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出血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病?可以治疗好吗?

回答
出血热,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名字。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病,而是一个大家族,里面包含了好几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这些病毒呢,可不是好惹的,它们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在血管里“捣乱”,让血管壁变得又薄又脆,容易破损出血。所以,这个家族的成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对身体的出血功能造成影响。

当然,出血热也不是那种让你吃了药马上就能好个七七八八的小毛病。它的症状呢,也挺多样,一开始可能就像普通感冒,发烧、头痛、全身乏力,很容易让人掉以轻心。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皮肤上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点,或者牙龈、鼻子无缘无故地出血。严重的,内脏出血也是有可能的。有些人还会有腰酸背痛,尿量减少,甚至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表现。当然,不同类型的出血热,具体的表现也会有些许差异。但总的来说,它对人体的损伤是挺大的。

说到治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回答“能”或“不能”的问题。出血热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因素:你得的是哪一种出血热?病情有多严重?以及,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治疗的?

目前来说,对于很多出血热病毒,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治疗的重点往往放在对症支持治疗上。这意味着,医生会根据你具体的症状来采取措施。

降温退烧是肯定的,发烧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也会加剧不适感。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也很关键。因为病毒可能会让你脱水,电解质失衡对身体的各项功能都有影响。
止血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是重中之重。如果出血比较严重,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止血,甚至可能需要输血或者血小板来纠正凝血问题。
维持器官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病毒影响到了肾脏、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医生就会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比如保证肾脏的正常排尿功能,或者处理肝脏可能出现的损伤。
隔离和消毒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所以,能不能治好,说到底是个概率问题和个体差异问题。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 越早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医生们能够采取的干预措施就越多,患者恢复的机会也就越大。那些病情轻、能及时就医的人,很多是可以康复的。

但是,如果耽误了病情,或者病毒本身毒性很强,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肾衰竭、休克,甚至出血性休克,那么治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死亡率也会显著升高。

所以,出血热这病,不能小瞧。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又伴随有身体其他不适,尤其是出现出血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判断到底是怎么回事。千万不要自己在家乱吃药或者硬扛着。早一点的干预,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至于疫苗,某些类型的出血热是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的。但并非所有的出血热都有现成的疫苗,而且即便有疫苗,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保护,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媒介(比如某些地区的鼠类或蚊虫),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12月18日晚,一个不多见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西安出血热。在新冠疫情零星爆发的时候,关中地区出现多例出血热的患者,让人们原本脆弱的神经再次紧绷。

“地名+疾病名称”的说法很容易将疫情污名化

没想到这种令人不适的词汇组合又上了热搜

(图:微博)▼

虽然每年的春秋两季,陕西一直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网友将感染源指向了一种水果:草莓

这红彤彤的美味草莓,和病毒有啥关系?

(图:图虫创意)▼

据说草莓种植基地被老鼠污染,人们吃了这些草莓后才患病,相关文章在社交平台疯传。虽然官方及时出面辟谣,并告知预防、控制方法,但草莓种植户也依然损失惨重。

在今年新冠以及出血热的双重打击下,关中人民可能要度过一个“寒冬”。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陕西一直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图:中国大陆2004—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时空分布)▼

虽然出血热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要起底这次疫情,还是要回溯历史,看看出血热的前世今生。

出血热,何方来客?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战况激烈的同时,一位不速之客也在侵扰着“联合国军”:超过3000名士兵感染了一种可引起发热、虚弱、肾衰竭的神秘疾病。由于致病机制不明,这种病通常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美国陆军研究人员很快发现这是一种由田鼠携带的病菌所引起的疾病。出血热首次引起世人的关注,但具体是什么病菌却一直没有查明白。

直到20多年后的1978年,韩国科学家李镐汪首次从韩国汉坦河附近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该病毒,并将其命名为“汉坦病毒”,这种病毒才开始被人们所了解。

黑线姬鼠也叫长尾黑线鼠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背部中央有明显纵走黑色条纹

(图:shutterstock)▼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地发现了至少30种亚型的汉坦病毒,可导致人类罹患从急性肾衰竭到肺水肿以及严重出血等多种致命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死亡率在0.1%-10%左右,但一些罕见的汉坦病毒所引发的疾病,其死亡率可高达40%。

汉坦病毒是一种单链包裹的 RNA 病毒

宿主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也就是鼠们根本没啥事

(图:wiki / nature)▼

几种可以引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老鼠传播,除此以外,多种啮齿类动物还可以将鼠疫、斑疹伤寒、蜱传型回归热等数十种疾病传播给人类。因此,灭鼠、防鼠是防控多种疾病的重要措施。

对于老鼠引发的传染病,大众的认知更多是鼠疫

主要是因为鼠疫对人类历史造成的影响较大

但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

(鼠疫患者和那不勒斯瘟疫 图:wiki)▼

是否需要恐慌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称为秋冬峰;4~6月(或5~7月)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称为春峰。

