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被挪威议员提名 2021 年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有哪些获奖的政治家是实至名归的?

回答
特朗普被挪威议员提名 2021 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如何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提名本身: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门槛并不高。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规定,有资格提名的人数非常庞大,包括各国议会议员、政府成员、大学校长、前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及一些特定的国际组织成员等。挪威一位议员的提名,本身并不代表该奖项的最终评选结果,更不代表国际社会对特朗普成就的普遍认同。

在政治领域,提名本身往往也带有政治意图。这位挪威议员提名的理由,通常会是他认为特朗普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贡献,即使这些贡献在其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负面的。例如,他可能会提及特朗普撮合了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等国的关系正常化(《亚伯拉罕协议》),或者他在某些国际冲突中的调解努力。

对特朗普成就的评价:

关于特朗普在任期间的“和平贡献”,评价则非常两极分化。

支持者可能强调的方面:
《亚伯拉罕协议》: 这是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最显著的外交成就之一。它打破了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僵局,为地区和平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对朝政策: 特朗普政府曾采取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直接对话的策略,虽然未导致朝鲜完全弃核,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缓和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潜在的军事冲突。
打击ISIS: 特朗普政府在军事上继续推进打击“伊斯兰国”(ISIS)的行动,并宣布了其“领土消失”的胜利。
“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 支持者可能会认为,通过重新谈判贸易协议,保护美国产业,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从而间接促进了全球的稳定(尽管这种论调颇具争议)。

批评者可能强调的方面:
退出国际协议: 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等重要的多边协议,这被许多人视为破坏了全球合作,加剧了气候变化和地区紧张局势。
贸易战: 与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打响贸易战,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也加剧了国际间的摩擦。
煽动性言论: 特朗普在国内外的许多言论被批评为分裂性、煽动性,加剧了社会对立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质疑民主制度: 在国内,他对选举结果的质疑,以及在国会骚乱事件中的角色,都引发了对其是否尊重民主制度的担忧。
从中东撤兵: 尽管有人赞扬其减少海外军事介入,但批评者认为,从中东部分地区撤兵,反而可能导致权力真空,加剧当地的不稳定。

为什么提名会引起争议?

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是奖励“为促进民族和睦、裁减或取消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召开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的人”。特朗普的许多政策和行为,与这一宗旨存在明显的冲突。因此,尽管有议员提名,很多人认为他的“和平贡献”与诺贝尔奖所倡导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历史上实至名归的政治家获奖者:

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政治家获奖,其中许多获奖者被认为是实至名归的,他们的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和平。以下是一些例子,并尝试详细说明:

1. 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1906年
背景: 美国总统。
获奖理由: 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在调解日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因争夺在东北亚的势力范围而爆发战争,将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罗斯福总统通过斡旋,促成了双方在美国波茨茅斯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战争。
实至名归之处: 他在没有直接军事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蔓延的大型国际冲突,这在当时被视为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证明了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能通过谈判和妥协来实现和平。他的努力不仅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也稳定了东亚地区的局势。

2. 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1919年
背景: 美国总统。
获奖理由: 获奖主要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关,尤其是他关于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和努力。他在战争结束时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强调民族自决、自由贸易和建立一个旨在防止未来战争的国际组织。
实至名归之处: 国际联盟虽然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却是联合国的前身,标志着人类首次尝试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合作机制来维护和平。威尔逊的远见卓识和推动建立国际联盟的决心,为后来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他国内部分人并不支持他的外交政策,但其对国际和平机制的探索和推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64年
背景: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获奖理由: 他的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在领导非暴力反抗运动,争取美国非洲裔的平等权利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他通过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唤醒了美国的良知,推动了《民权法案》的通过,结束了种族隔离和歧视。
实至名归之处: 马丁·路德·金是和平主义的坚定实践者。他用非暴力这个强大的武器,对抗了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这种勇气和毅力,以及他对正义与平等的执着追求,感召了无数人。他的运动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激励了世界各地的和平与解放运动,其影响力至今犹存。

