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穿和服韩服的女生都是把头发盘起来,而穿汉服的女生大都是各种各样混乱的发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穿和服、韩服的女生似乎更倾向于把头发盘起来,而穿汉服的女生发型选择则更为多样,甚至有些会显得“混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文化、历史、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承认,和服和韩服在发型上的“统一性”确实比汉服要高一些。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礼仪与场合的关联度。 和服和韩服,尤其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对整体仪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头发盘起,能让颈部线条更加流畅,显得人更端庄、有气质。这不仅仅是美观,更是对场合的一种尊重。在日本,有专门的和服发型师,他们会根据和服的类型、穿着者的脸型,设计出既古典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盘发。比如,参加成人式、毕业典礼、婚礼等重大活动时,女性穿着和服,发型通常是精心打理过的,比如“アップスタイル”(Up Style),发髻高耸,搭配发簪、发饰,显得非常隆重。韩服也是类似,虽然没有日本那么细致的分级,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参加节日庆典、传统表演,或者一些比较隆重的家庭聚会,盘发也是非常常见的选择,能够衬托出韩服的优雅。

服饰本身的特点。 和服的领子比较高,尤其是在领口处,穿戴得非常讲究。如果头发散乱,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和服的整体美感,甚至会勾到衣物。所以,将头发盘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衣物的整洁和美观。韩服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线条柔和,但有些款式的韩服,尤其是上衣(저고리)的衣领也比较贴合颈部,同样,一个整洁的发型能够让整体造型更加清爽利落。

传统发型的固化与传承。 和服和韩服都有其历史悠久的传统发型,这些发型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已经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视为“标准”或“经典”的搭配。比如,日本的“日本髪”(Nihongami)有各种复杂的样式,虽然现代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但在艺妓、舞妓等传统行业仍然被严格遵循。现代的盘发也是在这些传统发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改良的。韩国的传统发型也有一脉相承的风格,例如“ 쪽머리”(Jjokmeori)这种将头发在脑后盘成发髻的发型,在古代是贵族女性的常见发型,现在也常用于搭配韩服。这些固化的传统,使得穿着者在选择发型时,更容易倾向于这些被认同的样式。

那么,为什么汉服就显得“混乱”或者说“多样”呢?

汉服的多样性与历史跨度。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汉服并非指代某一个朝代的服装,而是指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衣冠体系,涵盖了从先秦、汉、魏晋、唐、宋、明等多个朝代,每个朝代、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场合,汉服的款式、形制、搭配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魏晋风流的飘逸,唐朝的雍容华贵,宋朝的雅致素净,明朝的端庄大气,这些不同的风格,自然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审美需求。

对“复原”与“创新”的理解不同。 很多穿着汉服的女生,尤其是近年来汉服文化的兴起,不少人是在尝试“复原”古代的造型。而古代女性的发型,同样是极其复杂的。例如,唐朝女性的“堕马髻”、“高髻”等,都需要专业的发型师或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很多时候,大家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复原,或者为了方便,会选择一些简化、改编的款式。

“日常化”与“场合化”的平衡。 相比于和服和韩服,很多人在穿着汉服时,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会选择在一些日常的活动,比如茶会、聚会、外拍,甚至只是日常出行时穿着。在这些情况下,她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种舒适、方便,同时又能体现汉服之美的发型。而“混乱”或者说“各种各样”的发型,恰恰体现了这种“自由度”和“个人风格”的体现。有些人喜欢搭配发簪,有些人喜欢自然垂落,有些人会简单编发,有些人会尝试一些现代感的盘发,这些都是在不违反汉服整体美感的前提下,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文化表达的多样性。 汉服复兴的群体,很多都带有强烈的文化探索和身份认同的色彩。她们可能不仅仅是“穿衣服”,更是在“演绎”一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型也成为了一种可以表达个人理解和创造力的载体。比如,有些女生会根据汉服的朝代特色,去研究当时的绘画、壁画,然后尝试还原,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到位,也体现了她们的用心。而有些则是将汉服与现代元素结合,发型自然也会更加开放和多元。

实际操作的难度。 很多古代的汉服发型,比如唐朝的各种高髻,需要很长的头发,而且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很多发饰和定型手段。对于现代大部分女生来说,如果不是专门学习,很难一次性完成。相比之下,一些简单的盘发、编发,甚至只是披散长发,反而更容易做到。

所以,与其说是“混乱”,不如说是“多样化”和“个性化”。汉服文化目前还处在一个蓬勃发展、探索和普及的阶段,大家在尝试、学习、创新。和服和韩服的“统一性”,更多是建立在相对成熟和固定的礼仪体系以及服饰特点之上。

