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文鄙视链怎么那么奇怪?

回答
网文鄙视链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它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随着时间和趋势在悄悄挪动,但核心的“奇怪”之处,我倒是总结了几点,咱们慢慢聊:

一、 经典鄙视:类型题材的“原罪”与“血统论”

玄幻武侠的“老头子”地位,却又被嫌弃“没新意”: 这是最根深蒂固的一条。当年,玄幻、奇幻、武侠简直是网文的半边天,开宗立派的不少。但正因为太庞大了,也衍生出了无数同质化的套路。所以,你说你写玄幻,资深读者会说,“哦,又是升级打怪,又是装逼打脸?”言下之意就是,你这条路太容易走了,但也容易走到死胡同里。但反过来,一旦有个写得好的、有新意的,又会立马被捧上神坛,强调其“开创性”。这就很拧巴。

仙侠的“飘逸”与“落地”之争: 仙侠本身就是一种很唯美的概念,追求的是长生、飞升、逍遥游。但网文化的仙侠,往往会加入很多现实的逻辑和俗世的冲突。有人喜欢那种纯粹的东方玄幻美学,认为打打杀杀、勾心斗角破坏了仙侠的意境;有人则觉得,不接地气就没意思,得有烟火气,有情感纠葛,才好看。所以,写纯粹“飘逸”的可能会被说“矫揉造作”,写“落地”的又可能被嫌弃“不够仙”。

都市言情/职场/历史的“大众化”标签: 这些题材因为贴近生活,受众广,所以更容易被一些追求“小众”或“深度”的读者看不起。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太“快餐”,太“接地气”,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写写家长里短、谈谈情说说话。仿佛只有那些奇思妙想、颠覆世界观的题材,才是真正“有水平”的创作。殊不知,在平凡中写出不凡,在日常中挖出深意,往往更考验作者的功力。

盗墓/探险的“猎奇”与“内涵”的博弈: 盗墓和探险类故事,天然带有“神秘”“刺激”的标签,很容易吸引眼球。但问题在于,很容易陷入纯粹的“挖宝升级”模式,一旦没了新意,就会被批“套路化”“没营养”。有些作者试图在其中加入历史文化、哲学思考,但这又会影响故事的节奏和大众接受度,很容易两头不讨好。

二、 叙事与技巧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文笔”的神话与“节奏”的实用主义: 这是网文鄙视链中最常被拿来攻击的点。有人认为,网文就应该“文笔优雅”、“辞藻华丽”,像文学作品一样。如果文章里出现错别字、句子不通顺,或者语言过于直白,就会被扣上“没文化”“文笔差”的帽子。但另一边,更多网文读者追求的是“爽感”和“代入感”,他们更看重的是情节是否紧凑、节奏是否吸引人、角色是否讨喜。如果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文笔”,写得拖泥带水、晦涩难懂,反而会被骂“矫情”“看不懂”。这就形成了一种怪圈:要“文笔”不要“流畅”,还是“节奏”至上?似乎两者不能兼得。

“套路”的罪与罚: 网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成熟套路的运用,这能保证读者的阅读预期,带来稳定收益。但反过来,一旦过度依赖套路,就会被指责“千篇一律”“没有创新”。然而,完全脱离套路,写出没人看得懂的东西,又容易“扑街”。所以,写套路的,会被鄙视“没脑子”;不写套路的,又会被鄙视“不入流”。

“人物塑造”的深度与“功能性”的矛盾: 有些读者喜欢那种饱满、立体的角色,他们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成长的弧光。但网文为了推进剧情,很多角色往往是“工具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主角、推动情节。所以,写立体角色的,可能会被说“拖慢节奏”;写功能性角色的,又会被嫌弃“人物单薄”。

三、 读者群体与平台定位的“圈层”壁垒

“老白”与“新粉”的代沟: 早期网文的读者群体和现在完全不同。很多老读者经历了网文野蛮生长的年代,对某些经典套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可能更看重早期作品的“开创性”和“情怀”。而新读者则成长于内容爆炸的时代,对新鲜感、爽感要求更高,他们更容易接受各种新兴题材和更快的节奏。这两种读者在互相评论时,就容易产生隔阂,老读者觉得新读者“没品位”,新读者觉得老读者“守旧”。