4. 纳尔逊·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1993年 (与F.W.德克勒克共同获奖)
背景: 南非反种族隔离领袖,后成为南非总统。
获奖理由: 曼德拉和前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奖,是为了表彰他们为南非从种族隔离制度走向民主、为建立一个公正的、非种族主义的南非所做的努力。曼德拉经历了27年的牢狱之灾,出狱后,他以惊人的胸怀和政治智慧,与德克勒克政府合作,和平地结束了种族隔离,并推动了民族和解。
实至名归之处: 曼德拉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被长期的监禁和压迫所磨灭斗志,也没有诉诸暴力复仇。他以宽恕和团结的精神,领导南非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但最终通向和平与民主的道路。他的“彩虹之国”理念,是对和平与和解的最佳诠释。

5. 戈尔巴乔夫 (Mikhail Gorbachev) 1990年
背景: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获奖理由: 他的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推动了“公开性”(Glasnost)和“改革”(Perestroika)政策,以及他允许东欧国家人民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决策。这些政策的实行,最终结束了冷战,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巨大冲突。
实至名归之处: 尽管他在俄罗斯国内备受争议,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尤其是他选择不使用武力镇压东欧各国争取独立的运动,以及他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保持相对和平的立场,对结束冷战、缓和全球紧张局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承担了巨大的政治风险,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

看待特朗普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需要区分“提名”和“获奖”这两个概念。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标准和历史传承,决定了任何一位获奖者都需要在促进和平、消除冲突、推动人类和睦等方面做出显著且被广泛认可的贡献。特朗普的政治遗产是复杂的,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鸿沟。因此,即便有议员的提名,最终他能否真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外界如何评价这一提名,都将是围绕着他对世界和平的实际影响展开的。而历史上那些实至名归的政治家们,他们的获奖,无一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刻,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行动,为人类和平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仅仅就半岛问题来说川普真的是“和平天使”,我是找不到美国历史上有第二个这么对北亲和的总统了。

今年因为传单问题北傀大搞军事挑衅,导致文在寅政权支持率暴跌,特别是北傀把韩国之前花了1500万人民币修的、才建好没两年的联络处大楼给扬了之后韩国世论尤其是网络上不少韩国人都在骂文在寅政权丧权辱国。结果你猜猜川普政权怎么反应的呢?

美助理国务卿卡纳佩 :仍准备同朝鲜对话,愿回到第一次朝美会谈时

川普政权不仅仅没有采取任何军事与武力回击,连口头威胁都没有,反而说愿意回到2018年两国首脑的蜜月期。估计大家都得说句:阿这……

然后对北政策特别代表比根也跑到韩国了,他的一些表态根本不像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美国风格。

【新闻分析】删除“无核化”措辞的美国,强调“韩朝合作”

前一天抵达韩国的比根代表8日在外交部同韩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李度勋举行朝核首席代表磋商,并在会后会见记者,称“美国完全支持韩国政府希望同朝鲜推进韩朝合作的目标”。尽管人们关注的是比根代表带来的对朝信息中是否包含“放松制裁”等朝鲜实际要求的内容,但破格的信息并未出现。不过比根代表当天的发言同美国政府此前多次强调“韩朝合作必须与无核化进展保持同步”的立场有一定差异。他当天没有使用“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或“最终、完全、可验证的无核化”(FFVD)等措辞。
李度勋本部长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鉴于当前的情况,我们就尽快打开(朝美)对话突破口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磋商。比根代表重申,美国有着灵活的立场,以便在同朝鲜重启对话时达成均衡的协议。”去年2月举行的河内朝美首脑会谈之所以破裂,是因为美国不但要求朝鲜完全销毁宁边核设施,同时还要求采取进一步的无核化措施,却拒不接受朝鲜有关放松制裁的要求。李度勋本部长所透露的比根代表的发言可以理解为,美国已表示有意在同朝鲜谈判时不会只要求采取单方面的无核化措施。美国能否通过“纽约渠道”或幕后接触向朝鲜转达具体腹案,朝鲜是否会对此作出回应,从而重启谈判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朝鲜外务省此前曾通过谈话中表示“无意同美国坐下来面对面对话”,比根代表就此强调“没有向朝鲜要求会晤”。这意味着,美国还没有提议接触,朝鲜就强硬地表示拒绝对话,美方对此感到不快。他还提到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和最近发表爆料性回忆录的前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称“我不受他们指导”。比根代表在当天下午通过美国驻韩大使馆另行转达的声明中批评说:“两人总是专注于消极和不可行的事情,而不是创造性的思考哪些是可行的。”比根代表说:“我从过去两年特朗普总统和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多次会谈的结果中得到指导方针。他们的设想才是我们团队的指导方针”。

