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只松鼠」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

回答
“三只松鼠”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休闲零食行业的现象级品牌,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背后一系列精准且大胆的营销策略的支撑。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他们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品牌工厂”,用现代化的思维和互联网的语言,重新定义了传统零食的销售方式和品牌形象。

一、 找准风口,深耕互联网基因:

“三只松鼠”诞生的时机恰好是中国电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没有选择传统的线下渠道,而是allin线上,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品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让他们能够:

降低初期成本,快速触达海量用户: 相比于铺设线下门店的巨额投入,“三只松鼠”只需要一个完善的电商平台和高效的物流体系。这使得他们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精准用户画像,个性化互动: 互联网平台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这使得“三只松鼠”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年轻、追求品质、热爱新鲜事物、活跃于社交媒体的网民。基于此,他们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推荐和内容营销。
快速迭代,响应市场变化: 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用户反馈的快速性。“三只松鼠”能够迅速了解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并快速调整产品、营销策略,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 打造极具辨识度的“IP化”品牌形象:

“三只松鼠”最核心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仅是卖零食,更是构建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情感连接的品牌“IP”。

可爱的吉祥物“松鼠”: 一个圆润、活泼、有点呆萌的松鼠形象,瞬间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眼球。这个IP不仅仅是一个Logo,更是品牌情感的载体。它贯穿于包装、宣传、客服等各个环节,让品牌具有了人格化和生命力。
拟人化沟通,制造情感共鸣: “三只松鼠”的客服、文案都充满了拟人化的语言风格,像是朋友一样与消费者互动。“亲”、“主人”、“鼠”等称谓,以及各种幽默俏皮的表达,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营造了一种亲切、有趣的购物体验。这种“非传统”的沟通方式,在当时的零食市场是独树一帜的,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粘性。
场景化营销,赋予产品情感价值: 他们不仅仅卖坚果,更是卖“场景”。比如“办公室下午茶”、“追剧零食”、“分享时光”等等。通过这些场景的描绘,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购买了一种生活方式或情感体验。

三、 极致的“用户体验”和“内容营销”:

“三只松鼠”深谙“体验为王”的道理,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开箱即惊喜”的包装设计: 他们的包装不仅好看,还充满了巧思。比如,除了产品本身,还会附赠一些小配件,如湿巾、开果器、收集袋等,让消费者在拆开包装的那一刻就感受到惊喜和被重视。这种“小确幸”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分享意愿。
PGC+UGC的 内容生态:
PGC(专业生产内容): “三只松鼠”会制作大量高质量的短视频、图文内容,展示产品制作过程、品牌故事、用户使用场景等,这些内容既有信息量,又有趣味性,能够吸引用户主动关注和传播。
UGC(用户生产内容): 他们积极鼓励用户分享购物体验,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各种话题挑战、晒单活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如抽奖、积分奖励)激励用户创作内容。这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海量的免费宣传,更重要的是,用户生成的内容往往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能够有效影响其他潜在消费者。
社群运营,打造粉丝经济: “三只松鼠”非常重视社群的建设。他们会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粉丝群,与核心用户进行深度互动,听取意见,发布新品预告,甚至邀请用户参与产品共创。这种方式让粉丝感受到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转化为品牌的忠实拥护者。

四、 颠覆性的营销手段:

“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 他们将营销融入到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中,让用户在享受产品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品牌信息。例如,包装上的趣味文案,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
跨界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只松鼠”也积极与其他IP、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例如与动漫、电影、甚至是一些生活类App合作,通过强强联合,触达更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直播带货的先行者: 在直播带货风靡之前,“三只松鼠”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并积极尝试。通过与头部主播合作,或者自建直播团队,他们能够直观地展示产品,与消费者实时互动,并提供限时优惠,极大地促进了销售转化。

总结来说,“三只松鼠”的成功,是互联网思维、品牌IP化、用户体验至上以及大胆创新的营销策略的集合体。 他们没有被传统零食行业的固有模式所束缚,而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零食销售变成了一种有趣、有情感的体验,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零食帝国”。他们的故事,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关注三只松鼠很久了。

我之所以关注他,一开始是想知道,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的营销招数是否有效,因为事实上,他是传统营销人士转行做的电商,而非自成长的电商。

章燎原作为第一批触网的传统营销人士,透过他,我认为能观察到未来传统营销、传统商家对电商现有业态的胜负态势。

很幸运,见证了三只松鼠的崛起。或者说,第一阶段的崛起。

三种松鼠有很强的团队,章燎原挖了很多人才,囊括了电商的各个方面。这是他崛起的第一前提:再好的设想、战略,没有靠谱的人去实施,那就等于空气。

其次是他合适现状的管理。很明显,大方向和小细节都抓的很好。大方向是,抓评论、抓客户回馈;细节则体现于是平面设计和客户体验全流程。

但是,上面的这些都是浮云——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一定稳定销售额的大中小卖家来说,他们好奇,为什么自己做不大,自己打不破行业第一的爆款式垄断,而章燎原可以打破原有的行业格局、打破原有的爆款,进而做大

