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穿和服韩服的女生都是把头发盘起来,而穿汉服的女生大都是各种各样混乱的发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为什么穿和服、韩服的女生似乎更倾向于把头发盘起来,而穿汉服的女生发型选择则更为多样,甚至有些会显得“混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文化、历史、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承认,和服和韩服在发型上的“统一性”确实比汉服要高一些。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礼仪与场合的关联度。 和服和韩服,尤其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对整体仪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头发盘起,能让颈部线条更加流畅,显得人更端庄、有气质。这不仅仅是美观,更是对场合的一种尊重。在日本,有专门的和服发型师,他们会根据和服的类型、穿着者的脸型,设计出既古典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盘发。比如,参加成人式、毕业典礼、婚礼等重大活动时,女性穿着和服,发型通常是精心打理过的,比如“アップスタイル”(Up Style),发髻高耸,搭配发簪、发饰,显得非常隆重。韩服也是类似,虽然没有日本那么细致的分级,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参加节日庆典、传统表演,或者一些比较隆重的家庭聚会,盘发也是非常常见的选择,能够衬托出韩服的优雅。

服饰本身的特点。 和服的领子比较高,尤其是在领口处,穿戴得非常讲究。如果头发散乱,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和服的整体美感,甚至会勾到衣物。所以,将头发盘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衣物的整洁和美观。韩服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线条柔和,但有些款式的韩服,尤其是上衣(저고리)的衣领也比较贴合颈部,同样,一个整洁的发型能够让整体造型更加清爽利落。

传统发型的固化与传承。 和服和韩服都有其历史悠久的传统发型,这些发型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已经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视为“标准”或“经典”的搭配。比如,日本的“日本髪”(Nihongami)有各种复杂的样式,虽然现代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但在艺妓、舞妓等传统行业仍然被严格遵循。现代的盘发也是在这些传统发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改良的。韩国的传统发型也有一脉相承的风格,例如“ 쪽머리”(Jjokmeori)这种将头发在脑后盘成发髻的发型,在古代是贵族女性的常见发型,现在也常用于搭配韩服。这些固化的传统,使得穿着者在选择发型时,更容易倾向于这些被认同的样式。

那么,为什么汉服就显得“混乱”或者说“多样”呢?

汉服的多样性与历史跨度。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汉服并非指代某一个朝代的服装,而是指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衣冠体系,涵盖了从先秦、汉、魏晋、唐、宋、明等多个朝代,每个朝代、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场合,汉服的款式、形制、搭配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魏晋风流的飘逸,唐朝的雍容华贵,宋朝的雅致素净,明朝的端庄大气,这些不同的风格,自然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审美需求。

对“复原”与“创新”的理解不同。 很多穿着汉服的女生,尤其是近年来汉服文化的兴起,不少人是在尝试“复原”古代的造型。而古代女性的发型,同样是极其复杂的。例如,唐朝女性的“堕马髻”、“高髻”等,都需要专业的发型师或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很多时候,大家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复原,或者为了方便,会选择一些简化、改编的款式。

“日常化”与“场合化”的平衡。 相比于和服和韩服,很多人在穿着汉服时,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会选择在一些日常的活动,比如茶会、聚会、外拍,甚至只是日常出行时穿着。在这些情况下,她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种舒适、方便,同时又能体现汉服之美的发型。而“混乱”或者说“各种各样”的发型,恰恰体现了这种“自由度”和“个人风格”的体现。有些人喜欢搭配发簪,有些人喜欢自然垂落,有些人会简单编发,有些人会尝试一些现代感的盘发,这些都是在不违反汉服整体美感的前提下,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文化表达的多样性。 汉服复兴的群体,很多都带有强烈的文化探索和身份认同的色彩。她们可能不仅仅是“穿衣服”,更是在“演绎”一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型也成为了一种可以表达个人理解和创造力的载体。比如,有些女生会根据汉服的朝代特色,去研究当时的绘画、壁画,然后尝试还原,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到位,也体现了她们的用心。而有些则是将汉服与现代元素结合,发型自然也会更加开放和多元。

实际操作的难度。 很多古代的汉服发型,比如唐朝的各种高髻,需要很长的头发,而且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很多发饰和定型手段。对于现代大部分女生来说,如果不是专门学习,很难一次性完成。相比之下,一些简单的盘发、编发,甚至只是披散长发,反而更容易做到。

