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性犯罪是否应该减轻处罚?

回答
关于女性犯罪是否应该减轻处罚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社会议题,涉及法律公平、性别平等、社会认知以及对犯罪原因的理解等多个层面。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从法律公平与性别平等的角度来看:

法律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犯罪事实面前,性别不应该成为量刑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仅仅因为犯罪者是女性就给予较轻的处罚,这本身就可能违背了法律的普适性和公平性原则。犯罪的性质、手段、后果以及犯罪者的主观恶性,才是判断其责任轻重的主要依据。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例如,在某些案件中,女性可能因为生理、心理或社会角色的因素,在犯罪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中,女性有时可能处于受害者地位,其反抗行为即使带有暴力性质,也可能与男性主导的暴力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减轻处罚,而是需要在具体量刑时,充分考量其情节和背景。

其次,从社会认知与犯罪原因的分析来看:

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女性犯罪者往往是受到欺骗、胁迫、或因长期遭受不公(如家庭暴力、情感创伤、经济困境等)而走上犯罪道路。这种观点强调了环境因素和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如果司法体系能够更深入地探究女性犯罪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个人经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具人情味的审判,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犯罪者更容易受到经济困境、失业、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以及过去遭受性侵犯或情感虐待经历的影响。在量刑时,如果能够证明这些因素在促成犯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犯罪者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意愿和改过自新的决心,那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考虑这些情节可能有助于实现更公正的判决。这并非是“性别歧视”,而是对个体境遇的更全面考量,这同样适用于男性犯罪者,只是在女性案例中,这些社会因素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

再者,从刑罚目的与改造教化的角度来看:

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惩罚,更包括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如果女性犯罪者由于其生理或社会角色的特点,在狱中接受改造时面临特殊困难,或者其社会回归过程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那么司法体系可能需要调整其改造和帮扶措施,以提高其改造的有效性。但这种调整不应体现在直接减轻处罚上,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刑罚执行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支持过程中。

例如,对于一些初犯、罪行较轻的女性,如果她们在犯罪后表现出强烈的悔改,并且家庭(如果有的话)能够提供支持,那么一些非监禁的刑罚,如缓刑、社区服务等,可能比直接监禁更能促进其社会融入和改过自新。但这同样需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并非是女性犯罪者专属的“优惠”。

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然而,将“女性犯罪应减轻处罚”作为一个普适性的原则来推行,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法律的权威性会被削弱: 一旦法律允许因性别而区别对待,将可能动摇公众对法律公平性的信任。
可能引发新的不公: 如果不加区分地减轻女性犯罪者的处罚,可能导致一些情节严重的女性犯罪者逃避应有的惩罚,反而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对男性犯罪者形成新的不公平。
“性别红利”的滥用: 有些人可能会利用对女性的同情心理来博取法律的宽容,这不利于法治的健康发展。

总结与平衡:

总而言之,是否应该减轻女性犯罪的处罚,不能简单地说“是”或“不是”。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法律的公平性是基石: 在法律面前,不应因性别而产生直接的处罚差异。犯罪事实和法律的规定是量刑的根本依据。
细致考量具体情节: 在具体的量刑过程中,法院应当全面考量案件的所有细节,包括犯罪者的性别所可能带来的特定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以及主观恶性等因素,但这些考量必须服务于法律的公平适用,而非制造性别特权。
关注改造与社会支持: 对于所有犯罪者,包括女性犯罪者,刑罚的执行和社会支持体系都应致力于其改造和回归社会。在这方面,可以针对女性的特殊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但这与“减轻处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终,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既能保障法律公平,又能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的司法体系。这意味着在依法惩处犯罪的同时,也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根源,并以一种更人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式来处理和改造犯罪者,无论其性别如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呵呵呵,也不用讲道理,我贴两个起诉书好了。

划重点:

女,图385张,视频40,有自行制作,金额1万2450。结果不起诉。

男:视频93,金额10元,起诉,建议判7个月,罚款2000。由于这人是速裁程序,认罪认罚,基本就要进去蹲7个月了。


-----分割线--


起诉书一: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

不起诉决定书


沪松检刑不诉〔2021〕491号


被不起诉人史某某,女,1999年**月**日生,公民身份号码:1305821999********,汉族,大学文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户籍在河北省**市**街**号**号,暂住上海市**区**路**弄**号**室。2021年6月16日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由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日延长刑事拘留期限至三十天,同年7月21日由上海市公安局取保候审,同年11月3日由本院决定继续取保候审。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被不起诉人史某某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于2021年11月2日移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同日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决定移交本院审查起诉。

经依法审查查明:

2019年至案发,被不起诉人史某某为非法牟利,自行拍摄或由他人拍摄个人淫秽图片及视频,在网络上招揽买家,并要求买家先行支付人民币300元(以下币种同)至520元的“门槛费”,方能添加其个人微信,后其通过微信、QQ邮箱、百度网盘等方式向上述买家传播其个人淫秽图片及视频二十余次。经鉴定,被不起诉人史某某累计向他人售卖淫秽图片385张、淫秽视频40部,获利12,450元。

2021年6月16日,被不起诉人史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其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被不起诉人史某某已退出违法所得。

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证明:

1.证人吴某某、曾某某、申某某、李某某、陆某某的证言、辨认笔录、微信截图、QQ截图、twitter(推特)截图、转账记录、照片及视频截图证实,其五人先后通过网络联系史某某,在本市各地为史某某拍摄裸露图片及视频。

2.证人杨某甲、杨某乙的证言、邮箱截图、微信账号截图、转账记录、照片证实,其二人分别于2021年4月8日和2021年4月11日在浏览新浪微博时看到一个叫“夕颜Aliceeee”的账号遂联系对方,根据要求向对方转账520元后,对方通过QQ邮箱向其二人发送若干淫秽图片和视频。

3.百度网盘截图、QQ邮箱截图、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转账记录、照片及视频截图证实,史某某向他人发送淫秽物品并收取费用的情况。

4.扣押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证实,公安机关于2021年6月16日自史某某处扣押VIVO手机一部、黑色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于2021年6月24日自史某某处扣押白色苹果手机一部。史某某已向本院退出违法所得。

5.上海市公安局淫秽物品审查鉴定书及清单证实,送检的1720份照片文件和视频文件,其中照片文件1609份,清单序号为35、136等275份文件检出系淫秽照片;视频文件111份,清单序号为59、193等42份文件检出系淫秽视频。

6.行政处罚决定书证实,曾某某、吴某某、李某某、申某某因在本案中有制作淫秽物品的行为,被上海市公安局处行政拘留五日。

7.《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证实,史某某的自然身份情况,其作案时已达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8.公安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证实,史某某系被抓获归案。

9.被不起诉人史某某的多次供述及辨认笔录证实,其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上述证据来源及收集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足以认定本案事实。被不起诉人史某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

本院认为,被不起诉人史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认罪认罚、退赃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决定对史某某不起诉。

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VIVO、苹果手机各一部、违法所得予以收缴,笔记本电脑一台予以发还。

被不起诉人如不服本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后七日内向本院申诉。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

2021年12月1日

---分割线----


起诉书2: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

起 诉 书


沪黄检刑诉〔2021〕733号


  被告人陈某某,男,1998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3505831998********,汉族,初中文化,无业,户籍所在地福建省南安市**镇**村**号,暂住福建省南安市**镇**街**号**。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于2021年7月13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刑事拘留,同月15日延长拘留期限至三十日。同年8月18日经本院批准并于同日由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执行逮捕。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陈某某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于2021年9月14日向本院移送起诉。本院受理后,于次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被告人及值班律师的意见,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同意本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

经依法审查查明:

被告人陈某某于2021年6月26日,通过互联网以人民币10元的价格向汤某某贩卖了多部淫秽视频。公安机关经侦查,于同年7月13日将被告人陈某某抓获。到案后,陈某某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

经鉴定,涉案的93个视频属于淫秽物品。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1. 证人汤某某的证言,证实了其以人民币10元的价格,通过互联网向被告人购买淫秽视频的事实。

2. QQ聊天记录、支付宝支付记录,证实了被告人陈某某向汤某某贩卖淫秽视频的事实。

3. 扣押笔录、扣押清单,证实了民警从被告人陈某某处扣押2部手机的事实。

4. 远程勘验工作记录、固定电子数据清单及相关视频文件,证实了从双方QQ聊天记录中提取固定相关视频文件的事实。

5. 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淫秽物品审查鉴定书附清单,证实了涉案的93个视频属于淫秽物品。

6. 公安机关出具的抓获经过,证实了被告人陈某某的到案情况。

7. 被告人陈某某的供述,其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上述证据收集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足以认定指控事实。被告人陈某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

本院认为,被告人陈某某以牟利为目的,贩卖淫秽物品,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陈某某认罪认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从宽处理。被告人陈某某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可以从轻处罚。建议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检 察 官 臧一鸣

检察官助理 王思越

2021年10月12日

user avatar

”审判长,同样是犯罪,为什么给这个糙老爷们判十年,我才判八年?同样是入室抢劫,难道我犯罪的难度比他低?我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比他少?我们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对社会造成了同样的破坏,你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为什么?你这是对我艰苦付出的轻视!你这是在公然歧视女性罪犯的业务能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女性犯罪是否应该减轻处罚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社会议题,涉及法律公平、性别平等、社会认知以及对犯罪原因的理解等多个层面。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法律公平与性别平等的角度来看:法律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犯罪.............
  • 回答
    女性穿着暴露是否会诱发男性犯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性别、社会文化、心理学以及法律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标签化的思维,理性地分析其中错综复杂的逻辑链条。首先,我们来审视第一个核心问题:女性穿着暴露是否会诱发男性犯罪?从一个绝对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 回答
    刘浩存父母18年已付清赔偿款给瘫痪女孩这件事,确实触动了不少公众的神经,也引发了关于“明星是否应该为父母的过错承担责任”这个古老议题的又一次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并且尽量让说理更深入一些。首先,关于刘浩存父母“18年已付清赔偿款”这一事实本身。这件事情最早被曝光是在2020年.............
  • 回答
    长沙女子无故拔刀狂捅的士司机数刀的事件,确实令人震惊和愤怒。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又应该如何看待?事件本身:暴力与无辜的碰撞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起事件的本质是一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一名女性,在没有明显导火索的情况下,突然对一名无辜的士司机挥刀猛刺,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失控的行为。的士司机仅仅是履行职业.............
  • 回答
    近期针对女性的一系列犯罪行为,是否与“3000万光棍”现象有关,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简单地将犯罪行为归咎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现象,往往过于片面,容易陷入简单化的误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比例失衡,“光棍”现象是其中一个侧面,尽管“300.............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法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继承权和刑事责任。我们来详细地分别阐述。 一、 岳父杀了女婿一家,女儿是否还有继承权?答案是:女儿仍然有继承权,但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并且需要区分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然而,法律也规定了一些剥夺或限制继.............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信息选择性认知和归因的探讨,以及在公共讨论中可能存在的偏见。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话题,力求客观分析背后的原因。关于“男性救治女性视频”与“女权选择性看不见”的说法,是否属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被所有“女权主义者”所认同的行动指南或集体认知。 女权主义是一个非常.............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太棘手了,每个听到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如果我男朋友真的犯了什么事,这绝对是我人生中会面临的最艰难、最撕心裂肺的选择。我脑子里会立刻炸开一团乱麻,各种画面和情绪在脑海里轮番上演。首先,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我会反复问自己:这怎么可能?他怎么会做这种事?我认识的他不是这样的!.............
