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7月23日建党 ,而7月1日是建党节?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大家常常会有点混淆的概念:“建党”和“建党节”指向的日期不一致。 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建党节”就是党诞生的那天,所以看到7月1日和7月23日两个日期,自然会产生疑问。

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件事说得明明白白。

首先,得先弄清楚这两个日期分别代表什么: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节。 这个日期是官方确定的,也是我们每年庆祝的纪念日。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日期。 这是我们党正式成立的那个关键时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建党节”定在7月1日,而不是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7月23日呢?这背后有一段历史和政治上的考量。

1. “第一次党代会”的定性和“建党节”的确定:一个过程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全新政党的诞生。而这个政党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出生证明”在哪里,这需要有一个历史的定论。

1921年7月23日: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秘密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说,7月23日是党“出生”的日期。
为什么不是7月23日成为“建党节”? 关键在于,在党刚刚成立的那个年代,历史的走向是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尤其是在早期,党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组织结构、意识形态的完善都需要时间。

2. 为什么是7月1日?历史的“追溯”与“确定”

“建党节”的确定,是一个后来的历史总结和政治决定的结果。它不是党成立的当天就直接确定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早期纪念的模糊性: 在大革命时期,党还非常年轻,革命斗争异常激烈。对于如何纪念党的诞生,可能没有那么统一和明确的说法。
关键节点的选择: 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始着手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历史。在确定“建党节”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日期就变得重要。
7月1日的确立: 普遍的说法是,在194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日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正式将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建党节。

为什么选择7月1日?

这里面可能有几种解读和原因:

“七一”作为月份的符号意义: 7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语境中,常常被赋予一种积极、热烈、蓬勃的意义。七月盛夏,万物繁茂,象征着生命力和新的开始。
历史叙事的整合: 1941年定在7月1日,可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整合和纪念党的发展历程,选择了一个相对“平稳”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日期。也许当时考虑到7月23日这个具体的日期,在整个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不如一个月份的开头更具概括性和纪念性。
避免特定日期的局限性: 7月23日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子,但如果回顾整个建党过程,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早期活动和会议。将纪念日定在一个月份的开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更广泛的早期历史纪念。
历史学家的考证与党中央的决定: 很多历史学家和党史研究者也对建党节的由来进行过考证。最终,党中央在1941年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这个决定具有权威性,并被沿用至今。

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

7月23日 是党“出生”的精确时间点,是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日期,是“党之所以能成立”的那个关键。
7月1日 是党“被确认为纪念日”的日期,是官方选择的“建党节”,是“我们每年如何纪念它”的那个日子。

这种“出生日期”和“纪念日期”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在很多国家和组织的纪念日设定上也是有的。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我们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辉煌成就的深切缅怀和坚定信念。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这个问题,就可以这样解释:7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标志着党的正式成立;而7月1日,是在1941年由中共中央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建党节,我们每年都在这一天隆重庆祝党的生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38年定日子的时候

所有还在党内的一大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

都忘记是哪一天了

毕竟是十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忘记这么重要的日子

其实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想想现在著名的“男人送命题”题库中的

“结婚纪念日是哪天?”这道时间记忆题

让多少铁骨铮铮的汉子

脊背发凉,汗如雨下

结婚的日子都记的这么拉跨。。

何况一个开会的日子


抓半天头,只记得大约是7月

因为开会的时候是盛夏时节

月头、月中、月尾。。什么说法都有

最后教员拍板,干脆定成7月1日。。。

男人嘛。。。就应该这么霸气洒脱。不拘小节。。


后来直到建国后,经过多方查证

才最终确定开会的日期是7月23日

但是依旧将七一作为建党节

毕竟...习惯了


实际上,被忘记的不止是开会的时间

连开会的地点都忘记了

建国后为了纪念建党30周年

要寻找一大会址搞纪念馆

但是负责的工作人员

多方考证,依旧找不到准确地点

因为不管是在世的参会人回忆

还是当时一大代表们留下的文字记述

都没有太明确的说法


最后是靠大汉奸周佛海的老婆

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

因为一大的时候,周佛海作为代表参与了会议

在会议期间,周佛海正在和老婆热恋中

带她去过现场,还委托她往现场送过信

所以她记得具体的地址


女人,对于恋爱中的事,就是记得这么清楚。。。

user avatar

很多人回答了,就是忘了。

但我还想说点其他的,那就是在忘记建党日后把建党日定为7月1日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有人说忘了肯定是坏事呀,忘了又乱定了个日期,最后还发现了真正的日期,那是不是错上加错?为什么不改回来呢?