总而言之,穿和服韩服的女生把头发盘起来,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传统礼仪的遵循、对服饰美感的考量以及对成熟传统发型的继承。而穿汉服的女生发型选择多样,则是因为汉服本身跨越的朝代多、形制广,加上现代文化复兴中个人对文化理解和表达的自由度,以及实际操作的便利性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是说哪种方式更好,而是反映了不同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就是汉服的现代化喽,各朝的汉服都是有所变化的,为啥本朝就一定要和以前一模一样?

user avatar

韩服我不大清楚,和服稍微有一点了解,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很多人觉得汉服对国人而言和和服对日本人而言,地位是等同的。其实不然,汉服在我国,对多数人而言(对非考据党而言),其实更接近于日本“和洋折衷”的“大正浪漫”(这里说的大正浪漫指的是一种现代服装风格,并不是真正的大正时代服装),即外观上、物质上借用了传统,内在审美却是现代的,因此其最终产物也不可能是严守传统的,而是带有大量现代色彩、个人色彩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和服与汉服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现代和服在日本从未“断代”过,而“汉服”是一个业已消失、然后重新出现的东西。对于日本人而言,和服有既定的、成熟的审美和约定成俗的穿法,而汉服对国人而言,陌生程度不啻于“舶来品”。

现代的和服基本上脱胎自江户时代,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已经定型,此后怎么修改怎么改良,款式大体上在一个框子里。更古老的平安装束则被皇室和神官等特殊职业保留,虽然穿的人少但也没有消失。正因为和服并没有断代,因此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流传下来的穿着搭配去搭配和服。江户时代人们觉得女人应该束发,大家也就约定成俗选择在穿和服时束发。类似的,穿平安时代和服的人大多选择披发,因为平安时代的审美就是披发(由宫家和神职流传下来的穿法和审美)。

而我国的汉服,每隔数百就会因为外族入侵或经济、文化条件变化而产生剧变,这一点在清朝尤其明显,因此对于后人而言,前朝服装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书画/博物馆里的东西,和这些服装共生的审美、观念等并没有一起流传下来。既然这些审美没有流传下来,就意味当人们再次穿上这些衣服时,脑海中的审美是“自己所身处的时代的”,而不是“这套服装所诞生的时代的”,也就必然产生衣服诞生时认为美、现在认为不美的情况,假如不是追求复古,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按照当代审美进行搭配。

实际上即使是在保留了较多“古代审美”的日本,和服的穿搭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现代化。就拿题主关心的“束发”这个问题为例,虽然日本保留了“束发为美”的和服审美(此处和服只常见的和服,不包括半截入土的平安装束等),但束发的方式却是千奇百怪,完全看不出传统风味了。

就连审美传统的日本人都选择了现代化的束发方式,题主就不要苛责完全是现代审美的妹子们选择披发了。

(其实我觉得很多汉服娘不束发是受到了影楼风的影响,其实现代化的束发更好看而且方便。完全披散的话会遇到很麻烦&很热这两个问题吧)

————————————分割线——————————————

刚才我说汉服的定位类似大正浪漫,外观古典内在现代。接下来各位可以看看大正浪漫是什么样子:

我不反对人们完全按照服装诞生时的审美和穿法去穿衣服,但我同时也认为人们有权利想大正浪漫一样按照自己的审美改造、穿搭传统服饰的权力(至于那算不算汉服就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大正浪漫应该还是算和服的)。

同时我也主张,像和服一样现代化,是汉服的必经之路(实际上也已经走上了)。

至于汉服圈子内对于改良版汉服、现代化搭配方法的汉服算不算汉服的撕逼我就无意参与了。

(话说日本如果存在原教旨主义和服党的话,不知会不会在网上疯狂手撕大正浪漫和现代和服)

