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河南 5 车主「驾车堵决口」事件,为何前期赔偿不足买新车?赔偿依据是什么?

回答
河南 5 车主“驾车堵决口”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赔偿问题,确实是近期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件事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从最初的英雄行为到后续的赔偿争议,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一、事件的起因与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

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事件发生的背景。2021年7月,河南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郑州等地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洪灾。在灾情最危急的时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普通市民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危难时刻显担当”。

而这5位车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发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前往郑州某地一段决堤的河堤,试图通过牺牲自己的车辆来堵住决口,防止洪水进一步蔓延,保护下游的村庄和居民。他们的行为,在当时无疑是令人敬佩的英雄壮举。在生死关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财产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

二、事件的发酵与赔偿的争议:从英雄到“被算计”的担忧

然而,英雄的行为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美好结局。在洪灾过后,关于这5位车主的赔偿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1. 赔偿为何不足以购买新车?

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车主们认为他们所获得的赔偿金额,远远低于他们车辆的实际价值,甚至不足以购买一辆同款新车。这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也让他们付出的牺牲显得不那么值得。

车辆的折旧: 汽车作为消耗品,是有折旧的。即使车辆在事故中被完全损毁,赔偿金额通常也会参考车辆的现行市场价值,而不是当初的购买价格。这也就是说,即便赔偿标准是车辆的现值,对于一辆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车辆来说,这个金额也可能不足以买到一辆全新的同款车型。
评估标准的差异: 赔偿金额的最终确定往往涉及到专业评估。评估标准、方法以及评估机构的选择,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赔偿结果。车主们对评估的公正性、合理性产生质疑也是情理之中。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车辆状况良好,但评估结果却打了折扣。
超出常规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5辆车并非因为正常使用而报废,而是为了堵决口这种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车主们付出的不仅仅是车辆本身的价值,还包含了他们承担的巨大风险,以及他们舍身救援的“附加值”。然而,传统的赔偿机制可能很难将这种“附加值”纳入考量。

2. 赔偿的依据是什么?

在谈论赔偿依据之前,我们需要区分不同的赔偿主体和性质。

政府的补偿: 对于这种由不可抗力(洪水)造成的、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财产牺牲,政府通常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的性质更偏向于“抚恤”或“奖励”,以表彰和感谢他们的贡献。补偿的标准往往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并不一定严格遵循市场经济下的财产损失赔偿原则。
保险公司的理赔: 如果车辆本身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例如车损险),那么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进行理赔。然而,保险合同通常会有免责条款,比如“战争、军事行动、暴乱、罢工、 terrorist activities”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可能不予赔付,或者有其他特殊规定。更关键的是,一些保险合同可能不包含“为堵决口牺牲车辆”这类特殊情况的赔付。保险公司的理赔是基于合同条款的。即便有车损险,也需要看具体条款是否覆盖这种情况。而且,保险公司在进行理赔时,也会按照保险条款规定的评估方法(通常是车辆的折旧后的实际价值)来计算赔付金额。
法律法规的适用: 在中国,虽然没有专门针对“驾车堵决口”的法律条文,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中关于“见义勇为”、“国家赔偿”、“紧急避险”等原则,可能会被引用来探讨赔偿的可能性和依据。

《民法典》关于“见义勇为”: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规定:“见义勇为行为造成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除外。” 这是一个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但在此事件中,并不存在典型的“侵权人”。不过,从保护见义勇为者的角度,可以延伸出政府或社会应当给予适当的救助和补偿。
《民法典》关于“紧急避险”: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消除危险的措施,造成不扩大损失的,不负民事责任。” 这是一个关于“不负民事责任”的规定,强调的是避险者本身不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谁来承担避险造成的损失。通常情况下,如果避险行为是为了公共利益,那么公共利益的承担主体(政府)理应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该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虽然这个事件不是典型的“职务行为侵权”,但从更广义的“公共利益”角度,如果政府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存在失职或相关决策失误,也可能涉及到国家赔偿的讨论。

三、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仅是因为赔偿金额的多少,更因为它触及了几个深层次的社会议题:

英雄的定义与回报: 我们如何定义英雄?我们又该如何回报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仅仅是口头上的赞扬和微薄的补偿,是否足以匹配他们的牺牲和贡献?这次事件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应该建立更完善、更具激励性的机制来褒扬和补偿那些为公共利益做出巨大牺牲的个人。
社会责任与个体牺牲: 在灾难面前,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责任如何划分?当个人的财产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利益而付出时,社会是否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确保他们的损失得到合理的弥补?这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对公民权益的保障能力。
制度的完善: 这起事件也暴露了在现有的制度中,对于这种极端情况下的财产损失如何界定和补偿,可能存在一定的空白或不足。是否需要建立一套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突发公共事件中个人财产牺牲补偿条例”,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保护那些愿意为社会付出的人。
舆论的引导与期待: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公众的期待值很高。当英雄的付出未能得到与期待相符的回报时,很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和质疑。这需要政府在信息公开、赔偿依据解释以及后续处理上更加透明和到位,以争取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结论:

