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为什么执意要与俄罗斯为敌?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多个层面。以下从历史、政治、地缘、经济、民族主义和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历史与民族主义的根源
苏联时期(19221991):
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一部分,长期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严格管控,民族意识被压制。1930年代的大饥荒(“霍拉波夫事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成为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创伤记忆。
民族意识觉醒:20世纪初,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主张摆脱俄罗斯化的压迫,争取独立。1990年代,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高涨。

苏联解体后的身份认同:
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政治力量。乌克兰政府强调“乌克兰是乌克兰人的国家”,与俄罗斯的“俄罗斯化”政策形成对立。这种身份认同也体现在语言、文化政策上,例如推广乌克兰语(1992年法律)和限制俄语使用。



2. 政治与地缘战略的冲突
“缓冲区”与“战略门户”:
乌克兰位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是俄罗斯向欧洲的重要通道。俄罗斯视乌克兰为“战略缓冲区”,担心西方势力通过乌克兰渗透到俄罗斯边境。
克里米亚危机(2014):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政府认为这是对国家主权的直接威胁,引发国内反俄情绪。

北约东扩的争议:
乌克兰加入北约(NATO)的诉求被俄罗斯视为“威胁”。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恶化,2oint 2014年乌克兰政府与西方签署“加入北约的路线图”,进一步激化矛盾。



3. 经济与资源依赖的矛盾
经济依赖与政治博弈: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经济陷入混乱,长期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贸易。然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经济控制(如能源出口、贸易限制)被乌克兰视为“经济霸权”。
能源问题:乌克兰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到欧洲的重要中转站,俄罗斯通过控制能源出口影响乌克兰政治。

西方经济援助与“去俄化”:
乌克兰政府在2014年后接受欧盟和美国的经济援助,推动“去俄化”政策(如减少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这种转变被俄罗斯视为“背叛”,加剧了敌对情绪。



4. 民族主义与政治意识形态
“橙色革命”与“尊严革命”:
2004年“橙色革命”:乌克兰民众反对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亲俄政策,支持西方价值观,引发与俄罗斯的冲突。
20132014年“尊严革命”:乌克兰民众抗议政府与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联盟”,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引发克里米亚危机。

民族主义政党与政府:
乌克兰的右翼政党(如“人民阵线”)长期主张“去俄化”和“西方化”,将俄罗斯视为“外来威胁”。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强化了与俄罗斯的对立。



5. 国际干预与地缘博弈
美国与北约的介入:
美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支持乌克兰(如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的援助),被俄罗斯视为“干涉俄国内政”。
北约东扩:美国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认为这威胁其“安全边界”。

欧盟的“向东开放”政策:
欧盟通过“向东开放”战略(如“欧洲门户”计划)加强与乌克兰的经济联系,被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



6. 军事冲突与战争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爆发冲突,导致顿巴斯地区(东部)的“亲俄分离主义”势力(如“顿巴斯共和国”)与乌克兰政府对立。
顿巴斯战争:20142022年,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支持的分离主义势力在东部爆发冲突,乌克兰政府将此视为“俄罗斯入侵”。

2022年俄乌战争:
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支持下发动全面战争,俄罗斯将此视为“解放顿巴斯”和“保护俄语民族”。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敌对关系。



7. 文化与社会因素
语言与文化的“去俄化”:
乌克兰政府推动乌克兰语成为官方语言,限制俄语的使用(如教育、媒体),被俄罗斯视为“文化侵略”。
历史记忆与民族主义:
乌克兰民众将俄罗斯视为“历史敌人”,尤其在苏联时期受到压迫的历史记忆被政治化,成为反俄情绪的根源。



总结:乌克兰与俄罗斯敌对关系的根源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1. 历史创伤:苏联时期对乌克兰的压迫和民族主义觉醒。
2. 地缘战略竞争: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与西方的“战略缓冲区”,俄罗斯视其为安全威胁。
3. 经济与政治博弈:乌克兰寻求西方支持,与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控制形成冲突。
4.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乌克兰政府推动“去俄化”和“西方化”,强化与俄罗斯的对立。
5. 国际干预:美国、欧盟等国家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支持乌克兰,被俄罗斯视为“干涉”。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使得乌克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持续与俄罗斯对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家拟人化是初级键政圈常见的老毛病了。

乌克兰又不是一个人类,甚至不能说是一群特别有共同目标的人群,哪儿来的执意这执意那?

