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高奖金,现在全球都在放水,奖金和古李十番棋一样,没问题吧?
2:让唐韦星应战。
一句话就能封死,先等小申夺得五个冠军后再说。
第一,这是一件提升围棋知名度、扩大围棋影响力、推广围棋活动的大好事。
我在知乎曾经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推广围棋”,提出有两条最重要,一是要有明星运动员(如当年的聂卫平);二是要有热点文化现象(如当年的漫画《棋魂》)。也可以说,对任何运动都是如此。
在我的印象中,柯洁堪称是聂棋圣之后第二个具有真正意义上“出圈”影响力的棋手。要抓住这个机会、热度和节点,由柯洁出手,再完成一次对围棋的推广。不要错过啊!
曾经的“古李十番棋”因为举办时间晚了,错过了古李最巅峰的时点,所以社会影响力不及预期。
第二,十番棋,甚至二十番棋是围棋高手争胜负,争夺“棋所”“名人”“天下第一”古来有之的传统比赛形式。我们有当湖十局等等,日本有道悦冒着输了就流放远岛风险的争棋、秀策与太田雄藏争第一人的争棋,更不用提吴清源在十番棋上将同时代高手全部降级(降半先或一先)的传奇。只不过因为现代围棋比赛的要求和特点,十番棋才成了古典围棋的比赛形式,几乎成为古董。
但是,正是因为特殊、因为古典、因为在现代围棋大赛中极少出现,才说明——十番棋这种比赛形式是给绝顶高手争夺天下第一的大胜负而准备的。
第三,棋手犹如剑客——历代先贤、大师、大棋士在棋盘演绎了多少次可歌可泣、刀光剑影、血溅棋盘的争棋故事和神鬼莫测、青史流芳、千古传颂的妙手鬼手——对手拔剑岂有不应战的道理。
至于小申够不够资格向柯洁挑战,且不论非官方的等级分排行榜上小申还占着第一,就凭着小申近期的恐怖胜率、零封小朴、连胜我们的谢尔豪、时越、连笑等列列高手……最起码小申是世界第二吧。第二向第一挑战,不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吗?
作为棋迷,能看柯申十番棋,当然满怀期待!
再补充两点,如果柯申十番棋成真:
一是希望清华大学给柯洁一定宽松条件备战;
二是借鉴日本围棋十番棋的礼仪,增加围棋的传统感、文化感、仪式感。在AI远高人类的时代,突出围棋在文化在传统在礼仪上的特点和美感。
======
再补充一点:1984年当日方向中国提出举办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设想时——当时中国围棋水平相对日本还显得弱小——如果中方不敢应战,就不会有激励几代人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奇迹、聂卫平独守孤城绝境中大逆转的功业、席卷神州大地的围棋热。
当时我方内部有人担心被日本平推到底输得太难看怎么办?但是,中国围棋队还是毅然应战。围棋人口在中国增长了一个数量级,我们这些棋迷学会下围棋,都是受益于擂台赛,受益于聂卫平。
如果柯申十番棋成功举办,又将是一次围棋盛举,影响力也许能达到擂台赛的一成。不要小看这一成。
很容易破防,既然韩国棋院有要求,那么中国棋院也可以有要求,来而不往非礼也。
中国棋院直接大大方方地回复韩国棋院,申真谞的历史战绩还不行,柯申番棋资格彼此不匹配。柯洁和申真谞成绩的巨大落差本来就是铁的事实,世人皆知,而且最近柯洁就是战胜申真谞新添一冠的,中国不需要向韩国棋院证明什么!中国棋院就是要向媒体明确表达柯申番棋的资格问题,这是很正当的表达。注意韩国棋院在碰瓷,中国棋院始终要大大方方和堂堂正正地回应,一旦中国棋院扭捏了,或者表达上为了给韩国棋院留面子,这样反而会被韩国棋院将军了,给了对方面子反而会失去自己的面子!