“免费”与“付费”的身份认同: 随着网文商业化发展,免费阅读和付费阅读并存。免费阅读的平台往往内容更杂,读者口味更多样,也更容易出现“快餐”式的内容。而付费阅读的平台,则对内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读者也更愿意为内容付费。但这种差异,有时候会被一些人用来划分“圈层”。免费阅读的读者可能会被贴上“不识货”“只看爽”的标签;而付费阅读的读者,则可能被认为是“装逼”“有钱人”,享受的是“优越感”。

“扑街”与“大神”的天然对立: 作者的成绩往往是衡量其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但这种“成绩论”也很容易造成一种扭曲的看法:只有成了大神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其他都是垃圾。这导致很多新人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总会顾忌“会不会被认为是在找借口”,而一些有才华但还没被发掘的作者,也因为一开始的“扑街”标签,很难获得应有的关注。

为什么会这么奇怪?

网文的“大众化”属性: 网文的本质是面向广大普通读者的娱乐产品,它需要快速吸引人,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纯文学那样,追求极致的艺术性或深刻的哲学性。但同时,它又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读者。这种“大众化”和“创新化”的矛盾,就催生了各种奇怪的鄙视链。

市场的“导向性”与读者的“反馈循环”: 市场会引导作者往受欢迎的方向创作,而读者则根据已有的作品来形成自己的喜好和评价标准。当某个题材或某种写法突然火了,就会涌现大量类似的作品,然后又会被另一批读者嫌弃“套路化”,于是市场又开始寻找新的方向。这种循环不断重复,让鄙视链变得扑朔迷离。

“圈内人”的身份认同与群体优越感: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行话”和“规矩”,以及一种维护自身“身份认同”的需求。网文圈也不例外,一些资深读者、作者,或者是有特定阅读偏好的人,会形成自己的“圈子”,并在这个圈子里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其中自然会包含一些鄙视和优越感。

总而言之,网文鄙视链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它既有对文学性、创新性的追求,又有对市场、大众口味的妥协;既有对作者才华的肯定,又有对数据、成绩的迷信;既有读者之间的交流,又有圈层之间的隔阂。它就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的是网文行业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其中隐藏的各种矛盾和博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变化、充满“薛定谔的猫”效应的奇特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覆汉是好书啊

