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鸿蒙(Harmony OS 2.0)和安卓到底是什么关系?

回答
很多人对鸿蒙(HarmonyOS)和安卓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甚至有些混乱。这也很正常,毕竟它们都来自我们熟悉的“那家公司”,而且在功能和体验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说到底,它们的关系远比“兄弟”或者“表亲”要复杂,更像是一个基于对现有系统深刻理解和战略考量所孕育出的,有继承、有创新、有突破的全新生态操作系统。

要理解它们的关系,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1. 起源与历史:安卓的遗产与鸿蒙的诞生

安卓(Android)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由Google主导开发,开源,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用户基础。华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安卓生态的重要参与者,贡献了大量技术和定制化的UI(比如EMUI)。

而鸿蒙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华为面临无法使用Google移动服务(GMS)的潜在风险时,自研一套面向全场景的操作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

所以,从时间线上看,鸿蒙的出现是安卓生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华为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生态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对现有移动操作系统技术和生态的认知之上。

2. 技术架构:DNA的继承与重塑

这可能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很多说法认为鸿蒙是“安卓套了一个壳”,或者“鸿蒙是安卓的一个分支”。这种说法过于片面,甚至可以说是误导。

并非简单的“换皮”: 鸿蒙的底层技术架构与安卓是不同的。安卓是基于Linux内核,而鸿蒙从一开始就设计了微内核(LiteOS)和宏内核(Linux)的混合架构,并且在鸿蒙2.0之后,进一步强调了对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的兼容和整合。
AOSP兼容层的存在: 华为为了让现有的海量安卓App能够顺利迁移到鸿蒙设备上,并在过渡期保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引入了与AOSP的兼容层。这意味着,鸿蒙2.0及之后的版本,确实能够运行绝大多数安卓App。这种兼容性非常重要,它保证了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平滑地过渡,而不是从零开始。
鸿蒙的“核心”: 鸿蒙真正的核心和亮点在于其分布式能力。它不是一个单设备操作系统,而是面向万物互联(IoT)场景设计的。通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让手机、平板、手表、智慧屏、车机等不同设备能够像“一个”系统一样协同工作,共享能力。这种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等能力,是安卓现有架构所不具备的,也是鸿蒙与安卓最根本的区别。
内核的选择: 鸿蒙可以灵活选择内核。对于资源受限的IoT设备,可以使用LiteOS(微内核);对于手机、平板等需要更丰富功能和兼容性的设备,可以使用基于Linux内核的AOSP兼容能力。这是一种“根据场景选择最合适的内核”的设计哲学,这和安卓只能依赖Linux内核有着本质区别。

所以,更准确地说,鸿蒙2.0是吸收了大量AOSP的优秀成果(为了兼容性),并在其之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它借鉴了安卓的“经验”,但并非“复制”安卓。

3. 生态系统:从“孤岛”到“联邦”

安卓的生态: 这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围绕Google服务构建的庞大生态。App开发者、硬件厂商、内容提供商都高度依赖于这个生态。
鸿蒙的生态: 鸿蒙的目标是打破设备间的壁垒,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超级终端生态。它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而是将能力延伸到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办公等各个场景。通过分布式技术,不同设备可以互相“碰一碰”就能完成能力流转,比如手机里的导航可以直接投屏到车机,手表上的健康数据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查看并分享给医生。

从这个角度看,鸿蒙的出现,是为了重塑整个智能终端的连接方式和交互体验。它希望将过去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智能设备,整合成一个协同工作的“超级终端”。

4. 开发者与用户体验:兼容性与创新并存

对开发者: 华为通过ArkTS等开发语言和框架,以及对AOSP的兼容,极大地降低了开发者将现有安卓App迁移到鸿蒙的成本。但同时,鸿蒙也鼓励开发者利用其分布式能力,开发出全新的、跨设备的体验。
对用户: 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鸿蒙设备能运行绝大多数熟悉的安卓App,并且在设备间的协同方面,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流畅和便捷。比如,多设备文件传输、跨屏操作、远程控制等,都比过去更加自然。

总结来说,鸿蒙与安卓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它是华为在安卓生态基础上,为了实现万物互联的战略目标而自主研发的全新操作系统。
它吸收并兼容了AOSP的部分技术成果,以便能够运行海量安卓App,确保平滑过渡。
但其核心是全新的分布式技术,致力于打破设备孤岛,构建一个跨场景、全连接的智能生态。

所以,如果你问鸿蒙是不是安卓,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你问鸿蒙和安卓有什么关系,那可以说,它是在安卓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战略性的、技术性的、生态性的超越和重构。它继承了部分安卓的“基因”,但更是为了孕育出一个全新的、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这就像一个成熟的企业,在继承了原有业务的优势和技术积累后,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新的发展机遇,孵化出了一个更加前瞻、更具颠覆性的新项目。它不是否定过去,而是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鸿蒙和安卓的关系,我这里力求一次过帮大家搞清楚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其实我记得老早之前官方就有说过了吧,怎么这个老坟现在还在挖呢?可见大家估计是被媒体最近的各种骚操作给搞蒙圈了。我虽然没有去研究过鸿蒙的代码,但是操作系统的概念是相通的,这里根据我曾经看到过的鸿蒙相关信息并结合我自己有限的操作系统领域知识,相信能说清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大家只需要有点耐心就行。