突然感觉这场面有点象印度碰瓷中印边境问题,中国棋院这边沉默了,韩国棋院也碰瓷成功了,至少在韩国营造了中国畏战的印象,所以中国棋院在媒体上就是大方表达申真谞没有资格,不管韩国棋院如何摆出申的Goratings世界排名,申最近如何碾压朴,中国棋院只要明确申还是世界冠军的菜鸟,一冠和八冠的巨大差距摆在那里,如果这个差距都不算数,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派出一个国内排名百位的棋手出战,中国棋院始终要大方和公开地表达最基本的信息,不给任何韩国棋院可以置喙的余地。
作为对韩国棋院的回应,中国棋院出于尊重韩国棋院,哪怕是韩国棋院已经先失礼了,中国棋院将选派出一位一冠棋手(也可以上新生代的无冠棋手)和申下番棋。既然韩国敢以一冠向八冠提出番棋资格,那么为什么中国不可以让中国一冠群中随便一位和申下番棋?我觉得中国可以让杨鼎新和申真谞下番棋,当然并非一定要杨鼎新出战。注意很多中国棋迷还是有心理问题,既然韩国敢赌,中国围棋为什么不敢赌,精心选择一位棋手出战,注意送上门的生意为什么不做,为什么要怕输,正好利用此次番棋战集体围观研究申的围棋,将韩国围棋的希望剿灭,我们要把韩国送上门的投机战变成对申的歼灭战。
如果韩国棋院不接受其他中国棋手出战番棋,那么中国棋院凭什么接受韩国棋院的番棋理由?注意韩国棋院的无理,我们是很容易反将韩国棋院一军的。不是你韩国棋院摆出的理由就是理由,中国棋院对番棋应战那也是给韩国棋院面子,如果韩国强辩我们还可以说看不上申这个菜鸟呢!
不要什么申正处于棋力上升期就拒战,为什么中国派出的其他一冠棋手就一定会输?而且即使输了本身就是给中国棋院集体研究做贡献的。然后就是番棋奖金、规则和时间,中韩棋院彼此磋商。
韩国有韩国的认为和心思,那么中国就用中国的认为和心思来应对。不要韩国碰瓷来将我们的军,我们就好像要怎样,不要把气郁结在柯洁是否出战上,我们可以反将韩国棋院的军,注意番棋战的赛前博弈,比如奖金、规则和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博弈,韩国棋院提出番棋战,韩国棋院出得起奖金吗?既然博弈就和韩国棋院玩呗,注意要让韩国放血提高中国围棋的棋力,不要让番棋战中国倒贴给韩国,我们要让申即使赢了一盘棋最后也产生亏的效应。
韩国棋院原本想要碰瓷做无本买卖,那么中国棋院就要反将韩国棋院一军倒逼韩国棋院。韩国棋院的心思就是想要尖兵突破,通过投机战胜柯洁而扭转2010年代韩国围棋对中国围棋的巨大劣势,韩国棋院真是好算计,而且申无论是成绩还是彼此胜负都处于巨大劣势,中国棋院怎么可能上韩国棋院的套,所以中国棋院就要顺着韩国棋院的套路反套路韩国棋院,反将韩国棋院的军。韩国棋院敢回应吗?韩国棋院出得起出场费和奖金吗?出不起靠边站,既然是韩国棋院提出的番棋,那么出场费和奖金是韩国棋院要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中国棋院的问题,韩国棋院肯让申应战中国棋手吗?
韩国棋院向中国棋院提出柯申番棋战请求,这是当前韩国围棋处于弱势时寻求反击的一种投机解决方案。韩国棋院选择尖兵策略而力图突破,类似于1990年东洋证券杯韩国棋院扶持李昌镐一样。对比李昌镐和申真谞,反应了韩国围棋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赵治勋、曹薰铉、李昌镐和申真谞的个人成就映现了韩国围棋的时代发展,赵治勋、李昌镐和申真谞都是韩国的围棋天才少年,却因为不同的时代境遇而产生不同的围棋表现,这背后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宰的。
围棋和其他艺术、体育一样是需要资源和竞争才能发展,资源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而这些资源和养分投入背后则是国力支撑。所有的围棋天才少年都要在时代大潮中挣扎和锤炼,一位天才少年的出位是需要历史机遇的,赵治勋、李昌镐和申真谞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其实也同样是对比了中国,中国一样有巨量的围棋天才少年,会因为时代而被无情地埋没,中国会有比日韩更多的天才少年会因为时代连自身的围棋天赋都未被感知而遗失,当然也同样因为时代而有天才少年大放异彩,比如柯洁,不管如何最后只有实际的成就说明一切,而可能只是可能。
