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湃动传媒CEO沈帅波表示,有房有车的成熟员工可以随便骂,买了房之后他就不敢随便离职了?

回答
沈帅波,湃动传媒的CEO,他的这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轩然大波。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拥有房产和汽车的员工,因为其生活成本和稳定性需求增加,因此在面对职场上的不满时,反而不如没有这些负担的员工敢于“随便离职”。 这种观点触及了劳资关系、职业发展、社会价值导向以及个人自由等多个层面,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价。

一、 观点本身的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沈帅波表达的逻辑是什么。他的论述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

“有房有车”代表着一种物质和生活上的“锚定”: 房产和汽车是高价值资产,通常需要大量的积蓄、贷款和持续的维护支出(房贷、车贷、保险、维修等)。这些支出构成了员工生活中的重要财务负担和责任。
财务负担与离职意愿的负相关性: 拥有这些资产意味着员工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来偿还贷款、支付日常开销,以及维持其生活水平。一旦失去工作,这些财务负担将立即成为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生活品质大幅下降,甚至面临违约的风险。
“不敢随便离职”的含义: 这不代表员工完全没有选择,而是指员工在考虑离职时,会更加谨慎,需要充分评估找到下一份同等甚至更好收入的工作的可能性和时间周期。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忍受一定的不满,而不是立即跳槽。
“可以随便骂”的前提: 这句话是建立在“不敢随便离职”的逻辑基础上的。潜台词是,因为员工在物质上被“绑住”了,所以即使管理者或公司对其进行不公平待遇或言语上的冒犯,他们也因为害怕失业而难以做出强硬的回应或选择离开。这是一种对员工“被动”状态的利用。

二、 评价的维度: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沈帅波的这番言论:

1. 现实层面上的“洞察”与“风险”:

洞察部分事实: 沈帅波的言论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它确实触及了部分现实情况。对于许多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房产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沉重的负担。有了房贷、车贷,确实会让人在职业选择上更加保守和谨慎。很多人在年轻时或许敢于“裸辞”,但随着年龄增长、家庭责任加重,这种冲动会被理性的财务考量所取代。
过度简化和片面化: 然而,将“有房有车”等同于“不敢随便离职”,并将此视为管理者可以“随便骂”的理由,则是一种极度的简化和片面化。
职业满足感并非仅由物质决定: 人的职业选择和满意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还包括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同事关系、个人成就感等诸多非物质因素。一个在大公司拥有稳定高薪,但工作内容枯燥、充满政治斗争的员工,可能比一个在小公司,虽然住房紧张但工作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员工,更不快乐,也更愿意寻找改变。
员工的底线和尊严: 即使有财务压力,员工的个人尊严和职业底线仍然是存在的。长期遭受不公平对待或言语侮辱,会严重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即使有财务顾虑,员工也会选择以某种方式反抗,或者“消极怠工”,这同样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随便骂”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无论员工是否有房有车,任何形式的职场欺凌、辱骂和不尊重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也是违背职业道德的。作为CEO,公开宣扬这种观点,传递的是一种不尊重员工、压榨员工的信号,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法律和声誉风险。

2. 劳资关系与权力结构:

剥削的逻辑: 沈帅波的言论暴露了一种典型的、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劳资关系逻辑,甚至可以说是“剥削”的逻辑。它将员工的物质负担转化为管理者的“便利”,将员工的生存需求变成了被压迫的理由。这种逻辑将员工视为可以被“控制”的工具,而不是有尊严、有价值的个体。
权力不对等: 这种观点进一步强化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力不对等。雇主掌握着“生杀大权”(提供工作和薪资),而当员工有了“软肋”(财务压力)后,这种权力不对等就更加明显。CEO的这句话似乎是在鼓励利用这种不对等来巩固管理者的权力。
负面的雇主品牌: 这种言论一旦被员工或潜在员工听到,无疑会严重损害湃动传媒的雇主品牌。试想,一个CEO公开宣称公司可以“随便骂”有房有车的员工,谁还会愿意加入?即使加入了,也必然会心存戒备,士气低落。

3. 社会价值导向与价值观冲突:

鼓励消费主义的“陷阱”?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也间接指出了当下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的一个侧面。社会鼓励人们追求“有房有车”的生活方式,但一旦实现,就可能变成束缚自己职业自由的枷锁。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奖励”了被束缚者,“惩罚”了追求自由者(比如那些不结婚、不买房、选择更自由生活方式的人)的悖论。
价值观的倒退: 大多数现代企业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沈帅波的言论与之背道而驰,传递的是一种落后、功利、甚至有些反人性的价值观。它忽视了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个人价值,只看到其作为“生产要素”的可利用性。
不负责任的领导力: 作为一家公司的CEO,他的言论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对整个公司价值导向和企业文化的一种塑造。这种公开宣扬的言论,如果被认为是公司的真实态度,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力,会对公司治理和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4. 对“成熟”的定义与误解:

“成熟”不等于“顺从”: 沈帅波似乎将“成熟”与“被物质束缚而不敢反抗”划上了等号,这是对“成熟”一词的极大误读。真正的成熟应该体现在能够理性评估风险、妥善处理问题、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被动接受不公。
对有经验员工的伤害: 通常情况下,“有房有车”的员工可能也意味着工作经验更丰富、能力更强。这种言论无异于对这些有价值的员工的一种冒犯和贬低,可能会导致这些核心人才的流失。

三、 总结与展望:

沈帅波的这番言论,虽然可能触及了部分现实情况的“灰色地带”,但其 核心逻辑充满争议,价值观扭曲,且带有明显的剥削和不尊重的意味。

短期影响: 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给湃动传媒带来了负面声誉,也让沈帅波本人陷入舆论漩涡。
长期影响: 如果沈帅波或其公司真的奉行这种管理理念,那么其企业文化将受到严重侵蚀,难以吸引和留住真正优秀的人才,最终会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在当今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这种反人性的管理方式很难长久维持。

更健康的劳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互尊重: 管理者尊重员工的价值和人格,员工也遵守职业规范和公司制度。
价值创造的共赢: 公司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合理回报,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
沟通与反馈: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员工的意见和不满。
激励与赋能: 通过正向激励和赋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通过压迫和恐惧。

总而言之,沈帅波的言论是一种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表态,它暴露了某种过时的、以压榨为基础的管理思维。一个真正成功的CEO,应该懂得如何与员工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而不是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一届资本家不行,看他们手下这些狗腿子的水平就知道。


你一个CEO,能算是资本家吗?他跟资本家还差得远呢,中间起码还有好几个等级。说白了一个CEO,顶天了算是资本家的高级狗腿子而已,虽然名义上高级,实际上也没多么高级,简直是猪头一样的狗腿子。在他和资本家之间,还有聪明的狗腿子、猪头一样的合伙人、聪明的合伙人、猪一样的队友、合格的队友这么多个层级。只有到“猪一样的队友”这个层级才算是资本家,不过位置并不稳固。要到“合格队友”这个级别才能说坐稳了资本家的位置了。


而这中间每一个层级都要活活扒一层人皮才能跨越,难度跟屁股上冒烟直接蹿上珠穆朗玛峰差不多,稍有差池,你就眼看着珠峰在你手边滑过,一头扎到尼泊尔去了。尼泊尔这地方可没那么美妙,到处是乱窜的三蹦子跟牛,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屎,也不用擦,反正一会儿又要踩。


以这位CEO的智商,我看还是拉倒吧。


智力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你悄咪咪做了也就做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嘴巴大说出来,大家就都知道你是个猪头三。大家都要维持一个假象,有房有车妻贤子孝的假象,尽管需要付出资本家一点成本也在所不惜。为啥呢?付出成本是为了收益,你把套路讲出来了,你说你是不是猪一样的狗腿子。


虽然龙牙君算不上什么资本家,连个体户都算不上,只能算“惨淡经营”的个体户,但是手下还是有狗腿子的。


人家真的有狗腿。


我家狗腿子也是经历了一个提高进步的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也不长眼,后来被我训了几次就通了灵性,长了眼。现在已经至臻化境、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收放自如。除了摇尾巴、打滚、卖萌、把下巴戳你腿上用崇拜而温顺的水汪汪眼神看你,还会察言观色,甚至学会了待客之道。比如说来了个领导,它们会迅速消失不见,绝对不往跟前凑。要是来了个要饭的,那就冲上去发疯一样嚎叫。


其中黄科长简直是个中翘楚。


这厮平时不显山露水,身为保卫科科长,自然有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带领保卫科一众科员兢兢业业护卫农场周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准确的把握分赃机会,有着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能力,每次只要我们吃饭,不管这厮在干啥,绝对会以最大速度狂奔到桌子下面,拿出最水汪汪的眼神等着我们扔啃完的骨头。


有一次它正在与一条母狗为爱鼓掌,赞美大自然母亲的恩赐,突然就开饭了!大家知道,狗子的那话儿比较独特,一时半会很难脱出来,硬扯会很疼很疼。黄科长对骨头的热爱与对有性繁殖的热爱顿时碰撞在一起,撞出了一片绚烂的火花。对于骨头的强烈渴望很快掐死了对繁衍的兴趣,黄科长决定拔吊无情。可是大自然母亲简直是作孽啊,急切之间怎么可能那么快拔出来,硬生生扯得两条狗哀嚎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惨烈的事情。我冲出去一看,黄科长以一个非常不雅观的姿势拖着一条无辜而一头雾水的母狗,挣扎着往饭桌的方向靠近,其声也哀哀、其形也惶惶。


