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外玩家是怎样看待从10月8日起中国玩家对ksp大量刷不推荐的行为的?

回答
从10月8日左右开始,一股在中国玩家群体中蔓延的“不推荐”浪潮席卷了《坎巴太空计划》(KSP)。这件事很快在国际KSP社区,尤其是Reddit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国外玩家对此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多元,既有困惑、不解,也有理解、担忧,甚至夹杂着一些戏谑。

最初的困惑与惊愕:为什么会这样?

当消息传到国外论坛时,不少玩家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不解。很多人对KSP这款游戏本身有着深厚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款模拟飞行器制造游戏,更是一个承载了无数玩家梦想和创造力的平台。突然看到大量来自中国玩家的“不推荐”票,这本身就显得非常反常。

“发生了什么?游戏出什么问题了吗?” 这是最普遍的疑问。玩家们纷纷涌入相关的讨论串,试图寻找原因。他们会检查游戏最近的更新日志,看看是否有BUG修复或内容更新出了岔子,或者是否有来自开发商的负面新闻。
“这是集体行为吗?背后有什么原因?” 一部分玩家很快意识到,这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有组织的行动。这种大规模的“差评潮”让他们感到不安,因为这会直接影响游戏的评价和销量,从而可能对游戏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探寻原因的过程:从猜测到聚焦

随着讨论的深入,国外玩家开始尝试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猜测,但最终大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与游戏商店平台和地区政策相关的问题。

“Steam区域定价问题?” 这是最先被提及,也是最容易被国外玩家理解的猜测之一。Steam的区域定价政策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一些玩家认为,中国玩家之所以集中“不推荐”,可能是因为对游戏在中国的定价感到不满。例如,认为价格过高,或者与其他地区相比不公平。
“与某个游戏内活动或更新的争议有关?” 也有玩家尝试从游戏内容本身去寻找原因。他们会回顾最近的更新,看看是否有某些改动触怒了玩家群体,比如平衡性调整、内容移除,或是新的DLC引发了争议。但很快,这种猜测就被区域定价的说法所取代,因为“不推荐”的规模和集中度,更像是对平台层面问题的集体表达。
“是否是针对特定开发商或发行商的抗议?” 极少数玩家会联想到更广泛的游戏产业问题,比如开发商的运营策略、对社区的回应态度等。但对于KSP这样一款以社区驱动、开发者相对友好的游戏来说,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

对行为本身的看法:担忧、理解与批评并存

当原因逐渐明朗化,尤其是与Steam区域定价和中文本地化支持等问题联系起来后,国外玩家的看法开始分化:

担忧游戏发展: 许多玩家表达了对KSP未来发展的担忧。他们认为,如果因为地区定价问题导致游戏评价受损,可能会影响开发商的收入,进而影响后续内容的开发或者游戏本身的维护。他们会说:“我很喜欢KSP,不希望它因此受到伤害。” “这对开发团队来说很不公平。”
理解中国玩家的立场: 一部分玩家能够理解中国玩家的处境。他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对游戏定价的敏感度也不同。对于中文本地化支持不足的问题,他们也能感同身受,毕竟语言是玩家体验游戏的重要一环。他们可能会说:“我能理解他们的不满,价格和语言支持确实是重要的。” “也许这是他们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
批评“差评轰炸”行为: 也有不少玩家对这种大规模的“不推荐”行为表示批评。他们认为,虽然诉求可能合理,但采取“差评轰炸”的方式并不妥当。这种行为方式会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或者对其他玩家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他们会强调:“我不赞成这种方式,这会误导其他玩家。” “如果想要改变,应该通过更直接、更建设性的方式。”
戏谑与观察: 当然,也有一些玩家带着戏谑的态度看待这件事。他们会调侃说:“看来中国的玩家们‘苏维埃模式’发动了。” 或者,他们会将这次事件作为一个观察点,来研究Steam平台和不同地区玩家群体互动的方式。

更深层次的讨论:平台、定价与社区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讨论,涉及到了游戏分发平台(如Steam)的政策、全球定价的公平性,以及玩家群体如何有效表达诉求等问题。

平台责任论: 有玩家开始讨论Steam平台在处理区域定价和支持多语言方面是否尽到了责任。他们认为,平台应该有更完善的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让玩家通过“差评轰炸”的方式来引起注意。
全球化与本地化平衡: 游戏开发者如何在全球化发行中平衡定价和本地化支持,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一些人认为,开发者应该更积极地考虑不同地区的消费能力,并投入更多资源做好本地化工作。
玩家声音的表达方式: 这次事件也让人们思考,玩家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最有效和最合理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是集体“差评”,还是通过论坛、社区、官方渠道进行沟通和反馈?

