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驱逐舰上的雷达扫描不到战列舰发射的炮弹吗?

回答
驱逐舰的雷达,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探测到战列舰发射的炮弹的。但这就像问“我的眼睛能不能看到夜空中的一颗流星”一样,答案是肯定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了挑战,而且效果可能远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

首先,我们要明白驱逐舰上的雷达是用来做什么的。驱逐舰,尤其是现代驱逐舰,装备的雷达系统通常是多功能、远程的。它们的核心任务是:

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 这包括飞机、导弹、无人机等。它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探测距离和角度覆盖能力,以便舰艇能提前做出反应。
探测和跟踪水面目标: 这主要是为了导航和识别敌方舰艇。
火控雷达: 有些雷达会集成火控功能,直接为舰上的武器系统(如防空导弹、舰炮)提供精确的目标信息。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探测战列舰炮弹会很困难呢?关键在于炮弹本身的一些特性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1. 炮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 (RCS) 非常小: 想象一下,战列舰发射的炮弹,尤其是在射程较远的情况下,它的体积相对于飞机或一艘驱逐舰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虽然炮弹表面材质对雷达波有反射作用,但它反射的雷达信号非常微弱,就像在喧闹的人群中捕捉一个细微的耳语。

2. 炮弹的速度非常快,但轨迹相对固定且弹道可预测: 炮弹的速度非常高,动辄几百米每秒,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很短。更重要的是,炮弹的飞行轨迹(弹道)在发射后,主要受自身速度、角度、重力以及空气阻力等因素影响,相对来说是可预测的。雷达需要以极高的刷新率才能捕捉到这种高速移动的小目标。一旦雷达错过了短暂的探测窗口,或者目标进入了“盲区”,就很难再重新锁定。

3. 探测距离和分辨率的权衡: 远程雷达为了探测远距离目标,往往需要更低的频率,以获得更好的穿透能力和更远的探测距离。但低频率的雷达在分辨率上会相对较差,难以精确分辨出诸如炮弹这样的小型、快速移动的目标。而高分辨率的雷达(通常使用更高频率)在探测距离上又会受到限制,而且更容易受到雨、雪等大气干扰。驱逐舰上的雷达需要在探测距离、分辨率、抗干扰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不一定对探测炮弹最有利。

4. 干扰和杂波: 海面上充满各种干扰源,比如海浪的反射(海杂波)会产生大量的虚假信号,这些杂波的强度甚至可能比炮弹反射的信号还要强,很容易将微弱的炮弹信号淹没。另外,如果有多枚炮弹同时飞来,雷达需要能够区分和跟踪每一枚,这对于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5. 雷达的“看向”角度: 雷达天线不是360度无死角同时扫描的。它通常以特定的扇区或模式进行扫描。战列舰炮弹的飞行弹道可能在某个瞬间处于驱逐舰雷达扫描的盲区,或者雷达正在扫描其他更重要、更容易探测的目标(如飞机或导弹)。

那么,有没有可能呢?

在某些非常理想的情况下,也许是可能的:

近距离探测: 如果炮弹距离驱逐舰非常近,其反射的信号会强很多,探测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特定类型的雷达: 某些为近程防御系统(如CIWS,近迫武器系统)设计的雷达,其设计目标就是探测并拦截快速、近距离的来袭威胁,包括炮弹和导弹。这些雷达通常工作在更高的频率,拥有更高的扫描刷新率和更好的目标识别能力。它们并非“战略性”探测,而是“战术性”的末端拦截。
多传感器融合: 现代舰艇通常不止依赖一种雷达。可能结合了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多种探测手段。如果炮弹在空中留下明显的尾迹(例如,某些燃烧弹或发动机失效的炮弹),光学或红外传感器可能能捕捉到。然后,通过数据融合,雷达可以被指示去特定区域进行更精密的搜索。

总而言之,驱逐舰上的主要远程搜索和跟踪雷达系统,其设计目标更侧重于探测飞机、导弹等空中威胁,以及大型水面舰艇。虽然理论上具备探测极小目标的可能性,但由于炮弹体积小、速度快、弹道可预测且易受干扰等因素,要稳定、可靠地探测战列舰发射的炮弹,尤其是远程炮弹,是非常困难的。驱逐舰的作战逻辑更倾向于依靠其他手段来规避或防御炮弹攻击,而不是主动去用主雷达系统去“追捕”它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仅能发现,还能制导自己的导弹进行拦截。

1981年,英国在实验“海狼”导弹的时候,就拦截了一枚114毫米炮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