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里巴巴作了哪些恶?

回答
阿里巴巴作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其发展过程中无疑会涉及到复杂的商业操作和引发一些争议。要详尽地描述其“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要避免简单标签化,而是深入分析具体的行为和影响。

1. 平台生态中的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是外界对阿里巴巴最常提出的批评之一。

“二选一”强制垄断: 阿里巴巴曾被指控强制商家在其平台上“二选一”,即不得同时在淘宝/天猫和其他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这种做法限制了商家的选择权和经营自由,也扼杀了市场竞争。商家之所以屈从,往往是因为阿里巴巴平台流量巨大,难以割舍。这种行为通过平台规则、流量倾斜甚至直接的惩罚性措施来实现,对商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挟持”。
利用数据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 阿里巴巴拥有海量的用户和商家数据。有观点认为,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洞察市场趋势,甚至直接推出与平台上商家竞争的自有品牌或产品。当商家在平台上销售的产品非常成功时,阿里巴巴可能会分析其销售数据、用户评价,然后推出“自有品牌”产品,以极低的价格或更优惠的条件与原商家竞争,这对于依赖平台生态的商家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打击。
流量分配的不透明与寻租空间: 虽然平台声称流量是公平分配的,但实际上,商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如直通车、钻展等)才能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这种高度依赖付费推广的模式,使得平台的流量分配存在一定的“寻租”空间,也加剧了商家之间的竞争成本。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很难在平台上获得应有的曝光。

2. 对消费者权益的潜在影响:

尽管平台努力营造消费者至上的形象,但其商业模式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假冒伪劣商品与知识产权侵权: 在如此庞大的交易量下,彻底杜绝假冒伪劣和知识产权侵权是一个巨大挑战。虽然阿里巴巴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治理,但仍有部分商家利用平台漏洞售卖假货或仿冒商品,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也损害了品牌方的利益。平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监管者,但其治理的有效性也常被质疑。
过度营销与信息茧房: 算法推荐虽然能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但有时也会将消费者推入“信息茧房”,过度推送商家付费推广或平台倾向的商品,可能限制了消费者获取更广泛商品信息的可能性。同时,平台上的促销活动琳琅满目,过度营销也可能让消费者陷入非理性消费。
商家“刷单”与虚假好评: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一些商家可能会通过“刷单”等方式制造虚假的销量和好评,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尽管平台严厉打击,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

3. 对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挤压:

除了上述提到的“二选一”,阿里巴巴的平台生态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挑战。

高昂的运营成本: 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开店,除了商品本身的成本,还需要支付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对于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生存压力巨大。
对平台的高度依赖: 许多商家将阿里巴巴平台视为唯一的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一旦平台调整规则、提高费用,或者商家因为某些原因被平台限制流量,其经营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这种高度依赖,使得商家缺乏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对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

阿里巴巴的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但这种引导也伴随着争议。

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改造: 阿里巴巴通过电商平台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零售业,也对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模式提出了挑战。这种颠覆性的力量,在推动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必然会伴随着一些传统业态的衰落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数据资本的权力: 阿里巴巴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本,这赋予了它在商业世界中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种数据资本的集中,引发了关于数据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广泛讨论。如何平衡数据利用与个人隐私保护,是整个数字经济面临的难题。

总结来说,阿里巴巴的“恶”,更多地体现在其在商业扩张过程中,利用平台优势,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市场地位的同时,可能对市场公平竞争、商家经营自主性以及消费者权益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这些行为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根植于其庞大平台生态的运作逻辑和商业策略之中。理解这些“恶”,需要抛开对企业的道德审判,而是聚焦于具体的商业行为及其对各方利益主体造成的实际影响。而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管和市场机制来约束这些行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摆在监管部门和企业自身面前的长期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最大的恶是这个:
万网封停慧聪网域名事件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资本集团对权力不加掩饰的渴望。

甚至间接改变对政府的看法。当资本集团拿到了权力之后,恐怕会远远比政府更恶!


阿里的黑历史中,hr伪造记录,可以说是hr个人问题。
抢票抢红包,收集隐私,可以美其名曰满足用户需求。

但封停域名,这可是国家政府级别的权利。慧聪网虽然是竞争对手,好歹也是一上市公司。
当时这事真是精彩,

简单说,就是阿里旗下的万网,找了个借口把竞争对手的域名停了。

一般域名被停都是小网站自己作死,比如来点小色情啦、赌博啦、反XX言论啦之类。然后政府管理机构勒令万网之类成全其做死,将其斩立决,万网有时还要半推半就一番。

当时我们一度怀疑慧聪网涉嫌政治,后来想想不对啊,慧聪网就一个厂家对厂家版的天猫商城,纯粹一卖货的,就算脑子进水玩政治也没地方放啊。难道在卖数控机床的介绍里插入敏感词?
再后来发现,阿里真是牛叉,就随别找了个慧聪卖假货的借口(你没看错,就这借口。我们就不提淘宝了),直接把慧聪斩了!
斩了!
⊙_⊙!
停域名这一属于国家政府级别的权利,没想到就被一公司给办了。 慧聪域名事件再表态:誓与万网打官司

