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临床用药投入使用的时候是一种效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它的另一种效用并沿用至今?

回答
当然,这样的情况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确实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很多药物最初是为治疗某种疾病而开发,但后来却意外发现了它在其他领域同样具有显著疗效,并因此沿用了下来。

举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 阿司匹林(Aspirin)。

最初的“闪光点”:止痛退烧的“救星”

阿司匹林,化学名称是乙酰水杨酸,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时候,人们饱受头痛、关节炎带来的疼痛折磨,寻找有效的止痛和退烧药物迫在眉睫。

早在古希腊时期,医生就知道柳树皮具有缓解疼痛和退烧的功效。科学家们对柳树皮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最终在1828年从柳树皮中分离出了水杨苷。水杨苷经过水解后会产生水杨酸。水杨酸确实有退烧和止痛作用,但它对胃肠道的刺激性非常强,副作用很大,难以大规模使用。

到了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为了降低水杨酸的刺激性,对其进行了化学改性,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阿司匹林。拜耳公司在1899年正式将阿司匹林推向市场,并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其相对温和的副作用、有效的止痛和退烧能力,迅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药物之一,被誉为“万灵药”,解决了很多人的病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司匹林的主要应用就是作为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牙痛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

“意外的惊喜”:心血管疾病的“守护神”

然而,随着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注意到阿司匹林的一些“额外”作用。在20世纪中叶,一些医生在临床上观察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似乎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的几率较低。这种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促使了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阿司匹林对血液凝固机制的影响。他们发现,阿司匹林能够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1(COX1)。COX1是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 TXA2)的关键酶。TXA2是一种强大的促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物质,它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这项发现堪称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解释了为什么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

于是,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被极大地拓展了。它不再仅仅是止痛退烧药,更成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在临床上,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通常是每天100毫克左右)被广泛推荐用于:

预防首次心肌梗死和中风: 对于一些有高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但尚未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人群。
二级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或接受过血管重建手术(如支架植入、搭桥手术)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治疗某些类型的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沿用至今的“双重身份”

从最初的止痛退烧,到后来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阿司匹林完美地诠释了“一种效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它的另一种效用并沿用至今”。如今,阿司匹林依然是医生开具的常用药物,只是它的“身份”更加多元化了。

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更精准、副作用更小的止痛药和退烧药,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领域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特别是低剂量阿司匹林,仍然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

阿司匹林的故事告诉我们,药物的开发并非一成不变。科学研究的进步,临床观察的积累,都可能揭示药物隐藏的更多价值。一个在过去解决疼痛的药物,可能在未来成为守护生命的关键。这种“意外的发现”和“价值的拓展”正是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不断前进的魅力所在。

(注:以上内容仅为举例说明,具体用药请务必遵医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开心在知乎上面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知乎这个分享知识的平台。好吧,开始回答问题!


在这里想说一个关于医学上面的一个术语,就是「老药新用」,这个医学名词的解析为:指被投放市场较久、已为广大医药人员或社会人群所了解的药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发现了新的用途。这跟题目的刚好符合,下面我就举一些比较典型的栗子


1. 阿司匹林传奇

阿司匹林算得上是最著名的化学药物,问世已有一百多年。在1899年,由拜耳公司生产上市的阿司匹林是以「解热镇痛」药闻名的,是用于退烧和镇痛一线用药,但由于后来被扑热息痛等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抢去了它的市场。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的有临床要就发现由于发现阿司匹林具有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主要用于降低脑卒中复发、治疗脑血栓、预防心肌梗死、预防心瓣膜术后血栓、预防静脉血栓、治疗痛经、防治糖尿病眼底病变、预防老年痴呆、可能具有降糖作用、防癌作用等等。让它获得了新生,重新成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据有关数据统计,现在每年全世界要消耗掉4万吨阿司匹林,相当于服下1200亿片阿司匹林药片。
对阿司匹林感兴趣的知友们,可以去看一下《阿司匹林传奇》这本书。


2. 命不该绝的「反应停」

「反应停」曾经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但时过境迁后,它在次在被医学行业给予了众望。目前主要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下面就回顾一下关于反应停的历史:


1953年,瑞士的一家药厂首次合成了一种名为「反应停」的药物。该药厂的初步实验表明,此种药物并无确定的临床疗效,便停止了对此药的研发。


1954年,联邦德国一家的制药公司对「反应停」产生了感兴趣。对此进行了多项药理研究,最后确定「反应停」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


1957年,「反应停」全面推向市场,被广泛使用为镇静剂及预防妊娠性呕吐,此后不久,「反应停」便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被医生大量处方给孕妇以治疗妊娠呕吐。


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这些婴儿有的是四肢畸形,有的是腭裂,有的是盲儿或聋儿,还有的是内脏畸形。


1961年,「反应停」引起了药厂、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各方专家深度关注,并且就此事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反应停」不得不于1961年11月底从联邦德国市场上召回。


1961年底,联邦德国亚琛市地方法院受理了全球第一例控告「反应停」生产厂家Chemie Gruenenthal公司的案件。


1963年,「反应停」正式退市。导致新药的试验的法规诞生!