乌克兰分成五块,东南西北中,每一块对俄国人的看法都不能说相同。

利沃夫区域是反俄大本营,乌东则亲俄,中部南部无明确倾向,北部尤其西北部和波兰人的历史仇恨更大一些。

但凡多看点乌克兰视频UP主的介绍也不至于问出这种问题。

我倒是和一个利沃夫的乌克兰大洋马处过一段时间,她确实是明确说了很讨厌俄国人。

目前这个乌克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强行捏合出来的一个国家。

你们不要把每个国家都当做中国这种几千年来有个占比极高的主体民族,总是希望追求大一统的类型。

有些国家底蕴之浅,向心力之差,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

也许它的出现才几十年而已,才刚刚捏合而成罢了。

西乌克兰是反俄,但是西乌克兰其实也反德,反波,反罗马尼亚。

你别看现在西乌克兰大搞法西斯民团,追忆和纳粹德军共同作战的峥嵘岁月。实际上在二战时,西乌人和德国鬼子,罗马尼亚鬼子也就好了半年多一点的蜜月期。之后就翻脸了。

西乌克兰游击队在二战是出了名的反一切,他们和纳粹德军,和罗马尼亚,匈牙利军队大打出手,同时也不忘了顺手屠杀波兰族村庄。

当然波兰族游击队自然也不忘了屠杀西乌克兰族人村庄了。

它周边的一切它全都反,只亲近英美了。但那也是建立在和英美不接壤的基础上。

别鬼扯什么反俄是为了整个乌克兰国家这种冠冕堂皇的话。

乌东经济和俄国人高度连通,工业标准相同,早年俄国的经济脉络一直到基辅一带都关联很深。

和俄国人变成彻头彻尾的敌人难道符合另外半边乌克兰的利益吗?

西乌克兰为了经济利益要加入欧盟,这一点谁也无可指摘,为了更多的农副产品出口,更多的劳动力免签输出,这很正常。

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大搞法西斯复兴运动,并且不顾一切要加入北约,就说明乌克兰西部并不是把全乌克兰的利益放在根本出发点。

现在美国仍然控制着全球意识形态制高点的自由民主王道大旗,白左还能在大局上压制住欧陆各国右翼复兴的势头。

但是将来美帝撂挑子了,西乌克兰百分之百会恢复到千百年来的状态,和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匈牙利人矛盾重重。

这是地缘决定的。不在于乌克兰执意干嘛干嘛。

乌克兰根本执不了意,它一个几十年前匆匆捏合而成的,国内地域有重大利益倾向冲突,没有基本国家利益共同点的国家,上哪儿执意去?

user avatar

这是他们的自由。

即使乌克兰全国不分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统统持西瓜刀突入俄罗斯边境直取莫斯科包围列宁格勒打穿乌拉尔山横扫西伯利亚饮马太平洋吞并外蒙古甚至突然宣布全伙下山投靠ETO也没任何问题,别人无权干涉只有拍手叫好的份儿。

让人不爽的是,这些人日常喜欢剃个光头当街溜子偶尔找石头雕塑或者七老八十行将就木的退役老兵撒野,又或傻兮兮扮纳粹以为老毛子会气炸结果老毛子没反应以色列却破了防。

user avatar

为什么俄国做了错事,还不让受害者与它为敌,难不成期待乌克兰人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入侵世界公认的主权国家,分裂其国土,扶植反对势力,如此恶劣的侵略行为,发生在乌克兰身上就是它活该,就应该忍气吞声?知乎上不是常为不完美受害者说话吗?怎么在俄乌问题上就双标了?

诚然乌克兰自身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不能说明俄国人的手段是合法的、正义的。瞧瞧知乎上的俄苏粉,给俄苏洗地那叫一个不遗余力,乌克兰就连敌视俄罗斯也有错,难道像他们一样认它做叠吗?

