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要先来一发经典的知乎式反问,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有一个大前提是劣币和良币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如此一来,大家就会把成色好的良币藏在家里,拿着劣币出去交易,久而久之,市场上流通的就都是劣币。
然而,良币在一个公平的市场里,是可以驱逐劣币的。而且这种事在货币史上真的发生过。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国家下放铸币权,是汉文帝时期的“使民放铸”,鼓励民间自己铸币。
当时,西汉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铜币的私铸和贬值很严重,市场上劣币盛行。
印钞票这门生意,本质是赚取印钞(铸币)的物料成本与币值之间的利差。一百元人民币,印钞成本只有一元,那么99元是印钞的利润。
私铸铜币等于印假钞,是在侵吞国家的铸币利润。
现代社会,印假币的都是小作坊里的制假小贩,靠派出所民警就能一举查获,而古代有能力铸私币的往往是豪门大族甚至是地方军队,国家监管起来非常吃力。
既然铜币的购买力一样,大家铸私币的时候就能省则省,货币含铜量极低,到后来甚至出现泥质钱币,堪称货币中的康帅傅方便面,比现在的山寨比特币还山寨。
根据汉书的记载:“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不足以禁矣。”当法律越禁止私铸,钱的购买力就越强,铸币利润就越高,就算是杀头的罪名也拦不住造假的人了。
当行政手段无法管制时,霸道总裁汉文帝一把将桌子掀了:反正铸币利润也到不了我手里,干脆下放铸币权,“我得不到的,大家都别想得到。”政府在集市上提供天平(钱衡)作为判别钱币质量的工具,让官民达成共识,主动分辨劣币良币。
本来,造假币的人躲在法币后面,国家支撑着货币的购买力。当“使民放铸”的政策实施后,假币突然没有了国家的支撑,开始面临市场竞争了。造假的人都懵了,我造假就是因为我不想努力,想要投机取巧,我愿意市场竞争的话我为什么不去卖茶叶蛋?
老百姓都很机智,国家不强制大家收劣币了,当然都只愿意收良币,拿着劣币根本买不到东西。造假贩子想要获取铸币利润,就必须提高假币的品质,到后来,别说是泥币了,市面上流通的假币甚至比真钞的成色还好。
根据陈彦良(2007)教授的研究,如果在把出土的秦十二铢钱、西汉三铢钱、吕后的八铢钱、文景时期的四铢钱、武帝的四铢和五铢钱,以及东汉的五铢钱,放在一起比较含铜量,那么文景时期的民间制造的四铢钱成色最好(指数为205),其次是西汉初期的三铢钱(指数为198)、再然后才是武帝时期的五铢钱(指数为184)。
惜秦皇汉武,造币不行,数风流人物,在印假钞。
以此类推,在金属货币年代,如果国家长期下放铸币权,那么货币将越来越接近它金属本身的价值,良币会驱逐劣币。
汉文帝把货币非国家化之后,货币品质终于渐渐稳定,在汉武帝即位后,国家还是收回了铸币权。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放着不做毕竟眼馋。
但是,这短短三十年的铸币私营化的尝试,成为了货币史上的一段传奇。良币能不能驱逐劣币,就在于市场的力量能不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2. 陈彦良(2007):《四铢钱制与西汉文帝的铸币改革:以出土钱币实物实测数据为中心的考察》,载《清华学报》,37(2):321-360
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就是经济学上的“套利”。
因为劣币和良币的法定币值一样,而劣币的币值金属含量低,大家自然倾向于花劣币,保留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关键,就出在“法定币值”四个字上。也就是说,国家先规定了劣币跟良币的价值是均等的,那么大家自然就更愿意去制造和使用劣币。但是,如果劣币和良币的价值不等,那么大家显然更愿意使用良币。
比如,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铸造了很多含铜量不足的劣质钱。隋朝统一之后,重铸了一批成色好的五铢钱,这批钱被称为“肉好”。在隋朝一代里,民间就认“肉好”,而不认前朝的五铢钱。
再举个简单地例子,比如某单位评职称,要求申请者发五篇论文即可——顶刊论文和普刊论文没有什么区别,那么绝大多数申请这样一定会发最水、档次最低的那些期刊。久而久之,这个单位里剩的就只是些水平低下的关系户了。反之,如果单位对论文进行分门别类的考核,让不同等级的论文有不同的“币值”,那么自然良币也就会驱逐劣币。
因为有强有力的东西在支持劣币……
打个比方,一张埋了吧太的纸币和崭新的纸币,是不是一样流通?
为什么一样流通?
因为政府法定货币,政府支持这种埋了吧太的货币,拥有跟赞新货币一样的购买能力。
但假如,国家宣布,埋了吧太的纸币,只能在银行兑换新钱,不允许流通,这玩意立刻就不会出现在市场了。
再打个比方,盗版小说满地都是,为什么搞不掂?
因为打击盗版需要高昂的成本,为什么有高昂成本?因为有一套法律复杂流程,客观上阻碍了打击盗版……
如果国家法律和执法上,这边举报,那边就有执法人员出动,罚没盗版一切财产,赔给正版的作者……
肯定没有了啊!
但这种事儿,暂时我们还不行,只能羡慕欧美……
还打个比方,当初盛大没买起点之前,自己做了个pt文学,我的小说就是干不过一篇小黄文……
后来……
盛大买了起点,把pt文学关停了,写小黄文的根本无法在起点发布……我就赢了啊!
当年网文兴起,很多平台也发现了商机,新浪就开始搞小黄文,赚的钱让起点妒忌的眼红,是真眼红……
后来新浪读书被抓了一批……
如果不抓呢?现在网文的霸主就是新浪读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