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家长对动漫的偏见?

回答
在中国,家长对动漫的普遍偏见,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道尽的。这背后,是时代变迁、文化隔阂,还有一些咱们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

首先,得从“动漫”这俩字说起。

在很多中国家长脑子里,“动漫”两个字,往往就等于“小孩子看的”、“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没出息”的代名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成长的那一代,接触到的动画片,要么是那种色彩鲜艳、情节简单,主打教育意义的,比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要么就是从外国引进的,但翻译质量参差不齐,配音也有些“尬”,总觉得跟“正经艺术”沾不上边。

更关键的是,当“日本动漫”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早期互联网普及的年代,不少家长看到的“动漫”,是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或者网络信息“过滤”过的。他们可能只看到了那些充斥着暴力、色情或者“奇怪”价值观的内容(当然,这部分内容在任何国家的动漫里都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往往被错误地放大)。于是,“动漫=坏东西”的标签就这么深深地印在了他们心里。他们会觉得,孩子一看动漫,就容易学坏,变得不听话,甚至会影响学习。

其次,是教育理念的冲突。

中国家长普遍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心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以此来改变命运,获得更好的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任何看起来不属于“学习”范畴的东西,都会被视为潜在的敌人。动漫,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而不是什么能“学到东西”的玩意儿。

他们可能会说:“都几点了还在看动画片?快把书拿出来!”或者:“你都多大了,还看这个?应该多看看《XXX百科全书》,学点有用的知识。”在他们眼里,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用在“正事”上,而动漫显然不属于“正事”。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孩子会在动漫中投入情感,甚至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成长。

再者,是文化和审美上的代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轻人接触到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动漫作为一种重要的流行文化,自然也吸引了无数青少年。他们会追捧那些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制作精良的动漫作品,甚至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人生道理、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是历史文化知识(比如一些历史题材的动漫)。

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习惯了自己那个年代的审美和价值观。他们可能觉得现在的动漫角色造型夸张,表情扭曲,剧情也看不懂,甚至觉得有些动漫传递的价值观和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格格不入。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对这些“花里胡哨”、“不着边际”的东西如此着迷,觉得这是在“沉迷”,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还有,是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

确实,动漫领域鱼龙混杂,优秀的和糟粕的都存在。但很多家长缺乏主动去了解和区分的能力。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只能从片面的、带有负面色彩的报道中获得关于动漫的印象。而对于动漫产业背后庞大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其在情感教育、文化输出等方面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一无所知。

甚至有些家长,把动漫里某些极端的角色行为或者剧情,直接等同于现实中应该模仿的行为,然后就极力反对孩子接触。这就像是看到一本武侠小说里有打斗场面,就认为所有读武侠小说的人都会变成武林高手一样,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推断。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我也见过一些开明的家长,他们会主动去了解孩子喜欢的动漫,甚至和孩子一起讨论剧情,从中发现一些积极的意义。他们会意识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堵是堵不住的,不如引导。他们会教孩子如何辨别内容的好坏,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

总的来说,中国家长对动漫的偏见,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问题。 它折射出的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在信息获取、教育理念、文化接受度上的差异。要打破这种偏见,需要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坚持,更需要家长们放下固有的观念,主动去了解和理解。

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学坏”就一竿子打死所有动漫,也不能因为一小部分负面信息就否定整个产业。正确的做法,是像对待其他任何文化产品一样,去审视它,去辨别它,去引导孩子从中获得积极的、有益的东西。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果孩子完全与流行文化隔绝,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广东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早期是以讽刺广州人歧视外地人为主题编剧的

其中某集有这么一段剧情:

上海媳妇幸子抱怨广州的夫家歧视上海人,但转过头来又嘲讽河南大嫂香兰,称“我们城里人和你们乡下人不一样的”