俄乌之间百年以来的血海深仇,不是键盘侠能随便指点的。

1708年,乌克兰与瑞典结盟,寻求获得民族独立。彼得大帝闻讯,派兵血洗哥萨克营地。

1709年,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彻底击败了瑞典军队。彼得大帝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在乌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同化乌克兰上层统治阶级,确立俄语的官方地位,贬低乌克兰语“乡巴佬”语言,禁止乌克兰文书籍的出版,强迫乌克兰人抛弃自身的文化传统。

1930s慈父为优先重工业,采用农业补贴工业的政策,征收农民粮食,出口赚取外汇以建立工业。苏联流放大量反抗的乌克兰农民,强征并没收乌克兰生产资料,大饥荒导致乌克兰数百万人丧生。

1946年乌克兰再次爆发饥荒,旱灾和慈父强硬的粮食征收手段,使得乌克兰在1946-1947年出现了巨大的灾难,大量乌克兰人受灾。乌克兰的粮食部分被慈父送给有世仇的波兰兄弟。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在军工上步步退让,甚至可以说自废武功,去工业化、放弃核武器、在黑海舰队上作出让步。

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公认支持东乌分裂势力,分裂乌克兰国土,引发乌克兰危机。如果这都能忍的话,相信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了吧?

2014年9月,波罗申科总统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特别强调:

(1994年)乌克兰放弃了世界第三大的核潜力,以换取安全保障。(而现在)乌克兰被那个承诺给予乌安全保障的国家从背后捅了一刀。请允许我提醒你们:20年前,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俄罗斯和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一起,郑重宣布乌克兰的国家边界和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现实是,我们从俄罗斯得到的却是兼并和战争,这让乌克兰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附《中乌友好合作条约》第五条第六条部分内容:

第五条:中方支持乌方在维护乌克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的政策。
第六条:缔约任何一方不采取任何损害缔约另一方主权、安全或领土完整的行动。
缔约任何一方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缔约另一方的国家主权、安全或领土完整。
user avatar

印度在周边推进几百米你都要揍他。

台湾要搞宪制台独我都要骂他生的贱。

在俄罗斯的煽动下,乌克兰克里米亚已经丢了,最大出海口被俄罗斯控制,顿巴斯眼看着都保不住了。

你跟我说乌克兰为什么执意要与俄罗斯为敌?我只能对你说:你对惨字怎么写一无所知。

user avatar

因为东部乌克兰到1991年已经被俄罗斯统治330多年,中部乌克兰应该是190年,西部乌克兰是50年或者40多年。

东部乌克兰有20%的人口都是直接说俄语的俄罗斯血统的人,剩下的是基本都会说俄语的乌克兰人,乌克兰语在那边反都不流行,和俄罗斯的关系还行。中部是两头横跳,有时候关系还行,有时候关系不咋地。到了西部就是强烈的反俄区,比较喜欢欧盟。(主要还是因为西部被波兰统治400年,被奥地利统治120年,所以天然的喜欢欧洲这边)

2004年亲西方的尤先科上台后,坚决执行“脱俄向欧”,让旁边的俄罗斯非常不开心。2014年的时候,当时的总统要跟俄罗斯搞好关系,决定放弃自己以前要加入欧盟的承诺。然后就被反对派(主要是亲欧派)给干翻了,这时候他就应该体面下台,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只不过他不肯下台,最后议会革除了他的职务,他那时犯傻了,他居然写信要求俄罗斯进攻自己的首都。这就麻烦了,本来双方是保持默契了,一半亲俄一半亲欧盟。如果他体面下台,估计还能有所缓和,不至于撕破脸。但现在就是不行了,只能选边站了,那就干吧。

实际上,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压根就不是一家人,是被苏联在1945年的时候强行合并在一起的,东边一群人跟着俄罗斯三百多年,西边跟着波兰奥地利五百多年,突然合在一起肯定不适应,这就是历史的祸根。现在的乌克兰政府为了保持领土完整,肯定要反俄。俄罗斯为了保持自己在东乌的势力范围,绝对会要求那边的反抗军继续打仗。现在的乌克兰政府不可能跟俄罗斯搞好关系,不然的话国家要失去大约8分之一的国土,直接责任人就要下台了,估计都不得好死。但是他们又打不过俄罗斯,那就只能继续耗着。

user avatar

因为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使得东部两个州独立。

有些人是不是忘记了苏联吞并唐鲁乌梁海使得外蒙古独立,然后要高喊保卫苏联?

