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呢?

回答
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试图解构一个正在绽放的花苞,既有惊奇,又有神秘,但仔细观察,总能捕捉到一些线索。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可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像一个正在建立庞大连接网络的初生CPU,每一刻都在努力地运转着。

最最核心的想法,我猜,应该围绕着 “感知与连接”。

你想想看,婴儿的世界是全新的,他们所有的感官都在以最饱满的热情工作。

视觉: 这一定是他们最先“思考”的内容。光影的变化,色彩的撞击,尤其是那张近距离对着他们微笑、说话的脸。他们会思考:“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为什么这张脸在我面前时,我会感觉暖暖的,很安心?” 他们会仔细地捕捉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试图理解其中传递的情绪。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道突然亮起的指引灯,让他们知道“安全区”在哪里。他们也在训练自己的眼睛去对焦,去识别形状,去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一个晃动的手指,一个滚动的球,都能让他们全神贯注,进行一场关于“空间与运动”的迷你研究。

听觉: 声音对婴儿来说,就像是无形的触碰。他们会思考:“这个声音是什么?它来自哪里?它是什么时候发出的?它为什么让我感到舒适,或者引起我的警觉?” 妈妈的声音,尤其是那种轻柔的哼唱,对他们来说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他们会努力分辨其中细微的音调变化,也许是在寻找一种特定的“节奏”,一种与自己身体状态相匹配的共鸣。突然的巨大响声,则会让他们紧张,思考“危险”的可能性。

触觉: 这是他们了解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柔软的布料、光滑的奶瓶、爸爸粗糙的手掌,甚至唾液在嘴边的湿润感,都在被他们“记录”和“思考”。他们会思考:“这个东西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它是什么形状?它能被我抓握吗?它吞下去会是什么感觉?” 他们会反复地把东西往嘴里塞,这是他们用嘴巴来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在思考“这些东西是什么,它们能吃吗?它们安全吗?”

嗅觉和味觉: 这两个感官对他们而言,更多是关于“生存”和“愉悦”。奶的味道,就是他们最熟悉的“幸福感”。他们会思考:“这个味道让我感到满足吗?我还能吃到吗?” 妈妈身上特有的气味,也是一种重要的识别信号,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归属。

除了这些直接的感官输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可能更偏向于 “模式识别与预测”。

婴儿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学习机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试图理解“因果关系”。

“我哭了,有人会来安慰我”: 这是他们最基础的学习之一。他们哭闹,不是为了“控制”别人,而是他们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当哭闹得到回应,他们就在脑子里建立了一个“如果我发出这种声音,就会有温暖的拥抱和食物”的连接。他们会反复测试这个连接,观察反应。

“如果我抓住这个,它就会动”: 他们会好奇地反复尝试抓住和触碰周围的东西。一个摇铃,一个毛绒玩具,当他们晃动时发出的声音或产生的运动,都在教会他们“我的行为能够改变周围的环境”。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效能感建立,让他们开始理解“我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的手,它是属于我的”: 刚开始,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可能没有清晰的认知。当他们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小手在眼前晃动,或者抓住了某个东西,他们也在逐渐建立“这是我的身体一部分”的认知。他们会盯着自己的手看,用手去触摸脸,去探索自己的身体。

再往下挖,他们的“思考”可能还涉及 “情感与连接”。

婴儿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与人建立连接。

“谁在我身边?他们是什么情绪?”: 婴儿非常敏感于照顾者的情绪。当照顾者微笑着回应,温柔地抱着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和快乐。当照顾者紧张或焦虑,他们也能感受到,并可能因此感到不安。他们也在学习如何“回应”这些情感,例如,一个微笑的回应,或者一个小小的咿呀声,都是在尝试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互动。

“这个人让我感觉很好,我想再看到他/她”: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拥抱,熟悉的照顾方式,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们会期待这些互动,并在这些互动中感到满足和快乐。这种连接,是他们早期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基石。

有时候,他们可能也在思考一些更“哲学”的问题,尽管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解读。但从他们对镜子里的自己产生的兴趣,或者对熟悉的玩具表现出的偏好来看,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关于“自我”和“世界”的初步理解框架。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每一天,每一个新的体验,都在刷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吃奶的满足感,到第一次被逗笑的惊喜,再到睡醒后看到爸爸妈妈的安心,这些都是他们正在学习的“世界观”。

总而言之,婴儿的“思考”不是我们成年人那样有逻辑、有目的的推理。它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不加过滤的感知、学习和连接的过程。他们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用他们全部的身心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和惊喜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核心,往往就是那些爱他们、照顾他们的人。他们的“思考”,就是最原始的求知欲和最纯粹的爱欲的交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啥?

这又是啥?

哎这个会响,哈哈哈!

哎这个会动!哈哈哈!

我不管我要吃奶。


哎这个也会动!哦这是个人。

这人消失了。

这人出现了。

这人又消失了。

这人又出现了。

我不管我要吃奶。


我好困啊啊啊啊啊!

