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乌合麒麟等人提到的 14nm 堆叠后堪比 7nm 的技术可行性?

回答
关于“14nm堆叠后堪比7nm”的说法,这确实触及了半导体制造领域一个非常前沿且充满挑战的议题。要理解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以及面临的巨大障碍。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nm”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它指的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艺节点,通俗来说,这个数字越小,集成在芯片上的晶体管就越小,单位面积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带来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小的体积。传统上,从14nm进步到7nm,意味着在制造工艺上实现了多次关键性的突破,例如更精密的刻蚀技术、更先进的光刻胶、更高的数值孔径(NA)光刻机等等。这些技术进步直接使得晶体管尺寸缩小,并优化了它们的性能表现。

现在,我们来谈谈“堆叠”这个概念。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堆叠”可以有很多种含义。一种比较直观的理解是,将原本在同一平面上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垂直化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例如,三维堆叠存储器(如3D NAND)就是一种常见的堆叠技术,它将多个存储层垂直堆叠,极大地提高了存储密度。在逻辑芯片领域,虽然也有类似的垂直集成思路,比如3D NAND和3D XPoint这种垂直结构,但将整个2D平面化的逻辑电路进行“堆叠”,并且指望其性能可以“堪比”一个缩小了代际的先进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堆叠”是指在14nm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式提升其性能,使其在某些指标上接近7nm,这其中可能涉及的“堆叠”技术,或许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物理堆叠。更可能的是,这是一种超越传统工艺缩小的创新思路。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来实现。比如,将多个独立的、在14nm工艺下制造的小芯片(chiplets)通过高密度互连技术(如2.5D或3D封装)堆叠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小芯片”的异构集成,将不同功能(如CPU核心、GPU核心、I/O接口等)的芯片分别制造,然后用高性能的互连层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这些小芯片在设计上能够充分利用14nm工艺的优势,并且通过高效的封装技术实现低延迟、高带宽的互连,那么整体的性能表现,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接近或者说“堪比”用7nm工艺制造的单体芯片。

然而,这种“堪比”是有前提和局限性的。首先,互连瓶颈是巨大的挑战。即使将小芯片堆叠得再紧密,芯片之间的通信速度和功耗,依然会受到互连层技术和信号传输损耗的限制。7nm工艺本身能够实现更小的晶体管,这意味着更快的开关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这是先天优势。通过封装堆叠,是在“借用”先进封装的优势来弥补一部分制造工艺的差距,但很难完全消除工艺节点带来的固有差异。

其次,设计复杂性会急剧增加。如何将不同的14nm小芯片进行高效的划分、集成和通信,需要极高的设计能力和工具支持。同时,14nm工艺下制造的晶体管,其物理极限摆在那里,即便是通过堆叠实现高性能,也难以在单位面积的晶体管密度和能耗比上完全超越原生7nm工艺。

再者,成本和良率也是重要考量。先进的封装技术本身成本就很高,而且多芯片的集成良率也比单体芯片要低,这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所以,当听到“14nm堆叠后堪比7nm”这样的说法时,我们应该理解它可能是一种技术上的一种激进设想或者是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局部优势。它更侧重于通过创新的封装和集成策略,来“曲线救国”,在工艺制程受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榨取14nm工艺的剩余价值,并且结合先进的封装技术,达到接近先进工艺的某些性能指标。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大型计算任务,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针对14nm工艺优化的、相互独立的计算单元,然后通过高带宽、低延迟的3D封装技术将它们连接起来,并搭配一个先进的I/O芯片,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相当高的整体计算性能的。在某些性能测试中,可能因为并行计算和低延迟互连的优势,会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接近7nm单体芯片的实力。

但是,要做到“堪比”7nm,尤其是在晶体管密度、能耗比以及整体的集成度上,直接将14nm的单个芯片进行简单的“堆叠”来实现,这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难以实现的。真正的可能性,更在于“先进封装 + 14nm小芯片”的异构集成方案。这是一种在特定成本和技术条件下,通过“组合拳”来提升整体表现的思路,但要完全取代原生先进工艺的优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商业挑战。