如果做沙盘推演,我以为章燎原的战略要点在于如下几点:

1.在红海中挖掘蓝海。

坚果类市场,是个红海市场。

但是碧根果(松鼠家的主打产品)是个蓝海市场。

做个对比,再看看老产品开心果

我们看到碧根果极具成长力,它离市场饱和还远得很。

这里举个例子,大概2006年左右,我第一次吃碧根果,奶油味的,口感很棒,感觉比核桃好。然后我请朋友吃了一颗,她后来在qq告诉我说,念念不忘,逼着男朋友找了很久,买到了,不过好像没有我的好吃。

所以,章燎原选择碧根果作为主打,是有深刻动机的。碧根果本身市场的扩大也是支撑三只松鼠目前业绩的第一个关键原因。

如果你觉得这就是蓝海,你就simple了。

中国商人足够多。任何蓝海都是红海。只不过,有的是浅红,有的是深红。碧根果为代表的新一代坚果市场,是个浅红,这里还不曾出现一个领导品牌。

碧根果市场,很热闹,竞争很残酷,不是你挂个三只松鼠牌子就可以卖到爆的。但是这个市场足够大。足够大的市场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几个2级市场。

在这里我简单的分为两个主要2级市场,A市场:散货坚果市场、B市场:袋装坚果市场。

A市场的代表并非是某个Tmall商家,而是实体中的炒货铺,其特征为:购买的便捷、需求的偶然性、品牌的弱化

B市场的典型代表也是一个实体,来伊份(它卖不卖坚果不重要)。其特征为:需求的稳定性、严苛的综合质量要求、口味的独特性

B市场的主要受众是:办公室一族、宅人。他们购买坚果的本质需求是:给这个无聊或者忙碌的下午,添一点滋味。次级需求是满足口腹之欲和补脑强身。

从这个需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最重视的产品特点,不是便宜。而是不要给自己带来不愉快。买着太累,是不愉快;坏的太多,是不愉快;包装太蹩脚,是不愉快;外壳太硬,是不愉快;吃完了手太脏,是不愉快;壳子没处扔,是不愉快……

他们希望一点不愉快都不要有。他们希望淘宝上有这么一家坚果店,看见它的招牌,就尽管去买,而不用担心这担心那。他们要的是淘宝上的来伊份。

但问题是,正如传统营销出身的邹学海认为:网络上没法做品牌,因为没法靠装潢取胜、也没法靠商场背书取胜……所有传统招数都失效了。淘宝,是品牌的死亡泥沼。乍一听,似乎如此,2013年,好多曾经的淘品牌消失了——虽然他们其实从不曾是一个真正品牌。

章燎原也发现了这个症结。他扬弃了壳壳果的很多招数。他针对互联网,开创了全新的品牌塑造方式。我称之为:对话式营销。



2.对话式营销

有种老说法,比如在足球界,梅西是马拉多纳的继承人;比如在篮球界,科比是乔丹的继承人。但是,我们其实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继承他人,每个人都得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超越前人。因为,世界时刻在变。

商业也是一样,世界变了,玩法变了。你还秉承旧道,一门心思光大门楣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传统营销的套路,是没法在互联网打造品牌的。你必须开创新的套路。

互联网的属性是虚拟,传统商业很多打造品牌的实打实的招数完全用不上。

互联网的第二个属性是泛滥,即使你“成功”再现了某招传统功夫,也会顷刻间被同行抄袭到烂——迟早而已。

互联网的第三个属性是社交网络。“人”开始比“信息”重要。一个例子是,书开始免费(网络小说),但是作者的名气越来越值钱,甚至有商家来买断。

从前,我们把品牌的外在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现在,客户看不到这些了,我们就把品牌代言人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让客户可以和代言人一对一的交流!

