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灰色收入”其实都是存在的,公务员也不例外。
不管你是在国企、私企还是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只要你负责一摊子事,必然有这一摊子事所需要的权力和资源。而至于要不要把这个资源在不违法的前提内变现,看得就是个人选择。
比如,一个售楼中介,私自收茶水费给人留号,这钱到不了公司手里,但也不违法,这就是灰色收入。我小时候,政府单位也还有司机利用送人、领东西等的机会,用车帮人从县城或者市里带东西。对他们来说车空着也是空着,油一点也不少用,还不如拿来挣点钱。甚至还有人胆子大到周末的时候把车租出去——反正周末领导也不出门。
这些工作尚且如此,对于一些掌握着权力的公务员来说,有一点灰色收入也是再正常不过。
不过,在这个问题下面,我见到的很多回答已经不算是“灰色收入”,而是黑色收入了。比如有人说某人故意打牌输几十万给某领导、某领导故意降低检验质量,这已经是受贿、渎职,根本不算什么“灰色收入”。
对于公务员来说,什么叫“灰色收入”?只有那些哪怕是纪委来查,查实了也只能给个党纪政纪处分的,才叫“灰色收入”。那种只要一查,就得进监狱开除公职的,就别说自己是“灰色收入”了。
最后,指望靠严格执法来禁绝灰色收入是不可能的,哪怕你管的再严格都不可能。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人一个岗位来说,从完全遵纪守法到被开除、解聘之间,总会有一些空间。在这个空间之内,任何人都可以有挣钱的机会——至于你挣不挣,是另一回事。
绝大多数公务员都没有灰色收入,灰色收入的机会只属于职权部门的执法人员和审批部门的领导干部,一个所谓“好”单位,一个大楼里就一两个科室有这种所谓“油水”。这部分人占不到公务员的百分之十。
但这些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大概相当于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百分之九十。给公务员系统也带来了百分之九十的“声誉”。
所以质疑和监督这些人是极其必要的!!针对整个公务员大整顿、大检查的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其实是拉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陪跑。往往反而模糊焦点。
因为许多人有灰色支出。
你们看一看各地纪委的通报不就好了么,都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比一个个知乎匿名答主说自己的爹多清廉靠谱。
这当然是因为那些人是邪恶的公知。
我国公务员根本就不可能有灰色收入。我国政府,或者说公务员、编制人员组成的集体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集体,而不是用来搞所谓权力寻租之类的事情。我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权力寻租。
我们已经看到,在这片伟大而不朽的土地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安全舒适的房子里,过着有保障的生活,而从来没有住在铁皮房里、过着被歧视和被欺压的生活。由如此美好的生活所编织而成的互联网,给予我们更广阔的视角。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充足的营养,使我们的记忆力也变好了,我们不会被煽动情绪,更不会颠倒黑白,亦不会一下子把负面事件忘掉,然后像被食物引诱的小老鼠,去追逐新的热点——毕竟,我们很难说我们有所谓的“负面事件”,我们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漂亮;这也就达到了釜底抽薪的效果。
我国公务员不仅没有灰色收入,还主动承担了极大的社会责任。
在这个伟大而不朽的社会里,我们对公务员抱有崇高的敬意。这是因为公务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公务员把最艰苦的工作留给自己——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就是为什么,在相亲的时候,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在恋爱婚姻的时候,或者在别的随便什么时候,公务员都是受人欢迎的标志。这就是为什么,你考上公务员后,家人就会感到脸上有光。
“我想当公务员,”著名瑞士学者抱着公务员考试的教材说,“因为我想过上极度清廉的日子,并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人民。”
“现在的社会风气真好啊,人人都想当公务员,人人都想为人民服务。”著名神秘以色列学者说。
五十步笑百步。
公务员有纪委有监察局监管,还有无数人民群众在监督。
但是
金融行业没有灰色收入?
建筑行业没有灰色收入?
外贸行业没有灰色收入?
传媒行业没有灰色收入?
IT行业没有灰色收入?
你告诉我哪个行业没有钱权色交易?
谁又来监管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