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关键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走向:
1.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在你能力范围内,去到最大的城市定居,那里尽管辛苦,但有最多的机会。不论是产业、教育、医疗、消费,都是如此。
2.如果你家里的房产主要集中在人口小于100万的小城市,一旦要想办法,做一些转变,尽量配置到一二线城市来。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从一本书说起,国内研究城市化的权威学者陆铭写的《大国大城》。
如果你好奇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如果你关心哪个城市的房地产更有潜力,那一定要读这本书。它会破除我们的很多误区,帮我们看清很多真相。
大一时,在一个教室自习做题,来了个帅气的年轻老师做讲座,听到一半,就觉得很牛。
这位老师讲的观点是:中国大城市应该更集中,上海远远没到人口终局。后来,才知道他叫陆铭。
这些年,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强调城市化的好处,读完这本书,你能读到背后的逻辑。
很多人反对大城市扩大规模,是出于公平的考虑,认为每个省份应该差不多。但是,追求不同省份GDP总量均衡没有意义,不符合规律,只会浪费资源。
正确的做法是,追求人均GDP的均衡。
沿海发达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有聚焦效应,人再多也没关系。
偏远地区,如果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最好的发展办法是,提升人均GDP,而不是强留人。
发展的理想结果是,各个省份的人均GDP差不多,这样其实就实现了公平,因为不论你生活在沿海,还是生活在西部,生活幸福感会差不多。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让人口实现自由流动。
不要设定户籍限制,为打工人群在城市办理基本保障。你可能会想:人口都流到大城市,把大城市挤爆,小县城都没人了怎么办?
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来到大城市,一方面享受财富机会和生活的便利,另外一方面也要忍受交通、污染、高房租的压力。
每个人都会计算:留在大城市值不值?
在人口不断朝大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到了某一天,人们会发现,原来留在老家,干干旅游业,或者承办大型农业,比在大城市蜗居更舒服,他们就会回去。
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人们有权利自由移动,而不是由政策来规定人们该居住在哪里。
人们用脚投票。在给自己谋福利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是专家。
如果我们真正考虑偏远地区人们的利益,最应该做的就是:创造自由流动的环境。
关于城市化,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大城市就应该只发展高端产业。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生态,一个生态需要丰富的组成,才能更加繁荣。
大城市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分两类,一种是生产型服务业,比如金融、教育、医疗等等,另外一种是消费型服务型,比如餐厅、娱乐业。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多增加生产型服务业的岗位,理就会新增加消费型服务业的需求。
你引进了高端人才搞研发高技术,他们也需要吃饭,买东西,逛商场。
不能光想着把高端人口引进来,让他们全天工作,而忽略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每个人都需要生活,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产业、财富,也在于消费和生活。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抢人,但基本上都是抢大学生,如果哪个城市能够想清楚,对各类人才都打开大门,设定不同的优惠条件,可能才会真正取得先机。
有些人会说:很多服务业非常辛苦,农村人进城,每天累死累活,为什么不让他们留在农村,享受青山绿水呢?
这就是典型的“圣母心”,好心办坏事。农村人来城市,一个月挣几千工资,看上去也不多,但他如果留在农村,一年也挣不到这些钱。在城市打拼,虽然辛苦,但他们愿意。人们不会对自己撒谎。
陆铭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是一个农民工,来自豫北农村。文章提到政府想以发展小城镇来启动内需,但作者认为“一个没有二、三产业和大城市带动的城镇,无法吸引人们聚居”。
这位农民工呼吁:“政府不要再为农民做这种理论上的人生规划了。每个农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到哪里去发展。”
关于城市的第三个误区是:大城市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了?
从国际经验来看,用各种数据测算,中国大城市集中度还远远不够。
如果我们尊重规律,就能推断出:一线城市的人口远远没有到饱和程度;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远远没有到饱和程度。
即使是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人们依然在向纽约、东京集中。近5年来,东京的人口依然在不断增加。
中国的城市化聚集效应,远未结束。这是客观规律,短期政策会影响它的聚集速度,但方向无法扭转。
对普通年轻人来说,理解这一点,对我们的个人成长、财富积累来说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哪些城市最值得留?推荐阅读:
大城市有聚集效应,人口越多的城市,劳动生产率越高,有研究表明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至少能高30%。
但是中国的户籍政策,将人口束缚在土地上,障碍了人口的流动。与发达国家的城市规模相比,中国的大城市人口偏少,这个数据帝有个zip曲线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明显偏少。
中国的户籍政策障碍了经济更快的发展,也明显损害了人民的幸福,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被迫分离的家庭?这个不允许自由迁徙的政策,损人不利己。怎么损人?留守儿童,骨肉分离,损人。怎么不利己?障碍了经济发展,损害了自己的钱包。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干呢?只能说一个字:愚蠢。
愚蠢。从小就受了计生人多是灾难的错误宣传的荧惑,对大城市人口增长非常恐惧,无端端的恐惧,失去了理性的思考能力。所以才那么多人支持这政策。
我们惊呼北京上海“人满为患”的时候,就没有发现北京上海的真正建成区连东京大阪的1/3都没有。我们惊呼北京上海广州人太多的时候,没有发现北京上海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2.3%,而38%的日本人口都居住在东京首都圈,18%的人口居住在俄国首都莫斯科。
搞了那么多年,现在终于发现自己不对了,发现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了。二线城市开始羞答答的抢人了。终于开始放宽大城市人口落户限制了。
这就跟吃屎一样,每天吃3顿屎,结果感到不舒服,怎办呢?改每天吃两顿。
我的意见是,既然吃屎不好,不吃屎不行吗?idiot。
延伸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