user avatar

因为俄罗斯没有归还克里米亚。

user avatar

这,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乌克兰不反俄才不正常好吧,都快被俄罗斯整成啥逼样了。谈什么历史因素都不重要,而且不管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怎样的历史关联,从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就是一个被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更谈不上执意反俄,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局混乱,在亲俄与亲西方之间左右横跳,但总体来说,俄乌关系也还可以,双方一度还谈过很多军事合作,乌克兰军工企业一如苏联时期为俄罗斯做配套。

一切都要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谈起,这件事说难听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希特勒吞并苏台德有何区别,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这可是当年俄罗斯自己都承认的,俄罗斯还公然支持东乌民兵武装割据建国,这种公然分裂乌克兰领土与践踏主权的事,乌克兰要是这都不反俄除非乌克兰人全都没脑子。

既然要反俄,那么宣传自然是少不了的,于是什么乌克兰大饥荒乌克兰人欢迎德军这些事全都被重新提起,只要能反俄他们连纳粹都能洗,你去看看14年以前的乌克兰阅兵苏联军装红旗满满的苏联元素,现在苏联在乌克兰都成罪恶的化身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民族主义本身就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别说历史,甚至连血统都可以发明,当年美国独立后他们也不承认自己的盎撒血统,而认为自已是诺曼人的后代,智利甚至拒绝承认和西班牙的任何关系,认为自己是哥特人与阿劳坎人的后代。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底色其实是反奥斯曼,现在却成了反美反以色列,对于他们来说奥斯曼曾经有多残暴早就不重要了,现代乌克兰民族主义起于西乌克兰,底色其实是反波兰,二战前这俩还互相屠杀呢,现在反俄的还是西乌人,搞得还以为俄罗斯欺压他们几百年似的,这才过去几十年,就忘了自己祖辈与波兰人有多大仇了?

user avatar

很悲催的是,现代人认为随着网络的发达,科技的发展,小国可以不再做小国,小国就可以反复跳横,进行自己的纵横捭阖了。

越南已经有过教训了;格鲁吉亚也有过教训了;波兰有过无数次教训,但是貌似他还不太明白;芬兰有过教训,而且记忆很深刻(苏芬第二次战争后);墨西哥历史教训太多,现在态度也很明确(从美墨战争到一战)。

作为一个小国,绝大部分时候,远处的盟友不一定管用,但近处的老虎你一定不要招惹他。但是这些道理,乌克兰之前不明白,现在似乎也不太明白。

这就是他们政治家幼稚的地方,这就是他们采用跟当年捷克斯洛伐克,跟南斯拉夫类似的做法(南斯拉夫更是自己作死,你已经被德国和意大利包围,反动个毛政变,结果被一个月平推,你能起到什么结果?),寄希望于远处的外援,而蔑视近处的庞然大物。

远交近攻,那是大国玩的手法,小国老老实实站边,最差也要中立,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乌克兰执意和俄国为敌,根本不是单纯的因为什么历史死敌,你看英法都和解了(虽偶有摩擦),法德都和解了,美墨都和解了(没有该比墨西哥更仇恨美国的了吧,生生把墨西哥从一个洲际大国打成一个瘪三),连巴拉圭都和阿根廷巴西和解了(那可是灭国灭族之恨啊)。在时间面前,民族仇恨是迟早的事,但是,消散不过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刻意为之。

大国这么做,有自己的目的性,有自己长远的规划性(参考普法战争后法国做的接近40年的仇恨教育),那么小国这么做,一定是拿到了所谓的“强援”。问题是“强援”关键时刻顶事么?万一又是“慕尼黑时刻”,小国岂不是欲哭无泪?

乌克兰现在就是这么个奔头,眼看着把老毛子惹急了,但是实际上自己一点底牌都没有。除了拿自己的国家给西方昂撒纳个投名状外,还有其他什么价值么?

