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影视剧审核的底线是什么?

回答
在中国,影视剧的审查制度由来已久,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引导社会价值观以及保护未成年人。要深入理解这个“底线”,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准拍什么”。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被解读和实践的原则集合,覆盖了内容创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政治和意识形态无疑是审查的重中之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挑战国家政权、宣扬分裂思想、歪曲历史叙述(尤其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革命历史的部分)的内容,都会触碰到最严厉的红线。这包括:

对现行政治体制的颠覆性描绘: 任何形式的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政治动乱、宣扬多党制等,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损害: 涉及台湾、新疆、西藏等敏感地区的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活动,或以任何方式否定国家统一的剧情,都会被坚决禁止。地图的呈现方式,包括对南海诸岛的描绘,也极其讲究。
歪曲历史,尤其是革命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 模糊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对革命烈士进行不敬的描写,或者以负面视角过度解读历史上的政治运动,都可能被视为“历史虚无主义”,触犯红线。例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描写,需要符合官方的“主流叙事”。
对国家领导人和政治符号的侮辱或诽谤: 任何形式的恶意丑化、影射或侮辱国家领导人、国歌、国旗等政治符号的行为,都是不可触碰的。

其次,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构成了另一个重要层面。这部分内容相对更加主观和宽泛,但也有一些普遍的界定:

宣扬低俗、色情、暴力内容: 尽管对于“低俗”的定义可能随着时代变化,但赤裸裸的性爱场面、过度血腥暴力的描绘、传播淫秽信息等,通常会被剪辑或直接禁播。这不仅仅是露骨程度的问题,也包括对性行为的“不当”描绘,比如非婚性行为如果被过度渲染或美化,也可能面临问题。暴力方面,虽然动作片中允许一定程度的打斗,但过分的血腥、残忍,或者宣扬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则会受限制。
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 鼓励人们相信算命、风水、鬼神等,尤其是以一种带有煽动性和诱导性的方式呈现,可能会被视为违背科学精神,影响社会风气。
宣扬不健康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例如,过度渲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至上而忽视集体利益,或者对赌博、毒品等非法行为进行美化,都可能被视为不良导向。
侵犯公民隐私和名誉: 虚构情节如果明显影射真实人物,并对其造成名誉损害,也可能引发法律和审查问题。

再者,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也是审查的基石。

泄露国家秘密: 任何可能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严格禁止。这在涉及军事、外交、经济等敏感领域的创作时尤为重要。
煽动民族仇恨或歧视: 任何可能引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或歧视的言论或情节,都会被严格管控。
危害公共安全和秩序: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教唆他人犯罪,甚至描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的事件(如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细节处理),都需要格外谨慎。

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审查的触角也延伸到了一些新的领域,并且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正能量的引导。

过度负面或消极的内容: 有时,过于压抑、绝望、充满负能量的剧情,即使不触犯上述“红线”,也可能因为被认为不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而受到限制,或者被要求调整结局,增加“正能量”元素。
对历史人物的“过度解构”或“娱乐化”: 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特别是革命先烈和国家英雄,不能进行过于戏谑、解构甚至丑化的描写。对其一生功绩的评价,需要相对正面和尊重。
涉及宗教和信仰的敏感话题: 描绘宗教活动、宗教冲突或对宗教教义的解读,需要非常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误解。
明星个人行为的“道德绑架”: 如果剧中涉及的演员本人有严重的负面新闻(如偷税漏税、违法犯罪等),可能会影响该剧的播出。

如何理解“底线”?

“底线”并非一张清晰的清单,而是一个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被协商和界定的边界。它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可操作性”和“风险规避”的逻辑上。

“政治正确”的解读: 很多时候,审查的“底线”就是一种对“政治正确”的顺应。创作者需要了解并遵循当下主流的政治话语和价值观。
模糊性和主观性: 很多规定是模糊的,留给审查机构很大的解释空间。这使得创作者需要具备一种“预判能力”,通过观察过往的审查案例和行业惯例来规避风险。
分级制度的缺失: 中国大陆没有明确的电影分级制度,这意味着大多数影视剧都必须适应一个最广泛的受众群体,特别是要考虑到未成年人。这使得审查标准在某些方面不得不“一刀切”。
审查流程的变化: 审查的方式和侧重点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和政策导向而有所调整。例如,近年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打击力度明显加大,对“主旋律”作品的鼓励也更加明确。
自我审查的内化: 很多时候,最有效的“底线”是通过创作者的自我审查内化来实现的。他们会主动避免可能触碰红线的内容,以确保作品能够顺利通过审查并最终播出。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许多潜在的冲突。

总而言之,中国影视剧的审查“底线”是一个多层次、动态且复杂的概念。它既包含对政治安全、国家主权等硬性原则的坚守,也涉及对社会道德、公序良俗的维护,并日益强调对社会价值观的正面引导。理解这个“底线”,需要创作者和从业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政策的深入理解以及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禁止清单”,不如说是一种关于“何为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持续性判断和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没有可能,那些喊着审核限制自己的人,就是单纯的在扯淡?