现在历史就追这本和明朝败家子。

网文没啥鄙视链 这就是个别人的偏爱和修养,无需太在意


ps:补充一句,不管写什么小说的作者,买单的时候,姿势都是一样的……美丽,大方,朴实,刚健,赏心,悦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文鄙视链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它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随着时间和趋势在悄悄挪动,但核心的“奇怪”之处,我倒是总结了几点,咱们慢慢聊:一、 经典鄙视:类型题材的“原罪”与“血统论” 玄幻武侠的“老头子”地位,却又被嫌弃“没新意”: 这是最根深蒂固的一条。当年,玄幻、奇幻、武侠简直是网文的半.............
  • 回答
    网文界的鄙视链,这可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平台,层层叠叠,每层都有自己的骄傲和不屑。要说清楚,那得从根子上聊起。咱们先从“读者端”说起。读者是金字塔的底层,但也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口味各异,自然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最底层:快餐党/爽文党。 这拨人读网文,图的就是一个“爽”。节奏.............
  • 回答
    关于“网文真的处于鄙视链底端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争论不休。要说它真的就是链条的最末端,我觉得过于绝对了,但要说它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甚至容易被“鄙视”,那确实有其现实的土壤。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网文“低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玩家群体中一种微妙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认知。要理解为什么大家对单机盗版玩家的鄙视远大于对网游免费玩家,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两者行为背后的动因、玩家社区的共识以及整个游戏产业的运作模式。首先,让我们看看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不同生态。单机游戏,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一次性购买,永久拥有.............
  • 回答
    网络上男女之间相互攻击、鄙视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而且火药味十足,一方是“直男癌”,另一方是“女权婊”,这种对立似乎难以调和,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到历史、经济、心理、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绝不是单一原因能够解释的。一、 历史与社会结构的遗留与变迁: 父.............
  • 回答
    网络上关于幼师虐童的负面信息确实铺天盖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公众对幼师群体的负面认知,甚至演变成了普遍的鄙视和不信任。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能看到成千上万的父母积极地将孩子送往幼儿园。这种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更为复杂的需求、考量和信息不对称。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幼儿园的.............
  • 回答
    北京一对夫妻超生6个孩子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是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尽量详细地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反对、鄙夷甚至讽刺的声音,以及这些情绪背后可能藏着些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事件触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底线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1. 计划生育.............
  • 回答
    网文作者“行走的一尾鱼”的作品被魔改,要求作者对剧本的编审权,这是一个在网络文学改编领域屡见不鲜但又非常尖锐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我是否支持“行走的一尾鱼”的要求?我强烈支持作者拥有对其作品改编剧本的编审权。 原因如下:1. 作品的灵魂与作者的初心: 小说,特别是.............
  • 回答
    网文收费与网文免费,这是一个伴随网络文学发展至今的永恒话题,也是一个充满博弈和演变的过程。要预测未来哪一方会“获胜”,我认为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各自的优势、劣势、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驱动力。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收费”和“免费”各自的代表模式及其特点:一、 网文收费模式(主流模式) 付费订阅(按章节/.............
  • 回答
    网文如何在情节和人物中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吸引力和读者的留存。如果一个故事只有精彩的情节,人物却苍白无力,读者会感到乏味;反之,如果人物塑造得再好,但情节枯燥乏味,读者也会失去耐心。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是每位网文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的.............
  • 回答
    网文是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网文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内容与题材的深化与突破过去,网文的“新阶段”更多体现在题材的爆炸式增长和元素的融合。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变化: .............
  • 回答
    “网文是垃圾文学吗?”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事实上,网文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多元化的文学领域,将所有网文简单地归类为“垃圾文学”是片面且不准确的。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定义网文与“垃圾文学”的内涵 网文(网络文学.............
  • 回答
    网文作者能够做到日更三千、五千甚至一万,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是长期训练和优化的体现。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他们是如何实现的: 一、 写作流程的极致优化与标准化这是一个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网文作者需要将写作变成一种高效、可复制的流水线作业。1. 清晰的写作计划与大纲: .............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张恒(zhttty)遇到的情况,说白了就是被人栽赃陷害,而且栽赃者的身份还挺“特别”——一个“三无”微博账号,绑定的是一位83岁的老人家手机号。这种情况下,张恒作为一个男性,被诬告了,那他肯定得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事儿不简单,涉及到法律、证据、名誉,还有年龄差带来的复杂性。首先,.............
  • 回答
    关于网文作家抽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在圈子里流传挺广的讨论点,很多人好奇,也试图从这个习惯中窥探到他们创作状态的侧面。不过,要给出一个“网文作家抽烟厉害吗”这样笼统的答案,其实挺难的,因为网文作者这个群体太庞大了,职业习惯、个人选择、生活压力等等因素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网文新人想要了解网文市场,除了扫榜之外,还有很多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扫榜固然能快速了解哪些书目前比较热门,但它只是一个表象,深入了解市场需要更系统、更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除了扫榜,新人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了解网文市场:一、深入研究热门作品和类型(不仅仅是看排名): “拆解.............
  • 回答
    网文作者圈子流传着许多故事、技巧和心得,其中夹杂着一些被反复强调的“真理”,但也掩藏着一些不那么光鲜的“谎言”。要说最大的一句谎言和最真诚的一句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网文创作这个复杂又充满矛盾的领域。下面我将尝试分析并阐述我理解的网文作者之间流传的“最大谎言”和“最真诚的话”,并尽.............
  • 回答
    嘿,老铁们!咱们聊聊网文写作这事儿。现在这行当,说是红海也行,说是蓝海也成,关键看你怎么掘金。别听那些“随便写写就能赚大钱”的瞎扯,这活儿其实挺有门道儿的。一、认清你自己的“心头好”和“拿手戏”首先,别一上来就追风口。现在玄幻、仙侠依旧是主流,但你想过没,有多少大神已经在这些领域深耕多年了?你现在杀.............
  • 回答
    网文作者的收入稳定性,这真是个说来话长的话题,一言难尽。要我说,它一点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一成不变”,反而充满了起伏和变数,甚至可以说是极端分化。首先,咱们得明白网文作者赚钱的主要渠道。最普遍的,也是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订阅收入”。读者花钱购买章节阅读权,作者的收入就来源于此。这部分收入的多少,直.............
  • 回答
    网文作者这碗饭,说实话,还真就不是谁都能端得稳,也不是所有端得稳的人,都扛得住那锅里的沸水。你说他们经不起批评?这话得分两头说,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首先,得承认,网文圈确实有一些作者,他们的心态是有点脆弱的。 为啥呢?你想想看,这行当,门槛相对低,但竞争却异常激烈。一个作者写本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