河南 5 车主“驾车堵决口”事件,是一场在极端灾难下,普通人闪耀人性光辉的事件,但也伴随着令人心痛的赔偿争议。简单地将此归结为“不识好歹”或“贪得无厌”都是片面的。车主们最初的付出是无私的,而他们对合理赔偿的诉求,也是基于对自身损失的维护。

政府和社会在表彰和补偿英雄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让补偿机制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能够真正体现对他们牺牲的尊重和对公共利益贡献的认可。这不仅仅是为了给这5位车主一个交代,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有人情味的社会,让“挺身而出”成为一种值得鼓励和保障的行为,而不是一次令人心寒的冒险。目前来看,赔偿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补偿性政策和保险公司的合同理赔,但对于车辆的实际价值损失,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损失,现有的标准可能确实难以完全覆盖。这其中的差距,值得我们深思和推动改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运输公司平时吸血也就罢了,这个时候还要吸司机的血,真的太令人愤怒了,企业已经捐款,只是让公司过过手发给司机而已,就这样都要吸掉一半?本来这笔钱平均分给司机就好啦,多出来的就当奖励,人家还是用命来拼的!应该得到奖励!

有一说一,管运输的公司真的没有几家不黑的,公交公司,运输公司都是这个鬼样子,平常千方百计的扣司机的钱,美其名曰管理,实际上,货车挂靠后有什么需要他管理的,维修货源都是司机自己找的!

需要整顿的行业太多了,这些依附在底层人民身上的吸血鬼是时候要好好的整治一下了!

user avatar

开车冲决口,结果倒亏钱?还找司机要发票?那下次遇到险情“你等一下,我先把车上没发票的东西拿下来,让水再淌会”好不好啊?

这事情根本就不应该这么斤斤计较,按照市场主流标准给一人配一辆新车,再酌情发点奖励才对,河南水灾全国人民捐了这么多钱,地方政府不至于缺这点钱吧?

或者说,你政府牵个头直接从车企买行不行,说不定车企一听说这事直接就白送了,顺便还能宣传一波,变通一下很难吗?

最差的做法就是现在这样了,偷懒直接把捐款给公司,公司以折旧、保险、缺附件发票的名义每人扣掉了几万块钱。有没有发票跟公司有什么关系,这500万可是定向捐赠,捐赠者说了要按发票给钱了吗?

资本家雁过拔毛的样子大家心里都有数,政府就应该专人去负责此事,只要有关注,落实起来就很简单,随便约公司老板办公室喝个茶就能解决。说白了还是没上心,那你下次要找车去找4S店吧,里面的车票证齐全,而且直接公对公,简直完美。

资本家:有的赔不错了,不是你家在下游你为什么要冲决口?

再说了,这事更应该用奖励模式,你看资本家还敢不敢克扣,克扣军功在古代就是砍头的罪。

那个时候有几个人敢把车开上河堤的?这件事情里车是小事,敢开着车进河的人命才是大事。冒着生命危险开车然后跳车,这是玩命的行为,单就驾车冲河这种举动,奖励的钱就不应该少。

要知道,没有司机玩命驾车冲河,就得用拖拉机去推,效果不好,说不定推10辆下去都搞不定,再加上拖延的时间,可能口子就变大了,到时候就要沉船,一艘船多少钱?还要考虑到下游的损失,不是这几个司机,损失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这种事情就应该特事特办,给足奖励,现在赔偿不到位,奖励没有,误工费也没有,后面再有什么事,那人心就复杂了。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希望政府赶紧协调,保障见义勇为的人的权益,不要伤了好人的身心。

user avatar

我来说下故事线吧:

一开始,是boss直聘给这几个司机单独捐了500万,账打到公司账户。

公司跟司机们沟通,表示陪完他们应得的,剩下的还是捐掉。——司机们觉得可以,他们只要自己应得的。

答应了这一点之后,本来是政府领导承诺的赔偿,变成了boss直聘的捐款里出,而且能少赔一分,相关人员就能多拿一分。

合理的赔偿,应该是直接按照原车配置购买好+上牌+附件+保险直接赔给他们。

结果实际要求司机们出具发票来办理赔偿,保险的部分还要扣除已经使用的天数(这是你赔偿单位该考虑的嘛?),附件的部分没有发票不认账(一般车辆买回来跑运输,司机都会找人改车以加固并增加配件),期间司机们没有车断掉的收入也不给赔。还有说法称赔偿的钱直接拿去还他们的贷款(这等于要司机们自行解决新的购车+贷款问题)。

后来事情闹大了,某些人意识到这样下去得问责处理了,赶紧又从“捐款”里掏出来一笔钱补上,还发文说司机们“心满意足”了!