没看德法恶心泽连斯基都上头了么,德法不想打仗啊,甩开昂撒直接和普京谈。决定乌克兰命运的地点,不在伦敦,也不在华盛顿,最终还是在克林姆林啊。

小国无政治家,无稳定国策,是小国的悲哀,更是小国人民的悲哀。(本回答纯从国际政治关系角度,不涉及任何人权民族自由等方面。PS,成年人了,少谈点自由民主,多谈点历史和背后的政治原因吧)

user avatar

台湾都能执意与中国_____

乌克兰有啥不能和俄罗斯为敌的?难道俄罗斯对乌克兰有中国对台湾那么好了?

user avatar

鹅孝子逻辑:

别人欺负我,我问候你全家;我欺负别人,别人不让我欺负,我问候你全家;

别人欺负鹅爹,我问候别人全家;鹅爹欺负别人,别人不让鹅爹欺负,我问候别人全家;

鹅爹欺负我,我装死。

user avatar

原来话还可以反过来问

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执意要和日本"为敌",为什么9.18事变后,中国坚决抗日,这不是废话

克里米亚加两个省被人占了,然后你告诉我可以亲俄? 谁亲俄不就是乌奸嘛...


而且乌克兰这事,不表态可以,表态支持俄问题就很大,我们国家目前东有tw问题,西又有新,西问题,都是当地人口众多,主体民族处于劣势的情况,同样被其他大国干扰.与乌东有一定相似处

如果支持乌东和俄,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支持独立分子?


俄乌纠纷,无论如何俄都是不占理的,一个国家向东向西,无非是有多少好处的问题,特别是乌克兰这样的夹心国家,俄罗斯既然出不起价,怪不得别人向西跑

一个国家,自己都搞不好,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多的数不清,居然GDP只有中国几个直辖市的的体谅,还不到广东2/3,谁要跟他混,脑子才是进水了

严重怀疑题主是钓鱼的问题

user avatar

乌克兰那点仅剩的“国家性”的存在,就是为了反俄才凝聚起来的。

波罗的海三国同理。

user avatar

因为乌克兰反俄的理由太正义了,正义到某东方大国都必须表态支持。

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两个州,类比一下放在某东方大国身上,就是台省独立+新、西两省半独立。

站队俄罗斯的某些人群,掂量一下吧。

顺便一提,最近一轮俄乌谈判之所以破裂,是因为乌克兰在搁置东乌两个州半独立问题的前提下坚持要由乌克兰控制东乌段国境线,而俄罗斯坚持拒绝。

啥意思呢,大白话解释就是,俄罗斯拒绝乌克兰行使形式上的国家主权、践踏乌克兰的最基本形式上的主权完整。

想象一下,新、西两省的国境线由外国控制,中国人什么反应?

所以你说乌克兰为什么反俄?

user avatar

如果美俄媾和甚至联盟,乌克兰以及东欧还反俄吗?