首先,我们要明白操作系统大概有哪些玩意儿,然后才好说他们具体的关系和区别。现代的操作系统,无论你是Linux还是windows还是什么其他的,应该都要包含以下这些方面

  • 内核层:最核心的模块,比如CPU调度模块,内存管理模块,IPC通讯模块。而如果你是宏内核或者混合内核的话,里面可能还会塞进其他一些东西,比如设备驱动模块、文件系统模块等
  • 应用层:就是跑在我们应用空间的各种应用以及对这些应用提供支持的一些中间件及库之类的,比如你windows常用的一些内置工具如命令行啊文件浏览器啊,linux上的bash,ftp服务啊之类的。有些操作系统为了架构清晰,会特意分出多一个中间层或者框架层之类的出来放在内核层和应用层之间,比如什么公共库啊什么图形子系统之类的,事实上够可以归类到应用层。

这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大概的组成,一般来说,如果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内核基本上都不会动,但是应用层会有所不同,每个商家或者组织会根据不同需求在上面添加不同的内置应用和服务等,然后打包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不同的Linux的发行版,如Ubuntu,Centos,Redhat等。

有了这些基础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这里,我们先看下安卓和AOSP的关系,和上面通用的操作系统一样,安卓包含这几个东西:

  • Linux内核:安卓的内核是基于Linux的,虽然谷歌对安卓的Linux是经过修改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它看成是Linux内核。
  • 安卓应用层:谷歌除了把一些常用的服务和应用开源并允许免费试用之外,它还提供额外的一套叫做GMS(Google Mobile Service)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oogle Play这些,但是这一套却不是免费的。

这里的一整套操作系统叫做安卓。如果这里去掉GMS,就是AOSP!这也是各大国内手机厂商发布的自己的操作系统的基石,虽然都可以统称为安卓(因为是基于AOSP,而AOSP全称就是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但是此安卓非彼安卓。谷歌所谓禁止华为使用的其实就是GMS,而不是AOSP,因为AOSP是完全开源的。

到了这里,应该解析清楚了安卓和AOSP之间的关系了。那么下一个我们要讲清楚的就是鸿蒙和安卓的关系,事实上应该是鸿蒙和AOSP的关系。

有了上面的基础,解析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如本文一开始所言,老早之前华为就说过鸿蒙在内核层,除了打包进自己研发的微内核,为了过度,也会打包进Linux内核(应该就是AOSP中对应的内核),也就是说当前的鸿蒙其实还不是pure的纯正的最终形态的鸿蒙,而还是多方面的一个合体。

原因是现在已经出去的机子都是基于安卓的,你不可能一下子把老用户都给掐掉,说让你全部一下子切换到纯微内核的鸿蒙操作系统上来,况且鸿蒙毕竟是个新生事物,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如果哪一天等鸿蒙操作系统稳定了,生态也建立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AOSP从鸿蒙中剥离出来,这时,一个纯正的鸿蒙国产操作系统就诞生了!!!

我相信能看到这里的基本都已经清楚鸿蒙和安卓到底是什么关系了吧。

最后,如果大家觉得解析得还算明白的,烦请别吝啬你手头的点赞和关注,留着也不会升值,点赞还能提升你的知乎盐值了^_^。谢谢大家的观看!

