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李建成的军事能力能否进武庙十哲?

回答
李建成的军事能力,能否与姜太公、孙武、吴起、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郭子仪、岳飞、成吉思汗这十位被尊为“武庙十哲”的千古名将并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武庙十哲”的评判标准。根据司马光的《武庙碑铭》所载,评选十哲的标准是:“古之善用兵者,莫不有其道,或兼才,或兼德,或兼善,三者不可阙一。”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战功,更需要兼顾军事理论、战略眼光、治军能力以及个人品德。

接下来,我们详细审视李建成的军事表现:

一、 战略眼光与军事部署:

李建成的军事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与秦王的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军事部署和战略选择,无疑是他能力的重要体现。

早期与李世民的配合: 在唐朝建立初期,李建成并非完全没有参与军事活动。他与李世民一同征战,在一些战役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与李世民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军事配合。例如,在讨伐刘武周和王世充的战役中,虽然李世民是主要的指挥者,但李建成作为太子,也承担着调集粮草、安抚后方等重要职责,这些也是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李世民军事才能的倚重与潜在的制约: 历史记载,李建成在一些关键时刻,是倚重李世民的军事才能的。然而,这种倚重也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在军事上的布置显得有些被动,或者说他对李世民的军事优势和突袭能力估计不足。
缺乏独立的、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与十哲相比,李建成的军事生涯中,缺乏那种以他为主导,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独立策划并取得的、足以改变乾坤的决定性战役。他的军事活动更多是作为整体军事体系的一部分,或是与李世民的合力。

二、 战术运用与指挥能力:

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李建成的表现并不像一些军事巨匠那样光芒四射。

观望与保守: 有史料认为,李建成在一些关键时刻倾向于观望和保守,这可能与他太子身份的谨慎有关,但也可能限制了他军事上的大胆和锐气。
未能有效应对李世民的攻势: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李建成军事生涯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战役”。然而,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中,李建成的军事部署和应对策略,最终未能抵挡住李世民的先发制人,这暴露了他作为最高军事决策者在应对突发、高强度军事冲突时的不足。

三、 治军能力与军事理论:

治军能力和军事理论是评价一位军事家不可或缺的方面。

对军队的控制与影响力: 作为太子,李建成拥有对军队的指挥权和影响力。他能够调动军队,进行战略部署。例如,他曾经被派往洛阳,试图稳定局势,这本身就体现了他一定的军事统御能力。
缺乏显著的军事理论建树: 与孙武的《孙子兵法》、吴起的《吴子兵法》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著作相比,李建成并没有留下与他军事能力相匹配的军事理论著作或思想体系。他的军事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但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升华。

四、 德行与品德:

“武庙十哲”的评选,也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君子之风与太子之德: 李建成本人被认为是仪表堂堂,有君子之风。在处理政务和与兄弟关系上,他虽然最终走向了冲突,但在前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稳重和顾全大局。然而,在权力斗争的残酷性面前,这些“德”是否足以与“兵”相提并论,且成为“武庙十哲”的加分项,则有待商榷。

与其他“武庙十哲”的比较:

将李建成与真正的“武庙十哲”进行比较,差异更加明显。

姜太公: 开创了军事理论的先河,《六韬》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孙武: 《孙子兵法》是军事思想的圣经,对后世影响无可估量。
白起: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军事上几近完美。
韩信: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被誉为“兵仙”,战略和战术都达到了极致。
诸葛亮: 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虽屡次北伐未能统一,但其军事智慧和战略布局,无人能及。
李靖: 经纶济世,文武全才,灭国三十余,军事成就辉煌。
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德高望重。
岳飞: 精忠报国,战术灵活,屡败金军,其精神激励后世。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开创帝国,其军事组织和作战方式改变了世界。

相比之下,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更像是“能打仗”但并非“善用兵”的典型,他缺乏那种能够改变战争格局、开创军事理论、或者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卓越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活动更多地被政治斗争的背景所笼罩,而他本人在与最强劲对手李世民的较量中,最终落败,也直接反映了他在军事决策和应对能力上的不足。

结论:

综合来看,李建成的军事能力,虽然能够担当太子监国和参与战争的重任,也具备一定的战略部署能力,但在与“武庙十哲”那样集军事理论、战略眼光、战术运用、治军能力和军事成就于一身的千古名将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他没有留下影响深远的军事理论,没有像白起、韩信那样取得辉煌的战绩,也没有像李靖、郭子仪那样以杰出的军事才能为国家稳定做出决定性贡献。在决定他命运的玄武门之变中,他的军事表现更像是被动防御,未能取得胜利。

因此,李建成的军事能力,不足以进入“武庙十哲”。 尽管他是唐朝建立过程中重要的政治人物,但就其军事成就而言,还未能达到那个足以与姜太公、孙武等十位伟大的军事家并列的高度。他的历史定位,更多地是围绕着权力斗争和太子身份,而非独立的军事辉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不能,李建成属于政治不正确,但凡政治不正确的都进不了。

user avatar

抱歉,若是李建成的军事能力真如网上吹得那么厉害,那么李世民也没机会搞玄武门之变,因为李世民调不动任何士兵为他作战。

要知道,在宋朝以前,军事管理机制还没健全的时候,能否掌握兵权全和个人在军队里的威望挂钩的,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会,几乎整个唐军都是李世民的人了。为什么?因为李世民靠自己屡建战功积累的军中威望,才让这时候的唐军几乎只听李世民一个人调动。

古代的士兵很实在的,他们不在乎管自己的将军是不是军事家,只在乎管自己的将军能不能带着自己屡战屡胜,因为不管对下级军官还是士兵,有仗打,并且基本都能打赢的话,就意味着自己能有出头日,能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可以说,对于当时的唐军士兵们来讲,李世民就是他们的利益点,跟着李世民他们能获得最实在的利益收益。