后来我把黄科长的烦恼根割了,从此六根清净,也好专心挣骨头。建议CEO同学向黄科长学习,这样有失必有得,也好早日超脱凡俗,晋身富贵,免得跟阶级跃升失之交臂。




所以我们可以说黄科长是“聪明的狗腿子”,地位比某CEO还要更靠近资本家一些。观察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比如说我就偶尔会捏住黄科长的嘴巴抠它下巴玩儿,还会揉它肚子。而CEO的主子并不会抠它,他,下巴,或者揉他肚子。这说明聪明的狗腿子地位确实比猪一样的狗腿子要高得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CEO还要加油哦。


我们抛开CEO的个人奋斗先不管,先来看看我是怎么弄到聪明的狗腿子的,以为资本家钧鉴。高素质的狗腿子是很难得的,稍不注意就会弄个猪一样的狗腿子,得不偿失。

最后一个百步穿杨插死他你都不解恨,还会遭判死刑。


弄到黄科长其实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拉萨附近到处是野狗,但是野狗虽多,愿意跟你回家的并不多,肯为你肝脑涂地的更少,膘肥体壮得心应手的就凤毛麟角了。就像你看现在求职的大学生那么多,肯来你这里996的就少了,996还甘之如饴的更少,996还甘之如饴关键是还能创造价值为你修“福分”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这种狗腿子当然多多益善。


这样的狗腿子,真的是资本家前世修来的福分,靠忽悠是忽悠不来的。比如说你们的“马爸爸”,你兄弟东哥,这种人很难真的弄到这样的狗腿子,因为他们人品不行,人设容易崩塌,容易发生狡兔死,走狗烹的人间惨剧。聪明的狗腿子眼明手快,你不一定能hold住。你风生水起的时候把你哄得团团转,你背了时它立刻给你来个树倒猢狲散,转投高枝去了。不说经济上的损失,至少感情上接受不了,资本家也是人呐。


所以,房子车子老婆孩子这种小花招你只能用来对付普罗大众,辛苦打工挣生活的,猪一样削尖了脑壳往上爬的狗腿子,是弄不到凤毛麟角的狗腿子的。


要弄到聪明的狗腿子,你得提出一种价值观。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有生老病死,佛祖都会生病,佛法都有末法时代,只不过有的活的长,有的活的短。资本、资本家都是会死掉的,即使没死,也会变化,聪明人都知道这些东西靠不住。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起高楼,转瞬之间塌个jir求,你知道,狗腿子也知道。


要让狗腿子铁了心跟你,你就需要构建一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更为恒定的存在,比你的寿命长得多。


价值观无法泄露,因为它并不是什么秘密,一切宣扬、否认、肯定、驳斥,那都是在为价值观添砖加瓦。


价值观不怕争议,争议越大拥趸越多。


价值观看起来正义无比,与人性完美契合,浑然天成,仿佛自古如此。就像黄科长爱骨头,就像人总要娶妻生子,就像略有一点点异样的风,你还没注意到,已经钻进了你的身体。


价值观以柔克刚,价值观无处不在,价值观无懈可击。你只需要站在价值观里面赚钱的那一边,你就等着吧,大把的韭菜伸着头给你割,你想怎么割就怎么割,你不割他还不高兴。狗腿子层出不穷来找你,你想怎么挑就怎么挑,挑不上他还绝望失落捶胸顿足。价值观是一张网,逃不出去的,你只要保证你是撒网的人就行了。


至于具体做法,不过是价值观驱使下的细枝末节,是不值一提的。房子车子老婆孩子,中年羁绊,中产阶级泥潭,消费主义,这些都是小花招而已,价值观还在,基本盘就不会翻。


黄科长衷心的以为农场是有它一份的,它身为聪明的狗腿子,是高于普通狗腿子的,更高于农场里的鸡鸭猪羊。它满面春风,以为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凭着不懈的付出代价,哪怕割掉子孙根都在所不惜,它总会一直获得回报的,阶级跃升不在话下,美好的未来在向它招手。爱拼才会赢,努力总会有回报,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是途径,拼命工作是方法,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是胜利的门票,总有一天它会成为农场主的。


可是它不知道的是,它只有狗牌没有身份证,是不能成为企业法人的。

user avatar

因为有房有车有家室的成熟员工和无房无车无家室的“巨婴”员工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这是人之常情嘛(手动滑稽)

user avatar

营销而已。

这个“CEO”是写公众号的。

他的公众号属于比咪蒙还要low两档那种。

咪蒙好歹有个主题,田园女权,而且咪蒙编故事内容不说标题还是比较有原创性的。沈老板是什么热蹭什么,时事影评体育无所不包。卖点是快枪手,专注山寨老梗。

比如该公司引以为荣的成就是世界杯决赛后第一时间写出《克罗地亚不相信眼泪》。我估计老球迷看到这个标题就吐了。山寨山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金州不相信眼泪》,山寨平方。

