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怎么看待?
我们互相想象不到对方的生活。他不知道我有多穷, 我不知道他多有钱。
你们没钱用,为什么不去银行取阿?
低收入群体可以在银行做点理财嘛,存他一个亿,一年利息再低也能拿到个4-5个点吧。年收入怎么也能有个四五百万,低收入问题不就解决了。
大家看我这办法是不是比这局长的办法靠谱点,他那个一年也就能赚个几十万。
何不食肉糜现代版
钱呢?老百姓没钱怎么消费?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这个题时我十多年前读高中时候政治必考题,高中阶段这道题我写了不下20遍,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标准答案(当年文综能考260分以上)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共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2.加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多年过去了课本里面的考点不知道还在课本上没有,但是课本上说的解决措施除了在课本上看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从没有看到。
咱们可能真的已经开始阶级割裂了,何不食肉糜
在如今,年轻一代的人做梦都想在奋斗梦想的城市落脚,做梦都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更不用说这一套房子是六个钱包掏出首付,压上一生最宝贵的三十年才能够拥有的一套房。一家人的财富,一生打工人的身份才能够拥有一个落脚之处,足以证明这套房子是多么难以获得,更不要说那些租住在十几平方没有资金购买房子的“城市过路人”了。
从许教授的言论来看用,低收入群体的定义为:一辆自己的私家车,一套以上的闲置房屋。从这点上我们可以延伸出来,一辆私家车大概在10W~20W左右。一套以上的闲置房屋,就以我们十八线县城为例,7000左右的房价,两套90平方的房子,不包含契税,物业费的情况下,一套房63W,两套房126W,这还只是县城!
而我们县城的工资不高,平均在1500~3000左右,且没有社保。而本地的公务员收入算上补贴补助,年收入在7~8W,在我们县城妥妥的高收入,在没有家庭帮助的情况下,得到140W的两房一车,不吃不喝也要20年。
20年是什么概念?而且公务员收入肯定算不上低收入群体吧。
在许教授所定义的低收入群体中,是否还存在着更低收入的人?否则人人都有闲置房屋,那么谁来租住这些闲置房屋呐?
没有租客何来租房。
所以势必有人没有住房,只能够租住这些闲置房屋。
我经历过租房公寓暴雷事件,刚刚缴纳的一年房租,就那么卷款而跑,而房东就断水断电撵人出门。房东等着房租生活,房客交完房租钱房两空。
这种情况下,到底是低收入的房东可怜,还是更低收入的租客可怜?
房东中也不乏一掏几十串链子的房钥匙,他们大多也不是勤劳致富,却可以吸纳为城市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血。
而现在许教授给我们的道路就是,让我们想一群拆迁致富的人学习,带来了不好的社会导向,引领了不好的社会风气,与共同富裕给人以努力奋斗的精神背道而驰。这是严重的脱离人民,脱离实际。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因为很多人都被困在了传统行业,而传统行业的资金盘缺吸纳到了互联网为主的虚拟,网络,科技方面,新蓝海绝大部分都与普通人不相关,甚至于普通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巨头们降维打击,失业在家。
就比如实体店与电商,销售员与直播带货,卖菜与团购APP等。
普通人能做的行业人满为患,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跻身于快递,外卖行业,这不是时代的选择,而他们是时代的牺牲品。现如今不仅仅是贫富差距拉大,更是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隔离感。
在我国贫困地区才刚刚脱贫,过上了衣食自足的生活下,无人机无人汽车火箭回收就已经商用化,更不要说各个科技公司还没拿得出来的手牌了。这种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够接触的新蓝海从各个方面来说对传统行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降维打击。
就比如师范生想不到竞争他们岗位的是清华北大的硕士生,一个小学的老师拉出去还不知道是那个科研公司的阵容,这么多人才无法有效利用,专业知识沦为镀金学历的手段,无不让人心寒。
李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张萍上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版
请问,“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李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张萍上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李华,张萍和“我”,我们三个的月薪工资数额是一样的?
或者,“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李华,张萍和我,我们都是石油化工专业的同班应届毕业生。
李华去了中石油总部办公室,张萍去了中石油海外生产公司,“我”去了国内一线石油生产基地。
我们三个人,月薪工资数额是一样的?
我个人的看法,我害怕出现的情况是:
李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张萍上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不生二胎和三胎。
这话不是说给真正穷人的,而是返贫的人。比如你35被裁员了,再也找不到工作了,可不只能这样。
所以这新闻出来,可能意味着这个群体现在已经很大了。
从邓小平南巡讲话到现在也不过就30年而已,中国的发展果然是超乎所有人想象啊
2022年,国内有1133位十亿美金富豪,人数蝉联世界第一,其次是米国716位。
国内富豪人数是米国的1.6倍,国内gdp为米国的77%!
大家公认的,米国吸血全世界,才那么有钱,比如米国的苹果、英特尔、特斯拉、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大企业都是全世界赚钱。
不过,从富豪人数来看,我们也在摸着鹰酱过河,也在从全世界赚钱。要不然,即使以国内14亿人的市场和低于米国的gdp,怎么也不可能培育出远多于米国的富豪人数。
这些富豪的钱都是凭本身从全世界赚的。
正是有了远超米国富豪人数这个现实基础,未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将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共同富裕了,居民收入差距自然就缩小了。
这意味着让你明白你交的税都养了一帮什么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