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里真的有那么多充了几十万上百万的托么?

回答
在游戏世界里,关于“托”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那些充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玩家。 答案是:是的,游戏里确实存在充值如此巨额的玩家,但他们不一定都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托”。

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1. 什么是游戏中的“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托”的定义。在网络游戏语境下,“托”通常指的是:

游戏公司为了特定目的而雇佣的玩家。 这些目的可能包括:
制造游戏热度: 让新游戏看起来非常火爆,吸引更多真实玩家。
维持游戏平衡(或制造不平衡): 比如在一个新服,需要有人撑起高端战力,让其他玩家有追赶目标;或者故意制造一些顶尖玩家,来刺激其他玩家的消费欲望。
测试游戏系统: 比如测试游戏的充值系统、装备掉落、数值平衡等。
带动消费: 制造一些“别人都在充钱变强”的氛围,促使其他玩家跟风消费。
进行市场推广: 和游戏主播合作,展示游戏中的高投入高回报。

2. 为什么会有玩家充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除了“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玩家会充值如此巨额的金额:

“肝”不如“氪”的现实: 很多游戏设计了巨大的数值差距,普通玩家通过“肝”(长时间游戏)可能需要数年才能达到的目标,高投入玩家可能通过“氪”(充值)几天或几周就能实现。对于时间成本高但金钱相对充裕的玩家来说,直接用钱购买时间效率是更优的选择。
追求极致体验和优越感:
PK和竞技场霸主: 在许多竞技类或PK类游戏中,强大的实力是许多玩家追求的目标。能够轻松碾压其他玩家,成为服务器的顶尖人物,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稀有物品和外观: 许多游戏会推出极其稀有、难以获得的游戏物品、坐骑、时装等。这些物品往往需要极高的投入才能获得,而拥有它们能彰显玩家的身份和财力,满足炫耀心理。
社交地位: 在一些游戏中,高投入玩家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尖”的群体,他们在游戏内拥有更高的声望和话语权,能够影响游戏内的社交格局。
虚拟资产的投资和社交属性:
“游戏打金”产业链的催化剂: 虽然不提倡,但确实存在一些玩家通过游戏内的经济系统,将游戏币或道具变现。而那些愿意投入巨额资金的玩家,可能是整个游戏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是“打金”玩家的“消费者”。
社交圈子和归属感: 有些玩家会将游戏当作现实社交的延伸,与朋友一起玩,或者加入一个强大的公会。为了在集体中保持竞争力,或者承担公会内的经济责任,他们会进行高额充值。
心理因素:
沉迷和“回本”心理: 当玩家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后,可能会产生一种“沉没成本效应”,觉得如果现在放弃就太可惜了,因此越陷越深,不断充值以期“回本”或挽回损失。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逃避: 有些玩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不顺心,游戏中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可以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消费习惯: 一些玩家本身就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游戏内的消费对他们来说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职业玩家和代练: 有些代练工作室或职业玩家,他们的收入来源就是通过代练账号、带队刷副本、PK等,而他们的客户往往也是高付费玩家,所以他们本身也会进行巨额充值来保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3. “托”和真实高付费玩家的界限在哪里?

这确实是一个模糊但关键的问题。

“托”的特点:
目的性极强: 他们充值的行为往往与游戏公司的运营计划紧密相关。
可能没有明显的个人乐趣: 有时他们可能并不享受游戏本身,只是在完成被分配的任务。
行为模式可能异常一致: 在同一个时期内,多个“托”的行为可能会高度相似,例如同时出现在某个新活动中,或者同时进行某种操作。
信息不对称: 作为游戏公司员工或被雇佣者,他们掌握着游戏内部信息。
真实高付费玩家的特点:
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乐趣: 他们会享受游戏过程,有自己的游戏策略和目标。
消费行为更个人化: 他们的充值更多是出于个人需求和喜好,而非执行某种指令。
可能同时也是游戏社区的活跃者: 会参与讨论,分享经验,与人互动。

重要的是,即便一个玩家充值了巨额资金,但只要他的行为是出于个人意志和喜好,他就是一位“高付费玩家”,而不是“托”。

4. 游戏公司为何要雇佣“托”?