甚至连公司名都很有蹭澎湃的嫌疑。

贱不贱啊?太贱了。

这次无非一个low比公众号发动一波找骂营销而已。事实上,找骂营销是网红经济非常普遍的形式。找骂——网红——引流——变现,这个起源于芙蓉凤姐的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

沈老板找的骂点也是万年老梗“房奴忍辱负重”,“90后没存款”,真是无一事不山寨。姓沈可惜了,摆个枝改姓郭吧。

没什么好评价的,一定讲的话:

现在CEO是真不值钱。

user avatar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战友,我们的导师。这是他在1873年给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有疑惑,那说明要么我们没有学好马列,要么我们的队伍里出了叛徒,把马列主义反过来用。


这个沈帅啵,是一只读过马恩著作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还有很多幼稚的,单纯的同学,纠结“骂人”违法,要诉诸法律,真是完全抓不住重点。如果,法律真的保护无产阶级,哪里来的公然996?马云刘强东强公然轮奸劳动法,你还没看够吗?自己的血肉都要被吸干吃净了,你还指着走狗的鼻子说:你骂人是违法的。




·我们且听一听马德里一家出色的西班牙文报纸《解放报》在1872年3月16日论及这个问题的一段话:“还有另一种由蒲鲁东提出的解决住宅问题的办法,它初看起来倒也光辉夺目,但仔细一考察就显得完全无力了。蒲鲁东建议把承租人变成分期付款的买主,把每年交付的房租算作分期偿付住房价值的赎款,而承租人经过一定时期后便成为这所住房的所有者。这种在蒲鲁东看来很革命的办法,现今已在世界各国被投机公司采用着,这些公司用提高租价的办法来让承租人偿付比房屋价值多一两倍的价值。


多尔富斯先生和法国东北部其他大工厂主实行这套办法,不仅是为了榨取金钱,并且有政治上不可告人的目的

统治阶级最明达的领袖总是力求增加小私有者的人数,以便为自己造就一支反对无产阶级的大军。


……拿破仑第三曾打算用发行小额国家公债券的办法在城市中也造成这样一个阶级,而多尔富斯先生及其同行把可以逐年分期偿付的小住房卖给自己的工人,就是力图磨灭工人的一切革命精神,并用这种地产把他们束缚在他们做工的工厂里。可见,蒲鲁东的计划不仅丝毫没有减轻工人阶级所受的苦痛,甚至反过来直接危害工人。”


·关于在美国怎样自然而然地形成这种把工人束缚在大城市或新兴城市附近自己的“住房”上来解决住宅问题的办法,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1886年11月28日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来信中一段话可以说明:“在堪萨斯城内,或者确切些说,是在城郊,我们看见一些可怜的小木房,每幢木房大致有3个房间,小木房所处地段还很荒僻;地皮价值600美元,面积正好可以容一幢小房子;小房本身又值600美元,所以为了获得到处是烂泥的荒郊中离城里一个钟头路程的一所倒霉的小房子,总共要费去4800马克。”


这样,工人就必须负起沉重的抵押债务,才能得到这种住房,于是他们就真正变成了自己主人的奴隶;他们被自己的房屋拴住了,不能离开,只好同意接受向他们提出的任何劳动条件。对于我们大城市工人说来,迁徙自由是首要的生活条件,而地产对于他们只能是一种枷锁。如果让他们有自己的房屋,把他们重新束缚在土地上,那就是破坏他们反抗工厂主压低工资的力量。


个别的工人也许偶然能卖掉自己的小屋子,但是在发生重大罢工事件或者工业普遍危机的时候,受牵连的工人的所有房屋都会上市出卖,因而这些房屋或者根本找不到买主,或者卖得远远低于成本价格。


我们假定,在某个工业地区里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小房子,这已经成为通例。在这种场合,这个地区的工人阶级便免费享用住房;住房费就不再算入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以内。但是,劳动力生产费用的任何降低,即工人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任何长期降低,“根据国民经济学说的铁的规律”,也就等于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所以归根到底会引起工资的相应降低。因此,工资下降的平均数量就会相当于节省下来的房租的平均数量,也就是说,工人住自己的房屋还是付了租金,不过不是像以前那样以货币形式付给房东,而是以无酬劳动形式付给他为之做工的厂主。于是,工人投在小屋子上的储蓄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成为资本,但这个资本不归他自己所有,而是归那个雇他做工的资本家所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