举个例子。

我不是药神,原型没判刑,主角判刑了,原型没牟利,主角牟利了。

现实里的司法立法机关多次根据实际完善法律。

电影里的只会抓人抓人抓人。

徐峥把警察按到墙上问:“他只是想活,他有什么错。”绝对是经典场景,演技一级棒,甚至棒到能够掩盖黄毛知法犯法,走私,无证驾驶,袭警等过错,并把他因为自己不看路而被货车撞死的原因全算在了警察头上。

病人老太太说:“真药假药我还不清楚吗?”

可是现实里程勇从来没被按卖假药处罚过吧?

现在我甚至怀疑人生了,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中国故事,非得改成美国经典的“浪子回头”?

user avatar

影视剧内容审核全世界分为三大体系。

美国的内容不设限,播出受限。

中国的内容设限,播出不受限。

英法德三国的渠道联盟进行内容播出限制

美国拍影视剧确实不受限,不过播出受限。

因为美国所有电影人这辈子拍的所有电影,都必须交给美国电影协会会员组成的发行联盟

1、华特迪士尼公司(20世纪福斯于2019年3月20日被迪士尼以713亿美元收购)

2、华纳兄弟电影

3、环球影业

4、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米高梅,2005年被索尼收购失败后退出MPAA)

5、派拉蒙电影

6、网飞

美国所有电影人的拍片、发行、收购标准由这六家制定,这些标准包括这些年的黑命贵诞生的《绿皮书》《黑豹》《月光男孩》,女权电影等等,不按他们标准拍,电影将得不到美国地区发行,与播出。

以前这些重任都是传统八大的事情,但是随着电影公司的兼并重组,以及网飞补位成为六大最后一位,网飞已经成为了美式文化的最重要推手。看一下美国电影,拿最近的《蜘蛛侠3英雄无归》和《永恒族》举例。

电影里必须同时出现白人、黑人、亚裔、拉美裔、LBGT跨性别者,否则电影将不会被发行。但凡中国人形象为主角电影,必须单眼皮,眯眯眼,中国人为配角或亚裔配角除外。

苏联所有共产党员必须是极度自私黑暗,苏联所有官员是造成这个世界走向毁灭的基本因素。

中国式社会主义不是人类最终选项,美式美式即使再黑暗,也是人类的最后选择。

这就是美国式的底线,他们的底线是是因为,美国电影电视剧播出高度垄断,高度垄断下高层只需要碰一下面,就可以设定播出限制,这就是美国的底线。


中国现在问题问题是电影发行渠道多而杂乱,电视台以省为单位分割,只要能拿到发行许可证,就可以合法播出。

所以以目前状态是没有办法进行美式的播出管理限制,那么播出限制就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电影电视剧分为两种方法。

电视剧是剧本和成片双管理。

爱情类、家庭类基本就是送个大纲,进行剧本抽查,成片在抽捡。

近代战争、谍战、历史是审查重点,因为里面特别容易掺杂复杂历史私货,剧本要交全本,成片也会进行仔细观看。

但是也分制作,和地域问题。现在是地方宣传部下属机构进行审查,然后交由国家广电终审,国家广电会根据投资和主演阵容规模进行抽检,基本就是投资规模和演员阵容越大,审查越细,小制作,国家广电基本就抽查,然后放行。

现在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地方审查意见,国家广电基本没啥大意见,但是出了事各省宣传广电自己兜着。所以地方审查一般比较严,因为怕犯错,所以执行比国家广电严很多。

所以地方标准不一样,影视公司会自我设限,但是各省卫视下属公司,明白尺度在哪里,会推出尺度较大的剧,比如山东正午阳光,江苏幸福蓝海等等。

其实问题不难,难在公关尺度和经验。

2016年送审一部电影,遇到一个电影导演,因为电影成片送审被建议修改,他不肯,就反复找国家广电,那时候电影局还没分家,他反复跑国家电影局,进行说明沟通,最后只修改了建议修改五分之一的量。