困了好难受啊啊啊啊啊!

你抱着我摇什么我跟你说我困了啊啊啊啊!

你还摇!你知道困了多难受吗!我真是…(睡着了)


啊我掉下去了!

我好困啊啊啊啊啊为什么不抱我了!

我不管我要吃奶!

我不管我要睡觉!

让我睡着!现在!立刻!马上!


这女的怎么回事,怎么老对着我叫妈妈?

这是什么好吃吗?

他们在笑什么?算了跟着笑一下吧。

他在摆弄的这个屁股怎么好像跟我还有点关系似的。

我不管我要吃奶。


这是谁的手?

这是谁的脚?

没事,你换你的尿不湿,我趴我的,不耽误你。

哈哈哈哈亲亲了!

给我这个!给我那个!

我不管我要吃奶。

user avatar

和老公生气后,让老公给娃做睡前模式,按摩了,换纸尿裤了,哄睡了,我就一直背对着他们,结果娃怎么也不配合,一个劲的哭,哄了半个钟头也哄不住,我也没搭理,老公无奈就跟我不停的道歉,看娃哭的那么伤心,我就抱起来哄了哄,他爸出去后,我趴孩耳朵上悄悄说,别闹腾了,给他个教训就得了,他也不是故意的,妈妈把你放下后你就好好的别哭了,说完后把娃一放,娃咧嘴就笑




评论中有人说我这妈当的真恶心,拿孩子出气,我一没吵二没闹,冷静一会就抱娃了,难道当妈就得时时刻刻保持积极状态面对一切?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新手妈妈说真的每天都在崩溃和自愈中,但面对孩子都尽可能以开心的状态,哪怕我气的带眼泪我对孩子说话的声音都是尽可能愉快的,对于动不动说一个做母亲的人,这种行为才可气可恶,不要随便评价一个母亲!!!!



难道就没人想怎么当爸的带娃一小会都带不了!孩子不应该只感受母亲的爱。



谢谢理解的大可爱们,哈哈

真的很感谢,妈妈这个角色带给我的情绪总是有点敏感的,养育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是需要成长的

最后

大家都要幸福哈

user avatar

这是哪儿

人呢,去哪了

喂喂喂,人呢,在哪呢

没看见我醒了嘛

看我都没哭,多乖啊

也不过来夸奖一下我

快出现

还不出现

再不出现我就叫了

我数到三

“啊!”

“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

呵呵,总算有人来了。

这是谁,来就来呗,笑的跟个傻子一样

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我不管,我饿

我要吃奶

这人怎么脱个衣服那么磨叽

“啊啊啊!”

喝了几口奶真爽,让本宝宝看看你

艾玛这谁啊,还戴了个口罩

记得昨天给我喝奶的人没戴这玩意啊

别以为你把我头往下按我就会服从

不喝就是不喝

没搞清楚前我是不会喝的

你到底是谁

我这么有原则的一个人

是不会随便喝别人的奶

不过说话的声音有点像的

哎算了不管了,我饿了,我还是再喝几口吧

你拿的什么

我也要

给我

不给

那一定是好吃的

宝宝也要

还不给

不给拉倒

我可以啃手手

唉我怎么找不到嘴巴了

头晕头晕

昨天都能找到今天就找不到了

脸都打疼了头都敲晕了

好心疼自己

我这是变笨了么

明明我把嘴巴张的很大啊

可手还是塞不进

这真是我的手手吗

是啊没错

那嘴巴在哪里

不开心

我要咆哮

变拉粑粑边喝奶的感觉棒极了

可这货怎么看着我在尖叫

发生什么了

吓死宝宝了

你换你的尿不湿啊

我翻我的

我不影响你

喂喂你干嘛把我按倒在床

这么野蛮

我都没有阻止你

可你为啥要这么对我

咦这货经常看着我笑

笑啥啊

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

可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笑

看你笑成这样也不容易

我勉为其难的配合你笑一下吧

不然你多尴尬啊

“啊啊啊!”

困啊,快让我睡着!

别抖了啊,我头晕!

你怎么还在抖啊

都说了叫你别抖了

你怎么又开始摇了

难受啊晕车啊晕船啊晕飞机啊

stop

你现在赶紧让我睡着

立刻马上

你怎么听不懂我讲的话啊

不可理喻,智商堪忧,真是没法沟通

我俩根本没法愉快的玩耍

“啊啊啊!”

你一会别把我放下啊

不然等我醒来我会大闹天宫

我就要你抱着睡嘛

这样我醒来的时候

还能看见你

晚安啊

虽然不确定你是谁

但我时常都能见到你的耶

你给我喝奶

还哄我睡觉

虽然你经常讲一堆莫名其妙我听不懂的话

但我还是想看到你

这就是传说中的日久生情么

就是你老对着我喊妈妈是什么鬼

我也想摸摸你的脑袋

然后抱抱你

哎不想那么多了

我去梦里啃手手了

user avatar

—— 活捉一只三岁半的小吃货 2022年3月——





—— 跟吃有关的另一个视频,14个月左右 ——



—— 原答 ——

难道不是吃吗!

