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怎样的?你又是如何做的?

回答
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在身边”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意义的联结。它需要我们把心沉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生活里,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什么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

1. 全情投入,放下手机的“在场”: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高质量的陪伴不是身体在,但心神却飘向工作、社交媒体或者其他琐事。当孩子和你说话时,你能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这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被重视。这种“在场”意味着心智上的同步,不是表面上的存在。

2. 不带评判的倾听与理解: 孩子也会有他们的烦恼、困惑、甚至不被大人理解的“小想法”。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我们愿意耐心听他们倾诉,即使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看来幼稚可笑,也要尽量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去急着否定,不去马上给出“你应该怎么样”的建议,而是先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感受。

3. 共同探索,激发好奇心与创造力: 陪伴不是单方面的“教导”,更是平等的“共同探索”。一起阅读、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一起去户外探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学习者。观察孩子在做什么,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或者一起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这种共同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4. 有质量的互动,而非“陪玩”: “陪玩”听起来很美,但如果只是大人机械地跟着孩子玩,不带思考,不带引导,那可能只是耗费时间。高质量的互动是能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成长。例如,玩积木时,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结构的稳定性;玩角色扮演时,可以鼓励他们设计情节、表达情感。这种互动需要大人有一定的思考和引导能力。

5. 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内在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方式都不同。高质量的陪伴是能够发现并尊重孩子的这些个体差异,而不是试图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期望的样子。关注他们内在的需求,比如被爱、被认可、独立自主的空间,并努力去满足。

6. 情感的连接,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陪伴不仅仅是活动,更是情感的传递。一个拥抱、一句肯定的话、一次耐心的安慰,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感。当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一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父母时,他们的内心会更加强大和稳定。

我是如何做的(或者说,我一直在努力做的):

我一直提醒自己,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人生旅程中最长的“陪伴者”。所以,我尽量在以下几个方面付诸实践:

“无手机区”和“无干扰时段”: 在我们一家人共处的特定时间,比如晚餐时、睡前故事时间,或者一起出门玩的时候,我会尽量把手机放到一边,或者设置成静音。当孩子找我时,我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把目光和注意力都转向他们。我也会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们“现在是我们的亲子时间,爸爸/妈妈要专心陪你”。

“故事倾听者”的角色: 孩子放学回家,或者在玩耍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兴致勃勃地讲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或者他们脑袋里奇奇怪怪的想法。我非常喜欢听他们讲,哪怕是他们自己编的“故事”。我会引导他们讲得更细致一点,问一些“然后呢?”“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之类的问题。即使是他们不小心犯的错误,我也会先听他们解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立刻责备。

“一起探索的伙伴”: 比如,最近我儿子对恐龙很着迷。我们就一起找关于恐龙的书籍,看纪录片,甚至周末会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里,我不会只是“讲解员”,我也会跟着他的节奏,让他去发现他感兴趣的恐龙,我会问他:“你觉得这只恐龙怎么样?它和刚才那只有什么不一样?”一起拼恐龙模型,我会让他主导,我只是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游戏中的引导者”: 玩棋类游戏时,我会稍微引导他思考下一步棋的策略,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应该这样走”。玩角色扮演时,我会配合他的角色,偶尔提出一些情节,让他更有发挥的空间。关键在于,不是我一个人在玩,也不是我一个人在“教”,而是我们两个在共同创造游戏的过程。

“情绪的接纳者”: 孩子发脾气或者哭闹时,我首先会努力保持冷静。我会尝试去理解他为什么会情绪激动,比如是不是因为累了、饿了,或者没有被满足某种需求。我会蹲下来,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开心/很难过,爸爸/妈妈在这里,你想说一说吗?”而不是立刻说“你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等他情绪平复一些后,再和他沟通刚才发生的事情。

“阅读的启蒙者与共读者”: 我喜欢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仅是讲故事,有时候我们也会轮流读,或者一起讨论书里的内容。我会鼓励他们问“为什么”,然后一起寻找答案。这种共同阅读的时光,是我非常珍视的。

“给他们空间与机会”: 我也会注意不包办一切。比如,让他们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即使他们做得不够完美,我也会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完成,去体验“我能行”的成就感。

总的来说,我认为高质量的陪伴是一种循序渐进、灵活多变的过程,它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调整,最重要的,是用爱与耐心去浇灌。这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场持续的、充满惊喜的旅程。我做的可能还不够完美,但我一直在努力,希望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依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Thanks for inviting! You may find my answer in the following interview video:

谢邀!在知乎采访我的视频中,我回答了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190222971011072

Q: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你的家人,很多人嫉妒你,因为你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孩子。 所以,我们想知道你的家庭时间是怎样的,你喜欢孩子们一起玩什么?

A:我女儿现在喜欢在外面玩。她们希望攀吊架。因为她们太小不能自己玩,所以我不得不抱着她们,帮助她们。

她们喜欢在外面玩捉迷藏。她们喜欢玩水,喜欢洒水,她们喜欢游泳。我们正试图让她们上游泳课,试着教她们更好地游泳。

其实就是闲逛,也经常看电影。她们喜欢迪士尼电影。 所以我们一起看很多电影。

Q:你会抱着你的宝贝女儿玩电子游戏吗?