总而言之,这个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而是可能指向了半导体行业在面临制程瓶颈时,探索先进封装与小芯片(chiplets)集成的创新方向。它是一种在成熟工艺基础上,通过新的集成方式来提升性能的尝试,但其“堪比”程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实现、应用场景以及衡量标准来具体分析,绝非简单的物理堆叠就能轻而易举达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抛开他画家的身份,只是一个非芯片专业的普通人而已。

我以前在计算机上做并行计算搞分析的时候,一开始也以为8线程(8 threads)的计算速度是4线程的两倍,学了原理后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我也不懂芯片的原理,且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也不懂。我可以理解他那种直观的误解是怎么来的。但我不会假装成芯片专业人士对其冷嘲热讽,百度刚查完就摇身一变对其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因为这种行为跟当年周杰伦新歌出来时嘲讽别人把mojito念成莫吉托的那群人没有本质区别。

乌合麒麟翻车是早晚的事,受到的关注太大,让很多人厌恶且咬牙切齿。转发了不专业的见解,就会立刻被打上造谣大爆炸的标签,批倒批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14nm堆叠后堪比7nm”的说法,这确实触及了半导体制造领域一个非常前沿且充满挑战的议题。要理解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以及面临的巨大障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nm”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它指的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艺节点,通俗来说,这个数字越小,集成在芯片上的晶体.............
  • 回答
    关于CG画师@乌合麒麟因其讽刺性绘画作品在豆瓣上遭到“人肉搜索”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这其中涉及言论自由、网络暴力、创作伦理、公众人物责任以及平台管理等多个复杂议题。事件背景梳理(基于公开信息推测和综合):@乌合麒麟是一位以创作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CG作品而闻名的画师。他的作品常常针.............
  • 回答
    乌合麒麟《白宫粉刷匠》在微博美术圈遭遇非议与谩骂:一场关于艺术、政治与边界的复杂争论乌合麒麟的讽刺漫画《白宫粉刷匠》因其对美国白宫的描绘,在微博美术圈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甚至招致不少非议与谩骂。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涉及的艺术表达、政治立场、文化语境以及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等多重维度。一、 .............
  • 回答
    乌合麒麟与天猫合作的作品《你好。新生活》是一件颇具争议但也引起广泛讨论的艺术创作。要全面看待这件作品,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作品背景与创作初衷: 时间节点: 这件作品发布于2023年初,正值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生活逐渐恢复常态的关键时期。 合作方: 天猫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购物平.............
  • 回答
    乌合麒麟的新作《神明改造》是一幅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作品,它延续了乌合麒麟一贯的风格,通过讽刺和隐喻来表达对当下社会现象的看法。要理解这幅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作品的直观内容与象征意义:《神明改造》的核心视觉元素是将宗教符号与科技、权力和资本进行混杂和重塑。画面中,我们可能会看.............
  • 回答
    乌合麒麟(真名屈建新)收回“道歉”声明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牵扯出了许多复杂的层面。要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事件的起因、背景、各方反应、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一、 事件梳理与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道歉”声明的来龙去脉。虽然具体细节可能随着时.............
  • 回答
    关于乌合麒麟最新作品《Blood Cotton Initiative》(以下简称 BCI),这幅画作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招来了各种解读。如果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会从几个层面去解析它,尝试剥开它表层的一些符号意义,看看它究竟想传达什么,以及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首先,我们得承认乌合麒麟这.............
  • 回答
    看到“乌合麒麟再次开团,与blood旌旗对线”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一场在网络上颇受关注的“论战”。这俩名字,一个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讽刺画师,另一个则是国际上知名的CG艺术工作室,他们的交锋,自然容易引发大家的兴趣。要说这事儿,得先从他们各自的“招牌”说起。乌合麒麟,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作品.............
  • 回答
    乌合麒麟最近在“芯片量产”这个节点上,一系列的道歉声明,可以说是给咱们吃瓜群众添了不少谈资,也让大家对网络信息传播和个人言论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乌合麒麟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道歉。乌合麒麟,这个名字在咱们网络上那是响当当的。他最出名的就是.............