如果东欧是为了反俄才亲美,那么东欧在美俄媾和后反俄反美。

如果东欧是为了亲美才反俄,那么东欧在美俄媾和后亲俄亲美。

中国有些人是为了反美才亲俄,有些人是为了亲美才反俄甚至反华。

对于我来说,只要你反美,哪怕你是本拉登,我也叫你一声自由战士。

谨以此片致敬英勇无畏的阿富汗人民——第一滴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多个层面。以下从历史、政治、地缘、经济、民族主义和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历史与民族主义的根源 苏联时期(19221991): 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一部分,长期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经济和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议题。将波兰当前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简单地归结为“趟浑水”或者不反思历史,可能忽略了波兰自身独特的历史经历和它对当前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认识。首先,我们得明白,波兰的历史与俄罗斯(以及更广泛的东斯拉夫世界)的关系,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
  • 回答
    特朗普的那句“我执政时俄乌局势不会紧张”的表态,并非简单的一句预测,而是蕴含了他一贯的政治哲学和外交策略的体现。首先,这句话暗示了特朗普对俄乌冲突根源的判断。他倾向于认为,导致当前紧张局势的并非是俄罗斯的侵略性,而是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某些政策或行为激化了矛盾。从他过往的言论和行事风格来看,他可能认为,.............
  • 回答
    乌克兰不倒向俄罗斯,尽管俄罗斯方面可能以此作为“保证安全”的理由,但这背后涉及了乌克兰自身的主权、民族认同、历史经历、地缘政治以及国际秩序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主权与民族认同的至高无上: 主权是国家生存的基石: 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其.............
  • 回答
    乌克兰之所以如此坚定地寻求加入北约,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牵涉到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以及民族认同等诸多方面。简而言之,乌克兰加入北约,是对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未来生存的根本性战略选择。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俄罗斯的持续侵略和潜在威胁。自2014年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
  • 回答
    乌克兰的抵抗,以及他们为何不“放下武器喜迎王师”,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民族认同以及国家主权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首先,让我们明确“放下武器喜迎王师”这一表述所暗示的背景和立场。这是一种基于特定政治叙事的说法,认为乌克兰应该接受俄罗斯的军事存在.............
  • 回答
    乌克兰被誉为“欧洲子宫”,这个说法并非来自官方或历史文献的正式命名,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和历史渊源。这个比喻通常指向乌克兰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其肥沃的土地以及在塑造欧洲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的南部,横跨东欧大陆的大部分区域。它的北部与.............
  • 回答
    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现实的安全考量以及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历史的阴影与对安全的深切渴望首先,乌克兰的历史充满了被大国压迫和控制的经历。从沙皇俄国时期到苏联统治下,乌克兰一直处于俄罗斯帝国或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这种长期的地缘政.............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绝非一日之寒,而是源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恩怨。要理解这场“反目成仇”,我们需要拉开历史的镜头,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的纠葛:从“罗斯”到帝国边界首先,俄罗斯人常将自己视为古代“基辅罗斯”的继承者,而乌克兰更是“罗斯的母亲”。这个古老的东斯拉夫国.............
  • 回答
    乌克兰之所以拥有如此多的美女,是一个源于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现象,其中既有地理环境的塑造,也有历史文化的影响,更有社会经济因素的推波助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地理位置与基因融合是不可忽视的基础。乌克兰地处东欧,历史上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汇的重要 crossroads。从.............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推进速度缓慢,确实与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战略目标、地理环境、国际支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军事实力对比:俄罗斯并非“势均力敌” 俄罗斯的军事优势: 俄罗斯拥有约100万兵力(2022年数据),装备包括T72、T90主战坦克、S300防空.............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及中国公众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涉及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应对思路: 一、为何部分中国人支持俄罗斯?1. 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 中国与俄罗斯同为上海合作组织(SCO)成员,在反恐、能源合作等领域有共同利益。中俄关系被.............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在中国国内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且正如你观察到的,大多数网友的态度倾向于支持俄罗斯,或至少对乌克兰缺乏明显的同情。这种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官方叙事和媒体宣传的影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和评论这场冲突时,很大.............
  • 回答
    俄国入侵乌克兰之所以能获得身边许多人的支持,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信息传播等多种因素的交织。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驱动因素:一、历史叙事与民族主义情绪: “兄弟民族”情结与历史的纠葛: 许多支持者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共享悠久历史和文化联系的“兄弟民.............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乌克兰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下的复杂处境和民族情感,以及对国家主权和生存权的理解。与其说乌克兰“不反思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不如说在战争的当下,首要任务是生存和抵抗,而对过往的分析和总结是另一个层面的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乌克兰所面临的现实。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是一场象征性的冲突,而是一场旨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俄罗斯之所以要打乌克兰,而美国不参与直接军事行动,这背后涉及一连串复杂的历史、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咱们一步步捋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俄罗斯单方面发起的军事行动。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判断,它当然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决定就跟着一起打。.............
  • 回答
    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并未选择对乌克兰主要城市的供水、供电和网络系统进行彻底的破坏,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多方面因素的叠加。首先, 国际法和道德规范的制约是重要因素。 尽管战争期间的规则常常被挑战,但对民用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网络)的无差别打击通常被视为违反战争法,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
  • 回答
    “红色苏联的后代”与“亚速营的崛起”,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乌克兰为何会出现亚速营这类带有极端民族主义甚至新纳粹色彩的组织,我们必须将目光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并且要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而是深入剖析其形成的土壤和演变逻辑。一、 历史的遗产:苏维埃时期民族意识的压抑与复苏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国家确实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上给予了乌克兰大量支持。然而,尽管如此,北约作为一个整体,并未直接派遣地面部队参战。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每一点都牵涉到极其复杂的战略考量和现实制约,绝非简单的“不愿”或“不敢”。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
  • 回答
    在网络上尝试用二战“投降死人少、抵抗死人多”的史实来劝降乌克兰,却屡屡被喷,甚至连支持俄罗斯的人也加入批评的行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历史的解读、现实的复杂性、情感的纠葛以及信息传播的多种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你会觉得二战的例子适用于当下的乌克兰局势,以及这种说法的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