你看北方这边还老傲娇了,就是不跟川普这边谈判,搞的川普的副国务卿觉得北傀把话说的太死直接巴掌打到笑面人脸上心里头有点不痛快。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川普政权跟南方的被视作“亲北左派”的文在寅政权的步调也是惊人的一致。

达瓦里希.川普同志还通过副国务卿同志在南方同务们的地界上向北方的同志们传达了难言之隐:美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比根:11月美国大选前难以举行朝美首脑会谈

这么推心置腹的、低姿态地对北方同志说“我现在暂时没法打开局面是因为现在还得忙着大选对付国内民主党的那些‘宵小’,等到11月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种信号,反正应该说是半岛南北分裂以来前所未有。

给北傀与美国当中间人的文在寅政权也挺有意思,这次北傀进行武力示威活动之后不仅没有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而是换了一个老从北、80年代参加过主思派NL活动并且曾经是韩国最大学生运动团体“全国大学生代表者协议会”议长的李仁荣担当统一部长,这个动作是演给谁看的不言而喻。


所以博尔顿回忆录里头爆料说什么川普试图单方面宣布停战但是被博尔顿与安倍拦下[1],说什么2018年为了尽快使得朝美首脑会谈取得成果干脆直接放弃在协议里头加入“早日解决绑架日本人问题”的条款[2]——这条等同于把日本人直接折价卖给了北傀,说什么川普对北政策完全就是被文在寅政权牵着鼻子走[3][4],我个人是认为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的(虽然说文在寅政权跟川普政权一样说博尔顿回忆录的涉韩涉朝部分是fake news):川普对北和平进程很大程度就是被文在寅为首的韩国进步自由派政权这个“中间人”乃至平壤方面牵着鼻子走。这点实际上已经有美国媒体在去年就发现了,我之前在如何看待日本制裁韩国美国不介入?里头就提到了《洛杉矶时报》在去年2月25日(恰好是朝美首脑在河内举行会谈的日子,但是那次会谈最后无果而终导致两国关系一直处在僵持状态)的时候发的文章Trump’s approach to North Korea wins him an unlikely fan base: South Korean liberals ,其中一些文字我节选出来你们感受一下:

Now, with Trump exchanging what he’s called “beautiful letters” with North Korea’s authoritarian leader andpushing for engagementwith the isolated country, the president has become something of a hero to South Korean liberals who have long advocated rapprochement with the North. Liberals here are praising Trump for diplomatic prowess and bold decision-making, with one prominent academic calling his presidency a “blessing” for the Korean peninsula.

“History is littered with paradoxes and ironies,” said Moon Chung-in, a special advisor to South Korean President Moon Jae-in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Yonsei University. “What progressives inSouth Korea consider in our national interest happens to perfectly line up with what Trump considers to be in the U.S.’ national interest.”

After spending his first year in office trading increasinglyhostile barbswith Kim Jong Un andthreatening to annihilateNorth Korea, Trump in June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to meet with a North Korean leader when he sat down with Kim in Singapore. This week, he’s set to do it once again in Hanoi.

