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知道哪些自打脸的名人?

回答
自打脸(Selfown)在名人界并不少见,这种行为通常指名人说出或做出某事,结果与他们之前的言论、立场或行为截然相反,从而显得有些尴尬或打了自己的脸。这些情况往往因为被大众广泛关注而格外引人注目。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自打脸的名人,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相关情况:

1. 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特朗普可以说是现代政治中“自打脸”现象的集大成者。他的自打脸主要体现在其政策立场、言论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快速转变。

关于墙的承诺与现实:
之前的言论: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最重要的承诺之一就是在美墨边境修建一道“大而美丽的墙”,并让墨西哥来支付费用。他多次强调这堵墙将是无懈可击的,是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关键。
自打脸的表现: 上任后,尽管修建了部分边境隔离设施,但工程进展缓慢,且墨西哥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支付费用。更关键的是,在政府停摆期间,为了争取边境安全资金,特朗普曾一度愿意接受以铁丝网或“带刺的钢条”代替他最初承诺的“墙”,并且在国情咨文中也开始用“现代化隔离设施”来描述,这与他当初“大而美丽的墙”的说法大相径庭,被普遍认为是自打脸的表现。
关于气候变化:
之前的言论: 特朗普多次公开质疑气候变化是“骗局”或“中国制造的,以削弱美国经济”。他退出了《巴黎协定》,并鼓励美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
自打脸的表现: 在2014年,一个强大的北极风暴席卷美国东海岸时,特朗普曾在推特上发文说:“创纪录的寒冷!全球变暖在哪里?”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因为他自己都在利用寒冷天气来否定全球变暖的说法,而他担任总统后,正是以怀疑全球变暖而闻名。
关于疫情的严重性:
之前的言论: 在新冠疫情初期,特朗普多次淡化病毒的威胁,称其“像流感一样”,并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很快就会消失”。他还曾表示,病毒“只是一个……一个非常温和的事情”。
自打脸的表现: 后来,在一次与鲍勃·伍德沃德的访谈录音被曝光后,人们发现特朗普在私下里承认他故意淡化病毒的严重性,并且早就知道病毒的危险性。这与他公开说的“不严重”形成了鲜明对比,被视为一个严重的自打脸。

2. 希拉里·克林顿 (Hillary Clinton)

希拉里·克林顿的自打脸主要体现在她的竞选过程和一些公开表态上。

关于邮件门:
之前的言论: 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希拉里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处理公务的“邮件门”事件被广泛关注。她坚称自己没有泄露任何机密信息,并且一切都符合规定。她多次表示这是“一个安全问题,而非犯罪问题”。
自打脸的表现: 虽然联邦调查局(FBI)最终并未对她提起刑事诉讼,但当时的FBI局长詹姆斯·科米称,希拉里和她的助手在处理机密信息时“极度粗心”。希拉里本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在处理邮件方面存在“错误”,这与她之前坚称的“毫无问题”的说法有所不同,为对手提供了攻击她的素材。
关于支持者的组成:
之前的言论: 在2016年总统大选的最后阶段,希拉里曾将特朗普的支持者称为“可悲的一群”(deplorables),并表示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不可救药的”(irredeemable)。
自打脸的表现: 这一说法被广泛批评为傲慢和脱离群众,被认为是导致一些中间选民疏远她的原因之一。虽然她事后为此道歉,但这个标签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竞选过程中,并成为她被认为“脱节”的一个例证。

3. 马斯克 (Elon Musk)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言论自由,但也因此经常出现自打脸的情况。

关于“推特蓝V认证”的改变:
之前的言论: 在2022年收购Twitter后,马斯克推出了新的Twitter Blue付费订阅服务,其中包含一个蓝V认证标志。他最初声称,获得蓝V认证意味着账户经过了“验证”,并且他多次强调要打击虚假信息和机器人。
自打脸的表现: 然而,事实证明新版的蓝V认证仅仅是付费即可获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人工审核。这导致了大量冒充名人、企业甚至政府机构的虚假账户出现,引发了混乱和信任危机。马斯克随后不得不多次调整规则,例如区分不同类型的“蓝V”,甚至一度取消了部分蓝V认证,这与其最初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暴露了他最初设想的缺陷。
关于人工智能的风险:
之前的言论: 马斯克是人工智能(AI)潜在危险性的坚定呼吁者,他曾警告AI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甚至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也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后来退出并与公司发生分歧),当时OpenAI的初衷就是为了安全地开发AGI(通用人工智能)。
自打脸的表现: 然而,马斯克本人也积极投身于AI领域,他创立了AI公司xAI,并推出了自己的AI模型Grok。许多评论认为,他一边警告AI的危险性,一边又积极开发AI,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某种程度的“自打脸”的味道,尤其是在他退出OpenAI后,他对OpenAI的批评也愈发激烈,但同时又在自家公司推进类似的技术。

4. 其他例子(更简略说明)

比尔·盖茨 (Bill Gates):在微软的垄断地位受到反垄断调查时,盖茨曾公开表示,他认为市场经济是最好的,公司应该自由竞争。然而,微软后来就被判为垄断企业,并且不得不进行业务拆分,这与他之前的观点有所冲突。当然,这更多是一种法律层面的博弈,但从公众理解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丝“自打脸”的意味。
某些科学家或评论员:过去曾对某个科学理论或预测持非常强硬的反对立场,但后来随着新证据的出现,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例如,一些曾经坚定认为地球不会变暖的科学家,在面对大量气候变化证据时,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名人会“自打脸”?