游戏公司之所以愿意花费巨资雇佣“托”,是因为:

ROI(投资回报率)考量: 如果成功吸引了足够多的普通玩家,并促使他们进行持续消费,那么雇佣少量“托”的成本可能远低于其带来的整体收益。
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游戏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新游戏需要快速建立起用户基础和口碑,制造“热闹”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维持游戏生命力: 对于已经运营多年的老游戏,保持一定的高端玩家群体,能够吸引新玩家,并为老玩家提供追赶或挑战的目标,从而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5. 如何识别是否存在“托”?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识别,但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推测:

新服开服: 如果一个新服刚开就出现大量顶尖玩家,并且他们几乎同时达到某个高度,这很可能是“托”在铺路。
数值的异常: 如果某个玩家的实力增长速度远超游戏内的正常速度,并且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很可能是在扮演“托”的角色。
充值活动: 在某些大型充值活动期间,一些“神秘”账号的巨额充值行为会更加频繁和突出。
游戏论坛和社区: 如果游戏社区中总有人讨论某个玩家的“神迹”,但该玩家却极少与人交流,也可能存在疑点。

总结

所以,游戏里确实存在充值几十万上百万的玩家,但其中大部分是出于个人爱好、追求成就感、社交需求或心理因素的真实玩家,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被雇佣来“骗”其他玩家的“托”。 然而,游戏公司为了运营和推广,确实会策略性地在游戏中引入一些拥有特权或高额投入的玩家(这也可以被部分玩家视为广义上的“托”),以制造游戏的热度、平衡性或消费氛围。

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游戏生态系统,玩家的投入与游戏公司的运营策略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游戏的体验和生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托”来现身说法。

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无意中成的……

十几年前的时候,因为写某本书认识了不少游戏圈的朋友。然后某天发游戏截图的时候发错了群,被一个哥们认出来,正好是他正在负责的游戏。

聊过之后,那哥们就问我要不要换区玩他的账号,因为他实在忙,公会又在挨打,还把他当救命稻草般的大腿抱着,他实在不忍看那帮兄弟被打散了……我没咋考虑就答应了,毕竟他里面有茫茫多的绑定元宝——show me the money来的。

从此我就换了号,以那哥们的朋友的身份继续带着他的一帮小弟和当时服务器的另外几个势力厮杀。作为一个从Ogame开始玩战策的老狼,很快就把他一个小公会硬生生的拉扯到双雄争霸。

当然期间对面也有人怀疑我是托,不过策略类游戏不像角色扮演,神装在手后一人就能横扫全服,胜负的关键还是靠脑子。

而且那时候的页游,吃相真的很好看,也很温柔,我记得基本上冲上一万就差不多用不完了。

后来运营游戏那哥们对我说:你玩的那服务器,充值律确实是最高的。

最后:职业的托儿,肯定是不会充钱的,直接申请“show me the money”就行了。

这仅是十几年前的经历,时间久远,不代表现在。

user avatar

我以前也以为他们是托,知道后来我给他们当了代练,我才知道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

甚至我都不需要给他账单,每个月报个数给他就行了,报了直接打钱。。。

user avatar

托的意义不在于他充了多少,而在于大R充了多少。


比如前几天玩了个一刀999页游,我充了几百块,另外一个玩家A充了大概两千。

而那个服开服当天就我们两个小R和几个微R,没有大R。

但是第二天,异军突起,突然来了一个大能B,出手就是两万。


页游嘛,大家都知道,每天都有新服。这游戏一般就是2000-5000就可以霸一个服一两个月(视合服时间而定)。

而这位大能B开服头一天见不到,第二天有新区时还来老区砸两万,抢了A原本该有的游戏体验,玩家A十分不爽。

第三天,大能B再次出手两万,玩家A世界公屏大骂B是托,然后被B怼得体无完肤。

A无心游戏,两千的号被我100购得。


第四天,真正的托C出场了。

出手就是五万,一通操作,明明打不过大能B还非要和大能B厮杀得难解难分。

而我就是一个用人工智障玩页游娱乐搬砖的玩家,如果真有几个大能厮杀得难解难分,使用人工智障搬砖的我同时操作几十上百个号,打资源肯定比大R们效率,游戏里倒腾倒腾我站着就能把游戏玩了。