围棋就是谁投入的钱多和人多,谁创造属于自己的围棋时代!赵治勋入籍日本发展就是日本的钱多和人多产物,而李昌镐爆发则是韩国的钱多和人多的产物,当前柯洁的夺目则是中国的钱多和人多的产物。相对而言,柯洁并没有被中国棋院特别照顾,而李昌镐一开始就得到了韩国棋院的极力照顾和培养的,1992年东洋证券杯李昌镐夺冠就是韩国棋院抽签保驾护航的产物,现在韩国棋院开始对申真谞保驾护航了,但时代变了。
韩国围棋的发展带有更多模仿日本和对日本复仇的意味,韩国对欺凌她的日本又爱又恨,韩国社会是以日本为楷模奋进,韩国人对日本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从万历朝鲜战争开始就已经在韩国人心中种下了魔根。由于日本的围棋很强大,韩国想要通过战胜围棋来让日本正视韩国的强大,同时实现韩国人对日本人的复仇感。1980年代末,韩国人口是4200万,此时韩国已经有500万围棋人口了,到1990年代末,韩国人口是4600万,但韩国围棋人口已经膨胀到1000万了,韩国围棋的社会普及度已经达到了变态的21.7%,这已经是全民皆围棋了,韩国在动用刚刚完成工业化的举国力量投入到围棋之中,韩国人为了民族荣誉把围棋当成国家战争来对待了;而同时期中国是12.53亿人口,也才有和韩国相当的1000万围棋人口,此时中国围棋的社会普及度才只有0.8%;同时期日本人口是1.27亿,围棋人口460万,日本围棋的社会普及度是3.6%。近代韩国亡国史给韩国人带来了太刻骨铭心的耻辱感,韩国通过变态的围棋社会投入战胜了日本,顺带也压制了中国围棋,这宣泄了韩国人的民族复仇感。
赵治勋是1956年生人,有不亚于李昌镐的围棋天分,但因为时代,他只能寄生于日本来发挥自己的围棋天分。赵治勋出生于韩国工业化起步的时代,此时韩国经济贫弱,热爱围棋的赵治勋很难在韩国实现围棋的个人发展,因而他6岁前往日本学习围棋,赵治勋在年少时就在日本围棋界就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终于在1976年击败大竹英雄获得王座头衔,此时他才20岁,而后跻身日本围棋六超之列。与赵治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薰铉,曹薰铉1953年生,比赵治勋大3岁,曹薰铉也同样年少留学日本,但是曹薰铉没有赵治勋同时期的辉煌,因而曹薰铉选择回国,赵治勋在日本如鱼得水而入籍日本。二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围棋国家皈依,赵治勋的围棋本质上是日本围棋范畴,而曹薰铉则引领了韩国围棋身处韩国围棋范畴。
赵治勋扎根日本棋坛,曹薰铉因为个人天分不及赵治勋夺目而返回韩国,但是也适逢韩国的经济发展而走出了与赵治勋不同的围棋道路。曹薰铉因为夺得1989年首届应氏杯而引发韩国围棋狂潮,韩国围棋人口更加暴增。之前韩国一直在隐忍,而曹薰铉夺冠让韩国上下看到了通过围棋对日本复仇的希望,因而韩国社会开始了爆发举办国内和国外围棋赛。
从围棋作为一项运动而言,韩国资源的爆发式投入极大地推升了围棋运动的发展,不再是囿于日本的七大新闻棋战,韩国超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使得韩国围棋开始势压日本围棋了。围棋和任何其他艺术和体育一样是资源投入的产物,韩国这种基于民族复仇情节的爆发式投入极大地推动了围棋的世界发展。
赵治勋的围棋是日本的围棋,李昌镐的围棋是韩国的围棋,李昌镐并非比赵治勋更有天分,而是由于时代,韩国棋院极力向李昌镐倾斜资源而让李昌镐有更高的个人表现,李昌镐的个人成就是韩国经济和民族复仇情绪堆积的产物,李昌镐恰好出现在这个时代和位置。韩国工业化成功,有更多的国力投入围棋,韩国投资围棋的本质动机就是民族复仇和建立韩国的世界存在感。李昌镐的超多世界冠军则是韩国企业热心赞助围棋比赛的产物,由于韩国疯狂地赞助世界棋赛,这打破了原本日本围棋封闭的七大新闻棋战生态,韩国的疯狂投资的国际赛会制棋赛碾压了日本封闭的头衔战生态,推动了世界围棋发展水平。