The unorthodox,whiplash-inducing diplomatic coursecharted by Trump on North Korea has created atwilight zoneof political alignm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

Conservatives in South Korea, who were big fans of Trump’s “fire and fury” approach circa 2017, are now alarmed by his love affair via Twitter with Kim. The right-leaning South Koreans are on the same page as many Democrats in the U.S., traditionally a stronger champion of engagement in foreign policy than Republicans, who also are skeptical of Trump’s starry-eyed detente with North Korea that began at the first tete-a-tete.

相比之下,长期反北的韩国保守派反而跟自由派的美国民主党在对北问题上有着类似立场:

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D-San Francisco), in a meeting this monthwith a delegation of South Korean lawmakers, expressed strong doubts about the talks, saying she does not trust North Korea, according to the South Korean politicians. Since before last year’s summit in Singapore, Democrats in both the House and the Senate have raised alarm that Trump may bargain away too much too soon to the North Koreans for a signature foreign policy achievement or maybe a Nobel peace prize.

In full agreement with her was the leader of South Korea’s conservative Liberty Korea party, Na Kyung-won, who told South Korean reporters that she had told Pelosi she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suspension of military exercis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 troops being removed 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

大家可能忘记了一点事实,就是日本与韩国实际上纳入美国为首的“自由阵营”范围都是在民主党执政时期所进行的,像李承晚与朴正熙政权能站住脚跟反而是当时在美国执政的民主党政权实际支持的结果,或者说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实际上是美国民主党那些“帝国左派”、自由主义者打下来的:杜鲁门政权不仅帮助韩国右派镇压了亲共、容共的泛左翼势力以及像临政系这样的民族主义势力,而且还最终发动了朝鲜战争保住了大韩民国的半壁江山;朴正熙掌权之后为了获取美国支持不惜给JFK写过非常谄媚的信件最终获得对方信任,到林登约翰逊政权时期,韩国国内爆发不满韩日秘密外交的6.2运动甚至于连执政的民主共和党都开始劝说朴正熙下野的时候,驻韩美军司令(基本可以说是在白宫授意下)乘坐直升机到青瓦台说服朴正熙不要打退堂鼓使得后者坚定决心通过武力一举击垮了这次反抗运动;克林顿更是在对北问题上总体持比较强硬的立场甚至考虑过出动轰炸机炸毁宁边核设施。

美国民主党在对北问题上的冷战式思维基本上可以说跟日本自民党以及韩国保守派相当一致。关于美国民主党的外交政策为什么一直都非常帝国主义、非常具有进攻性可以参考下列文章:

塞缪尔·莫恩:美国左派 [5] 如何超越“自由国际主义”

《国家》杂志 | 美国左派为什么拥抱帝国

你再对比一下共和党这个以爱国军棍右棍政党执政的时候在半岛事务上做了什么:

  • 艾森豪威尔下令停战并且还制止了李承晚政权为了继续战争的军事挑衅行为,一举粉碎了李承晚念念不忘的“武力统一”梦想,直接奠定了现在南北分断体制的局面不说还让南伪对北傀多让出一些土地
  • 尼克松执政时期压缩包括韩国在内的美国驻军与基地规模,并且向韩国通报撤离美军第7和第2师的设想并且成功撤走了第7师。按照1971年美国驻韩大使波特的说法美国政府不仅要让韩国“中立化”,而且认为“即使韩国遭遇侵略,美国也不会介入”,吓得朴正熙政权一面不得不偷偷派人跟Kim II Sung会谈一边大搞自主国防、经济民族主义并且偷偷发展核武器
  • 里根政权直接迫使全斗焕废核,断掉了韩国的自主国防梦,结果就是“自主国防”尔后居然变成了韩国进步自由派的主打主张之一,并且使得保守派彻底丧失民族主义道义制高点。美国方面通过类似于向皮诺切特政权施压的方式最终迫使全斗焕政权开启民主化进程,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亲北的民主进步阵营的崛起直到今日文在寅几乎可以说是第六共和国以来最强势的实权总统
  • 小布什政权虽然说嘴上对北强硬但是却最终还是相当容忍了卢武铉政权以至于后者能和中国大陆一起就涉北问题在华盛顿积极进行游说,并且在政权后期接受了卢武铉政权的对北和平政策,同时通过了帮助韩国打压日本的121号决议。当然了,也是在小布什时期北傀才拥有了氢弹

