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Fuchsia 中文社区说鸿蒙可能基于 Fuchsia OS?

回答
鸿蒙与 Fuchsia OS:一场关于“借鉴”的讨论

最近,在一些中文技术社区,特别是关注 Fuchsia OS 的圈子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鸿蒙(HarmonyOS)可能“借鉴”了 Fuchsia OS 的设计理念,甚至有传言称鸿蒙在底层架构上与 Fuchsia 存在关联。 这个说法引发了不少讨论,也夹杂着各种猜测和观点。要理解这个事情,咱们得先梳理一下 Fuchsia OS 是什么,以及鸿蒙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地看待这个“鸿蒙基于 Fuchsia”的论调。

揭开 Fuchsia OS 的面纱

首先,咱们得知道 Fuchsia OS 是什么。简单来说,Fuchsia 是 Google 自己研发的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和我们熟知的 Android、Chrome OS 都不同。它不是基于 Linux 内核,而是采用了 Google 自己开发的 Zircon 内核。Zircon 是一个微内核(microkernel)设计,这意味着它只负责最核心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IPC(进程间通信)等基本功能,而像文件系统、网络栈、驱动程序等更高级的功能则运行在用户空间。

Fuchsia 的设计目标非常宏大,它希望成为一个“通用操作系统”,能够运行在各种设备上,从嵌入式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 PC、服务器,甚至是数据中心。它强调安全、可靠、可维护性,并且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范式,主要使用 Dart 和 C++ 来开发。

Fuchsia 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微内核架构,这与 Linux 等宏内核(monolithic kernel)有本质区别。微内核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一旦某个组件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核心。但同时,微内核的设计在性能和复杂性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鸿蒙 OS 的定位与发展

再来看看鸿蒙 OS。华为的鸿蒙 OS 目标是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态系统。它希望能够跨越手机、平板、手表、电视、智能家居等各种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协同和流转。从技术架构上看,鸿蒙 OS 宣称自己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其核心是 鸿蒙分布式软总线,可以理解为一个跨设备协同的中间件。

鸿蒙 OS 的底层一开始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这和 Android 是一样的。在早期,它被视为 Android 的一个替代方案,尤其是在面临美国制裁的背景下。然而,随着鸿蒙生态的不断发展,特别是 HarmonyOS NEXT(不含 AOSP,即 Android 开源项目)的出现,华为开始强调其独立性。HarmonyOS NEXT 抛弃了对 Android 应用生态的兼容,转而发展原生鸿蒙应用,这标志着鸿蒙 OS 正在朝着一个更独立的操作系统方向发展。

“鸿蒙基于 Fuchsia”的说法从何而来?

那么,为什么会有“鸿蒙可能基于 Fuchsia OS”这样的说法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观察和猜测:

1. 技术理念的相似性:
分布式与万物互联: Fuchsia 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在各种设备上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和功能,这和鸿蒙追求的“万物互联”和“分布式”理念有共通之处。两者都希望打破设备之间的界限,实现更流畅的协同。
面向未来: 两者都是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设计,都在尝试摆脱现有操作系统的某些局限性,探索新的技术路径。

2. Zircon 内核的“影子”?
一些人将鸿蒙 OS 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尤其是一些早期版本或者某些测试版本)的表现,与 Fuchsia OS 的一些特性联系起来。例如,对内存管理、进程调度、IPC 机制的一些高级特性,以及一些更底层的系统调用。
重要的澄清: 尽管 Fuchsia 使用 Zircon 内核,但鸿蒙 OS 最初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HarmonyOS NEXT 宣称拥有自己的“鸿蒙内核”,这才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核心。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表明鸿蒙 OS 的核心内核(无论是之前的 Linux 还是现在的鸿蒙内核)是直接基于 Zircon 内核重写或者派生出来的。 Zircon 作为一个微内核,其实现方式和 Linux 截然不同,如果鸿蒙真的基于 Zircon,那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变革,并且极有可能在公开的技术文档中有体现。

3. 社区的“猜想”与“解读”:
Fuchsia 社区一直是一个对操作系统底层技术非常关注的群体。当他们看到鸿蒙 OS 在一些设计理念和愿景上与 Fuchsia 相似时,自然会产生联想。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可能”、“或许”、“猜测”的说法,经过层层传递,就可能演变成“基于”这样更确定的论断。
“借鉴”的模糊边界: 在技术发展中,“借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新操作系统都会参考或吸收前人成功的经验和设计理念。即使鸿蒙 OS 在某些底层技术实现上与 Fuchsia 存在相似之处,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是“基于”Fuchsia 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双方都从操作系统设计的一些通用原则或最佳实践中获得了启发。

为什么 Fuchsia 社区会产生这种想法?