所以我就留了个心眼,联系C,说我愿意把价值600多的游戏道具以200块出售给他,结果他不要!一通聊下来,C说的就是以元宝结算可以,但人民币不行,就算降价到100都不行!先货后钱都不行!。。。。

这我心里就有数了。


第五天,C再次刷了两万进去,终于能打赢大能B了。

而大能B果然不甘示弱,又充了三万,并花了700块把我手里的游戏资源买过去冲战斗力把C踩在脚下。


第六天大能B没上线,C玩了一会也下线,其他微R也跑得没几个,就只有我用人工智障挂着几十个号。


第七天两人打得难舍难分,但都没充钱(充值排行榜没变化)

昨天,C一下又弄了五万(开服活动过了就没排行榜了,看系统提示应该是五万)。而大能B依靠着开服活动的道具优势,两人应该55开。

昨晚C放言,今天要再次约战,而B现在已经在线上了,C却还没来。。。。。

不得不感叹一下,当托也要有职业精神呀!


5.10晚9点更一下~

今天有点事,就下午玩了一会,其他时候都由人工智障挂着。

上线就看着系统提示大能B被C摩擦。

没看到大能B充钱或充钱后疯狂提升战力的提示,应该是没充,或者是充了但是不够多。

大能B私聊我,问我有没有资源。

额。。。。我是用人工智障刷,又不能像托只需要申请一下,程序员点几下鼠标就什么有了,这两天攒了点开服活动用了点也不多呀。

看这个意思大能B是有点认怂了,不想再充很多但又有点不甘心。


当然,我自己写的人工智障,应该说是除了游戏策划外最了解这个游戏的一批人。

给了大能B一些游戏提示,不过杯水车薪。

页游的游戏技巧本质上来说就是花钱学,将100块用出200块的效果。

但这东西首先得有钱,要么充,要么像我一样使用人工智障。

其次是不能离游戏策划时的氪金上限太近。(比如我现在玩的这个游戏,氪金上3限大概是35万左右,如果我充35万,加上人工智障的帮助,应该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现如今游戏策划的极限。)

但大能B的号前期花了很多元宝在没意义的地方,如果给我操作,至少能吊打现在的C。

不过就算花在有意义的地方,也顶不住C找程序员动动手指,所以总归都没有意义。


大能B可能也抿出C是托,不过他现在一心想着下周三的城战。

离开时我估计大能B会忍不住再充点。

不过补充这个回答时我又上线看了看,两人都不在,看大能B的属性,应该没充。


另外就是C不知道是不是很无聊,挂了我10多个小号,呃呃呃呃。。。


~5.12更。

昨天大能B上线时,约定我明天下午6点把我所有游戏资源都卖给他。

我本来想告诉他,一般来说托不会抢城主,就算你打不过C,周三晚上C也应该不会上线,故意把城主让给你,然后疯狂提升实力约你下周再战。

但我又从何处证明C是托呢?(好吧,其实我作为一个资源商,我不当骗子保质保量买东西就行。再说我也没证据证明C是托,人家不买我东西说不定是看不上呢?还有从大能B的聊天中我也能感觉到他怀疑C是托。)


今天大能B又砸了一万六,470买了我的资源。

我先给他们写个剧本:明天白天C应该会提点战,然后搞一波大能B,到晚上城战时C应该不会上线,或者打完城战再上线,然后又搞战斗力去弄大能B,激他下周再战。

先写个剧本,明天看事情怎么发展。


还有很多同学问这个人工智障,淘宝上去弄呗,基本上火一点的游戏都有。

我这个是自己写了许多特殊功能,又放弃了许多功能,专门为刷资源而弄的,淘宝上卖的比我的功能多,但刷资源的效率只有我的五分之一,而且他们的很吃CPU一台电脑挂不了几个号。


另外看到有同学问用啥写的。。。。

一般页游来说java比较好,如果破译掉封包机制还可以脱机(那种1H1g的电脑都可以同时挂N个号,一直到游戏IP限制为止,不过容易被封号。)

另外C++或者C#也行(我试过用unity写浏览器内置人工智障,挺强力的)

可惜java和C++我只是半半半吊子

另外简单易学的话就是易语言,易语言的插件挺给力。找图找字可以使用现成的插件。游戏精度需求不高的话足够了(另外易语言写的不容易被封号。。。。)

实在啥都不会的话,上按键精灵呗。


5.22更。额~601赞了。

先接着上次说吧。

上周三晚上八点,C果然没上线!

