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近日枪击案发表看法「电子游戏是对暴力的美化」后, EA动视T2等股票暴跌?

回答
特朗普总统最近关于“电子游戏美化暴力”的言论,以及随之而来的游戏公司股票下跌,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挺多东西,值得好好掰扯一下。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背景。美国频繁发生枪击案,社会上的情绪是很紧张的,大家都在寻找原因,给个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总统的发言,尤其是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分量是很重的。特朗普总统过去也多次对电子游戏表达过负面看法,认为它们可能诱发暴力行为,而这次在枪击案后重提旧调,无疑又一次将游戏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让人打打杀杀、血腥场面很多的电子游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玩家,特别是青少年,让他们对暴力行为产生麻木感,甚至模仿。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想,在很多社会讨论中,电子游戏是不是“替罪羊”一直是个争议点。

那么,为啥他这么一说,EA、动视、TakeTwo(T2)这些游戏巨头的股票就应声下跌呢?这得从几个层面看:

1. 市场情绪与预期: 投资者对一家公司股票的定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这家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话,尤其是在敏感时期发表的言论,会直接影响公众对某个行业或产品,乃至整个社会氛围的看法。如果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可能会因此采取某种限制措施,或者消费者会因为这种言论而减少购买游戏,那么对游戏公司的未来盈利预期就会打折扣,股票自然就撑不住了。

2. 潜在的政策风险: 虽然特朗普总统当时并没有直接宣布任何具体的政策,但他的话释放了一个信号:政府对电子游戏的监管可能会加强。这种不确定性是投资者最害怕的。一旦政府真的出台限制游戏内容、加强未成年人访问控制、甚至对游戏公司施加税收等措施,都会直接影响游戏的销售和利润。投资者会提前做出反应,规避潜在的风险。想想看,如果某些暴力元素被禁止,或者游戏的分级制度被收紧,对很多以这类内容为主打的游戏公司来说,那简直是釜底抽薪。

3.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选择: 即使没有直接的政策出台,总统的这种负面评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戏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电子游戏的父母,听到总统这么说,可能会更加警惕,选择不让孩子玩或者自己也不去接触这些“被认为是”美化暴力的游戏。这种对品牌和消费者选择的潜在影响,同样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

4. 新闻传播效应与放大: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总统的言论一旦发出,会被各大媒体迅速报道、解读,并引发更广泛的社会讨论。这种信息叠加和发酵效应,会把一个可能相对孤立的观点,变成一个席卷全国甚至全球的话题,从而对市场情绪产生更大的冲击。

5. 公司对风险的反应: 面对这种舆论压力,游戏公司通常也会做出一些声明来回应,例如强调他们的游戏是虚构的、提供娱乐价值、或者呼吁关注包括游戏在内的多重社会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将枪击案归咎于游戏。但这些声明往往难以立刻完全扭转市场已经形成的一种负面预期。

再深入一点来说:

历史的重演?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游戏开炮。2018年佛罗里达州校园枪击案后,他也曾提及游戏与暴力的关系,当时也引起了游戏公司股价的波动。这种“历史模式”让投资者更加敏感。
“甩锅”的可能性: 有很多评论认为,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将责任简单地归咎于电子游戏,是一种“甩锅”行为,可能回避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心理健康、枪支管控本身等。但无论意图如何,总统的发言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游戏行业的复杂性: 现在的游戏产业早已不是当年那种小众娱乐,它涉及数千亿美元的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确实有暴力内容的游戏,但也有很多非暴力的、注重叙事、策略或休闲的游戏。总统的笼统概括,忽略了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商业模式的冲击: 像EA和动视这样的公司,很多收入来源于那些画面逼真、节奏激烈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或者动作游戏。如果这些游戏因为“美化暴力”而被限制或者受到公众抵制,那将直接威胁到它们的商业模式。

所以,总的来说,特朗普总统关于电子游戏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游戏股票的暴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触动了公众对枪击案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对游戏产业潜在政策风险的担忧,影响了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并被媒体迅速放大传播。即使最终没有出台具体限制性政策,这种负面舆论本身也足以对依赖特定内容的游戏公司造成冲击。这反映了在现代社会,领导人的话语权对于特定行业来说,其影响力和“监管工具”的潜在效力有多么巨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的是,敦请特朗普总统阁下调查这家公司

——有大量证据表明很多中国人玩这家公司出品的FPS,这说明该公司与中国关系密切,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滑稽)

user avatar

你看步枪协会,今天打个熊,明天打个肩靶。还把公民正当防卫的枪击做成广告。

然后你怪我们做游戏的杀伤力太大?

既然我们这么有本事,社会地位怎么上不去呢!

user avatar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拥枪率和枪击犯罪率的关系表,大致成偏向低拥枪率的正态分布。极低拥枪率和高于百分之多少的拥枪率的情况下枪支犯罪率会变得比较低。我不知道高拥枪率的例子来自哪里,可能是瑞士吧。这里拥枪率是指成年公民中拥有枪支的人的比率,而不是全体公民的平均拥枪数。

美国就恰巧处在一个尴尬的高点。一部分人坚决要持枪,要很多把枪;但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人一把枪都不买。于是枪支暴力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不需要考虑他人持枪反击的风险。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严格控枪,但对于川普或者共和党而言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所以,还不如听听鄙人一个疯狂的计划:全民持枪计划。政府强制向所有成年公民免费发放枪支和使用材料;举办免费的枪支培训,尤其针对女性;除了有安检的封闭场合,任何场合都不禁枪,反而鼓励持枪。