1965年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的患者的皮肤症状。


1991年发现「反应停」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ª-----------抗炎作用


1994年发现「反应停」有抗血管新生作用¡ª¡ª--------------------------抗肿瘤作用


1998年7月16日,美国FDA在医学界的强烈要求及大量临床实验的有力支持下,批准将「反应停」用于治疗麻风病的皮肤损害。

现在我国,「反应停」目前已被医学界人士逐渐改称为“沙利度胺”, 经研究和临床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抗新血管生长、消炎等作用,在临床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众多皮肤科、免疫科和肿瘤科的患者正在接受着沙利度胺的治疗。


3. 误打误撞是「伟哥」
「伟哥」的商品名在美国叫「万艾可」,化学名为西地那非,关于「伟哥」的发现具有一段误打误撞的故事。
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发,最早是想作为一个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磷酸二酯酶抑制药而进入临床研究的。研究人员希望西地那非能够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一氧化氮舒张心血管平滑肌,达到扩张血管缓解心血管疾病的目的。但是临床研究显示,西地那非这种药物对心血管的作用并不能达到研究人员的预期,作为一个心血管药物,西地那非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无法成长成为一个成功的治疗药物。


1991年4月,西地那非的临床研究正式宣告失败,但受试者报告的一项副作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研究员发现,治疗者在领过试药之后都不愿意交出余下的 药物。追查之下,发现这一种药对病者的性生活有改善。


在经辉瑞高层许可后,研究人员就西地那非对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作用展开了研究,并于1998年3月 27日获得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上市许可,并命名为成为「万艾可」,「万艾可」令辉瑞公司名声大噪的一个产品。


2000年7月「万艾可」登陆中国,被国人称为「伟哥」。


4. 调脂之王他汀类
1987年在美国上市的洛伐他汀是全球第一个「他汀类」的调脂药物,无论是1997年上市的重磅炸弹药物「立普妥」还是其他「他汀类」药物,都在调节血脂的常用药物,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 还有除调脂以外的作用,尤其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者的重视 。经常口服他「他汀类」物还有增加骨密度和增强骨质等效果,故「他汀类」药物今后有望成为新骨质疏松症治疗药


5. 黄连素不仅仅是抗菌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中药提纯的小蘖碱,与传统的抗菌药物不一样,属于植物抗菌药物,主要用于肠道感染。但经过临床总结发现,「黄连素」可能具有新用途。 比如: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脂血症、治疗心律失常、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甚至有防癌作用。这些用途在临床上已经使用。药学研究者对于「黄连素」的研究一直很多,新的临床应用将会慢慢的去验证。

6. 在避孕落败的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最最初只是作为避孕药上市,因其避孕失败率较高而一度被市场所冷落。经研究发现,通过调节雌激素分泌,「雷洛昔芬」作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尤其是绝经其妇女。现已现已被批准使用,目前临床用量较大


7. 癫痫老药卡马西平焕发新生命
抗癫痫老药「卡马西平」是一种有效的光谱抗癫痫药,对于跟类型癫痫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苯妥英钠。在长期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它还有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现经FDA批准,「卡马西平」可作为精神病药物使用。


8. 普萘洛尔用途广

「普萘洛尔」商品名为心得安,属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用于临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以往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率增快、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嗜铬细胞瘤等。经临床实践,不断发现该药的新用途,现分别介绍如下:治疗甲亢、治疗偏头痛、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疗震颤麻痹、治疗焦虑症、该类药物可成功阻止疟原虫进入病人红细胞内繁殖,从而可有效预防疟原虫大量破坏血红蛋白并引起寒战、高烧等疟疾症状。


关于老药新用的药物实在太多,其实这个并不奇怪,按照临床试验来说分为I、II、III、IV期,其中IV期就是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评价,这是伴随着一个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药物其他的药用价值是很正常的。


如果知友们对老药新用比较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老药新用(第4版)》,不过最好是有医学或者药学专业背景。


