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行业,尤其是研发项目的进度至少有三个基本指标,特别注意是排序不分先后,三指标一样重要:
《Quality质量=内容达不达标 ?》
《Cost=成本/回报比例超过60%?》
《Delivery=交付期提前25周?》
特别是tsmc, (岔个话:tsmc 务必用英文小写,不明白原因又有兴趣的,自己找和思考吧!)
tsmc 在晶圆代工一直以来是完全创新又是暂居领导地位,不只没有标竿可以对准(benchmarking)?根本就没有前例可循 (none experiment) ?所以有关什么制程延宕?什么nm传出工艺延期?都是别有目的……[怕大家误会,笔者删去500余字]。
笔者实话实说,目的只希望帮助大家多些了解这行业的落地实况,并声明没有任何立场也没有意愿去批评或评价任何人、事物,看倌们可以自己凭兴趣由心求证。谢谢理解!
延期新闻第一手来源很少,大多数媒体都是蹭个热度转载,Digitimes算是一个来源。但是究竟是否延期除了内部人士没人说得准,可能得到财报会议上才知道。
TSMC 2021的资本支出计划马上就要出了,到时候可能有消息,包括但不限于:
N7,N5的产能情况;
N5P和N6工艺的进度;
N3工艺风险量产情况;
N2的研发进度;
另外,N3工艺的进度也可以从装机进度来看,南科18厂设备进厂已经开始。后续安装进度,驻场人员的情况都会透露风险量产的消息。
同时唯一的大客户苹果的需求也将决定N3的进度。工艺再好没人买也不行,TSMC N5工艺每片已经到了18000美元,N3谁知道会涨价到什么程度。
失去华为海思之后,联发科选择N6,初期N5也用不起;高通嫌贵去找三星的5nm LPE,骁龙888不达预期。AMD就不说了,初期更承担不起N3的成本,也抢不来产能。
最后就是技术,目前TSMC N5密度已经不低, @MebiuW大佬的表格可以参考。TSMC在7nm初代用DUV率先量产尝到了甜头,没有直接上EUV,量产比三星早。
现在N3继续选择制程微缩,而三星已经选择直接上GAA。这样TSMC N3的密度会很接近Finfet的极限,谁知道承诺的工艺节点技术改进实现漏电控制实际情况如何?如果表现不佳,到时候性能提升,功耗表现都值得怀疑,毕竟20nm的教训可是历历在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