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唯一性,品牌就是熟悉,品牌就是与众不同。当我们塑造了唯一性的品牌代言人。这个品牌自然就活了。

这个品牌代言人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三只松鼠采用的是其中一种:品牌虚拟化。并且是最亲民的卡通虚拟化——这和坚果的休闲零食特质是符合的。

所以我们看到,不论是三只松鼠描述页的第一屏,还是松鼠包裹的附送物,抑或是松鼠客服的个性化,都是“三只松鼠”这个卡通形象的表现,这种塑造是全程的,是一以贯之的,是统一和谐的。

“我和你交流了”,你一定会记住我。深浅而已。

其实这一招,其雏形早已有之。比如传统的服装小店(老板娘是代言人)、比如淘宝很多百万级卖家(老板有一个口语化的自称,页面到处是自言自语)。

对话式营销是支撑松鼠业绩的第二个关键。



3.适销对路

完整的销售扩大流程如下图。

从传统商业来说,就是找到最适合开店的区域,比如小区门口(找到优质流量来源);然后优化产品组合,提升装潢和店员水平(提高转化率);最后疯狂copy,疯狂开店(资源倾斜,全力扩大该优质来源)。

那么,你自然就做大了。前些天听说的一个例子说,某boss做服装的,过去24个月,逆市开店,开了上百家,现在的销售开始上10亿级。

电商也是如此。找到优质来源,对三只松鼠来说,比如钻展,比如双11,比如聚划算;然后通过对话式营销提升转化率;接下来,疯狂投入相应渠道费用。

有人会说,现在聚划算不好使啦,现在钻展不好使啦。——请注意,观察上面的插图——聚划算、钻展从来没有不好使过,只是被竞争对手提升了竞争成本而已,在你转化率接近竞争对手以前,你是不适合使用聚划算、钻展的。

适销对路是松鼠综合实力的展现,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更换一个经理,可以达到的,需要从CEO到客服对电商的一致理解。如此说,章燎原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能够如此迅速的实现适销对路,是支撑松鼠现今业绩的第三个关键。



~~~~~~~~~~~~~~~~~~~~分割线张三~~~~~~~~~~~~~~~~~~~~~~

上述三个关键支撑点,便是我对松鼠的主要理解。

@栗祥君

说松鼠在亏本。我baidu了一下,营销界的权威杂志,《销售市场》采访章燎原,也得到了同样证词。他自己也说:随时可以盈利,但是不想盈利。

事实上,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和进一步发展,松鼠家进行了第二轮融资。

我们都知道,章燎原出身草根,是立志于成为土豪的人呀。他如今亏本赚吆喝,意欲何为?

我以为,他图谋甚深。

参考本文中的贴图,作为松鼠的主打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碧根果市场极具成长潜力,从我个人的口味判断来说,碧根果市场量级未来可以超过开心果。或者说,单单一个碧根果市场,未来就足以支撑一个大品牌。所以,碧根果为代表的新型坚果市场,激战方酣,尚处于营销学上的“市场高速发展阶段”,此时论输赢,谬矣。笑到最后,才可以笑得最好。现在如果争夺蝇头小利,非但会失去未来的广阔市场,甚至有可能折戟沉沙,挺尸在淘宝(天猫)杀场。

从松鼠家态势来看,章燎原有意增加产品线(产品深度),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通过连带销售,提升每订单利润率;二是结构调整,将部分商品打造为引流的炮灰,将部分打造为高毛率的利润保证。

因此,章燎原预计要松鼠家要伴随市场,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市场份额争夺鏖战,才有了第二轮风头,甚或第三轮、第四轮风头(从市值考虑,第三轮第四轮风投可能以可转债等形式出现)。

但我以为。如果章燎原的图谋是继续做大三只松鼠,甚而实现上市,那么,快速增加产品线有可能是松鼠的错着。

毋庸置疑,松鼠家的未来,一定是慢食快活的休闲食品品牌。但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重点不是?淘宝的聚流能力,给人一种错觉——松鼠销售额很高哦,品牌初长成哦。

其实不然。松鼠虽然走在正确的品牌建设道路上,可现如今,松鼠品牌还是非常非常脆弱的。品牌只是外功,产品才是本质。松鼠缺乏消费者津津乐道的广泛传播的王牌产品,这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我甚至认为,大获成功的松鼠森林大礼包,其本身、其内在组合,也颇为值得推敲。

也许,三只松鼠正应该借势它目前在碧根果领域积累的些微口碑,顺势而上,做大碧根果。实现碧根果的大单品战略。(大单品是专有名词,大家可自行百度)

即:三只松鼠=碧根果,碧根果=三只松鼠。投入资源强化消费者心智,永久性抢占碧根果这个免费的概念入口,既树立松鼠品牌,又能顺便传播、扩大、增速碧根果市场。(我以为,又称长寿果的碧根果概念独特,非常有单品潜力)

当然。也许我说的都是错的。谁知道呢。我们继续观察吧。

~~~~~~~~~~~~~~~~~~~~分割线李四~~~~~~~~~~~~~~~~~~~~~~

我觉得俺这么干货的东西,不收费阅读好亏呀,各位道德诸君若有幸阅到此次,便高抬贵手,赞同则个吧。若顺势再点个感谢,便更加使我欢颜,日后再接再厉了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