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挺多解放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史
有时候会非常惊讶于国军的弱智,弱智到你都想不到这些人怎么可以这么弱智
比如说长征期间我军翻六盘山,前后都是国民党大军,怎么看都很麻烦
然而,后面的大军跟着慢慢走,礼送出境
前面的堵截部队,互相不联系。我军围攻一部的时候,离战场5公里外的部队可以干看着
然后等会这边被打完了,下一个就轮到干看部队被全歼
还有骑兵冲山梁的,一群东北骑兵在山沟沟里跑,创造了骑兵被步兵包抄迂回的战争奇迹
辽沈战役,廖耀湘本应该出援南部的锦州,然而他可以往北边走,美其名曰切断我军补给线
等等等啦,总之你都不知道这群人怎么可以弱智到这个份上
反观我军,看起来就非常灵活,各级指战员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发挥积极性克服困难。大的到粟裕将军指挥的豫东战役,小到班级战斗的迂回,都非常灵活、一切以取得胜利为标准。
德胜大大也经常发出“临机指挥,不需请示”的电报
而常凯申就要到处飞飞机,亲临指挥
其实国军的那群人真的就那么弱智嘛?他们都有非常好的理由的,大部分都做到了“尽职履责”。比如之前我说的5公里外不救援,那就是师部没下这个命令嘛。没下命令我去救援了,救到了也就算了,救不到呢?那长官是不是要上法庭?那至于师部为什么没下命令,是因为觉得这种事情就该我主动去做,还是因为师部有更大的计划,还是因为师部干脆就想送红军出境。我管他干什么,我严格执行命令不就好了嘛。至于打不打的赢,关我什么事呢?你不要为难我,我只是在执行命令。
你看豫东战役打的最好的邱清泉,他捞着好了嘛?
黑体字这个部分,传唱到了今天。
我无意去继续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文化
但是这种文化如果普遍的蔓延且不大力纠正,那结果是什么,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再补充一点
其实你稍微通一点人情世故,国军很多看起来弱智的决策你是完全能理解的
但那么多人情世故,有什么用呢?陈明仁拿着勋章被撤职,邱清泉被气的回家养病,黄维当上十二兵团兵团长...最后整个国军被赶去小岛上过日子...
这也是我特别看不上整天满口"人情世故","洞察世事"的人的地方,但是做不出事情的人的地方
人情世故能帮你打下腊子口/守住塔山么
一个组织里这种人太多,最后一定是要被赶去小岛(各种意义上的)....
在服从大方针的前提下,是否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组织能不能打胜战的条件。
我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知道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