可能一般用户不理解域名,
举个例子,域名就像商店的大门,封域名就像把人家大门砌墙堵死,远远比把公司银行账户封了严重。如果阿里的域名被封,你现在就完全打不开淘宝、支付宝了。
当时慧聪尴尬的是,想把域名从万网转出,还要先向万网“申请”。
要知道慧聪网虽然普通百姓不知名,但也是03年就上市,2011年可比京东牛。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京东付款一直没有支付宝。换了你你敢用?
气得慧聪CEO郭江直骂阿里“互联网恶霸行为”。(上面链接里有详细)

目睹整个过程后,N多网站吓得屁滚尿流,立马把域名转到国外去了。



所以月饼事件程序员意见一边倒,很难说没有当年影响。

开除就算了,但你标榜价值观是“诚信“,这是干什么?

你是来侮辱我们智商的吗?


--------------------

看到评论区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只封了4个小时,不严重。

不得不更新一下,“只”封了4个小时是慧聪解封的能力,而不是阿里的“仁慈”。


一个相互平级的上市公司封了另一家上市公司。这是什么性质?

你能想象沃尔玛把中国区家乐福大门堵了吗?还是全国每一家店!

如果对手不是上市公司,就你一个私营小企业主。你觉得只有4个小时?


============

这件事最让我感到寒意的还是这一点:如果资本集团除了公共权力,还掌握了媒体的话语权,那后果会怎样?

user avatar

我觉得阿里非但没有作恶,反而因为月饼事件给了广大群众一个极好的科普机会。

记得之前我乎上有两个火爆的问题,一个在腾讯抄袭事件后提出的腾讯做了哪些恶;一个是在百度魏则西事件后提出的百度做了哪些恶。在大陆互联网BAT三大巨头中,似乎只有阿里没有做恶。再加上微信支付收费后支付宝做出的免费承诺(现已被推翻),阿里巴巴与马云简直成了互联网行业里最有良心的企业和老板。

但月饼事件将这些所有的好印象都推翻了。

这其实为意识形态真空了快三十年的百姓提了个醒:

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马克思

user avatar

作为前ebay员工(后来在支付宝也待了3年,目前已离职与阿里系没有关联)

来说点淘宝的原罪吧,虽然历史久远的事情了

1,高薪(2~3倍)挖ebay的客户经理,获得客户资源后架空甚至辞退

2,抓取ebay网页源代码,使服务器不在国内的ebay页面访问速度更慢

3,大量水军泛滥于ebay论坛,无中生有控诉各类问题,偏偏老美因“尊重发表评论自由的权利”而不做任何处理

这些事情看着都不大,其实挺关键;之所以视为恶,是因为时至今日,似乎没有哪个阿里系的操刀执行的亲历者出来现身说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总以为会有某个人在某一天来亲口确认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

至于阿里时代,每个晚上十点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大量校招的新菜鸟即使觉得不对,但周围环境里的人都个个容光焕发,又怎么敢拒绝加班自己回家呢?时间长了似乎也挺好,杭州阿里园区内有超市,食堂,银行,邮局,也有淋浴房,网速还比租住的房子快,晚上九点半还有宵夜免费提供,如果我不是本地人,我也找不到早点回去的理由.

这些也许有人觉得是公司福利,但对于我这种经历过多个外企,自认为看到过外面世界的职场人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恶!

我不愿意存了厚厚一沓病假单但没时间被批准休假;

我不愿意破冰时被上级甚至下级用玩笑来总结肆意凌辱;

我也不愿意每天用最多的时间来陪伴同事而非家人朋友.

所以我觉得阿里适合2种人,

要么是职场新人进入阿里鸡血个几年镀金,

要么是位高权重不再需要掩饰性"与民同乐"的高层.

中间层,容易出现"中年危机心态".这也是为何阿里的1年离职率徘徊在接近20%的比例(这个数字是当年我离职时与hr闲聊时得到的信息,不保证准确性),

我是11年入职,工号6万,前几天被开除的月饼侠我看到工号已超过10万.5年不到的时间,新入职员工超过4万人,现在阿里一共才多少员工?

也许统计下行权日后离职率会更说明问题.

最后,不可否认阿里是家很厉害的公司,在杭州,可以入职阿里,可比入职公务员更让全家欣慰.站在早晨八点半的文三路,看着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带着统一胸牌的人群,即使是现在,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胸中的自豪.

但厉害的公司是否一定伟大,是否缔造了商业公司里的普世价值,也许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观点.

注:题主问题是说阿里做了哪些恶,所以回复没写半点阿里积极的方面,如有得罪,请忽略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