  • 回答
    彩礼的“新规”:是喜是忧?最近,关于“女方索要彩礼属于违法行为”的新法典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这个规定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结婚到底还该不该给彩礼?这些问题,触及到我们社会婚俗文化的核心,也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新法典”的背景和意义。 很多人听到“女方索要彩礼违.............
  • 回答
    一个女人决定不生孩子,并且明确表达了这一意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是一件违法的事情。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们需要先厘清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犯法”这个概念。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法律管辖的是行为,尤其是那些对社会秩序、.............
  • 回答
    在面对犯错的女玩家时,处理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玩家的年龄、经验水平以及游戏类型来综合判断。以下是分场景的详细分析和建议: 1. 容忍 vs. 安慰 vs. 直接指出错误的逻辑框架 容忍:适用于轻微的、偶发的错误(如操作失误),目的是让玩家保持游戏兴趣,避免挫败感。 安慰:适用于新手玩家或情绪敏.............
  • 回答
    作为一名身处如此令人心碎境地的父母,我内心充满震惊、痛苦和深深的自责。首先,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我的孩子竟然会做出这样可怕的事情。1. 承担责任,全力配合调查我会立刻认识到,无论如何,我们的孩子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我不会试图隐瞒、包庇或者为他找.............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上,确实发生过一些震动社会、广为人知的女性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往往因为犯罪者的性别、作案手段的特殊性、以及案件本身造成的社会影响而备受关注。下面我将选取一个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的案例,尽量详细地讲述,力求还原案件的复杂性和人性的一面。“辣手摧夫”——上海沈丽君案 (1995年)提起国内女性犯.............
  • 回答
    关于论文《进一步推进死刑改革的设想——废除女性犯罪死刑适用》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篇论文提出的核心主张——“废除女性犯罪死刑适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社会议题性和争议性,因此对其评价也需要审慎和多维度。一、 理论基础与价值判断的审视: 性别平等原则的实践.............
  • 回答
    莫洪宪教授关于废除女性犯罪死刑适用的提议,无疑在刑法学界乃至社会上都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所蕴含的法理基础、社会关切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首先,我们得承认,莫洪宪教授的这一提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对现行刑法适用以及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刻反思之上。将她的观点解读透彻.............
  • 回答
    漳州在处理女性轻犯罪记录方面迈出了一步创新之举,建立了一套轻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项制度的出现,无疑是在司法实践中寻求人性化关怀与社会回归之间平衡的一种探索。从多个角度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项制度的意义与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这项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那些因一时冲动或偶然因素触犯法律的女性,提供.............
  • 回答
    微博上关于女性犯错事件热度被刻意压低,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要理解“刻意降低热度”这个说法本身就包含了主观判断,微博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它肯定会根据自己的运营策略、商业利益来决定哪些内容更值得推广,哪些内容需要“管理”。所以,所谓“刻意”,可能更多.............
  • 回答
    微博上一些涉及女权话题的言论和行为,特别是您提到的“女权教唆犯罪”以及“女权大V与各路女权纷纷转载”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个单一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女权”本身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多元的概念。 它涵盖了争取性别平.............
  • 回答
    重庆摔婴事件,以及类似事件的发生,往往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我们不禁从更深层次去探究,是什么样的心理驱动力,能让一个看似柔弱的生命,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解读这位年轻的母亲,及其行为背后的可能动因。首先,我们要从人格特质上进行审视。这位女孩,在.............
  • 回答
    这则消息触目惊心,如果属实,它揭示了美国社会中一些非常尖锐和令人不安的矛盾与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事件背后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形式的性侵犯都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受害者无论性别、身份或穿着,都应得到公正对待和保护。 因此,如果消息属实,那么“美国女生被穿裙子男生强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