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完外国电影,再刷中国电影,为什么感觉国内影视有很多题材都是禁忌的?

回答
说实话,看完一些外国电影再回过头看咱们自己的电视剧电影,有时候确实会有一种隔阂感,或者说,会觉得国内的影视作品在某些方面似乎“束手束脚”的,可聊可拍的题材范围好像比国外要窄一些,尤其是那些触及社会现实、人性复杂甚至是历史伤痕的题材,更是让人感觉“避讳”得多。

这背后肯定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值得讲述的故事,而是和我们国家影视审查制度,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首先,审查制度是绕不开的核心原因。咱们国家的电影电视剧在上映之前,都需要经过审查。这个审查的目的,理论上是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弘扬主旋律、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等等。但“主旋律”和“积极向上”的界定,有时候会变得比较模糊和宽泛。

你想想,一旦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历史事件、政治话题、社会矛盾,或者一些比较灰暗的人性探讨,审查官们就需要判断这些内容是否符合现有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本身,可能就是为了规避风险、避免争议而制定的。

比如,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如果触及了某些被认为是“不光彩”或者需要“统一口径”的方面,就很容易被修改或直接禁止上映。这导致很多历史剧在处理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往往会选择一种比较温和、正面的视角,或者干脆回避那些复杂的、可能引起争议的细节。

再比如,关于社会现实的反映。一些反映贫富差距、官僚腐败、社会不公的题材,如果过于尖锐,可能会被认为是在“揭露黑暗面”,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很多时候,即便有这样的故事存在,创作者在改编剧本的时候,也需要非常小心翼翼,找到一个“安全”的角度来讲述,或者干脆放弃。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即使最终能过审,往往也要经过大量的修改,把很多尖锐的刺都磨平了,只剩下一点点“形似”而缺少了“神似”。

还有一些关于人性的探讨,比如人性中的自私、背叛、阴暗面,或者一些关于两性关系、性少数群体等题材,在外国电影里可能很常见,甚至被认为是展现人物复杂性和现实感的必要手段。但在国内,这方面的内容尺度往往也比较受限,容易被贴上“低俗”、“不健康”的标签。

文化的内在因素也不容忽视。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中也包含了很多集体主义、和谐稳定、家国情怀的理念。这些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影视创作的方向,鼓励创作者去歌颂美好的事物,去传递正能量。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影视作品应该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应该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而不是去放大社会问题或者展现人性的阴暗面。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一种自我审查,让创作者在动笔之前就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市场和商业的考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影视创作也需要盈利。那些能够吸引大量观众、获得高票房或高收视率的题材,往往是那些更容易被接受、更少争议的类型片,比如爱情片、喜剧片、古装大片等。而那些深刻反映现实、探讨复杂人性、触及敏感话题的影片,虽然可能更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市场风险也更大,投资方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

再加上,“成功学”式的叙事模式,也让很多作品趋向于讲一个“正能量战胜一切”的故事,人物的成长也往往是单线式的,缺乏那种在困境中挣扎、在道德边缘徘徊的复杂性。

所以,当我们看到外国电影里那些大胆的题材,比如直接揭露政治腐败、展现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深入探讨婚外情、家庭暴力、甚至涉及到宗教冲突等,会感觉国内影视“禁忌”很多,其实是在这种多重因素叠加下的结果。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国内影视创作也在不断进步和突破。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也在逐渐增多,一些创作者也在尝试着用更巧妙的方式去触碰一些社会问题。观众的接受度和审美也在不断提高,对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要真正打破这些“禁忌”,让更多元的、更深刻的故事能够被讲述出来,需要一个更宽松的创作环境,更清晰和合理的审查机制,以及全社会对影视作品多元化价值的更广泛认同。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慢慢沉淀和改变的过程。