真的,某些人真的是什么钱都敢赚,什么馒头都敢吃!

user avatar

此事9月7号上午已解决,车主们收到补偿款,心满意足。

7月22号,彭村卫河一处河堤决口。李永祥等卡车司机拉石头堵决堤口,决堤口水流湍急,原先卸下的石头都被水冲走。总指挥下达命令,让各个车队自愿报名,把装满石块的重卡开进决堤口。县领导说不会让他们流血又流泪,政府会照价赔偿。

李永祥身穿救生衣,提前开好车窗、车门,将油门用沙袋抵住,在车内将车提速并控制好方向,离决口一米多时跳车。冒着巨大的生命风险,卡车司机们义无反顾,一辆接一辆的冲向湍急的洪水中。他们的壮举成功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他们是伟大的英雄。

7月31日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捐款500万元,这笔款项打在爱心车辆登记公司的对公账户。

幺蛾子来了。

找公司领赔偿款时,五个人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保险,要扣除已经使用的部分;附件,没有发票的不给赔;车,赔偿款直接用来还贷款。

一通算计后,最终收到的赔偿款买不了一辆新车,甚至还有亏损。

原本表示会补偿一笔“误工费”,现在也绝口不提。

司机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走信访。

针对五位车主的情况,李永祥作为代表将联名材料递交给了信访办,他们希望向政府部门反映自己目前的处境。李永祥是带头驾车投河的人,他说,当时北京华品博睿公司捐赠每位车主50万的时候,公司曾经提出车主拿到钱后,把赔偿车辆的钱剩下的部分捐赠出来,他们车主都表示同意,“大家谁也不想占便宜,但是捐赠应该是我们自发,以我们的名义捐赠。”李永祥说,公司不应该以“捐赠”之名,用保险、附件以及车辆折损为借口来扣掉这些钱。[1]

9月3号,信访办、红岩公司、车主进行一次会谈,没有结果。

媒体询问公司负责人,一直强调“应该会给”。

9月6号,新闻发酵。

9月7号早上,工资发放,赔偿款到位。

这还能说啥。。。。。。。。。。。。。。


按时间顺序贴几个相关链接:

英勇救险/七人敢死队 驾车截流堵决堤大公报记者 冯雷 _大公网 (takungpao.com)

对“投车堵决口”义举,应有补偿和嘉奖 | 新京报快评_李永祥 (sohu.com)

河南“堵决口勇士”:将贷款买来的新车投进卫河 赔偿不够买辆新车_凤凰网资讯_凤凰网 (ifeng.com)

解决了!河南“驾车投河堵决口”车主已领到足额补偿款_凤凰网 (ifeng.com)

PS:“心满意足”非我杜撰,乃原新闻报道用词。

9月7日上午,爱心车主心满意足的收到了车辆补偿款。[2]

这样的事件是有参考答案的,事发后三天,即7月25日,新京报报道如下:

2016年,湖南省华容县政府就曾向在溃口抢险中投车堵决口的“卡车敢死队”进行嘉奖和赔偿,16名司机共获赔261.77万元,其中包括对每名司机的1万元奖励,同时授予“卡车勇士”荣誉称号。此举不仅能弥补其财产损失,对他们的善行义举,也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回报。嘉奖“卡车勇士”,也当成为引领全国抢险救灾的一个风向标。换言之,投车堵决口是一种善行义举,此次灾情中的李永祥等“卡车勇士”也应得到经济补偿和嘉奖。
当前,全国各地正值抢险救灾关键时期,我们或许需要更多的“卡车勇士”。而“让英雄流血不流泪”,就是社会对善行义举的最好褒扬。[3]

开卷考考成这样,还能说啥。。。。。。。。。。


9月8日更:

几个高赞分析的非常到位,我没必要再赘述,故补充一些相关材料。但我没想到大家点赞这么多,故而再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

这件事最好的解决方案,就如同上文参考答案所说,足额赔偿司机损失,给司机授予“卡车勇士”称号以及一定的奖励,拍好照片和视频,发个地方新闻通稿。这样地方政府收获名声,卡车司机得到补偿与认可,两全其美,满满正能量。