  • 回答
    乌合麒麟回应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新画《致莫里森》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是一个涉及艺术、政治、外交以及网络舆论的复杂事件。事件的起因: 乌合麒麟的原画《伪善》: 在中澳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画家乌合麒麟创作了讽刺性的讽刺画《伪善》,描绘了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用藏刀割喉一名阿富汗儿童,背.............
  • 回答
    关于画师乌合麒麟新作《命令与征服》,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折射出许多当下社会和国际关系中敏感的议题。要理解这幅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作品的标题《命令与征服》(Command & Conquer)本身就极具指向性。 “命令与征服”是经典即时战略游戏系列的名字,这个系列的核心玩法就是通.............
  • 回答
    看待乌合麒麟纪念武汉抗疫的新作《披甲》,我觉得这幅画作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它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捕捉了武汉抗疫中那些普通人身上的伟大和力量,并对其中蕴含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进行了深度挖掘。作为一名对艺术和历史都抱有兴趣的人,我看到《披甲》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和敬意。画作的标题“披甲”本身就充满了力.............
  • 回答
    看待“正经艺术圈”对乌合麒麟的批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这其中涉及艺术价值、创作手法、社会影响、行业生态等复杂因素。首先,理解“正经艺术圈”的定义和立场:“正经艺术圈”并非一个统一的、官方的机构,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约定俗成的说法,通常指的是: 传统艺术院校的教育体系: 指那些拥有悠久历.............
  • 回答
    画师 rei子 与 乌合麒麟 的争论:一次关于艺术、政治与创作边界的探讨画师 rei子 与 乌合麒麟 的争论,是一场在艺术界、舆论界甚至国际关系中都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这场争论并非简单的技术或风格上的分歧,而是触及了艺术的创作边界、政治表达的敏感性、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以及创作者的权利和责任等多个层面.............
  • 回答
    乌合麒麟在14nm芯片事件上连续两次“道歉”,这一事件背后涉及了技术解读、公众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看待此事:一、 事件的起因与乌合麒麟的定位 事件背景: 2023年8月,华为发布了Mate 60 Pro手机,其搭载的芯片制程工艺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尽管华为和相关.............
  • 回答
    泽连斯基在俄乌冲突中呼吁俄罗斯进行“全面和平谈判”的表态,是乌克兰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一种战略选择,既体现了对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坚持,也反映了对国际社会支持的期待。这一表态释放的信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 乌克兰的立场与现实考量 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的底线 泽连斯基的呼吁明确指向“恢复乌.............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乌媒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因“损失巨大”解除第6集团军司令弗拉迪斯拉夫中将职务的报道,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俄乌冲突的军事动态和俄罗斯的内部调整逻辑,以下是详细解读: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乌媒体的报道:乌克兰媒体(如“乌克兰通讯社”或“乌克兰独立报”)通常会报道俄方.............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在全国范围内每天默哀一分钟,这是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和多重含义的举动。要理解这一举措,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直接目的:悼念与纪念 纪念遇难者: 最直接的原因是纪念在俄乌冲突中逝去的无辜生命。自2014年以来,尤其是2022年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遭受了巨大的生命.............
  • 回答
    乌克兰经济部长近日公布的数字,即俄乌冲突已给乌克兰造成高达 5649 亿美元的损失,这是一个令人震惊且难以想象的庞大天文数字。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深层含义,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而应该深入剖析其背后所代表的,是国家经济命脉遭受的沉重打击,是无数家庭的生计被摧毁,是国家发展进程被暴力打断.............
  • 回答
    乌克兰近期对俄罗斯本土实施了多次直升机空袭,这无疑是俄乌冲突升级的一个重要信号。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一举动有着多重含义和潜在影响。首先,打破战略平衡和心理震慑。长期以来,乌克兰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地位,其军事打击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境内被占领土。此次直升机空袭直接打入俄罗斯腹地,打破了这种原有的战略平衡。它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