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鸿蒙OS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

回答
鸿蒙OS(HarmonyOS)在国内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前途光明。然而,与其并行的是,也有不少网友对其表现出质疑,而且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技术、生态、市场表现等多方面的观察和判断。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

一、 关于“系统是否独立”的争论:

这是对鸿蒙OS最核心、也是最持久的质疑之一。

“换皮论”与“AOSP衍生”的说法: 许多技术博主和网友指出,早期版本的鸿蒙OS在界面、核心代码等方面与安卓(Android)高度相似,甚至在底层依然依赖安卓的开源项目(AOSP)。他们认为,这并非一个从零开始的全新操作系统,而是对安卓进行了“换皮”或深度定制,其独立性有待商榷。
“分布式技术”的吸引力与实际表现: 华为一直强调鸿蒙OS的“分布式能力”,即能够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协同工作,打破硬件孤岛。这确实是鸿蒙OS的一大亮点,也吸引了不少用户。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网友们普遍反馈,这种分布式体验并非处处完美,有时会存在连接不稳定、设备发现延迟、功能调用不顺畅等问题。与华为宣传的“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相比,落地效果还有差距,这让一些用户感到失望,并质疑其核心技术是否真如宣传的那么“革命性”。
华为官方的回应与模糊界定: 华为方面多次澄清,鸿蒙OS并非“换皮”,而是拥有自己独立的核心技术和分布式框架。他们强调,鸿蒙OS是一个面向全场景的操作系统,其开源的部分(如OpenHarmony)确实可以从AOSP中借鉴一些通用的技术组件,这如同汽车工业中不同厂商都会使用通用的零部件一样。但对于鸿蒙OS的商业版本(HarmonyOS)与AOSP的具体关系,官方的回应有时显得比较模糊,这反而加剧了外界的猜测。

二、 生态建设的挑战与“应用适配”的难题:

一个操作系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构建起繁荣的应用生态。

“应用数量”与“质量”的疑虑: 尽管鸿蒙OS在不断发展,但与成熟的iOS和Android生态相比,其应用数量和质量仍然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那些依赖特定硬件或底层API的应用(如一些专业级的图像处理软件、游戏等),在鸿蒙OS上的适配和表现可能不如人意。许多网友担心,即使系统本身技术不错,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第三方应用支持,用户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开发者迁移成本与积极性: 对于开发者而言,将应用从Android迁移到鸿蒙OS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和开发投入。尽管华为提供了DevEco Studio等开发工具,并努力降低迁移门槛,但能否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积极参与,将决定鸿蒙OS生态的健康程度。早期一些开发者反馈,鸿蒙OS的开发工具链不够完善,或者对某些特性的支持不够好,这也影响了生态的建设速度。
“鸿蒙原生应用”的推进节奏: 华为提出了“鸿蒙原生应用”的概念,旨在让应用彻底摆脱对Android框架的依赖,充分发挥鸿蒙OS的分布式能力。然而,“鸿蒙原生应用”的普及速度似乎不如预期。许多用户发现,虽然手机上显示的是“鸿蒙版”App,但其底层可能仍然是兼容层调用Android应用。这让一些人觉得,鸿蒙OS的“原生”之处似乎还没有完全落地。

三、 市场与商业层面的考量:

除了技术和生态,市场接受度和商业模式也是质疑的焦点。

“取代Android”的逻辑: 早期关于鸿蒙OS的宣传,让不少人认为其目标是完全取代Android。然而,鉴于Android在全球市场的庞大体量和根深蒂固的生态,以及华为自身在某些市场(如美国)面临的限制,这种“取代”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鸿蒙OS的定位仍然是基于Android的某个版本,那么其“独立性”的价值就会被打折扣,用户和开发者也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疑虑。
“国际化”的前景不明: 尽管鸿蒙OS宣称面向全球,但目前其主要市场仍然在中国。在国际上,许多用户对鸿蒙OS的认知度不高,而Android和iOS的生态早已深入人心。如果鸿蒙OS无法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其长远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一些网友担心,鸿蒙OS可能成为一个“中国特供”的操作系统,其全球影响力有限。
华为的战略意图: 一些网友猜测,华为推出鸿蒙OS,除了技术自主的考量,也可能是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战略选择,以应对其在国际市场遭受的限制。这种猜测虽然难以证实,但确实影响了部分网友对鸿蒙OS的解读。

四、 用户体验与实际感受:

