.5瓦。Белка-4系列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放置在一个箱体内,而电池另外单独放置。
那位直接举出了毛毛熊大师的数据,好,我手里正好有一本2013年出版的М.М.Федоров-Чеберако著《1940-1941.电子管的低调功勋》,这本书的数据来源是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文件,其中给了1940年苏联的电子管数据。
1940年,红军通讯总局下属工厂的电子管月产量约2.9万个,也就是年产量约34.8万个;苏联的两个电子管厂,Светланы厂(位于列宁格勒)和Радиолампа厂一共在1940年生产了694.1万个电子管,其中Светланы厂的专门订货(军事订货)产品月供应量为2.4万个,也就是28.8万个一年。我们按1940年的728.9个(34.8+694.1)+1941年半年的364.45个,那么1941年6月底开战时苏联大约应该拥有1093.35个电子管,它需要完全依赖外援吗? 那么疑问来了,毛毛熊列的那个1007.46万个外援,姑且我们认为是真的,那也不可能全部是军用品,并且这1007.46是分几批次来的?不说清楚,只黑的话,完全没有意义。
至于坦克电台,苏联30年代的71-ТК系列好不好自有公论,苏芬战争和日苏冲突时就在使用了,39年最新的71-ТК-3型开始列装在БТ-5、БТ-7、 Т-40、Т-60、Т-34早期型,、КВ-1、КВ-2等各型坦克以及БА-11装甲车上,正常(理想)情况下,71-ТК-3在坦克行进时的通话式联络距离达15公里,停车状态下达30公里,而停车时的电报式联络距离达50公里,频率范围:4.0-5.625兆赫,发射机能够均匀(游动)重调频率并在石英稳定的固定频率上工作,发射机在电报式联络时的天线发射功率3-5瓦,天线为鞭状可拆卸天线,高度4米。但整套(发射机加上接收机)系统很重,近60公斤,实际的通讯效果根据安装车型有很大差异。
我倒是想请讲武堂出来说说发射机左上那个写着волна(电波)的旋钮是用来干啥的。
接收机。
经历了30年代的大扩军(这扩军甚至有些盲目性)、41年的全战线被突击,工厂停产--搬迁--再复产,外加产能、技术上存在一定差距,要找缺电台的合理理由很容易,偏偏有些人就是春秋笔法一番。
战前,71-ТК-3电台的月产量达到400部,而按照苏军当时的理论,认为从排级开始为指挥坦克配齐全套发射机和接收机就足够,而其它坦克仅需配备接收机(不过Т-35和КВ系列重型坦克例外,它们全部配有电台)。71-ТК-3绝大部分都安装在战前生产的坦克上,到战争爆发时,实际上苏联坦克电台已经开始换代,由于71-ТК-3重量大、体积大、操作复杂、持续工作时间短、防护性欠佳(磕磕碰碰易损坏),苏联从1941年就开始生产9-Р短波电台,这种电台只有电话通讯模式,安装于Т-70指挥坦克、Т-34、КВ、КВ-85坦克和 СУ-76、СУ-76М、СУ-85和СУ-152自行火炮上,改进型的9-РМ(43年开始生产)除了安装在Т-34、Т-34-85外,还配给了СУ-100、СУ-122。1943-44年苏联开始生产9-РС电台,这一改进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快速变频功能。
1943年手册上的1941年型9-Р电台说明,用于保障双向电话通讯,发射机频率范围4-5.625兆赫,接收机3.75-6兆赫(50-80M),进行中通讯距离达18公里,停车时通讯距离达25公里。苏联工业化有外国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来源或成分)不假,战时生产使用外援元件也不假,但毛毛熊大师那个资料的说法嘛,称9-Р的来源是РСИ-4航空电台一查就有矛盾之处,РСИ-4的接收机РСИ-4А是40年在苏联投产(还是НКВД下属的研究机构搞出来的,苏联成分起码占一半了嘛),而发射机РСИ-3М1在42年才投产,但我们现在知道9-Р电台在1941年就定型了(摊手,未经确认准确的信息就拿来当结论用吗?)。
9-Р短波电台,发射机和接收机,已经小巧多了
9-РС电台
安装9-Р电台的СУ-12自行火炮
安装9-Р电台的Т-34(76),时间不详
在1941年时,苏联其实还有种比9-Р更高端、功能更加强大的变频短波电台,即10-Р系列电台(具有电话和电报双通信模式)。10-Р系列的原型机在1939年就生产了出来,但受1941年8月迁厂的影响,这种电台的生产直到1942年末才恢复,但改进型一直生产到1956年,这种电台的总重已经比71-ТК-3少了一半,全重31公斤,在战争期间优先配备给更加重要的自行火炮,即СУ-100、СУ-122、СУ-122М, СУ-122П、СУ-85М等,直到1945后才配备在Т-34-85和后续的Т-44坦克上。
10-РК电台
10-РТ电台
下面是一组1940年5月10-Р电台测试的照片,出处:РГВА. Ф. 34014. Оп. 2 Д. 1020. Л. 97/Л. 98
10-Р电台(右)和71-ТК-3(左)的对比,代差显著,故71-ТК系列在1941年直接停产。
10-Р电台4米天线外观(还有两三种天线这里就略去不发了)
安装10-Р电台的БА-20
安装10-Р电台的Т-40
安装10-Р电台的БА-10
还找到三张安装10-Р电台的КВ-1坦克,为1942年8月从阿尔汉格尔斯克送往美国,12月开始进行测试的КВ-1(照片出自美军报告书《E2011.5526 – Second Partial and First Consolidated Report on Russian Heavy Tank KV 》)。以目前资料看的话,1942年8月一复产苏联就在为重型坦克装备10-Р电台(也可能用的之前存货),而КВ重型坦克一直优先保障并保持100%电台配备率。既然苏联能够制造更高级的10-Р电台,没有理由造不出9-Р,故41年下半年到42年下半年Т-34缺电台体现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产能不足,而不是电台技术不足。
在Желтов И.Г和Макаров А.Ю著《哈尔科夫的T-34》(Харьковские «тридцатьчетверки»")中,给出了参考数据,1940年183厂试产期间,全年生产线列(常备)型103辆,配备电台型12(其中炮塔安装电台型7辆,车体安装电台型5辆),总计115辆;1941年投产后,1-3月生产线列(常备)型165辆,配备电台型103辆(全部为车体安装电台),总计268辆。所有数据汇总算,电台配备率是115辆除以383辆为30%。但文中没有说明其中多少是双向电台,多少是单向电台。
========================
补充内容,苏联战时移动电台的话,已知1942年末--1943年初苏联开始生产А-7移动电台,这也是苏联第一种可调频超短波电台,用于步兵团与炮兵师进行联络,野外起伏地形下工作距离7-8公里,城市中3-4公里,野外低起伏地形掩体之外时可达10公里,重量15.5公斤,电池6公斤。
博物馆里的А-7Б,1945年开始生产的后期型号。
苏联的第一种移动电台是6-ПК,这个在卫国战争和之前就用得不少了,1928年研制,1931年列装,1938年生产改进型,既用于营-团联系,也用于炮兵师和步兵团的联系。频率范围3.75-5.25兆赫。白天条件下使用鞭状天线的电报距离8-10公里、电话距离4-5公里,在战壕中通信距离2-5公里。 使用放射状天线的电报距离达12-15公里、电话距离6-8公里。移动中进行电话通信的距离为3公里。发射机天线发射功率0.5瓦。发射机-接收机箱重量近13公斤,电池箱近12公斤。下面是示意图和使用照,其中一张是顶着炮火、头缠绷带的抓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