A:是的。她们喜欢在我玩游戏的时候坐在我的膝盖上乱按键盘,把我游戏搞砸,但是她们很喜欢看我玩游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在身边”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意义的联结。它需要我们把心沉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生活里,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什么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1. 全情投入,放下手机的“在场”: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高质量的陪伴不.............
  • 回答
    这件事儿,听起来就让人窝火。重庆这位家长,砸了二十多万进去,指望着孩子能有个好成绩,结果却落得个“被骗”的名头,这滋味肯定不好受。而补习机构那边呢,又摆出一副“委屈”的姿态,说本来就比这差。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家长的心情,我太理解了!首先,咱们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高三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也太重要了!在我看来,孩子最最重要的习惯,其实不是那些看起来很“硬核”的学术技能,也不是什么花哨的特长。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内在的、贯穿一生都会受用的“软实力”,我 nennen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化太快了,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挺实际的。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尤其是提到金庸,心里都痒痒的,想让孩子也体验一下武侠世界的魅力,但又顾虑重重,不知道这个“度”在哪里。在我看来,孩子多大能读金庸,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年龄数字,而是要看孩子本身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对复杂人性、历史背景的接受程度。 .............
  • 回答
    “孩子的创造力一定比成年人强!”—— 这句话,我听过,而且不止一次。听起来像是一句温情的安慰,或者是一种对逝去童真的怀念。但如果真的要深究,刨除情绪化的滤镜,它究竟有多大的道理?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创造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不是简单地“想出个新点子”,更不是 irgendevar(随便找个词)。创.............
  • 回答
    福建男孩泼油漆事件,以及涉及到的家境、车主宽容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讨论点: 行为的性质: 首先,男孩的行为是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这毋庸置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行为都应当受到谴责和法律的约束。 .............
  • 回答
    如果我为人父母,我绝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合格家长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否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可能是在扼杀他们的成长,或者让他们朝着我们认为“好”的方向,却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未来前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过去的经验、偏见,甚至是.............
  • 回答
    孙海洋的儿子孙卓,在重逢生父孙海洋后,他的一些言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养父母获刑的看法。这事儿挺复杂的,牵扯到亲情、法律、伦理,方方面面都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孙卓对养父母获刑的看法:首先,得理解孙卓的处境。他从小就在养父母身边长大,对他们是有感情的。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养父母的抚养并非.............
  • 回答
    坦白说,送孩子进 985,这条路,真不是一般的难。它就像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你就得开始布局,而且不能有丝毫松懈。一、 生而不同,起点差异首先,不得不承认,孩子的天赋和出身,确实会影响到起点。 天赋基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对某些学科有更强的感知力,学习起来仿佛事半功倍。比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家庭关系中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核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经济不平等,这在大多数家庭中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孩子是否有权利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平等和尊重,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权利”这个词的含义。在亲子关系里,我们谈论的“权利”并非法律上的权利,更.............
  • 回答
    带孩子去旅行,这是一个让许多家长既期待又纠结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是的,应该带孩子去旅行,而且是越早越好,并且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来精心安排。带孩子旅行并非仅仅是“带着孩子玩”,它是一项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适应性、创造力,甚至建立家庭的深厚情感纽.............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多,也听过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说实话,这就像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很难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看待“好”这个字,以及你对“自由”的界定。如果让我来选,我的倾向会是:在引导和支持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并帮助他们将这份自由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落到.............
  • 回答
    给孩子报夏令营,这事儿吧,你说它是智商税吧,有点绝对;说它完全不是吧,又好像确实有些地方让人觉得钱花得有点…嗯,不那么值。这玩意儿挺复杂的,得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夏令营这玩意儿现在花样儿太多了,不能一概而论。有那种军事化的,体验生活的,科学探索的,艺术熏陶的,还有纯粹玩乐的,甚至还.............
  • 回答
    说句实在话,当你说“孩子的问题,所有你认为的问题,很大部分是父母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我首先会打个问号。但如果你让我细说,我确实会承认,这里面有太多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真的是“功不可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很多时候我们塑造了孩子的“问题”的定义本身。你觉得孩子“有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传统家庭观念的核心。“孩子在哪家才在哪”,还是“父母在哪家才在哪”,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各有道理,也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结构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侧重点。如果要让我选择,我倾向于“父母在哪家才在哪”的观点,但也会承认“孩子在哪家才在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现实意义。咱们就来掰.............
  • 回答
    幼儿园小班孩子入园时哭闹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面临的普遍现象。这通常是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离开熟悉的人(父母)以及面对陌生人(老师)和新规则时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对于“老师强行抱走、家长直接离开”的做法,我持保留意见,并且认为通常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建议,也可能适得其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以.............
  • 回答
    关于孩子抱怨读书苦,被妈妈罚泔水桶捡面条这件事,我确实感到有些震惊,这似乎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但如果抛开这个具体的案例,单从“吃苦教育”是否有必要这个话题来聊,我觉得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的。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吃苦教育”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把“吃苦”理解为经历一些不那么舒服、需要付.............
  • 回答
    罗翔老师关于父母不应过度干涉子女婚姻的言论,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家庭关系和个人选择的讨论。这并非简单的是与非问题,而是夹杂着时代变迁、文化传统、法律边界以及情感伦理的多重考量。父母有没有“权”干涉子女婚姻?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
  • 回答
    培养“超脑少年”,这话题确实引人入胜,也常常让人联想到像武亦姝这样才华横溢的孩子。当提到像武亦姝这样的“超脑少年”的父母,他们常常被提及的一个特点是“特别强调和孩子一起学习”。那么,这种模式真的好吗?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超脑少年”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某种模式.............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讨论。关于“无神论者生孩子是否更自私”这个观点,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完全同意,而且认为这个论断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呢?我猜想,它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考虑:1. 宗教/信仰的传承顾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