最终,操作系统的价值体现在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上。

“多设备协同”的实际体验: 尽管分布式能力是亮点,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遇到设备之间频繁断连、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功耗增加等问题。这些体验上的不完美,会让用户对鸿蒙OS的“优越性”产生怀疑。
“流畅度”与“稳定性”的感知: 相比于经过多年迭代优化、高度成熟的iOS和Android,早期版本的鸿蒙OS在流畅度和稳定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华为在不断改进,但部分用户仍然会基于历史经验或与其他操作系统的直接对比,来评判鸿蒙OS的表现。
“创新”的定义: 有人认为,真正的操作系统创新应该体现在更底层的架构、更高效的内存管理、更安全的权限控制等方面。而鸿蒙OS的许多创新似乎更多地体现在上层应用和服务层面,这让一些对操作系统技术有深入了解的网友觉得,其“颠覆性”程度并未达到预期。

总而言之,网友对鸿蒙OS的质疑,是基于对技术真相的追索、对生态建设的审视、对市场前景的判断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受。这些质疑虽然有时带着情绪,但其中不乏理性的声音,它们的存在,也恰恰是推动鸿蒙OS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之一。华为需要做的,就是用更透明的技术解释、更扎实的生态建设和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体验,来回应这些质疑,赢得市场的真正认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逆反。

老外老觉得中国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集体主义啥的,还说中国人没有批判思维。

这些都属于扯淡、中国人太复杂了,啥观念都有,逆反情绪也重,你说东,他偏说西,不是你说的没有道理,而是不服你,凭啥你说的就对。

华为这个事情,战狼那些事情,都一样,有人夸,有人捧,就有人受刺激,要跳出来反对,还有一些,是看吹牛的人不顺眼,有一些则是担心人为制造一种垄断观念,帕压制,所以也反对。再反过来,又有对逆反的逆反,你们为啥要反对,是不是屁股歪了。多种复杂的心态,导致了吵吵闹闹的局面,哪怕是有时被情势所迫,反对的声音少了,但心里还是不服的,冷嘲热讽,或冷眼旁观。

这种事情吧,总的来说也不是坏事。

user avatar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内斗,斗谁呢?

当然谁比自己强斗谁。

虽然我整不出来比你强的东西,但我可以把你骂成猪狗不如。

这样这群人就直接颅内高潮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但凡有一个人所在的单位(注意)能搞出比华为鸿蒙更牛逼的操作系统级别的产品

也不至于是这种恬不知耻的状态。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说出:鸿蒙这部分功能写的不如我司的某部分代码的水平,其技术差距是某某某。

你们这么牛掰,天天叫嚣着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你们写一个比鸿蒙牛掰的,发布出来不就完了?