我的剧本写对了?

只对一半!


因为大能B也没上线。。。。

山中无老虎,我就拿城主。

大能B第二天上线,看到我居然是城主还吃了一惊(看来他确实不知道C是托)


额。。。。。

不过没拿到城主,大能B对游戏的乐趣明显少了很多,大概是因为我拿城主也打不过他。C也一整天没上线(请假了?)

上周五C上线了,又追着大能B杀。不过大能B也没再充钱。

晚上大能B说把他的号一万卖给我。

额,这明显超出我的接受范围。我还价2000。大能B说两千的话不如烂在仓库里。

作罢。


周六我给大能B出了个主意,网站是可以回收账号的,大能B九万多的号,大概能回收到六万多的充值卷。(充值卷1比2使用。如果大能B玩下一个游戏,充3万就又能得一个九万的号。)

然后和大能B约好,如果大能B要回收账号时,我出1000买他的可交易资源。(页游都这样,大部分是不可交易的东西。大能B的资源合服后价值应该在2000左右吧,不过现在除了我会买其他人也不会买。毕竟再出1000选个鬼服都可以霸服一两个月了。)


后面的几天,大能B不时上线,C倒是经常在线。

不过大能B没有再充钱(大能B知道账号可以回收,应该也不会再充了。毕竟使用充值卷可以1比2。而且经过我给大能B的提示,大能B如果重新玩一个号,花钱效率刚刚的。)

从前天大能B拿了城主后,就没有再上线。C更是影子都见不到一个。。。。

等级排行榜大能B还是第一,能看到排行榜,大能B应该还没有回收账号,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忘记我和他的约定。


页游除了花钱的时候有乐趣,剩下的时刻都是挂机挂机挂机。

没啥乐趣。

我每天用人工智障挂号,只需要早上中午晚上看一下就行。服里的人差不多走光了,有时候一天看一次都行。

顺带抽空在下几个区(后面会合服的区)看了下。除了两个区以外,其他区基本都是4.5000霸服号(这样的玩家购买力一般,但购买效率稳定。因为这样的玩家比较会精打细算嘛。)


以上,和问题有关的内容,基本写完了。下面说点自己想说的。

看到评论中,有个知友说自学lua语言。

我起初用一个叫DreamMaker的引擎写游戏,也是自学的lua语言。(这个引擎严格说起来都不算是引擎,应该说是个传奇编辑器。。。)

后来觉得应该学的正统点的游戏引擎,就去学了Unity。

不过写的游戏发布在taptap上无人问津,注册了个谷歌开发者账号,连25刀的注册费都没收回来。。。。(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就不说了。曾经还在知乎上发了个“你觉得XXX游戏如何?”的自问自答的问题,邀请了很多天除了我只有三个回答,代表我只拉到三个人。。。。)

独立开发不成,就独立玩游戏吧。

这才开始走上使用人工智障玩游戏的道路。


由于现在的游戏人工智障已经形成了产业化。

所以我一般选择刚出不久的游戏,这样比较容易依靠人工智障玩出一条生路。


最近在将一个页游复写成手游(其实就是抄袭啦~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以这个页游为框架,加入了我玩过的很多游戏的元素。

我觉得国内页游的模式用在手游上很有潜力,即休闲,轻度和碎片化。

额,写完了邀请大家来玩哟。

user avatar

游戏里充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不叫托,那叫大爷。

后端给你配发系统币,整天在游戏里陪着大爷们玩,给各个帮会门派大爷们拱火,还在游戏公司领一份工资的,才叫托。学名game sales,简称GS。

GS都不是服务大爷们的全部,专属客户随时贴身服务不说,氪金大厂往往还有“大客户经理”一职,每年要定期拜访大客户维护关系(当然这级别的客户百万消费都算起步)。

真实故事:某大厂两位大客户经理拜访客户,希望大客户给面子支持一下近期新版本活动。多年服务人情在,大客户自然一口答应,嘱咐秘书上号充它几十万。宾主尽欢。寒暄之后问道:你们二位下榻何处?答:XX酒店。