Fuchsia 的独特性: Zircon 内核的设计非常独特,它在操作系统底层技术领域代表了一种新的探索方向。当其他操作系统在设计上展现出类似的理念或技术特点时,Fuchsia 社区的成员会自然地去寻找关联。
对 Google 之外操作系统的“好奇”: Fuchsia 社区往往是那些对微软、苹果之外的操作系统保持高度关注的群体。鸿蒙 OS 作为一款新兴的、有潜力的操作系统,自然会成为他们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信息的碎片化和传播: 有时,一些社区成员可能从某个开源项目的代码片段、某个开发者博客的只言片语中,或者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取了一些信息,然后进行推测和解读。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根据目前公开可查的技术信息,鸿蒙 OS 并未明确宣布其底层内核是基于 Fuchsia OS 的 Zircon 内核。

鸿蒙 OS 的早期版本明确基于 Linux 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改和自主研发,加入了分布式特性。
HarmonyOS NEXT 则进一步强调了其“鸿蒙内核”的自主性,这是一个独立的内核,并非 Zircon 的分支。华为在内核层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内存管理、调度策略、驱动框架等,以实现其“万物互联”的愿景。

我们不能因为技术理念的相似性,或者某些底层组件实现的“形似”,就直接断定它是“基于”另一个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上,出现技术上的“巧合”或“相似”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在我看来,对于“鸿蒙可能基于 Fuchsia OS”的说法,应该保持一种审慎和批判性的态度。

1. 承认技术理念的潜在联系: 鸿蒙 OS 和 Fuchsia OS 在“通用操作系统”、“分布式”、“跨设备协同”等宏大愿景上确实存在一些理念上的契合。这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2. 区分“借鉴”与“基于”: 技术发展中,“借鉴”是普遍的,但“基于”则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依赖和继承关系,通常体现在内核、核心框架等底层技术上。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将两者混为一谈。
3. 关注官方信息: 对于操作系统的底层技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永远是官方发布的技术文档、代码库以及官方的声明。
4. 警惕过度解读和不实信息: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技术社区,很容易出现信息的不完整、断章取义和过度解读。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
5. 尊重技术创新: 无论是 Google 的 Fuchsia,还是华为的鸿蒙,它们都在尝试构建新的操作系统生态。我们应该更关注它们在技术上的实际进展和对行业带来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为“谁模仿了谁”。

总而言之,Fuchsia 社区的讨论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技术上的猜测和联想,可能源于对 Fuchsia 独特设计理念的推崇,以及对鸿蒙 OS 在某些方面的观察。但是,从目前公开的技术信息来看,鸿蒙 OS 走的是一条基于 Linux 内核(早期)和自主研发“鸿蒙内核”(HarmonyOS NEXT)的独立发展道路。两者在目标和理念上的某些相似之处,更像是不同探索者在通往“未来操作系统”道路上,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相似的思考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哗众取宠,装作认为中国人写不出自己的内核呗。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源于美国金融资本对世界定价权的掌控制造的“互联网-其他科技剪刀差”,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小米要比手机制造厂小米估值高几倍?归根结底是“定价”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互联网行业明的暗的以美国为荣不奇怪,毕竟美国强大才能支撑这个“定价”行为。


我们想象一个真空中的球形鸡,德国现在是世界霸主,那么必然可以拿“蒸汽朋克”对BBA的市值进行系统性的高估,BBA市盈率可以百倍而微软则是10倍——反正软件成本低折旧高,有的是系统的论证方法论证其不值钱。

那么估值低就工资低。

再比如中国掌握了定价权,那LV的包就可以卖不出去、什么“百年老字号”的包能卖几万,那卖LV包的人能不反对?就算是为了维持薪水也得打压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对定价权的动摇。


所以这种情况一点都不奇怪,相反,不这样才是另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鸿蒙与 Fuchsia OS:一场关于“借鉴”的讨论最近,在一些中文技术社区,特别是关注 Fuchsia OS 的圈子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鸿蒙(HarmonyOS)可能“借鉴”了 Fuchsia OS 的设计理念,甚至有传言称鸿蒙在底层架构上与 Fuchsia 存在关联。 这个说法引发了不少讨论,也.............
  • 回答
    谷歌的 Fuchsia 操作系统,就像一个藏在实验室里的神秘实验品,自从它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就一直带着几分传奇色彩。大家对它的好奇心,不亚于对一个全新物种的探索。我们不妨深入了解一下,看看这个“未来之星”到底有多少斤两。首先,理解 Fuchsia 的核心,得从它的“出身”说起。与我们熟悉的 W.............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 回答
    关于抖音用户“李赛高(佤邦)”被封号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账号主体身份 “李赛高”可能是某位公众人物或网红,而“佤邦”可能与其身份或背景有关。佤邦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曾与中国存在复杂关系,涉及民族、历史、政.............
  • 回答
    沈逸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研究,尤其关注地缘政治与大国关系。他在俄乌冲突中的分析曾引发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学术观点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信息来源、分析框架和时代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逸的分析背景与观点1. 2014年乌克兰危机前的预测 .............
  • 回答
    关于饶毅提到的“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可能的背景和意图,也要客观看待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实际情况。 一、饶毅的言论背景与可能的误解饶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关注中国教育体系与国际教育的差异,曾在多个场合讨论中美教育制度的对比。如果他提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