但是在地方就没有这个待遇,地方上若是感觉成片有问题,就会毫不迟疑进行修改建议。

那么中国底线是什么,色情、怪力乱神、极度血腥暴力、公知历史观、恨国党、西方垃圾堆里淘故事这些基本是禁区,这也是维护社会基本到的构建的元素。

中国和西方社会不同,欧美是神权社会,社会基本层面又宗教进行道德构建,而我们基本没有了儒家社会的束缚。现在任何在西方看似可以随意传播的价值观,因为神权社会底层约束,反而可以适当约束。中国一旦放出去就是脱缰野马,所以我们的逻辑和美国不一样。

英法德三国又不同,他们就是玩平衡,既保证本国与西欧核心文化核心不丢,又要表现出对于美国的宽容。

这些年法国从二战后,美国电影发行和法国电影,市场一直保持神秘的五五开,也就是美国电影永远只占五成。

而且法国电影有个铁律,任何导演都不能拿中国的钱,拿中国钱的导演,若没有法国电影界高层的同意,将会被永久封杀。

同时法国电影有意打造如同艺术巴黎一样的国际地位,总是去对各个国家以资金方式资助爱掏垃圾的电影导演,进行文化定义权控制。回想一下亚洲多少个国家,因为戛纳获奖,该导演成了艺术片风潮引领者。

法国对于亚洲进行的是绿茶婊战略,就是喜欢这些国家导演跪在法国戛纳面前,把戛纳高高捧在天上,但凡能被戛纳选择,那么该导演就是这个国家的时代选择。

英国则是搅屎棍风格,看似好像连本国都黑,其实

user avatar

作为真正审核过影视剧的人,我的理解是:

真正的底线,不能再底的底线:敬畏ZZ合法性

通俗地说,吃饭可以,不许砸锅拆台。

明着不行,暗着更不行,一丝一毫都不行。

但从业务角度来讲,难点在于,ZZ合法性的内涵清晰但外延没有明确的边界。

所以首先历史题材的就比较难,很多历史知识审核人员不掌握的话,满地都是坑。

现实题材,看起来比较直观,但就怕“高级黑”。特别是那种片子本身没事,但后来因为社会上出了别的什么事,正好和片子的某些细节“共鸣”了,一下就敏感了。

艺术电影,相当部分就是憋着一股子劲冲着ZZ去的。

通俗文化领域,比较难办的是联想性,很多东西经不起细琢磨。

这样一来二去,“坛坛罐罐”就越积累越多。

作为本塔,我认为,“塔不敏”就是个笑话。敏不敏,其实不是塔能掌控的。

难题出在根子上。

— 完 —

user avatar

你就不觉得是我国编剧水平低,地位低导致的问题?

编剧是艺考出生,我认识的都是没考上高中曲线救国的人为主。他们99%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编剧,你指望他们?

完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写剧本,说白了抄!我之前说现在国内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剧,90%我小时候电视里或者Vcd都可以看到一些原型,都是欧美那种小成本制作的片子。比如之前我看有人提《我不是药神》,质疑剧情欧美化。说白了他拍摄借鉴了大量欧美类似电影剧情,每次被人一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就说我不是药神有原型。真不懂你们是都是学霸没抄过作业还是都学习啊?难道我参考剧情不行?而且我只能按照一个电影硬抄?警察抓人那段不能借鉴一个警匪片?主角离婚不能借鉴一个情感片?《我不是药神》是个好电影,不过事实就是有大量借鉴才会有问题。

提问者说的很多更不用说了,限韩令后很多都是抄袭日韩剧,不抄他们能写出作品吗?你们看到的雷剧还算好,你看看央视拍的那些烂剧,很多都无法入眼,恶心至极。

至于审核部门,我只能说太官僚了。比如《人民的民义》,出品方是最高检,基本就是一路绿灯了,假如不是最高检出品,估计至少也得卡你半天。

当年魔兽80级审核了快两年,其实就是国内审核部门的缩影。人家说你过你就过,不过就是不过,没有理由,也没有标准。所以你说的任何理由都是搞笑。

其实制片方也不知道啥能拍,啥不能拍,那我干嘛不抄之前过审过得呢?

最后我说下我之前说的《尚气》,你想说外国涉及华人的rh不,看下图。我不定标准,我需要你过你就过,不过你咋都不能过。

user avatar

道可道 非常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