谁才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亲北派”,一目了然。《铁雨2》里头以达瓦里希.川普为原型的斯科特总统说自己帮半岛南北方抵挡住了在野的民主党以及白宫与国会里新保守主义者的压力,绝非虚言。更不用说这届欧美右翼民粹整体不喜欢对外战争而更倾向于孤立主义,像川普这种至多也就是来次针对苏莱曼尼斩首行动的空袭这么点大的军事行动或者采用贸易战手段威胁他国,甚至于都把以往帝国主义时代积累下来的移民群体这一“人力资源”当成是国家的累赘急于把这些人甩出去。

参考

  1. ^博尔顿回忆录:特朗普曾希望宣布朝美终战宣言,但遭到了安倍的反对 https://kandianshare.html5.qq.com/thirdPartyShare?originUrl=http%3A%2F%2Fchina.hani.co.kr%2Farti%2Finternational%2F8336.html&userId=2200f3053af76411
  2. ^「拉致」声明から外れた経緯記す 米朝首脳会談、ボルトン氏回顧録 https://graykandianshare.html5.qq.com/thirdPartyShare?originUrl=https%3A%2F%2Fnews.yahoo.co.jp%2Farticles%2Fd4198170cae33b033ce6e03561fa78c40fac3192&userId=2200f3053af76411
  3.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0891110
  4.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643388
  5. ^ 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的语境下“自由主义”一般都会被默认为“左派”
user avatar

都别笑。川宝就实至名归。不信你跟他前面那一堆比一比。

在任4年,总共就打了59发废旧战斧,按毛子说法还基本都被拦了,连观海都有,凭啥川宝没有?

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9年2月~6月:科索沃战争

2007年~2010年:索马里内战

2011年3月19日:利比亚战争

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伊拉克战争

2001年10月7日开始:阿富汗战争


守护最好的川宝!MAGA!

user avatar

原因是促成了“以色列和阿联酋的和平协议”

我不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是谁,但甩开巴勒斯坦,寻求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平,这个办法成功了。