李昌镐和赵治勋有一样的围棋天分,适逢其时地获得了与自身棋艺增长的量身定做的国家扶持,赵治勋在异国是无法获得这种扶持的。韩国棋院从1990年就开始扶持李昌镐,李昌镐的围棋天分会让他一定出头,正如赵治勋在日本出头一样,但是如果没有韩国棋院和企业的喂养,李昌镐仅凭个人天分是不会有我们所知的历史成就,至少我们会看不到20岁前夺得世界冠军的李昌镐。
如果没有韩国经济的发展,那么李昌镐很可能重复赵治勋和曹薰铉的历史轨迹东渡日本,由于李昌镐怕生的个性,李昌镐可能会比不上赵治勋,更可能是另一个曹薰铉。日本七大新闻棋战其实是守旧的,更照顾上位者,李昌镐这种外来户是不可能有什么照顾和优待的,赵治勋是自己打拼出来的,类似的还有很多台湾棋手在日本也是如此发展的。而韩国经济发展使得韩国企业赞助了韩国主导的国际棋赛生态时,则情况完全不同了,李昌镐夺冠历程是被韩国棋院抽签保驾护航的产物,而当然最初韩国棋院是要捧曹薰铉的,而韩国棋院捧李昌镐则是在韩国已有一个台柱的情况下再扶持一个新生代来提升韩国围棋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最终李昌镐修改了韩国棋院剧本。但不管李昌镐个人如何棋力了得,这本质上也是韩国棋院资源聚焦的产物,如果没有韩国棋院抽签扶持,李昌镐一开始就遇上中日围棋高手,李昌镐雏鸟作就会是失败,同时期李昌镐在境外的国际棋赛成绩就恰恰是与他实力匹配的雏鸟水平,因为境外国际比赛李昌镐无法被优待。由此赵治勋在日本就比李昌镐个人奋斗难多了,否则李昌镐不会比曹薰铉和赵治勋有更好的表现。由韩国棋院照顾他,让他在20岁之前两夺东洋证券杯,这奠定了他的个人自信和心境,韩国棋院的量身扶持对他来说太关键了。
由于韩国经济发展,韩国围棋势压了日本,同时也势压了中国,而中国围棋的弱势本质是中国经济水平决定的产物,中国会有比日韩更多的围棋天才少年,会因为国家经济原因而无法发展个人棋力。1990年代和2000年代,韩国举办的国际棋赛,韩国棋手的参赛名额会是中国的2倍以上,3倍都正常,韩国棋手获得更好的棋赛锻炼,很自然比中国棋手有更好的围棋水平。
申真谞和朴廷桓并非比他们的前辈更差,不是天分和心理不行,关键在于时代变了,这个时代是中国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让中国突破了原本经济落后对中国围棋的限制,中国也同样开始在围棋爆发投入,最终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围棋比拼是彼此各国国力向围棋注入比拼的产物。1990年代和2000年代,韩国国力增长让韩国相对日本和中国注入了更多的国力,而那时韩国棋手享受了这种国力投入而实现个人成就的。中国围棋一直是放养的,不会对某位新生代棋手有特殊优待和资源倾斜。
韩国基于民族复仇而爆发性投入的围棋资源出现边际递减效应,韩国围棋势压了日本围棋释放了韩国的民族复仇情绪,然后要进入常态的持久战,此时对韩国围棋的真正考验来了,似乎韩国不能经受这种历史考验。李昌镐和李世石并非有比朴廷桓和申真谞更好的天分和心理素质,纯属中日韩三国在围棋资源投入落差态对比的表现,李昌镐和李世石适逢较弱围棋投入的中国围棋,而朴廷桓和申真谞撞上更强围棋投入的中国围棋,时代变了,这是中国的时代。1980年代苏联经济出现崩溃之势,美国不再拉拢中国了,美国开始极力打压和制裁中国,中国先比苏联承受颜色,但中国经受了时代挫折,而由于这种挫折使得中国经济进入极其困难的局面,由于经济困难,中国经济无法向韩国经济那样对围棋扶持,韩国是以倍化资源投入围棋而碾压中国围棋的,而当中国经历2001年入世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经济发展时,中国在围棋的投入开始势压韩国,然后很自然韩国围棋就被中国碾压了,这背后是经济,不是什么棋手和体制、文化问题。
1990年韩国棋院扶持李昌镐时,正是韩国经济资源向围棋爆发式投入的上升期,因而韩国棋院将资源聚焦扶持李昌镐时得到了超级回报。当前韩国棋院想要重复这个策略扶持申真谞,但是这背后的时代背景已经完全不同了,韩国国力对围棋的投入已经处于边际递减状态,韩国国内棋赛的快棋就是直接表现,当前韩国围棋面对的是国力投入倍增化的中国围棋,因而韩国棋院同样的策略会很难奏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