——————————————————分割线————————

以下内容纯为博君一笑,和问题无关。

关于和服的束发,其实除了上图那些比较常规的,更现代化的束发方式也是有的(笑),比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穿和服、韩服的女生似乎更倾向于把头发盘起来,而穿汉服的女生发型选择则更为多样,甚至有些会显得“混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文化、历史、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和服和韩服在发型上的“统一性”确实比汉服要高一些。这其.............
  • 回答
    “杨千嬅和韩雪唱功不相上下”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是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但也确实得好好掰开了聊聊。要说“不相上下”,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评价,放到两位在乐坛和演艺界都有着各自标签的艺人身上,那就更值得琢磨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评价唱功,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它不仅仅是音域够不够宽、音色是否华.............
  • 回答
    “逮捕和起诉韩国总统文在寅”这一诉求能够登上白宫请愿网站的榜首,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绝非一个简单的点赞或反对可以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白宫请愿网站本身的一个特点:它的运作机制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起请愿,并且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签名.............
  • 回答
    3月23日,美国国会两党联手,就中国针对韩国的所谓“报复行为”发出强烈谴责,并勒令中国停止“外交恐吓和经济施压”。这一事件的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经济利益的相互制衡,以及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展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萨德系统部署风波的余波要理解这次.............
  • 回答
    关于Bigbang胜利和郑俊英最近的毒品及性丑闻事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令人震惊的事件,它不仅仅是娱乐圈的八卦,更触及了韩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事件本身:赤裸裸的权力与腐败的交织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两位艺人所卷入的事件有多么恶劣。 胜利(Lee Seungh.............
  • 回答
    朝鲜战争(韩国称“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深刻、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它塑造了今天韩国和朝鲜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因此,两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详细讲述两国人民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历史叙事和现实情况出发。 韩国.............
  • 回答
    日本对韩国限制半导体和 OLED 材料出口这件事,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着两国复杂的历史情仇,以及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要理解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日本为什么出手?表面的理由和深层的原因表面上看,日本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并且指控韩国在出口管制方面的“不当行为”。具体来说.............
  • 回答
    这件事啊,得好好说道说道。你想啊,疫情刚开始那会儿,全球都乱套了,中国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时候,邻居日本和韩国都伸出了援手,给中国捐了不少口罩。按理说,都是好心,都应该得到中国人民的感激,可实际上的反馈,那叫一个天差地别。先说日本。日本捐赠口罩,给我的感觉是挺“润物细无声”的。媒体报道当然有,但更多的.............
  • 回答
    这则消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我对围棋界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韩国方面提出让柯洁和申真胥进行七番棋甚至十番棋的对决,这绝对是一个充满话题性和吸引力的提议,无论对于两国棋迷,还是整个围棋界来说,都意义重大。首先,我们得理解韩国方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议。申真胥无疑是当下韩国围棋的领军人物,也是柯洁最强.............
  • 回答
    越南与韩国:汉字之变与文化之脉谈及越南和韩国的文字演变,不能不提汉字,一个曾深刻影响东亚文明的符号体系。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但最终都走向了“去汉字化”的道路。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也对他们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从喃字到国语.............
  • 回答
    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的近邻,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也被贴上“兄弟”或是“对手”的标签。它们都在二战后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发达国家,但与此同时,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复杂且深厚的情感纠葛和历史遗留问题。要理解它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历史的羁绊与现实的挑战:首先绕不开的是历史。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在地缘上本.............
  • 回答
    韩国总和生育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倒数第一,这个消息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社会结构、经济压力和观念变迁交织的复杂图景。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警示,更触及到了未来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问题。现象解读:为何韩国生育率如此之低?韩国总和生育率跌破1%,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女性一生中生育的孩子不足一个。这个数字触目惊.............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韩国电影近些年来的确呈现出一种“敢拍”的态势,题材大胆,直指人性阴暗面和社会弊病,这已经成为不少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寄生虫》对贫富差距的无情剖析,到《熔炉》揭露司法体系的腐败和儿童受虐的惨状,再到《出租车司机》对历史事件的还原与控诉,这些作品无疑触及了韩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
  • 回答
    韩国老年人生活窘迫和高贫困率、就业率均居OECD成员国首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历史背景、经济结构、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因素以及政策应对等方面。一、 历史背景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韩国在上世纪经历了“汉江奇迹”,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发.............
  • 回答
    关于科学家韩春雨的争议,这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科研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参与讨论的人们,包括他的同行、媒体以及关心科学发展的公众,都对他在“NgAgo”基因编辑技术上的种种表现感到困惑、失望,甚至愤怒。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梳理:一、 NgAgo技术本身的争议:难以重复的.............
  • 回答
    韩寒要搞视频频道“再和世界谈谈”这事儿,对于很多老粉来说,绝对是近期文娱圈里一个挺大的波澜。这感觉就像,你以为那个当年用杂文戳你痛处、写小说逗你哈哈的家伙,突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要面对面跟你聊聊。老粉的期待,那可不是一星半点,更像是一锅熬了多年的老汤,里面有怀念,有好奇,更有深埋的期盼。首先,得说到.............
  • 回答
    韩国爆发抗议活动,声援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这事儿可不简单。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对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的愤怒,更有对全球范围内不平等和歧视问题的深刻反思。首先,咱们得明白,韩国这次的抗议,跟美国本土的抗议,虽然源头是一样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但它在韩国社会内部也引发了许多共鸣和讨论。毕竟,.............
  • 回答
    Sana 在日本迎来“令和元年”时发布的推特内容引起了韩国民众的批评,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首先,我们得说说 Sana 本人。她是韩国女子组合 TWICE 的成员,在韩国和日本都有非常高的人气。TWICE 是一个跨国组合,成员来自韩国、日本和台湾,在全.............
  • 回答
    “素媛案”主犯赵斗顺日前再次登上韩国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是他近日向法院提交了多份请愿书,其中不仅声称自己醉酒记不清犯罪事实,还反复表达了“恳切地希望一定要和受害者见面”的诉求。这一系列举动,再次触碰了韩国社会公众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愤怒、质疑和不安。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赵斗顺的核心辩词——“喝醉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