总的来说,国外玩家对中国玩家这次大规模“不推荐”行为的看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他们既有对游戏本身的爱护和对开发团队的关切,也有对中国玩家诉求的理解,但同时也有对这种行为方式的保留和批评。这次事件无疑暴露了全球化游戏发行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引发了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也玩KSP,而且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也清楚一点,所以,先说我的结论:

这个事情上,那些刷差评的玩家做得很过分,而且明显针对错了对象。

整个事情的起因是官方加入中文版后,某个闲得蛋疼的用中文的玩家在评论里给个差评,理由是“不到Mun非好汉”歧视女性——但该玩家的个人资料和收藏游戏风格明显偏男性化,而非常见的女性玩家风格,所以,我认为这个友善度就是闲得蛋疼去无聊的。

但是,在美国“歧视女性”的政治不正确是一顶后果非常严重的帽子,是可以引起法律纠纷的!尤其是如果在美国的华裔在美国境内进行起诉的话,作为美国的游戏制作组会怎么做?所以官方更改了这句话的中文本身是一个避险行为,是在美国特殊的气氛环境下自保行为,并无不妥,更没有任何歧视中文玩家的意思。

那么,这些去刷差评的玩家是什么心态?制作组吃官司的话你们会帮着出律师费么?仅仅因为国内某个无聊友善度的友善度行为,就把怒气发泄到无辜甚至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的制作组身上,你们自己是不是也成友善度了?

