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非常好,虽然有些过于简化了,但是对于大趋势的判断,是没问题的。
简化的部分是现实中各国政府的政策影响和政治变化的影响。毕竟,我们现在还不是一个全球联合政府,而是各国政治分裂的局面。如果涉及到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考虑各国之间周期不同步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各国央行政策的影响,那么实际的情况会更加复杂。不过复杂的是短期和微观的部分,宏观的大趋势用这个框架判断是没问题的。
有人说达里奥的这套体系和和经济学理论不是非常符合,对此我嗤之以鼻,从资本市场中实践杀出来的人,没有哪个会去照搬理论,甚至连参考都谈不上。比如说,经典的随机漫步理论,只要真正做过交易的人都会认为这套理论在扯淡。如果市场真的是随机漫步,为什么散户总是被割韭菜而少数投机or投资高手总是能够赚得超额收益?为什么市场的走势经常显得有明显的趋势性,而且从大的时间框架来看总是围绕某个看不见的线在运行?
在资本市场有一句名言,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地错误。达里奥的这个框架体系就是如此,它简约但是不简单,逻辑自洽而且可以和现实印证,虽然在细节方面比较模糊但是大的框架是正确的。对比起来,学院派那些精致的假设、复杂的公式反倒更像是精确地错误。
上面夸了一大堆,下面说一说达里奥这个框架的不足。
第一个不足上面已经说了,对于更加短期和微观的影响因素没有考虑。
第二个不足则显示达里奥作为资本家的阶级自觉。他隐瞒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经济循环的对称破缺——需求相对于生产永远是不足的,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性决定的(具体论证可以去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或者我的这篇简介文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数学原理)。而信贷的扩张,就是为了弥补这个需求不足的缺口。所以在居民、企业、政府三个经济部门里面,居民的债务高企和高度贫富分化最可怕,这标志着社会总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比如涨价去库存之后的某国。
这段文章有句话说的非常精髓:支出是整个经济体系前进的动力,也就是说需求是整个经济体系前进的动力。当需求已经被榨干,甚至未来的消费能力都被债务所透支了,最终整个经济将被迫停滞。
达里奥很鸡贼的没有提贫富分化和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只是在去杠杆措施里面猥琐的透露了一点苗头:财富再分配是去杠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减少支出和债务减记实际上都过于痛苦,而且副作用大,如果不考虑富人们的心情,那么财富再分配加上大量印钞实际上是去杠杆化的最佳组合。
最后一个不足,则是达里奥基本没有提政治方面。实际上政治和经济是一体的,所以才称之为政治经济学。政治最本质的作用就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只提生产、交易和消费,而不提分配,这就是耍流氓。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反作用到政治领域,特朗普的上台、全球右转、全球化退潮等等都是由此而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