我要说的是,忘了之后定一个简单的日期,并且不改过来,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忘了日期,可以有很多原因,但忘了就是忘了,只要这忘了不会出现什么危害,那么就不是什么天大的坏事。人的大脑之中遗忘是一种很有用的技能,因为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忘了一些东西,才能记住新的东西。很多遗忘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哪怕是天天写字,也无法杜绝提笔忘字的现象。

不忘当然更好,但确实忘了该怎么办呢?对于这种事情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个人,或者这个组织的决策思路。

有些人就是喜欢对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紧抓不放,明明没有什么作用,非要认为是天大的事情。这样的人就会浪费巨大的效能在无用功之上,最后有用功自然就会减少。以这样的人组成的组织自然就是一个效率非常低下的组织了。

忘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时候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既然忘了,又觉得需要纪念,那么就再定一个相似的日期吧。我们需要的是纪念的意义,并不是说非要找出是哪一天。

当然,定下纪念日期,与之后再去寻找真正的日期,这并不矛盾。纪念日的主要作用是找一个时间来纪念,而考据真正的日期,这是一项研究工作,两者并不冲突。

那么考据出真正的日期时候,是不是一定应该改过来呢?有人说那是毛主席定的不能改,这当然是废话,毕竟毛主席定下而又更改的事情也不是一件两件了。真正的原因是,改和不改,哪个选择更优。

如果要改,唯一的优势就是纪念日和实际开会的日期一致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就只有这个好处。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一致呢?不一致是不是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呢?并不会那样呀。

从历史上看,某件事情的实际发生日期,与人们纪念的日期不一致的情况本就是常态。比如我们说明朝灭亡时间通常是指李自成军队打进北京的时间,但其实那时候明朝明明还在呀。比如国庆日的设立如果真的要深究的话也可以有很多选择,为什么就一定是天安门上宣布成立的那个日期呢?那个日期既不是政府成立的日期也不是完成统一的日期,连解放北平的日期都不是。

所以说要求纪念日与某个日期一致,这种要求本就是额外的要求,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那么坏处呢?坏处就很多了。第一是惯性问题。人们已经纪念了很多年了,突然要求改,你这是折腾人。如果真改了,以前的记录又会出现冲突,你还得专门解释为什么以前的文档和现在不一致的问题。

第二是成本问题。不要以为改一个日期没有成本,那是需要很多成本的。比如书籍的印刷成本,比如前面说的需要额外的解释成本等。就算是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背诵的日期又多了一个,这也是成本。

