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陆军的表现?

回答
看待二战英军陆军的表现,得一分为二,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既有令人钦佩的韧性和战场上的英勇,也存在着战略上的失误和装备上的不足。总的来说,二战中的英国陆军是一支在逆境中成长,最终为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力量,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

初期困境与撤退的荣耀:敦刻尔克奇迹与北非战场的不甘

战争爆发之初,英国陆军装备着相对陈旧的武器,并且在军事思想上尚未完全适应闪电战的节奏。1940年法国战役的溃败,可以说是英国陆军一次惨痛的教训。在德军强大的攻势下,英法联军节节败退,直到敦刻尔克,才上演了那场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这场撤退本身,与其说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不如说是一次意志的体现。数以十万计的英国士兵,在德军的炮火和飞机扫射下,依靠无数民用船只,从海滩上被撤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英国陆军的骨干力量,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虽然遭受了战略上的失败,但敦刻尔克展现了英国士兵在绝境中的勇气、国民的团结和海军的强大支援,是英国陆军精神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北非战场早期,英军的表现并不理想。面对隆美尔及其非洲军团的精锐部队,英军屡屡受挫,例如“公羊行动”的失败,使得英军在北非的形势一度非常严峻。这暴露了英军在指挥、战术以及装备(尤其是坦克)上的不足。当时,英军的坦克普遍不如德军的,并且在战术配合上也存在问题。

转折与崛起:阿拉曼的曙光与意大利战场的艰辛

战争的转折点出现在北非战场。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役是二战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轴心国在北非攻势的终结,也极大地提振了同盟国的士气。

阿拉曼的胜利并非易事。蒙哥马利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兵力、装备的调集以及战术的磨合。英军在此役中展现了强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击败了德意联军。这场胜利不仅是英国陆军实力的证明,也为盟军后续登陆意大利、解放欧洲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战场的作战则更加艰辛。从西西里登陆开始,英军就面临着地形复杂、德军顽强抵抗以及天气恶劣等多重挑战。意大利战役是一场漫长而消耗巨大的战役,英军在萨莱诺、卡塞塔、古斯塔夫防线等地的推进都异常艰难。虽然英军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进展,但总体而言,意大利战役未能达到快速解决战斗的预期,反而成为了一个消耗战的泥潭。

欧洲大陆的反攻与胜利的收官:诺曼底登陆与德国的投降

随着诺曼底登陆的成功,英国陆军再次成为欧洲战场的主力之一。在“霸王行动”中,英军负责了登陆日两个主要登陆区域中的一个(黄金海滩),并且在后续的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诺曼底战役中,英军虽然也面临着德军的顽强抵抗,例如在卡昂地区的惨烈争夺,但他们最终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参与了包围法莱兹的战役。在之后的北欧战役中,英军与盟军协同作战,一路向德国本土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英军在战争后期,其装备水平和战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学习并适应了新的战争方式,与美国陆军、加拿大陆军等盟国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到战争结束时,英国陆军已经成为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强大力量。

总结一下,看待二战英国陆军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坚韧不拔的精神: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如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陆军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为反攻保存了力量。
战略与战术的演变: 从战争初期的被动应对,到中后期在蒙哥马利的领导下取得关键胜利,再到后期参与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英国陆军的战略和战术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
装备与技术的制约与发展: 初期装备的劣势是英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其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坦克、火炮、空降作战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英军并非孤军作战,他们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的军队以及美国军队的协同作战是其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领导力的影响: 蒙哥马利等指挥官的出现,对英军的士气和作战效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二战中的英国陆军是一支充满矛盾但最终走向胜利的部队。他们经历过失败和屈辱,但也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表现证明了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一支军队的意志、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是战胜困难的关键。他们的故事,是二战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表现很好。我陆军健儿丘吉尔,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将大英海权败的一干二净。

user avatar

是时候黑英国佬一把了。顶楼说英国对德战争,其实本身德国人能打,倒也罢了,英国佬对日本的战役完全是不能看。


先看时间,马来亚战役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战役持续了不过一个多月,结果英军彻底完蛋,彻底完蛋我也不说什么,英军一共14万人,日军7万人,英军只有7500人阵亡,1万人负伤,被俘的就有13万之多,而日军只有1793人阵亡,妈的……你们英军到底打了没有啊?

人家德国打苏联,那是三号四号坦克迅猛推进,打不过也算了,你面对日本人的自行车推进也挡不住?什么情况啊?