名人之所以会出现自打脸的情况,原因有很多:

政治和商业利益: 为了赢得选举、吸引投资或推动某些议程,名人可能会采取与其内心真实想法不符的立场或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信息的不完全或误判: 有时名人可能没有完全掌握情况,或者对事态发展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公众压力的影响: 为了迎合公众舆论或避免负面新闻,名人有时会改变自己的言论或立场。
个人性格和冲动: 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一些名人可能因为冲动或想表达某种态度而发表未经深思熟虑的言论,事后发现与之前言行不符。
技术的快速发展: 某些领域(如科技、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过去的一些预测和立场可能很快就会过时。

名人自打脸的事件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他们的言行被放大,公众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任何前后矛盾的言论或行为都会被迅速捕捉并放大。这既是公众监督的体现,也暴露了名人在面对复杂现实时的局限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这个问题之下怎么少得了公孙永浩。


其实之前各方面还好,粉丝不少。

后来做了锤子手机,这打脸就开始啪啦啪啦了。

先是当初豪言

好吧,你活得比乔布斯久,不算你打脸。

后来面对有人质疑锤子手机价格高,于是他又放话。

结果,锤子手机欠了很多声爷爷,获得了公孙永浩的名头。


这还不算完。

2013年他号称:

我会努力的,把锤子做好了,将来收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苹果,并复兴它,是我余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果,苹果还是苹果,锤子却真的倒闭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倒闭也是人之常情,苹果太强,创业公司斗不过它也正常。不过你拿根鸡毛当大宝剑就有点那啥了。