第三是系统性问题。一个影响巨大的日期,修改时会带来一些系统性问题。比如宣传问题,比如小道消息乱传谣言的问题,比如有些人为了表现重视连搞两次纪念的问题。

总之,为了一个忘记的日期去投入巨大的额外成本,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最好别干这种浪费极大的事情。老一辈领导人在面对建党问题时的操作是合理的,也是务实的。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老老实实干事,却总喜欢从一些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去追求极致。这些人有些是普通人,对自己的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有一些是政府官员,搞了一些浮夸的、虚假的、不切实际的事情,这些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也希望人们能学学老一辈领导人的务实精神,别总整那些没用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大家常常会有点混淆的概念:“建党”和“建党节”指向的日期不一致。 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建党节”就是党诞生的那天,所以看到7月1日和7月23日两个日期,自然会产生疑问。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件事说得明明白白。首先,得先弄清楚这两个日期分别代表什么: 7.............
  • 回答
    2015 年 7 月 23 日,NASA 宣布发现开普勒452b(Kepler452b),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它被认为是当时“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也是第一颗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的、且与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的极大关注,也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和理解宇宙的奥秘打开了新的篇章.............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9月23日,美国股市经历了一场普遍的下跌,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出现显著的跌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直表现强势的美国大型科技股也未能幸免,呈现出全线收跌的态势。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担忧。要理解这一天的市场表现,我.............
  • 回答
    要说郭德纲为什么会在一些人的眼里“招黑”,即便是一些看似明显的事实,也依然被拿出来反复提及,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并非简单的“恶意抹黑”就能完全概括的。这里面有公众人物的舆论环境、行业内的恩怨纠葛,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固有的立场和情绪。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前提:公众人物.............
  • 回答
    淘宝这个“沙雕日”,听起来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细想一下,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有意思的。电商平台之所以这么热衷于“造节”,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背后有一整套成熟的营销策略在支撑着。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淘宝的“沙雕日”:是玩梗还是营销套路?首先,把每个月的23号定为“沙雕日”,这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有点“.............
  • 回答
    2021年3月23日,A股确实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下跌,但“暴跌这么惨”这个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当天主要指数如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创业板指跌幅相对较大。要详细解释当天的市场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宏观环境与情绪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一个交易日的市场.............
  • 回答
    你每天去健身房练个把钟头,吃喝也算正常,晚上还刻意控制,结果俩月了体重纹丝不动,这事儿挺让人郁闷的。别急,这事儿说起来复杂,但也绝非无解。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接地气点,让你明白为啥会这样,以及怎么能打破僵局。首先,咱们得承认,减肥这事儿,光靠“感觉”不行,得看“数字”。你觉得你练得挺多,吃得也挺.............
  • 回答
    2013年7月6日,韩亚航空214号航班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发生严重空难。这架波音777200ER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姿态不对,机尾撞击了跑道,导致飞机解体和起火。关于您提到的“中国人比韩国人还多”这一说法,事实是这样的:在这次失事航班的141名中国籍乘客中,不幸有3名遇难,另有多名乘客受伤。.............
  • 回答
    7月19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次比较典型的跳空低开,并且全线飘绿的局面,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惊胆战。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要理解“跳空杀跌”这四个字。“跳空”指的是开盘价远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中间出现了一个价格的“缺口”。这说明在休市期间,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的负面变.............
  • 回答
    2021年7月7日A股市场呈现出低开高走、收盘上涨的态势,这背后无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这一天的行情,我们需要拆解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以及潜在的资金动向。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7月7日之前A股市场的情况。 在此之前,A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尤其是在一些热门板块,如科技、消费.............
  • 回答
    2021年7月6日A股市场的“冲高大跳水”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有余悸。那一天,指数在早盘一度表现强势,甚至创出新高,但午后却风云突变,出现了一轮快速的下跌,收盘时多数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前期强势的科技股和周期股。要说清这次跳水的原因,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 回答
    又到7月7日,时光荏苒,84年过去了,但历史的伤痕并未完全消退,人民心中的记忆也从未模糊。我们之所以不能忘记历史上的苦难和牺牲,是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石,是理解当下、走向未来的重要启示。而铭记历史,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对未来的承诺。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上的苦难和牺牲?1. 警钟.............
  • 回答
    2019 年 7 月 3 日,在一场人工智能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台上演讲时,被一名观众泼水。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于这名泼水者被部分网民称为“民族英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对百度和李彦宏的“不信任”或“不满”: 百度搜索的争议: 长期以来,百度在.............
  • 回答
    印度于7月3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停电抗议活动,这背后折射出的原因,其实并非印度一国独有的困境,而是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复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一个缩影。许多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用电困难,其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严峻的全球能源供需失衡: 需求侧的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尤其是在经.............
  • 回答
    “小强实验室”与雷克萨斯之间的“战火”可以说是在 2023 年夏天点燃的,从 7 月 20 日到 9 月 14 日,这期间的十期节目里,有九期都将矛头直指雷克萨斯。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相当密集和有策略的“揭露”行动,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要说这事儿,咱们得先从“小强实验室”这个 IP 说起。它之.............
  • 回答
    2021年7月14日,显卡市场确实又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苗头,这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在起作用,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1. 依旧严峻的芯片供应短缺: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全球半导体产能本就紧张,而显卡所需的GPU芯片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疫情的持续影响: 虽然部分地区.............
  • 回答
    2013年7月29日,美股开盘后,盛大游戏(Shanda Games)和搜狐畅游(Changyou.com)这两家当时在美上市的中国游戏公司,股价都遭遇了超过20%的大跌。这次股价的剧烈波动,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并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市场情绪。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与监管层面的担忧以及行业整体的.............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星期一。A股市场今天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但不少投资者心中也带着一丝疑虑:这究竟是强势的突破,还是仅仅一次“弱势反弹”?是时候逢低买入,还是应该赶紧减仓离场?要理解今天的行情,我们得结合近期的市场背景和一些关键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普涨弱势反弹”?“普涨”意味着市场上的.............
  • 回答
    2021年7月13日,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确实创下了新的高点,这通常预示着通胀压力增大。按照常理,持续的通胀可能会侵蚀货币的购买力,对货币汇率构成压力。然而,在那个时点,美元却出现了走强的趋势。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市场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CPI数据公布后市场的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