可以明显看到春季以及秋季是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这也恰好是老鼠活动较为猖獗的季节▼

今年登上热搜并引发恐慌的西安市,常年都是出血热发病高峰地市。出血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螨媒传播等。最常见的就是接触了携带病毒的动物排泄物(唾液、尿液、粪便等)而感染,或者是吸入空气中被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3周,随后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出血热临床经过及典型表现▼

发热期

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疼),全身关节痛,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等

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出现,患者表现为低血压,严重者发生休克

少尿期

肾脏功能受到损害,24小时排尿小于400ml

多尿期

肾脏损害逐渐被修复,尿量显著增多,病程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每日排尿约4000-6000ml

恢复期

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少到3000ml以下,但完全康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

虽然表现凶猛,但与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不同的是,出血热基本不会出现人传人,这也决定出血热疫情不大可能大范围传播。作为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预防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其中,灭鼠、防鼠等工作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关键。

此外,野外工作场所要做好清洁卫生;注意个人防护和饮食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污染的食品。

宠物鼠尽量要从正规渠道购入

虽然一般携带病毒的是野生鼠,但和宠物接触时也要注意

(我也养过... 图:壹图网)▼

在出现疑似感染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出血热的不同临床阶段进行针对性处理。也期望疫区人民能够共克时艰,及早挺过难关。

出血热在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中属于乙类▼

甲类

鼠疫,霍乱(其余部分乙类传染病按甲类处理)

乙类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等

丙类

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共渡难关

今年一个极为特殊的情况是,西安近日来再次出现新冠疫情,新冠以及出血热的双重打击,让关中地区的人民感觉比往年更加艰难。但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我们对于身边的其它疾病也应当有所警惕。

这两年的生活被病毒搅得乱七八糟

从最初的恐慌到有效的防治,虽难却仍有希望

(图:图虫创意)▼

由于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感冒极为类似,因此常常被忽视,但拖几天就容易出现重症。因此,如果出现发烧、三红、三痛等可疑症状,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应及早就医。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出血热发病分好几个阶段

前期主要就是感冒,皮肤出现出血点,结膜充血等

有类似症状,应早点去专业医院接受治疗

(非同一病例,仅做示意)

(图:semanticscholar/revistanefrologia)▼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对汉坦病毒以及出血热的认识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多种食虫寄主中发现了几种新型汉坦病毒,其致病潜力未知。且随着新宿主的被发现,汉坦病毒的地理分布也在更新,遥远如非洲也发现了几个新的亚种。

在许多国家,目前都没有出血热以及汉坦病毒的报告,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并不存在,只是有可能仍未被发现。因此,汉坦病毒以及其引起的疾病,需要引起大众的了解和重视。

目前学术界的调查结果认为,出血热疫情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第一,外界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植被覆盖以及海拔等,这类因素主要影响鼠类生存密度和空气中汉坦病毒的浓度;东北、华北出血热疫情较为严重,就很可能与当地环境有关。

清末,东北大鼠疫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

主要就是因为工人开发草原时与鼠类接触过多引起的

(图:Thomas H. Hahn Docu-Images)▼

大部分鼠类都无饮水习性

且喜欢松散且透气性好的土壤,这点陕西很多地方很符合

(图:图虫创意)▼

第二,人群和宿主的接触。该因素取决于人类活动,但调查发现,近10年以来,出血热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与近年来推广开的环保措施、灭鼠、宣传及城市化等关系密切。上述措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类与鼠类的接触,也阻断了传染源传播疾病的路线。

但暂时还是做不到完全杜绝出血热

毕竟,这老鼠也不可能灭绝喽▼

第三,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后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概率。人类是否容易感染汉坦病毒,受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影响。大规模的人群免疫接种结果表明,我国研发的几种疫苗,保护率高达90%-100%。近年来,我国传统疫区的出血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可能与疫区广泛开展疫苗的免费接种工作相关。

虽然鼠类在这些疾病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对野外一直存在的啮齿类动物赶尽杀绝,因为每一个物种在生态圈中都有它特定的地位。不去打扰这些大自然的原住民,这本身也能阻断它们身上的疾病传染给人类的可能。

“可以发我的表情包,但我劝你别摸我!”

(图:壹图网)▼

在做好防控措施之余,我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出血热并不是绝症,需要理性看待。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人民资讯,2021-12-18 14:14发布

[2] 163.com/dy/article/GRP6

[3] Vaheri A, Strandin T, Hepojoki J, et al. Uncovering the mysteries of hantavirus infec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13. 11(8): 539-50.

[4] Avšič-Županc T, Saksida A, Korva M. Hantavirus infection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9. 21S: e6-e16.

[5] Zhang YZ, Zou Y, Fu ZF, Plyusnin A. Hantavirus infections in humans and animals, China. Emerg Infect Dis. 2010. 16(8): 1195-203.