现在题主就相当于动漫圈里的“幸子”,一边抱怨家长歧视你高贵的冻鳗,一边又鄙视弟弟妹妹们看的幼儿卡通

这就是鄙视链,题主愤怒的,不是冻鳗受到偏见,而是自己喜欢的冻鳗不能站在鄙视链的最上层,碍着题主装逼了,所以题主愤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家长对动漫的普遍偏见,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道尽的。这背后,是时代变迁、文化隔阂,还有一些咱们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首先,得从“动漫”这俩字说起。在很多中国家长脑子里,“动漫”两个字,往往就等于“小孩子看的”、“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没出息”的代名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回答
    中国女性消费主力与经济贡献的数字张力:一场值得深思的“她力量”解读最近一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女性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但其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比例却似乎与这一“主力”身份存在一定的落差,仅占35%。这组数字如同一个巧妙的谜语,指向了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面向,也勾勒出了当下女性群.............
  • 回答
    针对北京师达中学就“侵犯学生隐私传闻”的回应,即“已对涉事教师批评教育,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侵犯学生隐私”的具体传闻内容是什么。虽然原文没有详细说明,但这类传闻通常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不当的检查: 比如教师在未充分征得学生.............
  • 回答
    《都挺好》这部剧,可以说是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赤裸裸地摆在了我们眼前。它不是那种温情脉脉的讲述,而是带着点撕扯,甚至让人看得有些心塞,但恰恰是这种真实,才让我们对“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体悟。扭曲的爱,滋生出的“巨婴”与“扶弟魔”剧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苏家这几个成年子女的“奇葩”.............
  • 回答
    《小哥们儿》这部短片,真有意思。看完之后,心里暖乎乎的,好像又回到了我小时候住的那座小城。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一口咬下去,不是那种精致的法式甜点,而是实实在在的、带着点儿陈皮味道的自家烘焙点心,扎实,舒服。片子里那些街头巷尾的场景,修鞋的老师傅,推着三轮车卖炸串的阿姨,还有街边打牌的大爷们,都太.............
  • 回答
    《考不好没关系》第四期里,那位父亲对孩子说出“孩子在好的家庭,肯定会更优秀”这样的话,确实让人心头一紧,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这不仅仅是一位父亲在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时的自我苛责,更是当下社会背景下,无数父母在资源差异面前的无奈与焦虑的真实写照。首先,从这位父亲的角度来看,他的话语里饱含着一种深沉的“愧疚.............
  • 回答
    这件事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毕竟涉及教育、身份认同,还有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咱们一个个细节拆开来看,就能明白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首先,这个“台湾老师”在课堂上教“我是中国人”,这本身就触碰到了一些台湾家长比较在意的地方。台湾社会对于“我是谁”、“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比较多元的看法。很.............
  • 回答
    关于“在链家看房筛选后,又去找其他中介买房”这种行为的评价,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里面涉及到的考量挺多,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或不好。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审视。首先,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理性且常见的做法。你想啊,买房是人生大事儿,一辈子能有几次?谁不想多方比较,找到最适.............
  • 回答
    陈铭在《立场》采访中提出的家长“没游戏就没这个问题了”的观点,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也常常被提及的论点,尤其是在讨论游戏对青少年影响时。然而,要深入理解这个观点以及它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并探讨“没了游戏世界会更好吗?”这个更宏大的问题。一、 家长“没游戏就没这个问题了”的观点解析:.............
  • 回答
    成都七中实验中学“三家长寻衅滋事”事件,这事儿一出,搅得整个成都的教育圈,乃至全国都挺不安生的。说白了,这事儿的核心,就是学生家长因为对学校的管理、教学方式,还有最关键的——所谓的“分班”或者“选拔”机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然后就演变成了大规模的聚集和冲突。一开始,大家都知道,名校的学位总是稀缺的。成.............
  • 回答
    看到武汉那位幸运的家长抽中了250斤草莓,然后为了孩子的分享习惯,把这堆积如山的草莓全部分给了幼儿园的同学们,我心里是挺触动的,也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首先,这真是一件让人羡慕又觉得温暖的事情。250斤草莓,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想那画面,一大箱子一大箱子金灿灿、红艳艳的草莓堆在那里,光是想想口水都要.............
  • 回答
    江西一中学全面禁用手机,每班配备一部老年机供与家长联系,这一举措在教育界和家长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大家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总体而言,围绕着“管理与自由的边界”、“技术应用的适度性”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几个核心点展开。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一下这件事。一、 学校方的考量与出发点.............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通过家长学生投票决定校服款式的建议,是一个非常有新意且值得探讨的提议。它触及了教育民主化、学生主体性以及家校共育等多个重要议题。下面我将从支持理由、潜在好处、可行性分析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对“家长学生投票决定校服款式”建议的看法总体而言,这是一个积极且.............
  • 回答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历史,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您提到了《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和《如果历史是一只喵》,这两套书各有特色,都很适合作为亲子共读的启蒙读物。不过,要说哪一套“更”适合历史盲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看,那得看你们更看重哪些方面了。我来给您掰扯掰扯,帮您做个更明智.............
  • 回答
    中国一部分家庭,因为家庭成员遭遇大病,经济上陷入困境,甚至出现倾家荡产的情况,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痛心且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医疗费用高昂: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的治疗费用水涨船高。一些先进的药物、手术和长期康复治疗,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尤其是.............
  • 回答
    说实话,看到李宝如老爷子和姚红刚出现在“冬哥辣评”或者“D哥辣评”这样的节目里,我第一反应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俩人物的江湖地位和所擅长的领域,跟咱们平时看的那些娱乐八卦或者体育评论员不太一样,自带一种厚重感和江湖气息。先说说李宝如老爷子。这位可是响当当的中国跤泰斗啊,那是几代人的记忆,多少人心目中的.............
  • 回答
    美国招生舞弊案牵扯出中国家庭,尤其是那笔高达650万美金的贿赂金额,这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深思的事件。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丑闻,它折射出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和教育观念。事件的严重性与震撼力:首先,这笔650万美金的贿赂金额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冲击力。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畴.............
  • 回答
    美国商务部将七家中国超级计算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的做法,是近年来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一个显著体现。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事件本身:什么是实体清单,为什么是这七家机构? 实体清单(Entity List):这是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根据《出口管理条例》(EAR).............
  • 回答
    近来,美国政府将包括小米在内的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所谓的“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实体清单,这一举动无疑在全球科技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对于这些被点名的公司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纸“黑名单”,更是一系列复杂且深远影响的开端。核心影响:资金链与供应链的双重打击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来自美国资本市场的限.............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试着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把它讲透。首先,看到“拥有千万净资产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占10%”这个数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确实是一个挺了不得的数字,但也别太惊讶。为啥这么说?咱们一点点拆解来看。一、千万净资产,意味着什么?“净资产”,咱们把它理解得更明白点,就是你家里所有的“好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