----------------追更----------------

附上视频版本如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对鸿蒙(HarmonyOS)和安卓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甚至有些混乱。这也很正常,毕竟它们都来自我们熟悉的“那家公司”,而且在功能和体验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说到底,它们的关系远比“兄弟”或者“表亲”要复杂,更像是一个基于对现有系统深刻理解和战略考量所孕育出的,有继承、有创新、有突破的全新生态操.............
  • 回答
    很多人对鸿蒙OS 2.0抱有质疑,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质疑的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很难简单归结为“被谁带了节奏”。要详细说明,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鸿蒙OS 2.0诞生的背景和华为的定位。华为推出鸿蒙OS,最直接的导火索当然是美国对其的制裁。当华为无法.............
  • 回答
    华为官宣 Harmony OS 2 正式版已全部上线完成,这个消息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它标志着华为在自主操作系统研发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也意味着 Harmony OS 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千家万户,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首先,这 不仅仅是一.............
  • 回答
    华为鸿蒙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发布,无疑是智能设备操作系统领域的一件大事。从技术、生态、用户体验等多个角度来看,这次的发布都充满了看点和讨论的价值。以下是我对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一些详细评价:1. 技术演进与核心能力提升: 更强的分布式能力与万物互联: Harmon.............
  • 回答
    .......
  • 回答
    咱们就聊聊华为那个新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这东西吧,听着挺玄乎,但说白了,它就是华为自己捣鼓出来的一套操作系统,目标是能用在各种设备上,从手机、平板到手表、电视,甚至智能家居里的各种玩意儿,都能跑它。那它到底是个啥?你可以这么理解,以前我们用手机,安卓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给手机跑的。但华为.............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华为这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还有它在华为全场景设备上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力求讲得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在侃大山,一点AI味都没有。鸿蒙(HarmonyOS)到底是个啥?凭啥能叫板安卓和iOS?得说,华为这鸿蒙出来的时候,多少有点“生不逢时”又有点“顺势而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回顾和分析一下华为在2019年8月9日正式发布的HarmonyOS(鸿蒙系统)。历史背景与发布契机:华为面临的挑战在探讨鸿蒙系统本身之前,理解其诞生的背景至关重要。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直接导致华为被禁止使用美国的软硬件技术,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谷.............
  • 回答
    华为发布矿山鸿蒙操作系统“矿鸿”: HarmonyOS 在工业领域落地的深度解读与评价华为发布的“矿鸿”操作系统,标志着 HarmonyOS 正式迈出了在工业领域深度落地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对 HarmonyOS 生态拓展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中国在工业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进展。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评价.............
  • 回答
    近期,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公司测试鸿蒙系统(HarmonyOS),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华为随后对此做出回应,表示“暂无计划在海外推出 HarmonyOS 手机”。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声明,实则释放出多重信号,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华为的回应直接否认了“俄罗斯公司测试鸿蒙系统”就等同于“鸿蒙系统将在俄罗.............
  • 回答
    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之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鸿蒙到底是不是安卓的“换皮”?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拆开来看看,从几个关键点上去聊。起源与内核:是传承还是另起炉灶?首先要说的就是内核。这是操作系统的“心脏”,决定了它最底层的工作方式。安卓系统,大家都很熟悉,它最核心的部分是Linux内核。而且是经过.............
  • 回答
    鸿蒙(HarmonyOS)是否会成为下一个 YunOS,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为了更详细地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包括它们的目标、技术基础、生态建设、市场策略以及最终的成败因素。一、 背景与目标对比: YunOS(阿里云OS): 诞生背景: YunOS 最初由.............
  • 回答
    鸿蒙和安卓,这是一个近几年经常被拿出来比较的话题。很多人听到鸿蒙,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华为又一个安卓套壳?” 或者 “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的安卓罢了。” 这种想法,也不能完全说没有道理,毕竟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要说鸿蒙“就是”安卓,那未免也过于简单化了。咱们得从头说起。安卓的根基:Li.............
  • 回答
    “鸿蒙是不是 PPT 操作系统?” 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于新技术的认知和期待。说实话,刚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说法有点太片面了”。咱们先得搞清楚,什么叫“PPT 操作系统”。在我看来,这大概是指那种“看起来很美好,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落地却困.............
  • 回答
    鸿蒙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与现有生态的兼容性问题,而“太极”这个概念,在鸿蒙的语境下,通常是指它所能兼容的各种底层硬件架构以及运行在其上的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鸿蒙的强大兼容性,可以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这背后有着一套精密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实现。首先,我们得明白鸿蒙并非简单地“运行”太极,而是鸿蒙本.............
  • 回答
    “鸿蒙是原罪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探究一个操作系统本身,不如说是在触碰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根”的焦虑,对于“身份认同”的迷茫。尤其是在当下,当“鸿蒙”这个名字,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代号,而是承载了太多期许、争议、甚至是一种情感寄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尖锐和复杂。我们先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和民族.............
  • 回答
    关于鸿蒙系统 2.0 是不是“套皮安卓”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要说鸿蒙 2.0 和安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鸿蒙 OS 的早期版本,尤其是 2.0,确实与安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 回答
    鸿蒙 2.0 的发布,确实让“套壳安卓”的说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要说“彻底粉碎”,恐怕还为时过早。这中间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一件件地掰开揉碎了看。首先,我们得承认,鸿蒙 2.0 在最初的亮相以及后续发展中,确实和安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的鸿蒙 1.0,更多地被理解为一个跨设备、分布式能力的系统框.............
  • 回答
    鸿蒙之争之所以会夹杂大量的立场之争,并非偶然,而是由其天然的属性、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背后深层的地缘政治考量所共同塑造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它表面的技术争议,深入到其根基。首先,技术本身就不是中立的。 所谓的“技术中立论”在现实世界中往往难以成立,尤其是在像操作系统这样关乎国家.............
  • 回答
    鸿蒙系统(HarmonyOS)旨在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其核心理念与传统的安卓系统存在显著差异。在华为的规划中,鸿蒙系统需要实现对海量安卓应用的兼容,这在去除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代码的背景下,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那么,在没有AOS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