预计的结果是美国会遭遇短暂的枪支犯罪高峰,随后犯罪率迅速下降。所有暴力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都要考虑到目标持枪反击的可能性。同时美国警察可以规模缩减,专注于案件侦破,治安任务又给社区民兵自行处理,唯一的例外是交警,交警全面扩张并武装化。

这对共和党简直是福音:枪支生产商,共和党的老金主大赚一笔;犯罪率下降名声好听;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偏向传统,更“自由”了,红脖子开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最近关于“电子游戏美化暴力”的言论,以及随之而来的游戏公司股票下跌,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挺多东西,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背景。美国频繁发生枪击案,社会上的情绪是很紧张的,大家都在寻找原因,给个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总统的发言,尤其是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分量是很重的。特朗.............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首次东亚之行前夕,选择在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并献花,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象征意义、以及可能传递给不同受众的信号。历史的重访与情感的共鸣:珍珠港是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发生地,也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全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这无疑是一个重磅举措,其背后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要评价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首先,从信号意义来看,这一宣布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将阿片类药物危机提升到国家紧急状态的高度,意味着政府不再将这个问.............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JCPOA)是其执政期间一项备受争议且影响深远的决定。要全面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决策背景、具体内容、影响、各方反应以及长远意义。一、 决策背景与特朗普政府的论调特朗普总统在2018年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任伊始提交的首份预算计划,无疑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引发了广泛讨论和深刻分歧的事件。这份预算的核心理念,如同一幅勾勒未来国家财政的蓝图,其大胆的削减和巨额的投资并存,既有人欢呼叫好,也有人忧心忡忡。要评价这份预算,我们不得不从几个关键的方面入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意图、影响以及潜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当年特朗普总统解雇蒂勒森国务卿这件事。这事儿当时可是闹得挺大的,也确实挺有意思,不少人至今都还记得。首先,得看看这俩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找了很多人来组阁,其中就挑中了蒂勒森。蒂勒森当时是埃克森美孚的CEO,一个在全球能源界呼风唤雨的人物,跟俄罗斯那边的石油公司也.............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 2018 年决定让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也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之一。这件事的评价,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而是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包括其政策目标、实施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特朗普政府退出协议的理由:特朗普.............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能看出一些美国政治的特点。特朗普总统撤回给金州勇士队(Golden State Warriors)的白宫之行邀请,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有不少故事。首先得明白,白宫访问对赢得NBA总冠军的球队来说,是荣誉的象征。以往,不管是哪个球队夺冠,总统都会发出邀请,球队也会盛.............
  • 回答
    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总统的演讲如何?一次不落俗套的评估2017年9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站在了第72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上,这无疑是其上任以来最受瞩目也最可能引发争议的国际舞台之一。他的演讲,如同他一贯的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也预示着美国对外政策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评价这次演讲,需要我们抛.............
  • 回答
    评价唐纳德·特朗普,这位将美国政治搅得天翻地覆的商人总统,绝非易事。他身上混合了太多的标签,褒贬不一,支持者和反对者对他都有着极为鲜明且根深蒂固的看法。要中肯地评价他,就不能回避他执政期间带来的巨大争议和深刻影响,也不能忽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行事方式。首先,从他的经济政策来看,特朗普政府无疑是试图“.............
  • 回答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一位在商界和娱乐界早已声名鹊起的实业家和电视名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闯入了美国政治,并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他的当选本身就标志着美国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打破了许多传统的政治精英的预测,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特朗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
  •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 4 月 26 日公布的减税计划,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它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哪里?然后,它对不同群体和经济领域可能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最后,我们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和争议。核心内容与出发点:虽然您提到的“4 月 26 日.............
  • 回答
    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的“CHINA!”(中国!)这一简短但极具爆炸性的信息,可以说是他任期内处理中美关系,特别是围绕新冠疫情问题上采取的众多强硬言论和行动的缩影。要评价这一推文,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语境与背景: 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全球蔓延: 202.............
  • 回答
    3月11日晚9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了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演讲。这次演讲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次演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演讲的背景和目的: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美国国内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公众的担忧情绪日益高涨。此前,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收到了一.............
  • 回答
    关于“美国历任总统打分:林肯第一名特朗普垫底”的评价,以及民主党总统整体评价远胜共和党总统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评价历任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且主观的任务。任何打分系统都离不开评价者所持有的标准、视角和历史背景。通常,这类排名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贡献和影响:总统任期内.............
  • 回答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终场辩论(即第三场)于10月22日举行,这是特朗普和拜登在总统竞选中最后一次直接交锋。这场辩论被广泛视为两人的“终极对决”,因其涉及关键议题(如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种族问题等),且对选民的最终投票意向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位候选人的表现: 一、辩论背景与焦点1..............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第 45 任美国总统,是一次极具冲击力且引发广泛争议的事件,其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发酵。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及其后续执政,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选举的背景与原因分析:特朗普的当选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焦虑与不满: 许多美国中产阶级和蓝领.............
  • 回答
    特朗普总统近期对美国海军现有的电磁弹射航母(EMALS)表达了不满,并希望回归使用蒸汽弹射技术,这一表态在美国军事界和舆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海军战略需求以及政治因素。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电磁弹射技术(EMALS)本身。EMA.............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特朗普总统在2016年竞选期间提出的那个颇具争议的“4000个总统提名官位公开招聘”的想法,以及它可能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理解特朗普这个提议的背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就职后,可以任命数千名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这些职位包括内阁部长、驻外大使、以及各种委员会和机构的领导者.............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的四年总统任期(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具争议和变革性的时期之一。评价其生涯需要审视其政策、言论、执政风格以及这些因素对美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地位带来的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特朗普的四年总统生涯及其治下的美国所发生的变化:一、 执政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