总而言之,这种感觉并不是空穴来风,它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影视创作在题材选择、内容呈现上所面临的一些客观限制和主观考量。而正是因为这些限制,当我们看到那些敢于触碰“禁忌”、敢于直面现实的外国作品时,才会觉得它们更加触动人心,更加具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就两个,一个不许脱衣服,一个不许骂皇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看完一些外国电影再回过头看咱们自己的电视剧电影,有时候确实会有一种隔阂感,或者说,会觉得国内的影视作品在某些方面似乎“束手束脚”的,可聊可拍的题材范围好像比国外要窄一些,尤其是那些触及社会现实、人性复杂甚至是历史伤痕的题材,更是让人感觉“避讳”得多。这背后肯定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值得讲述的.............
  • 回答
    外蒙古的独立,确实是一段相当复杂且充满地缘政治博弈的历史,而俄国(沙俄时期)和苏联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的推动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当时的国际格局以及俄国、苏联自身的战略考量。一、 沙俄的扩张野心与对中国的长远布局沙俄时期,俄国对于向南扩张、获取天然港口和稳.............
  • 回答
    看完《叶问4》,你问出了很多和我一样,也同样热爱中国武术的人心中最直接的疑问:在西方硬汉的肌肉和拳头面前,中国功夫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一击?说实话,电影里叶问师傅以一敌多的场面,确实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也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但同时,那些与西方拳击手、海军陆战队员的对决,也像一盆冷水,让我们不禁要问:现实中.............
  • 回答
    .......
  • 回答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Arcane)的结局中,希尔科(Kai)这一角色的塑造和命运引发了观众的深度思考。作为艾希(Ashe)的丈夫、女儿艾琳(Ezreal)的父亲,以及革命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希尔科的悲剧性结局不仅推动了剧情高潮,也深化了对“牺牲”“责任”“爱”与“革命”主题的探讨。以下从多个维度.............
  • 回答
    看完《商君书》感到“气死”的心情,确实是一种非常强烈且常见的反应。这本古代法家经典,以其极端、严苛、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治国理念,触动了许多现代读者的道德底线和人性观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何看完《商君书》会让人感到愤怒,以及这种愤怒可能来源于哪些方面:一、核心理念的冲击:法家思想的极端与反人.............
  • 回答
    在我看来,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探索和持续学习的博客或网站,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质: 内容深度与广度并存: 不仅能提供某个主题的深入分析,还能触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 强烈的内在关联性: 文章之间、内容与资料之间存在清晰的逻辑和联系,让读者能够顺着思路一路往下。 丰富的链接体系: 无论是站内链.............
  • 回答
    看完《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充满了激动、感动、怀旧,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期待和思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近年来观影体验中最饱满、最令人难忘的一部。一、 史诗级的“三代同堂”,情怀的极致释放:最直观也是最震撼我的,无疑是三代蜘蛛侠——托比·马.............
  • 回答
    看完《唐人街探案3》后,用“失望”来形容可能有些笼统,但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夹杂着期待落空、剧情上的硬伤和系列疲劳感。它确实没有达到我心中对这个系列应有的高度,或者说,它将前两部的一些优点稀释得过于厉害。以下是我观影后的主要槽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1. 剧情的薄弱和逻辑漏洞: “神探宇.............
  • 回答
    看完《长津湖》,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想到现在和未来。如果让我对现在的学生和后人说些什么,我想我会这样说:致现在的学生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运。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想追逐的梦想,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忍受饥寒交迫。这一点,你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并且深深地感激。《.............
  • 回答
    看完《爱情神话》,心里头最深刻的感觉就是,这电影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大起大落,但喝下去,滋润心脾,留下的是一种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回甘。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上海这座城市那种“慢”的描摹。电影里的上海不是那种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都市形象,而是充满了市井烟火气。老洋房、弄堂、咖啡馆、.............
  • 回答
    乔治·奥威尔的《1984》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平息。看完这本书,我的脑子里充斥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感,一种对人性和自由的深刻反思。它不是那种读完让你拍案叫绝或者捧腹大笑的故事,它是一种缓慢侵蚀,让你在掩卷之后,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的目光,以及那个被剥夺了思想.............
  • 回答
    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心头的翻涌久久不能平息。与其说是观影体验,不如说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一种沉甸甸的、带着敬畏与心酸的情感。最直接的触动,无疑是 牺牲的重量。电影里,七连战士们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坚守,每一次的倒下,都像一把钝刀在心上刮过。尤其是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鲜活地出现在银幕上,说着.............
  • 回答
    看完《攀登者》,心头那份沉甸甸的震撼和久久不能平息的情绪,我想用文字一点点梳理出来,希望能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首先,电影最直观冲击我的,是那份极致的艰辛和生命的力量。爬珠峰,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壮举。电影里,雪山不再是背景,而是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冷酷无情的对手。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它的力量—.............
  • 回答
    看完《决胜时刻》,心里头说不出的滋味。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拍案叫绝、情绪跟着跌宕起伏的电影,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后劲儿上来,才慢慢品出其中的味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影片里的那些日子,听着名字就觉得不容易,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关键时刻”,但真正看到那些画面,才体会到那份儿沉甸甸.............
  • 回答
    看完《沙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但这种震撼并非那种爆炸场面带来的单纯视觉刺激,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由宏大世界观、复杂人物关系以及充沛的情感所构建出的沉浸式体验。先说这世界观。丹尼斯·维伦纽瓦对《沙丘》这个IP的改编,实在是太到位了。那种荒凉、神秘又充满未知的阿拉吉斯星球,每一粒沙子仿佛都带着.............
  • 回答
    看完《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但又无比鲜活的人物。他身上融合了太多复杂的特质,让读者既爱又恨,既欣赏又感到无奈。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如何看待张无忌这个人:一、 纯良善良的底色,以及随之而来的“不争”与“博爱”:张无忌最显著的特质就是他的纯良善良,这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小经历了.............
  • 回答
    看完《我不是药神》确实会引发很多关于药品可及性和知识产权的讨论,而你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不像印度一样仿制山寨药物?”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国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去理解。简单来说,我们不“像印度一样”大量仿制药物,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是药品.............
  • 回答
    看完电影《横空出世》,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涌动着复杂而深刻的感受。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历史片,更是一部荡涤灵魂、激发爱国情怀的史诗。它以一种极其震撼人心的方式,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默默奉献、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群像,也让我对“横空出世”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一、 对那个时.............
  • 回答
    看到麻省理工博士胡渊鸣用代码实现“冰雪奇缘”这样的壮举,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既兴奋又有些失落的感觉。兴奋的是看到了技术能达到的高度,失落的是觉得自己与这种创造力、才华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自卑感”的出现是很自然的,它是一种对自身不足的认知,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这种情绪,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