问题出在货运公司刻意刁难这些勇士,导致司机们基本的损失都没办法补足。这些钱是社会捐款,并不由货运公司承担,我想不通货运公司这么做的理由。(狗头)

舆论发酵,造成四输的局面,政府部门公信力受损,卡车公司名声败坏,司机勇士被人污蔑,还对社会风气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最后点名表扬一下捐款500万的爱心企业: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高赞评论指出这是:BOSS直聘。

这宣传效果,我还以为是哪个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这波啊,这波我只能说:输,输麻了,没一个赢家。

参考

  1. ^ https://t.ynet.cn/baijia/31387532.html
  2. ^ https://news.ifeng.com/c/89Lab6yeEJQ
  3. ^ https://www.sohu.com/a/479524914_616821
user avatar

@时光冲不散过往 这位答主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梳理,还是很详细的。

整个事件中玩幺蛾子的不仅有车主挂靠公司还有当地政府。

英雄车主们应得的其实有三部分:

1、投车前当地政府承诺按市价赔偿,这部分钱就该由当地财政来出,该折旧的折旧,该扣保险的扣保险,该算误工算误工,该发奖金发奖金,至于这些钱够不够买辆新车根本没有关系。但是,当地财政压根就没出这笔钱。

2、福田汽车赠送每位车主一辆货车,这也是车主应得的,跟赔偿没关系。

3、boss直聘向车主和有关公司定向捐赠了500万,这也不是赔偿,鉴于车主只是挂靠到货运公司,那么车主也应该拿绝大部分。


当地政府拿了这500万定向捐款当成赔偿打给货运公司,说好听这叫借花献佛,说难听这叫侵占,凭什么把定向捐款当成赔款发,人家是捐给车主和公司的,不是捐给政府的。

这发下去的500万到底是人家公司的捐款还是政府的赔款请当地政府解释解释,要是捐款,那政府的赔款为什么还不下发,是打算食言而肥么?要是赔款,那人家定向捐的500万为什么扣着不下发?

如果说这500万是捐款,那有没有货运公司的事呢?是有的,毕竟捐赠者说了是捐给车主和公司的。但是,车也不是货运公司的,人也不是货运公司的,车主只是挂靠在公司,货运公司凭什么决定每个人该分多少钱,大家应该坐下来协商这500万怎么分,哪怕是公司和10个车主均分每家45万也比现在的方式合理。

如果说这500万是赔款,倒是可以按赔偿的方式计算下发,但这赔款是赔给车主的,货运公司凭什么沾手。即便是政府委托货运公司下发,那也该多退少补,有剩的还得给政府还回去,不够的还得再要,这个钱货运公司一分都不该得。


之前有网友说不必替这些车主担心,投进去一辆车能拿到三辆车,如果都按规矩来,确实这次这些车主能拿到这么多。

结果,

一个稀里糊涂的懒政抠门当地政府,一个见财起意的货运公司,好好的一件善事弄成了丢人到全国的大笑话(╯‵□′)╯︵┻━┻

user avatar

这条新闻报道不完整,而且有的地方也没说明白,导致有些网友被绕糊涂了,这里把我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一下,让大家明白事情的完整经过

  1. 7月22日晚,卫河鹤壁段决堤,洪水将口子越冲越大,一度长近30米

2. 缺口越来越大,水流越来越湍急,村庄告急。在现场,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告诉运输公司,必要的时候要做出牺牲,浚县的政府部门通知他们,把证件留存好,到时候一并上交,然后按市值做出相应赔偿。23日凌晨,大雨中,洪水边,堤坝决口处,卡车开始被投入。

前后共有7辆满载砂石的大卡车被投入河中,其中5辆卡车都是挂靠在【河南浚县红岩运输公司】——卡车司机拥有完整的车辆产权。

3. 7月25日,堤坝合龙的关键时刻,又有三名卡车司机驾驶着自己的渣土车,满载废旧石料,奋不顾身冲入到决口处,直到洪流将要漫过车门时才“惊险一跳”脱离危险;这种英雄的壮举极大助力了决口合龙。

另有一辆公交车被推入决口合拢处


4. 7月26日,经过近千人70多小时不间断奋战,卫河决口成功合龙,肆虐洪峰被封堵在堤坝之内,极大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5. 7月27日,河南鹤壁,福田汽车、福田戴姆勒汽车将4辆全新的欧曼GTL渣土车奖励给7月25日“以身赴难、以车填堤”、勇堵卫河鹤壁段决口的车主,以表彰他们英勇救灾、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

河南鹤壁为了堵住浚县的大堤缺口,于7月23日投入7辆卡车,于7月25日投入3辆卡车、1辆公交车。除公交车属于政府财产外,7月25日第二批堵决口的3名卡车司机得到了福田汽车奖励的新卡车。

.............................