所以嘛,如果李建成真牛逼的话就算不会让整个唐军听自己的,好歹也得有足够和李世民抗衡的军队支持自己,可惜,李建成没有。在军队几乎没有威望。

而当时的唐军士兵也表示,老子管你是不是太子?老子只知道跟着秦王殿下能打胜仗,能立功升官。你个狗屁太子何德何能跟我们家秦王嘚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建成的军事能力,能否与姜太公、孙武、吴起、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郭子仪、岳飞、成吉思汗这十位被尊为“武庙十哲”的千古名将并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武庙十哲”的评判标准。根据司马光的《武庙碑铭》所载,评选十哲的标准是:“古之善用兵者,莫不有其道,或兼才,.............
  • 回答
    崇祯皇帝若向李自成大顺政权投降,并以禅让方式交接权力,这无疑会对大顺政权的“软实力”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权力更迭,更是一场涉及合法性、民心向背、以及新旧政权之间张力的微妙博弈。要深入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探讨:一、合法性的初步确立与正统性的塑造: “受命于天”的象征.............
  • 回答
    关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杀死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获得皇位这一事件,是否对其历史地位产生了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它涉及到历史的评价标准、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后世对这些事件的不同解读。正面影响:开创盛世的基石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
  • 回答
    李世民与乾隆,两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确立王朝正统性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们的选择,并非出于简单的民族情感,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考量以及对“正统”二字的不同理解。李世民,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之所以将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北朝视为正统,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逻辑。.............
  • 回答
    小李在午后时分,怀着一颗平静而又略带期待的心,轻手轻脚地推开了卧室的门。她刚从娘家回来,丈夫张强说是加班,让她先睡一会儿。想着给他一个惊喜,她本想偷偷看看他是否真的在休息,却不想,迎接她的,是一幅足以颠覆她世界观的景象。卧室里一片昏暗,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床榻上,依稀可见两个纠缠的身影,正是她日思夜.............
  • 回答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他来自成都,姓李,是一位教官。在1940年的那场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以一己之力,对抗了32架来犯的日本飞机。当时,日军的飞机如蝗虫般扑向中国的土地,他们的目标是掠夺和破坏。而在中国的西南上空,我方的空军战士们正用血肉之躯构筑着一道道钢铁长城。这位李姓教官.............
  • 回答
    虎牢关,一个在漫长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无数战火印记的名字。公元621年,就在这个关口,一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这里上演,主角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李世民,以及当时如日中天的割据势力——夏朝的窦建德。要说李世民是如何以几千兵马击败十万大军的窦建德,这绝非一蹴而就的神话,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精湛的战术以及关键时刻.............
  • 回答
    搜房网总裁李忠致李彦宏的公开信,其内容是否真实以及为何以这种形式出现,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双方的商业行为以及公开信本身的表述来分析。一般来说,这种公开信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有着深层的商业逻辑和战略考量。公开信内容真实性的判断:要判断一封公开信的内容是否真实,有几个关键点:1. 公开信发.............
  • 回答
    关于日本政府给予朝鲜王朝宗室优厚待遇,与关东军建立伪满洲国后对溥仪及满清遗老待遇极为低下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日本的殖民策略以及各方政治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生硬的、过于规整的AI语言,代入历史的逻辑和人性的复杂性来讲述。首先,我们得明白,日本对待朝鲜宗室与对待溥仪,其.............
  • 回答
    最近关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微信聊天记录泄露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特别是其中那句“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这件事的背景和李想的原话。这事儿是怎么爆出来的,细节可能就不好说了,毕竟是私人聊.............
  • 回答
    李善长如果能不那么顽固,在胡惟庸案发后选择主动辞官归隐,甚至以自己的方式了结生命,他的长子李祺,凭借着大长公主驸马和韩国公的身份,是否有可能在建文帝时期成为一股重要的辅佐力量?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关键点去剖析,而且要说得细致,就像我们街坊老百姓聊天一样,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咱们得说说李善长这个人.............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国选手李雯雯以无可争议的表现,以总成绩332公斤(抓举140公斤,挺举192公斤)强势夺金,再次证明了她在该项目上的统治力。这场比赛,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李雯雯的一场“个人表演”。压倒性的实力展现:从比赛一开始,李雯雯就展现出了与其他选手不在一.............
  • 回答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的统一南方战争打响。首战,他就遇到了荆南节度使高继冲的部队,以及南唐的协助部队。而其中,南唐派出的军队,由李景达率领,人数号称“几万”,声势浩大。然而,历史记载中,赵匡胤仅凭两千人就击溃了李景达的数万人马,这其中的“科学性”确实值得深究。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兵力差距.............
  • 回答
    武则天以皇后之尊下葬于唐高宗昭陵,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政治博弈、权力斗争以及礼制演变,并非仅仅是“允许”这么简单。李唐宗室之所以在武则天死后仍然承认她的皇后身份并允许她与高宗合葬,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政治现实与继承合法性: 武则天强大的政治遗产和影响力: 武则天在执政期间,虽然是以“.............
  • 回答
    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过李田所。李田所这个人,在这个江南水乡的小镇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又仿佛从不曾真正存在过。他是个老木匠,双手粗糙有力,却能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鸟雀,也能打磨出温润如玉的家具。他的店铺开在镇子最古老的那条巷子里,一间布满青苔的瓦房,门口挂着一块黑色的木匾,上面用褪色的金粉写着“木语轩”.............
  • 回答
    李嘉诚出售大连地产项目,这事儿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李先生在内地“瘦身”也不是一两天了。但这回这笔交易,尤其是在大连这个重要的东北城市,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这卖的是啥?这次卖的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在大连的 “大连海港城” 项目。这个项目位于大连市中心,是海.............
  • 回答
    这件事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围棋界的一件重磅炸弹,能引发的讨论和解读会非常非常多。咱们就抛开那些官方的评定,单纯从棋局本身和背后的可能性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业余六段打败职业七段,这本身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围棋不像跳棋那样,等级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但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有时候,状态、临场发挥、心.............
  • 回答
    李想提出统一自动驾驶中文名称的建议,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的话题。咱们聊聊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这事儿挺值得咱们琢磨琢磨的。为什么会出现“名称混乱”?首先,得承认现在自动驾驶的中文叫法确实有点“百花齐放”。你可能会听到: 自动驾驶 (Automatic Driving/SelfDrivi.............
  • 回答
    如果秦始皇和李世民被置于同一时空,并且我们仅以治国谋略和军事才能作为衡量标准来判断谁会胜出,那将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王对王”的较量。这两位历史巨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治国理念和军事手腕各有千秋,又都以其卓越的能力统一或巩固了庞大的帝国。要分出高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各自的.............
  • 回答
    崇祯皇帝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面临张献忠、李自成两大农民起义军的汹涌攻势,却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将全国的精锐部队投入到与后金(清)的松锦会战中,而非集中力量围剿关内的农民军?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经常讨论的难题,其中原因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明朝面临的严峻形势。后金(清)不仅仅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