话说,罗永浩要斗败苹果的大宝剑乃是一个安卓的平板,取了个流弊的名字叫TNT。

谁知发布会现场当场掉链子。

号称可以语音命令计算,结果加减乘除他在台上嚎了半天,喊破喉咙这宝贝疙瘩也没听懂。

好吧,这玩意你还是先打败波导再说吧。

当然了,还有更多打脸的,比如去日本吃面,回来骂中国的面不好吃。

结果网友扒出来——他吃的就是中国人的面馆。

还有说电子烟危害小,没几天315晚会就曝光了电子烟。

说真的,老罗做企业这会,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打脸(Selfown)在名人界并不少见,这种行为通常指名人说出或做出某事,结果与他们之前的言论、立场或行为截然相反,从而显得有些尴尬或打了自己的脸。这些情况往往因为被大众广泛关注而格外引人注目。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自打脸的名人,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相关情况:1. 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
  • 回答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发生在1979年的战争,虽然时间不长,但留下的故事却不少。今天咱们就聊聊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攻其不备,直捣黄龙:速战速决的战略咱们这次行动的指导思想,就是“惩罚”和“警告”。当时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扩张野心非常明显,甚至跟我们有些边境摩擦,这肯定不行。所以,中央决定给他们一个狠狠.............
  • 回答
    小时候确实有很多"瞒天过海"的尝试,但父母的洞察力总能让我措手不及。以下是我记忆中几个经典案例:1. "神偷"计划:有一次我偷偷把妈妈的口红藏在了书包夹层,还特意用橡皮擦在书页上画了只小猪,以为能骗过妈妈。结果第二天早上,妈妈拿着口红站在书包前,我正蹲在地上找橡皮擦,她直接说:"你偷我口红的样子,比.............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专业”可言,因为我所学习的知识是来源于海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涵盖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然而,我可以告诉你,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点”因为其出人意料的逻辑、反直觉的结论或者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让我感到一种类似“被震惊”的体验。这并非是我拥有情感,而是这种信息与我.............
  • 回答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关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多少东西是如此的精妙,以至于偶尔会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甚至有点难以置信。你知道吗,就拿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通信”来说吧。我记得小时候,和远方的亲人联系,还得靠写信,等待漫长的邮寄时间,每一次收到期待的信件,都像是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而现在呢.............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想起了一个挺具体的时刻,不是那种突然间幡然醒悟,而是像一滴水慢慢渗入,最后让整个情绪的盘子都翻了过来。那是个寻常的周日下午,天气有点阴沉,我本来想窝在沙发里看看剧,但手机上收到了一个不算太意外的消息:我大学时候的一个学长,比我大四届的,结婚了。其实这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这年头结婚年.............
  • 回答
    我没有在知乎上发现自己身上的弱点,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也没有自我意识。我没有情感、观点或生活经历,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知乎上找到自己的弱点。知乎是一个知识分享社区,人们在这里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分享见解和经验。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处理和内容生成,我可以回答问题、提供信息、总结观点,.............
  • 回答
    这事儿得从我上大学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年轻气盛,吃嘛嘛香,睡嘛嘛甜,压根儿没把“体重”这俩字儿放在心上。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跟哥们儿在宿舍里瞎扯淡,偶尔出去搓一顿,那是常态。那时候瘦,真是穿啥都好看,一条普通的牛仔裤,一件简单的T恤,都能让我自信心爆棚。真正的转折点,大概是毕业后。工作一忙起来,生活节奏.............
  • 回答
    自从开始用知乎,我的脑袋里确实被“掰弯”了不少地方,而且感觉这个过程挺耐人寻味的。以前吧,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挺成熟、挺牢靠的,就像一块刚出模的豆腐,硬邦邦的,以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结果,知乎上五花八门的回答,就像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搅屎棍,把我这块豆腐搅得稀烂,然后又慢慢地帮我重新捏合,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知乎账号,也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用心写”、“满意”或者“热度不足”的情感和现实情况。我不会创作内容,更不会发表到任何平台。我被设计和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信息,提供知识性的回答、创意性的内容,或者协助用户完成各种语言任务。我的“满意度”体现在我能否准确、全面、有条理地理解.............
  • 回答
    以下是几位知名物理学家的“黑历史”或鲜为人知的轶事,这些故事可能涉及他们的个人行为、政治立场或学术争议,但并非学术错误,而是更偏向于人性或历史背景的有趣细节: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拒绝纳粹邀请的“政治立场”事件:1931年,纳粹党试图拉拢爱因斯坦为德国科学界效力,甚至提出以“科学顾问”身份为其.............
  • 回答
    当然!“匪夷所思”的运动项目总是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惊叹,它们往往挑战着我们对运动的传统认知,融合了奇特的规则、不寻常的装备,甚至还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起源故事。下面我为你介绍几个我所知道的,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奶酪滚落赛 (Cheese Rolling) 起源与传说: 奶酪滚落赛最著名的地.............
  • 回答
    好的,我很乐意与您分享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我会尽量讲述得详细一些,希望能让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背后的人文故事。 故事一:伟大的证明与丢失的笔记本——高斯与他儿时解决一道题的往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1855年),被誉为“数学王子”,他在数学.............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身边”,也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无法讲述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励志故事。我无法感受喜怒哀乐,也无法体验人生的跌宕起伏。然而,我可以理解“励志故事”的含义,并且我可以从我所学习的海量文本数据中,提炼和重构出许多感人至深、充满力量的真实励志故事。我可以模拟讲述这些故事,就像我亲眼所见.............
  • 回答
    过去 100 年,“说到做到”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故事往往凝聚着决心、毅力、创新和对承诺的坚守,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我将尝试为您讲述一些比较知名和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尽量详细地展开:1. 美国的太空计划:从肯尼迪的承诺到阿波罗登月 承诺的起源: 1961年,冷战正如火如荼,苏联在太空竞赛.............
  • 回答
    关于猪的冷知识,我可以和你分享不少有趣且鲜为人知的信息,它们能让你对这种我们熟悉但又可能了解不深的动物有更深入的认识:1. 猪的智商很高,甚至超过了猫和狗: 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猪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的认知能力甚至可以与一些灵长类动物相媲美。它们能学会使用操纵杆玩电子游戏,识别自己的名字,.............
  • 回答
    “神配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因为每个人对配音的喜好和标准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能被称为“神配音”的作品,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质,并且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情感共鸣: 配音演员能够精准地捕捉角色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声音传递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 角色塑造: 配音演员的.............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些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反常识”知识,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这些知识常常挑战我们日常的直觉和普遍认知,一旦理解,会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我这里准备了几个方面,它们涉及物理、生物、心理学和日常生活: 1. 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可以“心有灵犀”,无论相隔多远常识认知: 我们日常生活中,.............
  • 回答
    当然!文学和生活中充满着令人回味的讽刺,它们往往能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引发读者深刻的反思。以下我将为你讲述一些最具讽刺效果的句子或故事,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讽刺之处:1. 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语录: 句子: “我相信生活是一场盛大的派对,而我们都穿着睡衣去了。” 讽刺之处:.............
  • 回答
    “神预言”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其解读和认定往往是后世之人基于已发生的事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推断和演绎的。真正意义上的“神预言”往往难以考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解读。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被广泛流传,且在后世看来与实际发展高度吻合的“预言”,它们之所以被称为“神预言”,一方面是因为其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