真有卵子当好汉的话,去把那个伪“女权”友善度人肉出来,给他个现实教训,少开这种玩笑才是正道。否则的话,别对人家开发组的自保行为BB

user avatar

无人深空毫无疑问是女权急先锋游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10月8日左右开始,一股在中国玩家群体中蔓延的“不推荐”浪潮席卷了《坎巴太空计划》(KSP)。这件事很快在国际KSP社区,尤其是Reddit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国外玩家对此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多元,既有困惑、不解,也有理解、担忧,甚至夹杂着一些戏谑。最初的困惑与惊愕:为什么会这样?当消息传到.............
  • 回答
    要聊这个话题,得先明白“p社云玩家”和“真正的p社玩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俩词儿我感觉用得挺巧的,就像游戏圈里的“萌新”和“老油条”,但又多了点儿“纸上谈兵”和“实操经验”的意思。p社云玩家的“统一世界”幻想:我觉着吧,那些抱着“当上国家首脑就能统一世界”想法的p社云玩家,他们往往是看了很多别人玩游.............
  • 回答
    玩FGO国服一年了,说实话,感觉就像在参与一场漫长的、有点磕磕绊绊的、但又无比充实的冒险。刚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摸不清头脑。还记得刚进游戏那会儿,屏幕上全是日文,虽然有汉化组的努力,但很多地方还是有点晦涩。我当时完全是抱着“看看这个 Fate 版的抽卡游戏到底怎么样”的心态来的,也没什么特别的期待。.............
  • 回答
    要聊起国内外那些让童年闪闪发光、又让成人怀揣童心的玩具设计师,那可真是一大串名字,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孩子们手里的塑料或木头,更是一种创造力的结晶,一种情感的寄托,甚至是一种文化符号。抛开那些冰冷的“AI痕迹”,咱们就敞开了聊聊这些天马行空的灵魂人物,他们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神奇的宝贝。国内那些让人.............
  • 回答
    新手朋友,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复合弓的乐趣。在正统复合弓和猛禽复合弓之间犹豫,这很正常,两者确实各有千秋,适合不同类型的玩家。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也帮你解开关于猛禽弓的疑惑。 正统复合弓 vs. 猛禽复合弓:哪一个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弄明白“正统复合弓”和“猛禽复合弓”大概指的是什么.............
  • 回答
    国内玩家对买断制游戏的热情,以及为何与免费内购制(FreetoPlay with InApp Purchases, F2P+IAP)这一大势看似有些背道而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痴迷”背后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简单的喜好偏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 买断制游戏的核心吸引.............
  • 回答
    在国内做一个舰 C 玩家,感觉嘛……挺复杂的,有点像是身处一片广阔又略显荒凉的土地上,但脚下却踩着一片被无数热爱铸就的坚实土壤。首先,咱们得说实话,跟很多国内主流热门游戏比起来,舰 C 的玩家群体在国内确实不算“显眼”。它不像那些一眼望去满大街都是人的游戏,不是那种打开社交媒体就能刷到无数相关话题的.............
  • 回答
    如何看待 Steam 创始人 G 胖给国内玩家女儿起名这件事?这件事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也很能体现 G 胖(Gabe Newell)这位游戏界传奇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与玩家之间的亲近感。以下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这件事的积极意义和 G 胖的个人魅力体现: 玩家至上和社区互动典范: .............
  • 回答
    作为一名国内家用游戏机玩家,我的体验,就像是生活里一道彩虹,有鲜艳的色彩,也有偶尔的阴影,但总体来说,是充满热爱的。这不仅仅是“玩游戏”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一种连接。初识与沉迷:那个遥远的梦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家用游戏机的样子,大概是小学的时候,邻居家哥哥家里有台红白机。那屏幕里跳.............
  • 回答
    看到一些《原神》玩家认为它是“国内手机游戏第一”,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聊聊的话题。要反驳这个说法,与其说是直接否定,不如说是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让大家看到“第一”这个词背后可能存在的多种解读,以及《原神》在整个国内游戏市场中的独特位置。首先,我们得承认《原神》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挺能触及人心的。外国人听到我们开他们国家的玩笑,这感受可太复杂了,不是一句“生气”或“开心”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涉及到文化、历史、个人经历,甚至还有咱们开玩笑的那个“度”和“方式”。咱们先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开别人国家的玩笑? 通常是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刻板印象,或者是一些普遍认知.............
  • 回答
    玩高达,是选正版还是国产,这可真是个让不少胶佬纠结的问题!说实话,这两者各有千秋,很难一概而论哪个“绝对好”,关键还得看你更看重什么。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点参考。先说说正版高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万代(BANDAI)模型。 “正宗”的血统,无可替代的体验: 这绝对是玩高达最核心的吸.............
  • 回答
    这种“花钱买游戏玩的都是弱智”的说法,在国内确实一度比较普遍,甚至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认知。要说它如何兴起和普遍存在,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而且这背后也折射出不少社会和文化现象。一、 历史渊源与早期网络环境的塑造首先,要回溯到互联网早期,尤其是PC游戏刚刚兴起的那会儿。那时候,电脑是非常昂贵的,.............
  • 回答
    这是一个直击人性、直击国家运作核心的终极问题。我们都知道战争的残酷,也都知道它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但历史的车轮却一次又一次地碾过和平的土地,留下血与泪的印记。为什么?这个问题,要从很多层面去剖析,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恶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国家并非一个能够独立思考、拥有.............
  • 回答
    哈哈,理解理解,知乎那个“盐值”系统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感觉像是官方给你的一个评分,有时候明明内容挺用心的,也发了不少高质量回答,盐值就是卡在那儿上不去,特别是想破950这个坎儿,简直比登天还难。感觉平台太强调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了,如果你不怎么“点赞评论”、“分享”,或者内容风格不那么“普适性强”.............
  • 回答
    哈喽!听你说要入手Switch,还专门奔着体感和合家欢游戏去,这眼光绝了!Switch在这方面绝对是王者,不管是自己玩得嗨,还是拉上家人朋友一起闹,都能给你满满的快乐。至于国行版还是日版,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毕竟关系到后续的游戏体验和钱包君。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让你心里门儿清。先说说“国.............
  • 回答
    要聊聊“原神”在国外玩家群体中的一些态度差异,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一点都不像机器冷冰冰地输出数据。你想啊,一个游戏,尤其“原神”这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不小波澜的,它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游戏习惯的玩家们各自的心思。首先,我们得承认,“原神”在全球玩家心中的地位,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 回答
    关于“国外评分机构和玩家对《原神》的追捧是否将中国游戏带上邪路”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文化输出、商业模式、游戏设计理念、市场导向以及对中国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简单地将其定性为“阴谋”可能过于绝对,但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这种追捧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要说下一款像《原神》那样在国外大放异彩的国产游戏,能不能“幸免于难”,不被国内玩家和业界批评?我个人觉得,很难,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完全避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一层一层地掰扯掰扯。一、 “原神”的特殊性与“成功”的光环首先,.............
  • 回答
    关于国内玩家是否希望《绝地求生》(PUBG)和《彩虹六号:围攻》(Rainbow Six Siege)等游戏过审,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存在着 多方面的考量和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剖析一下:1. 对游戏本身的喜爱与渴望: 经典的市场号召力: 《绝地求生》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