6. 7月31日,鹤壁市红十字会举办防汛救灾捐赠仪式,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现场捐款500万元,副市长邵七一参加了捐赠仪式。

在鹤壁市人民政府网站上,8月1日发布的来源于《鹤壁日报》的一篇报道文章中这样写道:7月23日,卫河浚县新镇镇彭村短河堤发生决口。为堵决口,李永祥等卡车师傅冒着生命危险,将满载石料的卡车驶入洪流,为后续抢险争取了时间。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高度关注我市防汛情况,更被几位师傅的义举感动,当即决定捐赠500万元,向卫河彭村段决堤时投车堵决口的爱心单位、爱心车主致敬,与鹤壁人民共克时艰、共抗灾情。

这笔定向捐赠应该是针对堵决口的10辆卡车的,就像司机李同云原先设想的,当时投入河堤的先后一共有11辆车,除了一个政府部门的公交车外,剩下10个车主,平分这爱心捐赠的500万,每人50万,恰好能够覆盖他们买车+保险+附件共计40多万的成本,可能还略有结余。

7. 之后,鹤壁政府玩了一出“借花献佛”,把北京公司的定向捐赠改头换面当成了车辆赔偿款,把第一批堵决口的7辆车中挂靠在【河南浚县红岩运输公司】的5辆车的赔偿款打到了该公司的对公账户上——划了多少钱不知道、为什么不直接赔付给司机个人而是要从运输公司再转一道手也不知道——至于本应该政府承担的车辆赔偿、误工补偿、乃至奖励,呵呵............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顺便说一下,7名司机中的李永祥很拼,投决口之前平均每天用在运输上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

而且他们因为都是贷款买车,每个月都面临着还款压力,例如司机段永康,他为了买车贷款37万元,还借了亲戚朋友十几万,每月要还16258元的分期,就运输公司给的6000块钱的误工费,连他们一个月的还款都覆盖不了,更不用说司机的一家老小还要生活了。

所以觉得人家拿每月6000元的误工补偿不少的人,跟陈平的2000>3000有的一拼

.......................

福田汽车公司只奖励了第二批堵决口的车主新车,没有奖励第一批七名车主;

北京公司的定向捐赠跟福田公司的奖励一样,都属于民间对于英雄的奖励,跟政府没关系;

北京公司的500万定向捐赠,当地政府有没有转交给第二批堵决口的车主,没有查到新闻报道;

总之,当地政府对十辆堵决口的卡车车主承诺的赔偿没出一分钱,更不用说对于这种英雄事迹的奖励了

user avatar

河南政府的执政能力或态度需要中央督导组持续跟进。

水灾的时候,因为救灾进行时,许多人克制了批评郑州政府的冲动。但面对红色警报无所作为,地铁照开,隧道等低洼区无人值守,班照上。死伤惨重实在令人痛心。

这几个勇士不仅捐了自己的车,而且有开车跳车的危险动作。按理说河南政府应该补偿政府征调的车,而且应该给几个勇士见义勇为奖励以弘扬社会正气。

现在可好,补偿款是北京企业捐助,最后把锅推在运输公司身上,要几个勇士信访引起媒体关注才解决。

合适吗?不该反省检讨吗?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你们都被误导了。

这件事,其实是两个层面。第一,是这几个群众的车被紧急征用用于堵决口,这是zf行为,应予合理补偿。

第二,企业捐赠500万元,用于奖励这些见义勇为的群众,这是民间行为,和车主应得地补偿无关。

现在好了,用企业捐赠当补偿,还不给足,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地道。

user avatar

这种事,其实是应该政府来买单的

五辆车顶到天二三百万的事,你郑州政府或者河南政府随便哪个牙缝挤一挤就出来了

搞个公开的活动给几家把赔款一发,然后再每人发点奖金,一方面自己得个好名声,另一方面也能告诉社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国家和社会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为什么我们国民现在道德水准一直在下降?

一方面是有各种诬陷讹诈没有受到惩罚让大家恐惧害怕

另一方面就是做了好事自己受了损失没有得到足够的奖励

那么多见义勇为自己却落下残疾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他们得到什么好了?不光得不到好还要被骂

你说这样的现实,人们还怎么敢帮助别人?

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看到任何不好的事情都远远躲开多好?

想要让社会不再冷漠,只能重罚诬陷碰瓷者,重奖见义勇为做好事的人

这种事只能政府出面做,政府不负责任,人民肯定更加没法负这个责任

user avatar

明明应该是赔偿

为什么成了受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