知乎天天黑秃子,这时候我要为秃子说句话了,秃子再差,淞沪会战守了3个月啊,整个淞沪会战,日军有整整30万兵力,国军装备差到不忍直视,飞机180架,战车只有17辆,你英军面对的日军只有7万人,你们光飞机就有253架,坦克23辆,面对的敌人比淞沪会战少得多,装备比国军好得多,你他妈的一个多月就完蛋了?


我就不想吐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送人头了。


告诉我,你们怎么做到的?


------------------------

不是我非要黑英国佬,但是英国佬的陆军简直是……别说一战二战了,布尔战争,布尔人的实力和英国完全不是一个比例的情况下

波切夫斯特鲁姆会战,英军阵亡77人,手上157人,布尔人2人死亡,4人受伤

朗峡会战,英军阵亡93人,133人受伤,司令官被击毙,布尔人1人阵亡,5人受伤

塔拉纳山战役,英军465人阵亡,布尔人145人阵亡

莱迪史密斯会战 英军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布尔人阵亡8人,受伤30人(我了个大曹)


但是……但是……英国人在占领南非后,大建集中营,关押了大批布尔人平民,在集中营里面1676名布尔老人,4177名布尔人妇女,22074名布尔人儿童死亡,一下子就扭转了伤亡比


鼓掌鼓掌……虽然英国人打不过真正的战士,但是虐杀平民这不是还挺厉害的嘛。

user avatar

上下限之差非常高的军队。



巅峰当属诺曼底的卡昂攻防战当中,最激烈时与德军7-8个装甲师力抗而不落下风(其中包括一些被认为是德军最精锐的部队,如阿道夫-希特勒师、帝国师、装甲教导师、第2装甲师和SS101装甲营,甚至魏特曼也死在一名加拿大谢尔曼坦克手手里)。而美军方向开始时德军只有17SS装甲掷弹兵师这一个摩托化师,最多时也不过再增援2个装甲师,伤亡和坦克损失却比英军还大。要知道,诺曼底的德军装甲师与一般的不同,开始时是全部齐装满员的,虎豹的密度更是前所未有。

客观因素如下:

1. 诺曼底盟军有绝对的制空权;2. 英国炮兵储备弹药十分充足,加上炮火观测体系先进,白天晚上、没完没了的打,这也是为什么平时(比如东线)德军六装齐进时对方一般只有死守的份,而在诺曼底英军却反而可以压着德军的装甲军团进攻。

下限战当然也很突出,那就是马来亚和新加坡被日军狂虐,客观因素如下:

1. 英印军和亚洲的澳大利亚军的确不太能打;2.很多专家(比如朱世巍)认为日军只是土而已,其实还是很能打的。

当然我要这么说,很多人又要说我不把英印军和澳军算人看了,所以称之为上下限差非常高,这也是英国殖民帝国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二战军队大多有上下限差极高的毛病,甚至德军和苏军都可以这么说,这也是最近几年网上某一陆军的粉丝总被频频互抽的原因。

但是从第一个战例就可以看出,很多人不太喜欢提的装备、后勤、经验等因素对战斗力的影响实际上往往作用比民族因素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二战英军陆军的表现,得一分为二,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们既有令人钦佩的韧性和战场上的英勇,也存在着战略上的失误和装备上的不足。总的来说,二战中的英国陆军是一支在逆境中成长,最终为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力量,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初期困境与撤退的荣耀:敦刻尔克奇迹与北非战场的不甘战争爆.............
  • 回答
    关于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微博上发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没有使用化学武器”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复杂性和历史事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WWII)的“敌对双方”是指轴心国(主要是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同盟国(主要是英国、美国、苏联、中国等)。 整.............
  • 回答
    德军吧大吧主“XXX”(在此不便透露具体ID)声称德国并不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观点在军史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讨论。对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一国家或个体的意志就能完全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涉及到战前国际.............
  • 回答
    战国后期战争规模超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话说出来,恐怕不少人会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有些荒谬。毕竟,一想到一战,脑海里立马浮现的是堑壕、机关枪、毒气弹、坦克,以及数以千万计的士兵伤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相对详细地去“看待”这个说法,并且让它听起来不那么像AI生成的呢?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关键点:“规模”这.............
  • 回答
    看待二战法国陆军的表现,需要剥开历史的滤镜,以一种更贴近当时实际情况的视角去审视。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胜利或失败的叙事,而是充斥着复杂因素交织下的真实写照。战前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差战前,法国陆军无疑是欧洲陆地上最庞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法国人在军事思想、装备和兵员素质上都投入了.............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