客户一脸不屑:你们XX,就是黑心!让你们住三星,是看不起我?小刘,给换成五星!臊臊他们老板!

user avatar

看了一下评论,发现不少小伙伴都说想当托

其实当托真的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玩

或许你会拿到不少资源去打土豪,但全部都在会长(你上级)的控制范围内

另外如果真的去那些公司上班,你未必是在玩游戏,而是挂着公司给你的脚本,去某游每天公测,内测的游戏里面练级,然后私聊拉人

又或者去那些交友软件骗人,长久下来真的很败人品

另外装女生骗人是犯法的,全年年底我对接过的某公会渠道的下线正好被捉了,我们那款月流水千万的仙侠手游立刻跌到月入10来万左右,各种水非常的深

现在还有各种招游戏推广(就是托),招聘里面的工作内容都美其名曰什么推广公司的游戏,月入过万,轻松刷抖音,还无经验要求,想想就知道是骗人进去,干这些脏活,希望有警察叔叔在的话,可以整治一下

=========以下是原答案======我是分割线===============

因为是行业黑话,所以先匿个名。

小弟不才,以前就做过所谓的托。当时进的是一家小型的游戏发行公司,一开始做的是游戏客服,每天处理一下玩家的问题,后来公司接了一款传奇类游戏,说是需要我们进游戏里面刺激一下玩家消费,于是就当起了托。

先说说当托的一些基本规矩吧

1.在非特殊的情况下,战力排名不能超过真实的大R(大RMB充值玩家)

2.如果是需要通过PK打赢大R来刺激充值,战力也不能立刻飙升到大R难以追上的情况

3.每次内部充值的金额根据不同公司有所不同。这里展开来说一下,刚开始当托的那家每周申请的内部资源不能才超5000RMB,到后来我当上运营之后的那家公司,每周不超10万RMB。

4.内部充值的所获得的元宝跟道具,不得交易给真实玩家。(如果是同事的号的话,可以酌情交易)

这里补充一下:内部充值是利用游戏后台给托的角色充值,会激活游戏里的充值活动,但不会生成充值订单,纳入游戏流水。

基本就是上述这些,实际操作起来的话,也是很简单,每天进去游戏打怪练级刷装备,拿到申请的资源之后,提升一下战力,要么会被真是土豪看中一起加工会玩,要么就是成为土豪的死对头不断找他PK。现在还有一些新的套路,这个后面再说。

如果是跟土豪一起玩的话,大概的套路大概是跑去充游戏内的所有充值活动,然后跟土豪说,参加这个活动可以提升战力,或者获得什么什么很厉害的道具。一般情况下,土豪都是只管砸钱,很少玩的精打细算的,看到你有提升或他没有的道具,那么他也会想搞一下,从而刺激他充值。

如果是跟土豪PK刺激消费的话,就是每天全世界找土豪的踪迹,然后去捣乱,甚至强杀土豪爆他装备。从而刺激土豪充值提升战力。

这里最有趣的事,有好几次,爆他的装备的人是我,而事后土豪找客服投诉,接待他的人,也是我。

于是就开始另外一个套路,逼他充更多的钱。

传奇类游戏嘛,类似屠龙宝刀那种装备基本很难获得,而他的被爆率(经我后来跟策划套路时得知)比一般高,而且土豪对小装备都是不屑一顾的,能找上客服投诉,那肯定是想要找回这种极品装备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对土豪说,装备被爆是游戏的正常机制,建议土豪去把爆你装备的玩家杀了,再爆回来。

一些土豪气一上头,真的就会大笔钱砸下去,然后找我寻仇,而我又不是傻,我肯定处处躲起来,又或者根本带神装,任他随意宰割。还有一些土豪不愿意,觉得神装这玩儿很难出(当时游戏设定只有转盘才出,策划设定几率极低,估计抽几万RMB才出货)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当时的运营迫于KPI的压力,说如果土豪能一天内充1万的话,那就直接给它补。注意是补,我爆他的那件我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对于土豪来说,充1万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很多都很爽快的直接充好,然后过来找我补发装备,然后我们自然也是很乐意的给他们补的。