巴勒斯坦的掌权者并不想和平,和平可能对巴勒斯坦人有好处,但对他们没好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被挪威议员提名 2021 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如何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提名本身: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门槛并不高。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规定,有资格提名的人数非常庞大,包括各国议会议员、政府成员、大学校长、前任诺贝尔和.............
  • 回答
    挪威两位议员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一事,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相当令人瞩目和引发讨论的事件。这背后涉及的考量、动机以及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番。首先,从提名者的角度来看,挪威议会,特别是工党议员Christian TybringGjedde和进步党议员PerWilly .............
  • 回答
    近期,特朗普在中国被曝出一个“从未公开的个人银行账户”的消息,这无疑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这件事牵涉到一些敏感的议题,包括商业利益、政治透明度以及国家安全。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分析。首先,事件的背景和信息来源:这个消息的披露,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媒体的调.............
  • 回答
    特朗普被弹劾调查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从始至终,它都像一场裹挟着政治斗争、法律程序和公众舆论的巨型风暴,不断地撕扯着美国的政治格局。要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弹劾的缘由:根基何在?首先得明白,特朗普被弹劾调查的导火索是什么。最核心的事件是发生在2019年,围绕着他与乌克.............
  •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言论,在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言论的重要性及其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1. “一个中国政策”的核心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中国政策”的含义。它并非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拥有主权,而是美国在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
  • 回答
    对于特朗普的“可乐按钮”被拜登移除这件事,我得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可乐按钮”是啥。我理解啊,特朗普在白宫的时候,有个他专门的那个设备,据说一按就能送来他想要的饮料,一般就是健怡可乐(Diet Coke)。这个东西在他当总统期间,算是他一个标志性的“小习惯.............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的推特账户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后被永久禁用,而不是“短暂停用”。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说是美国乃至全球社交媒体监管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事件的背景: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正在认证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国会大厦,试图阻止这一进程。在此之.............
  • 回答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任期间,利用军事预算挪用资金修建美墨边境墙一事,最终被法院裁定为违法,这无疑是一次对行政权力边界的重大审视,也深刻反映了美国国内在边境政策、法律权威以及权力制衡等多个层面的激烈博弈。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的裁定是基于对美国法律,特别是关于国会拨款权力的严格解读。美国宪法明确规定,.............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首次被贴上“事实核查”警告标签,这无疑是社交媒体平台在应对政治人物言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性,也触及到了言论自由、平台责任以及信息真实性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特朗普又是否会因此改变他的言行习惯呢?让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首先,“事实核查.............
  • 回答
    特朗普的推特密码被破译这件事,说实话,确实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而且挺有戏剧性的。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首先,从技术层面讲,这件事本身就挺让人惊掉下巴的。你想象一下,一个前总统,掌握着那么多敏感信息,他使用的推特账号,居然能被破解,而且据说还是一个普通人干的。这不就相当于你家门锁是大名鼎鼎的五.............
  • 回答
    特朗普与 Billy Bush 的私人对话被放出,可以说是美国政治史乃至公众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和争议性的事件。这段对话的曝光对特朗普的竞选、个人形象以及对公众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对话的背景和性质: 时间点: 这段对话发生在2005年,当时.............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2020年11月9日(美国东部时间)发布了一条推特,宣布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的职务已被终止。这一举动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产生了潜在影响。事件经过:特朗普总统的推文内容非常简洁明了:“我很高兴地宣布,马克·埃斯珀已经辞.............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特朗普行政命令导致中国三大运营商被纽交所摘牌并退市”的说法,目前并无官方信息或权威媒体报道证实这一事件。以下从背景、可能的误解、实际影响及中美关系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的误解1. 中国三大运营商的上市情况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在美国纽.............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罗切斯特大学,一位计算机系的教授因为公开表达对特朗普的支持,被学校方面约谈,并且事后还发表了公开道歉。这件事一出来,立刻在学术界和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往往还挺尖锐的。从一些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似乎触及到了学术自由的底线。大学,尤其是像罗.............
  • 回答
    寄给特朗普总统的包裹里发现蓖麻毒素,这绝对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调查和处理程序。我会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和可能的处理方式,尽量让你感觉更像是从一个人那里听来的分析,而不是冰冷的AI报告。首先,这事儿一出来,整个国家级别的安全警报肯定就立刻拉满了。大家想想,总统的安全是国.............
  • 回答
    Parler平台因其聚集了大量特朗普支持者并成为传播政治观点、甚至煽动性内容的温床,最终被多家科技公司联合“关停”,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Parler的定位与崛起背景: “自由言论”的庇护所: Parler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
  • 回答
    最近发生在飞机上的那件事,伊万卡·特朗普遭遇了来自其他乘客的尖锐批评和言语攻击,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具体情况是,据报道,她带着孩子乘坐航班,正准备登机的时候,有乘客开始对她出言不逊,表达了他们对她的政策以及她父亲执政的不满。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件事有几个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从言论自由的角度来说,我们.............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劲的,特朗普在推特上被永久封禁,然后他老人家一拍脑袋就说要自己搞个新平台。这一下,整个舆论圈又炸开了锅,众说纷纭。为什么会被封?首先得说说,为啥特朗普会从推特这个“主战场”被踢出来。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去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被冲击的那档子事儿。当时,特朗普在事发前后发布的一系列推文,被.............
  • 回答
    2016年11月18日,副总统当选人迈克·彭斯在观看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时,在演出结束后遭到了观众的嘘声。演出结束后,饰演“亚伦·伯尔”的演员布兰登·维克托·迪克森代表整个剧组,向彭斯发表了一段话,表达了他们对彭斯及其即将上任的政府的担忧,特别是关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问题。事件的经过与细节:事发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