文章写的仓促了点,欢迎指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这样的情况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确实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很多药物最初是为治疗某种疾病而开发,但后来却意外发现了它在其他领域同样具有显著疗效,并因此沿用了下来。举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 阿司匹林(Aspirin)。最初的“闪光点”:止痛退烧的“救星”阿司匹林,化学名称是乙酰水杨酸,它的故事可.............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听着一位讲中医基础的老师,结果他讲着讲着就变成了“西医如何如何”,甚至在提到临床问题时,开口闭口就是“这时候就得用西医的什么什么方法来处理”,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这事儿放在我身上,我也会觉得有点儿别扭,甚至有些反感。首先,你花钱、花时间去学中医基础,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是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我有个牙医朋友,叫李医生,是我们在大学时期就认识的老同学,开了一家自己的诊所。他是个非常认真又爱折腾的人,生活上有点“技术宅”的倾向,对很多事物都喜欢研究得透彻。所以,要说有没有牙医朋友在临床中使用微单?这事儿,他绝对算一个。说实话,一开始听到他用微单拍牙齿,我还有点意外。毕竟传.............
  • 回答
    关于临高是否可能发生类似“二二六事件”的军人政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探讨临高目前的政治、军事、社会以及历史背景,并与“二二六事件”的发生条件进行对比。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二二六事件”,这是理解临高情况的.............
  • 回答
    关于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被处罚这件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一些认为他是“被人故意搞了”的声音。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事件发生前后一系列情况的观察和推测。首先,从时间点上看,翟天临出事的时间点非常微妙。当时他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多部作品正在播出或即将播出,商业代言也接到手软,可以说是.............
  • 回答
    临高启明里适合改编成道德剧的桥段不少,你提到学校要求,那我想,关键在于“道德”二字。临高启明虽然是穿越种田文,但里面关于权力、利益、公平、责任、人性的冲突以及主角团在这些方面的思考和行动,都可以提炼出深刻的道德议题。如果要找一段“详细”且“有故事性”的,我个人会推荐 “济州岛的土地分配” 这一段。故.............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临床医生转行做“医闹”的情况,但这个“转行”的概念可能需要更精确地理解。通常情况下,医生并不会完全放弃临床工作,然后全职去做“医闹”这个角色。更多的是,一些医生出于各种原因,成为特定医疗纠纷中的一方,并通过煽动、组织或参与医闹行为来维护自身权益,或者达到其他目的。我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在中国,要评判“现存最好的中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最好”的标准是多维度的,而且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无法像西医那样通过单一的标准(如手术成功率、论文发表数量等)来衡量,中医的疗效往往体现在长期的临床观察、病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其对复杂疾病的辩证论治能力。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
  • 回答
    想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所,最终还是要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以及你的个人偏好。下面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两所学校,以及国内其他临床医学实力强劲的大学。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非常强的985高校,其医学部更是有着深厚的底蕴.............
  • 回答
    人体解剖学,无论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还是在精细严谨的西医实践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基石角色。它的意义深远,贯穿于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环节,是临床医生之所以能“望闻问切”、“触诊开方”的根本依据。 对西医临床的意义:精准定位,细致干预对于西医而言,人体解剖学可谓是其“生命线”一般的存在。我们不妨.............
  • 回答
    听你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你那会儿纠结又有点着急的样子,跟当年我有个学妹似的。你这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咱们中医药大学里,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个选择题。你父母的心思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希望你有个稳定的未来,针推这门手艺,确实是咱们中医的看家本领,好就业是没跑了。不过,既然你心里有.............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而这些疏忽,在临床医学中,有时却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身体的“背叛”,而是我们自身警惕性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或者因为一些生活习惯的“小瑕疵”而为疾病埋下了伏笔。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由于病人缺乏警惕性而.............
  • 回答
    哥们,我懂你这纠结劲儿!这三个学校临床医学,都是妥妥的硬货,放到哪儿都让人眼前一亮。别急,咱一条条给你掰扯清楚,帮你捋顺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三个学校都是国内临床医学的顶尖力量,谁也别说谁是绝对的“差”,更多的是在一些细微之处、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你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可能.............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在缝合切口或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时,打结的速度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那么,临床中真的有必要手术结打得飞快吗?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考量,绝非仅仅是追求速度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确“打结飞快”所指的含义。在手术台上,医生们追求的并非蛮力式的快速,而是熟练、精准、高效的打结。这是.............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专家共识”和“指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够指导医生决策和行为的文献类型。虽然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促进合理医疗,但它们的产生过程、侧重点和权威性上存在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区别。什么是专家共识?专家共识,顾名思义,是由一群在该特定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通过讨论.............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还是临床本科在读,就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这一点很棒!关于儿科的环境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了解的课题,因为这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我尽我所能来和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真实的画面,而不是那些公式化的“好”或“不好”的标签。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医疗领域都有它的挑战,儿科.............
  • 回答
    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病例(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和新增病例(New Cases)是衡量疫情状况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准确把握疫情发展趋势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1. 新增病例 (New Case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