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一点。
当然了,首先《四书章句集注》只能借鉴。在训诂态度上,朱熹是很没原则的。如果把朱熹的训诂奉为圭臬就emmmm了。
《中庸》一文,与其说是对孔子的“道”、对儒家之道、君子、圣人之道的总结,不如说是升华。
中庸里面,蕴含了儒家尝试用圣人之道解释“天地万物之道”(世界观),譬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注:这一句十分十分重要。道出了格物致知的本质。
未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