所以,与其说是“混乱”,不如说是“多样化”和“个性化”。汉服文化目前还处在一个蓬勃发展、探索和普及的阶段,大家在尝试、学习、创新。和服和韩服的“统一性”,更多是建立在相对成熟和固定的礼仪体系以及服饰特点之上。

总而言之,穿和服韩服的女生把头发盘起来,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传统礼仪的遵循、对服饰美感的考量以及对成熟传统发型的继承。而穿汉服的女生发型选择多样,则是因为汉服本身跨越的朝代多、形制广,加上现代文化复兴中个人对文化理解和表达的自由度,以及实际操作的便利性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不是说哪种方式更好,而是反映了不同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就是汉服的现代化喽,各朝的汉服都是有所变化的,为啥本朝就一定要和以前一模一样?

user avatar

韩服我不大清楚,和服稍微有一点了解,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很多人觉得汉服对国人而言和和服对日本人而言,地位是等同的。其实不然,汉服在我国,对多数人而言(对非考据党而言),其实更接近于日本“和洋折衷”的“大正浪漫”(这里说的大正浪漫指的是一种现代服装风格,并不是真正的大正时代服装),即外观上、物质上借用了传统,内在审美却是现代的,因此其最终产物也不可能是严守传统的,而是带有大量现代色彩、个人色彩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和服与汉服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现代和服在日本从未“断代”过,而“汉服”是一个业已消失、然后重新出现的东西。对于日本人而言,和服有既定的、成熟的审美和约定成俗的穿法,而汉服对国人而言,陌生程度不啻于“舶来品”。

现代的和服基本上脱胎自江户时代,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已经定型,此后怎么修改怎么改良,款式大体上在一个框子里。更古老的平安装束则被皇室和神官等特殊职业保留,虽然穿的人少但也没有消失。正因为和服并没有断代,因此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流传下来的穿着搭配去搭配和服。江户时代人们觉得女人应该束发,大家也就约定成俗选择在穿和服时束发。类似的,穿平安时代和服的人大多选择披发,因为平安时代的审美就是披发(由宫家和神职流传下来的穿法和审美)。

而我国的汉服,每隔数百就会因为外族入侵或经济、文化条件变化而产生剧变,这一点在清朝尤其明显,因此对于后人而言,前朝服装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书画/博物馆里的东西,和这些服装共生的审美、观念等并没有一起流传下来。既然这些审美没有流传下来,就意味当人们再次穿上这些衣服时,脑海中的审美是“自己所身处的时代的”,而不是“这套服装所诞生的时代的”,也就必然产生衣服诞生时认为美、现在认为不美的情况,假如不是追求复古,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按照当代审美进行搭配。

实际上即使是在保留了较多“古代审美”的日本,和服的穿搭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现代化。就拿题主关心的“束发”这个问题为例,虽然日本保留了“束发为美”的和服审美(此处和服只常见的和服,不包括半截入土的平安装束等),但束发的方式却是千奇百怪,完全看不出传统风味了。

就连审美传统的日本人都选择了现代化的束发方式,题主就不要苛责完全是现代审美的妹子们选择披发了。

(其实我觉得很多汉服娘不束发是受到了影楼风的影响,其实现代化的束发更好看而且方便。完全披散的话会遇到很麻烦&很热这两个问题吧)

————————————分割线——————————————

刚才我说汉服的定位类似大正浪漫,外观古典内在现代。接下来各位可以看看大正浪漫是什么样子:

我不反对人们完全按照服装诞生时的审美和穿法去穿衣服,但我同时也认为人们有权利想大正浪漫一样按照自己的审美改造、穿搭传统服饰的权力(至于那算不算汉服就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大正浪漫应该还是算和服的)。

同时我也主张,像和服一样现代化,是汉服的必经之路(实际上也已经走上了)。

至于汉服圈子内对于改良版汉服、现代化搭配方法的汉服算不算汉服的撕逼我就无意参与了。

(话说日本如果存在原教旨主义和服党的话,不知会不会在网上疯狂手撕大正浪漫和现代和服)

——————————————————分割线————————

以下内容纯为博君一笑,和问题无关。

关于和服的束发,其实除了上图那些比较常规的,更现代化的束发方式也是有的(笑),比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