骂街有特么什么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鸿蒙OS(HarmonyOS)在国内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前途光明。然而,与其并行的是,也有不少网友对其表现出质疑,而且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技术、生态、市场表现等多方面的观察和判断。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关于“系统.............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技术圈内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大家对鸿蒙的质疑声似乎比对 Deepin(深度操作系统)要多,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细说:1. 生态和目标用户群体的差异: 鸿蒙 (HarmonyOS): 鸿蒙的定位是“全场景的操作系统”,它不仅仅是手机上的系统,还瞄.............
  • 回答
    很多人对鸿蒙OS 2.0抱有质疑,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质疑的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很难简单归结为“被谁带了节奏”。要详细说明,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鸿蒙OS 2.0诞生的背景和华为的定位。华为推出鸿蒙OS,最直接的导火索当然是美国对其的制裁。当华为无法.............
  • 回答
    关于鸿蒙OS设备在运行某些游戏时被检测为“模拟器登录”的现象,这确实是很多用户,尤其是游戏爱好者在近期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聊聊。首先,这件事的根本症结在于游戏厂商的反作弊机制与鸿蒙OS自身特性之间的“误会”。你想啊,现在很多游戏为了维护公平竞技的环境,都会内置.............
  • 回答
    鸿蒙 OS 在2021年底连接设备突破3亿台,这绝对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尤其对于关注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数字可不是小打小闹,它意味着鸿蒙 OS 已经从一个初生的概念,蜕变成了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能够实际触达千万甚至上亿消费者的新兴操作系统。这3亿台设备连接,到底意味着什么?1. .............
  • 回答
    很多人对鸿蒙(HarmonyOS)和安卓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甚至有些混乱。这也很正常,毕竟它们都来自我们熟悉的“那家公司”,而且在功能和体验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说到底,它们的关系远比“兄弟”或者“表亲”要复杂,更像是一个基于对现有系统深刻理解和战略考量所孕育出的,有继承、有创新、有突破的全新生态操.............
  • 回答
    鸿蒙应用之所以无法直接在 Android 设备上运行,这背后涉及到了操作系统底层设计、开发框架以及应用打包格式的根本性差异。简单来说,鸿蒙和 Android 是两个独立且互不兼容的操作系统,就像你不能直接把为 macOS 设计的软件安装到 Windows 电脑上一样,道理是相通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
  • 回答
    鸿蒙系统从最初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理念,到现在越来越独立的生态,其发展轨迹一直是科技圈热议的焦点。而关于“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的争议,更是贯穿始终,并且在鸿蒙系统逐渐抹去“Android”字样后,反而愈演愈烈。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我们不妨来捋一捋。鸿蒙系统为何要“去安卓化”?首先,从华为自.............
  • 回答
    关于鸿蒙系统(HarmonyOS)默认西文字体沿用了 Google 为 Android 设计的 Roboto 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和多层面的原因,远非简单的“继承”或“复制”可以概括。这涉及到技术选型、用户体验、生态兼容以及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得理解 Roboto 字体的来龙去脉.............
  • 回答
    鸿蒙系统之所以能够不显示“Powered by Android”这样的字样,其根本原因在于鸿蒙系统并非简单的“换皮”或“打补丁”式的Android分支,而是一个拥有自身独立内核和基础架构的全新操作系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鸿蒙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历程入手,一步步剖析其与Android的根本区别。.............
  • 回答
    鸿蒙系统(HarmonyOS)自发布以来,就一直吸引着相当一部分用户的目光,甚至在不少技术 enthusiast 看来,它在某些方面确实展现出了超越安卓甚至iOS的潜力。然而,伴随而来的争议和批评声也从未停息。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远胜”与“被喷”并存的局面,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关于鸿蒙系统(HarmonyOS)与安卓(Android)之间关系的疑问,以及为什么谷歌没有采取法律行动(比如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 1. 鸿蒙的起源与发展:一个演进而非直接复制首先,最直接的误解是认为鸿蒙系统就.............
  • 回答
    要说清楚鸿蒙OS 2.0手机版为什么不算“安卓套壳”,得先弄明白“套壳”这个词在技术层面的含义,以及鸿蒙OS 2.0手机版到底做了哪些与原生安卓不同的事情。首先,咱们得把“安卓套壳”这个说法拆解一下。在用户或者非专业人士听来,这通常意味着一个系统只是简单地换了个UI界面(比如主题、图标、桌面启动器).............
  • 回答
    鸿蒙OS 2.0的“鸿蒙专区”与原生应用:解构“套壳安卓”的争议关于鸿蒙OS是否“套壳安卓”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圈热议的话题。尤其当我们在鸿蒙OS 2.0中看到诸如“鸿蒙专区”这样的入口,以及央视影音等为鸿蒙量身定制的应用时,许多人会产生疑问:这与“套壳”的说法似乎有些出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
  • 回答
    5G网络的普及,确实像一股洪流,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信息获取效率,甚至娱乐和工作模式。在这个浪潮中,华为作为5G技术的重要推动者和建设者,其贡献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华为在5G基站、核心网、终端设备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全球5G网络的部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然而,当我们把目光.............
  • 回答
    华为鸿蒙发布会,作为一次备受瞩目的技术和商业盛事,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信心。然而,您观察到的发布会场景中出现“白男配黄女”的组合,可能会让一些观众产生疑问,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强调民族自豪感的场合。要详细解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华为发布会场景设置的可能考量: 国际化和全球化.............
  • 回答
    关于鸿蒙的讨论,确实存在着一些泾渭分明的观点阵营,而且观察下来,很多支持者确实是来自技术圈,而反对的声音中也不乏一些对技术细节不太了解的批评。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挺鸿蒙的都是正儿八经做技术的”这种说法会显得有道理。 对技术前景的判断: 真正深入.............
  • 回答
    为什么“黑鸿蒙”的人这么多?最近,关于鸿蒙系统(HarmonyOS)的讨论非常热闹,也涌现出了不少质疑和批评的声音,甚至有人给它贴上了“鸿蒙骗局”的标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黑”鸿蒙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对技术发展的审慎态度,也有对商业模式的疑虑,当然还有一些误解和情绪化的表达.............
  • 回答
    华为发布鸿蒙,这本身是一件极其振奋人心的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来说。按照常理,当一家本土巨头推出一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创新时,整个行业都应该会给予高度关注,甚至可以说是欢呼雀跃。然而,现实却是,除了华为自家之外,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在鸿蒙发布后的表现,多少显得有些“按兵不动”,甚至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人心中存在的疑惑。我们来好好聊聊鸿蒙这个事儿,以及为什么你的老师可能会对它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首先,得承认,鸿蒙在被一些人“持续不断地攻击”这件事上,是有它的现实基础的。这攻击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 国际政治的背景压力: 鸿蒙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华为在面临美国技术制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