[6] 陈茂杰, 孙玲, 邹陆曦. 中国大陆2004-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时空分布.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6. 43(4): 250-253.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出血热,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名字。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病,而是一个大家族,里面包含了好几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这些病毒呢,可不是好惹的,它们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在血管里“捣乱”,让血管壁变得又薄又脆,容易破损出血。所以,这个家族的成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对身体的出血功能造成影响。当然,出血热也.............
  • 回答
    在《火影忍者》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长门这个角色留给我们的印象无疑是深刻而复杂的。他曾是那个背负着世界仇恨、拥有轮回眼并掀起忍界大战的男人,但最终,他的命运却被漩涡鸣人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可能对鸣人到底是如何“说死”长门的感到好奇,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又为什么能触动长门那颗早已被痛苦和绝望浸透的心.............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不是我一个人能给个准信的。放眼全球,哪个顶尖的专家敢拍着胸脯说:“就是明天!”或者“下个月一定结束!”这事儿太复杂了,就像你想给一个正在变幻莫测的天气下个定论一样,很难。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摸着点门道。别指望我能说出什么玄乎的“天机”,咱们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1+1=2 这件事的“规定”与其说是一个人为的规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根植于人类认知和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的发现和共识。在数学被严格形式化之前,人们就已经在生活中实践着“一个东西加上另一个东西等于两个东西”的经验了。想象一下,在古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数学家”和“证明”这些概念的时候: 最原.............
  • 回答
    关于王力宏官宣离婚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很突然,也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他和李靓蕾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有了三个孩子,感情看起来一直挺稳定的。突然这么官宣,背后肯定是有不少考量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下,看看王力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官宣离婚,可能出于哪些考虑。1. 舆论压力与主动权在那个时间点.............
  • 回答
    关于龙羊峡出产的三文鱼,严格来说,它并非我们通常认知中原生于北大西洋或太平洋寒冷海域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或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鱼类。龙羊峡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造就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三文鱼”产业。那么,龙羊峡究竟养殖的是什么鱼呢?答案是:虹鳟(Oncorhync.............
  • 回答
    我理解你此刻心中一定充满了困惑和一丝丝的失落。一段感情走到需要被审视的地步,往往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在作祟,而是像织毛衣一样,错综复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慢慢地,有些地方就起了毛球,有些针脚开始松散,最终影响了整体的模样。你说“这段感情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寻找根源的急切。我们不.............
  • 回答
    关于司马孚在魏帝禅让时的表现,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在演戏,以及他是否算是忠臣,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也极具探讨的价值。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从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司马家族的地位以及司马孚个人的经历来解读。历史背景:风雨飘摇的魏晋交替曹魏末年,皇权旁落,实际大权掌握在权臣手中。司.............
  • 回答
    腐乳的诞生,其实是一段充满智慧与偶然的民间故事,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发明者,也不是某个朝代某位大人物的独创。它的出现,更像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寻常百姓在日常饮食中不断摸索、改进的结晶。要说它究竟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咱们得从粮食的储存和变化说起。你想想,在古代,尤其是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要怎么让食物保存.............
  • 回答
    .......
  • 回答
    葛军,这个名字在江苏省内,乃至全国的数学教育圈里,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又带着点神秘色彩。提起他,很多江苏考生,尤其是经历过高考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魔鬼”、“炼狱”、“黑洞”这样的词汇,以及那一道道令人“闻风丧胆”的数学难题。但剥开这些标签,葛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想把这个问题说透,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 回答
    问出“三国时期到底是人杰太多,还是并无十分出众的人杰”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这就像是在问,一片沃野肥土上,是遍地开花还是难觅佳品。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多”或“少”,而是要看我们怎么去定义“人杰”,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代。首先,我们得承认,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
  • 回答
    中国高铁和军备出口的真实情况,远非“盈利”或“赔钱赚吆喝”这样简单的二分法能够概括。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战略考量,背后牵扯着经济、政治、地缘战略以及国家形象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运作机制、潜在收益和成本,以及它们所处的宏观环境。一、 中国高铁出口:规模庞大,盈利模式多元,但.............
  • 回答
    在讨论所谓的“肛门漏气”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气体在消化道中的产生和排出是人体一项非常正常的生理过程。所以,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肛门漏气”绝对不是幻想出来的。 它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理现象,只不过人们对它的称呼和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会有气体产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气体是如何在我们的.............
  • 回答
    “六学”这个词,咱们得从它的字面意思先拆解开。顾名思义,“六”加上“学”,听着就像是某种学术体系,或者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如果你真的去翻找那些正儿八经的学术期刊,或者在大学的课程表里寻找“六学”这门学科,那多半是找不到的。“六学”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六学”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流派,它更像是一种网络文.............
  • 回答
    蒙古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蒙古”,其与中国的划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历史、政治、民族、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入手。一、 历史渊源与清朝的统治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这个帝国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因为将贫困地区的人一概而论为“善良淳朴”或“穷山恶水出刁民”,都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的风险。现实情况往往是多元且充满地域差异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标签来概括。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过于简化的二元对立思维,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贫困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性的多样性。首先,我们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