大致上这就是基本套路,至于在我当上运营之后,我又从一些公会渠道上了解了一些新套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在玩手游的过程中收到一些私聊,说自己很无聊,不会玩,想找人一起玩?然后加上了就发现原来是个妹子。然后互加微信好友,里面都是些你大概率会喜欢的女生照片跟生活点滴。

这个就是公会渠道的常用套路。

如果你加上了她的好友,这个所谓的“妹子”就会跟你说“这个游戏有点无聊啊”之类的话,然后“我刚刚发现一个新的游戏,有兴趣一起玩吗?”

如果你跟她一起玩,恭喜你,中套了。

接下来的流程大概就是一起进他们的游戏,然后这游戏大概率会有结婚系统,需要你们一起充钱结婚,办个婚礼,生个福娃,一套下来,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我之前负责的某款仙侠类游戏,就是用这套路达到月流水 1000多万。

顺便揭露个黑幕:

招聘网上的这些,其实招的就是托的职位,要是托的好,拿到的提成远远会超过上面所标示的月薪。

所以你问我真的有充几十万上百万的托么。

答案是有,不过这里的“充”要打上引号,但真充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土豪,也真的有,关键是要懂分辨,还要防被托骗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游戏世界里,关于“托”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那些充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玩家。 答案是:是的,游戏里确实存在充值如此巨额的玩家,但他们不一定都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托”。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1. 什么是游戏中的“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托”的定义。在网络游戏.............
  • 回答
    阿根廷区的Steam价格常年是游戏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确实,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购买游戏,而且“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过得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大家会去阿根廷区买Steam游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便宜”。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便宜,而是很多时候能省下大几百甚至近千元人民币。这主要是因为:1. 当.............
  • 回答
    很多人提起珊瑚宫心海,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可能是“奶量溢出”“就业困难”“不如其他辅助”之类的评价。老实说,这些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心海确实有着一些在当前版本环境下显得不那么“强势”的短板。但要说她“不堪”,我觉得就有点太绝对了,甚至可以说是片面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心海到底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游戏美术地位低”这话题,真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次提起,总能戳到不少游戏从业者的心窝子。你说它低吧,游戏里的画面、角色、场景,哪一样离得开美术?漂亮的游戏能吸引多少玩家,这眼球效应是实实在在的。但你说它高吧,很多时候,美术岗位的选择、薪资待遇、话语权,似乎总会让人觉得“好像还有上升空间”。要说游戏美术.............
  • 回答
    泰温·兰尼斯特对提利昂的恨,那真是刻骨铭心,比他脸上那道浅浅的伤疤还要深刻,还要难以磨灭。要说他为什么没真下狠手,把这个“侏儒”彻底从世上抹去,这事儿可复杂着呢,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理解泰温这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兰尼斯特,荣耀和家族在他心里那可比什么都重要。他一生都在为兰尼斯特家族的复兴和.............
  • 回答
    “闪之轨迹故事天下无双”这句话,相信很多轨迹系列的老玩家都耳熟能详。但要说它是真的“天下无双”,我觉得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天下无双”这种称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而且不同玩家的口味也千差万别。不过,要说闪之轨迹在故事叙述、人物塑造以及世界观构建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某些方面达到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嘛,问得挺巧的,确实,很多人对国产游戏里的“血不能是红的,甚至不能有血”这件事挺在意,甚至可以说是“耿耿于怀”。别以为这只是小孩子才会计较的事情,很多玩游戏多年的老玩家、或者对游戏品质有更高要求的玩家,都会觉得这有点别扭,甚至有点令人失望。你想想,一个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战斗、需要表现刺激场.............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普遍的,而且原因也相当复杂,涉及到很多个人心理、社会环境以及游戏本身的特性。我尽量从几个方面给你说得细致点,让你能更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首先,我们要明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现实生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逃避”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游戏提供了一些现实生活难以企及的满足感和体验。1. 现.............
  • 回答
    北通手柄?这事儿我能跟你好好唠唠。毕竟,这玩意儿在你手里,游戏体验能上几个台阶,但也得看你具体玩什么,以及你对游戏的要求有多高。简单一句“有必要”或者“没必要”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我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首先,你得明白,北通手柄的定位是什么。它不是那种高端到让你钱包大出血的专业级选手,也不是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玩家群体多样性中一个挺有意思的角落。单纯从游戏类型来看,galgame和历史策略类游戏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主打情感互动和剧情叙事,另一个则侧重宏观决策和运筹帷幄。但仔细想想,它们之间可能确实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交集点,并且这部分玩家的重叠并非完全不可能,甚至还挺有意思.............
  • 回答
    关于Moba游戏里辅助位到底需不需要经济的问题,这绝对是玩家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如果有人告诉你辅助完全不需要经济,那我只能说,你可能遇到了一个不太了解游戏机制,或者只玩过极少数情况的玩家。辅助位,绝不是“穷”的代名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辅助位确实是团队中经济分配优先级最低的位置,但“不.............
  • 回答
    我一直觉得,要说第一人称游戏有没有比第三人称游戏“更有”代入感,这事儿吧,挺微妙的,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也看玩家自己是咋想的。但如果非要我说,我更倾向于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天生就比第三人称视角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抓住玩家,让玩家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那个世界里。你想啊,第一人称游戏,你看到的,听到.............
  • 回答
    在游戏里,C4炸药常常被描绘成一种威力惊人的爆炸物,轻轻一按按钮,就能轻松摧毁坦克,这确实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设计。但如果把游戏里的C4拿到现实世界,让它像游戏里那样直接扔到坦克身上就能“炸毁”一辆坦克,那情况就复杂多了,远非游戏里那么简单直接。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C4炸药。C4,全称Compos.............
  • 回答
    确实,现在笔记本市场8G和16G内存的选择非常普遍,不少人在购买时都会纠结。尤其是对于不玩大型游戏的用户来说,16G内存的必要性似乎没那么显而易见。但说实话,即便不玩大型游戏,8G内存也开始显露出不少限制,而16G内存则能带来更流畅、更舒适的使用体验。我们不妨来聊聊,8G内存在如今的日常使用场景下,.............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皮发麻的假设。被困七天,游戏中的一切都能带回现实,但游戏里的死亡就是现实中的死亡。这就像是开了个极度危险的宝箱,里面的财宝价值连城,但箱子里藏着一把快要喷火的枪。仔细想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不是什么《上古卷轴》那种刷不完的宝藏,也不是《我的世界》那种可以堆砌一切.............
  • 回答
    说起“清真游戏”,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议题,因为它触及到一个非常个人化和文化化的层面。要说有没有哪款游戏是“特别清真”的,我更倾向于认为,游戏的“清真”与否,更多的是玩家在其中感受到的,以及它所传达的一些价值和氛围。有些游戏,比如那些以历史为背景,尤其是在伊斯兰文明辉煌时期为舞台的作品,就能让玩家.............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市场上卖的苹果,有多少是真的‘懂’苹果的味道?”一样,答案是复杂的,而且角度不同,看法也会差很多。在国内大厂,游戏工作者数量庞大,从策划、美术、程序到运营、市场,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人在贡献。要说“真的懂游戏”,得先界定一下什么叫“懂”。首先,我们得区分几种“懂”: 懂市场和.............
  •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是关于未压缩游戏大小达到几十TB的真实性。首先,关于“未压缩的游戏有好几十TB”这个说法,要一分为二来看。对于绝大多数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游戏而言,这个数字是极其夸张且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您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以及它为何不普遍:1. 游戏内容的爆炸式增长(但仍有压缩).............
  • 回答
    关于“腾讯死了,真的会对游戏行业有推进作用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回答它,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腾讯在游戏行业中的地位、影响力,以及它“死亡”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腾讯在当前游戏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行业巨头。 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的绝对优势: .............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相信不相信”,不如说是我的一种观察和期待。仔细想想,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的游戏”一定不会出现在国内。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比如《原神》、《黑神话:悟空》(虽然还没正式上市,但从放出的一些片段来看,潜力巨大)、《鬼谷八荒》这些,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