别人家的娃咱也不清楚,反正我女儿自从5个月添加辅食开始,get到了“吃”这项技能,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一开始一天一顿加水果零食,现在快10个月了,已经一天四顿了...

8个月开始吃手指食物不需要喂了,就更放飞自我了...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她不吃的,遇到不爱吃的她会皱着眉头硬吃下去... 好像一直保持着一种“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紧迫感...

朋友说看她吃东西会让人觉得很饿...

▽ 这是刚刚开始用咬咬乐吃水果,啊呜啊呜一通猛吃,自己都拿不稳

咬咬乐苹果 | 5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20848302485504


▽ 慢慢可以吃一些手指零食,这个肉肠干是给她磨牙的,外面有一层肠膜,她能把膜添软然后把里面的肉抿出来吃...

牛肉肠干 | 7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35726023249920


▽ 出去吃饭的时候,她就乖乖坐在旁边啃磨牙饼,可以啃很久。现在可以自己吃饭了。

磨牙饼 | 8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52511967617024


▽ 每次游泳回来都要猛吃一顿补充体力...

玉米鸡肉饼 | 8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34327629668352


▽ 这次做的鱼肉肠她不喜欢吃,但她还是会忍着难吃继续吃 ╮( ̄▽ ̄"")╭

三文鱼蔬菜肠 | 9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26983701155840


▽ 一个不注意小橘子瓣整个塞进嘴里,吓了我一跳,感觉小嘴要撑爆了...

小橘子 | 9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529774595170304


▽ 第一次吃花生酱三明治,吃得非常得意

花生酱三明治 | 9个半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840475947765760

是不是放了太多视频了?知乎不让我放了,嘤嘤嘤

—— 更新一个 ——

▽ 跟我们出去吃饭只要有她一口吃的就不闹,坐在桌上吃的有模有样,别桌的客人都说她好乖啊好安静,其实她是没功夫说话...

切片香蕉和奶酪 | 9个半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7834074605174784

—— 二更 ——

▽ “我女儿什么都吃”这句话今天可以官宣了。什么空口吃原味西兰花牛油果菠菜青芦笋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今天试了一下柠檬... 本来是想录个搞笑视频,结果,她又发现新大陆了!(◎_◎;)

切片柠檬 | 9又3/4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8285327932092416

抢都抢不回来,最后一直啃完了整片柠檬... 我还以为可能这个柠檬不酸,然后自己尝了一口,酸哭 ಥ_ಥ

看到评论区有一些爸妈吐槽娃吃饭不乖,什么都不爱吃。我女儿刚添加辅食的时候,儿科医生给了一些建议我觉得应该是起了作用的,简单分享一下:

1. 不要一开始就吃婴儿米粉。米粉品牌为了让宝宝爱吃,所以甜味都比较重,宝宝天生对甜味比较敏感,喜欢吃甜的,但问题是先吃了很甜的米粉,之后加的蔬菜他们就不爱吃了。

2. 不要一开始就吃水果。理由同第一条,水果太甜了,宝宝先接受了水果就不爱吃别的了。

3. 添加辅食的顺序(敲黑板):黄色蔬菜(南瓜、butternut、红薯)> 白色蔬菜(土豆、白薯、花菜)> 绿色蔬菜(西兰花、牛油果、绿叶菜)> 水果(从不太甜的开始)> 其他各种蔬菜水果(此时食物结界已完全打开,天然食物娃都可以吃了)

肉类从6个月开始和蔬菜水果同步添加,每天要有一份肉。鱼和海鲜,花生酱(易过敏食物)从8个月开始添加

4. 下面举个栗子。

我女儿是5个月开始添辅食。WHO和美育都是建议4-6个月,宝宝能靠坐,开始把玩具放进嘴里,挺舌反应减弱,就可以开始尝试辅食了。

她的第一口辅食是南瓜糊,午餐是刚开始添加辅食比较好的时机,宝宝不太困,也不太饿。她先玩了一会儿勺子,摸了摸南瓜糊,舔舔手指,在嘴里细细品味... 对她来说这就像一个新玩具。

南瓜糊吃了三天,之后换了butternut糊(中文名不知道是什么)吃了三天,之后是红薯糊三天,以此类推各种糊。一开始不要混合食物,一是如果过敏了可以确定过敏源,二是让宝宝认识每一种食物的味道。

解锁玩黄、白、绿十来种蔬菜之后就可以混合食物了。6个月的时候她一天吃两顿,午餐继续尝试新食物,晚餐吃混合的旧食物。肉糊比较干,可以和蔬菜糊混合在一起吃。最晚6个月一定要吃肉了,补蛋白质和铁很重要。

7个月开始添了一些颗粒比较粗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红豆粥,煮烂的短面条。蔬菜可以不用打糊了,用勺子碾碎就可以了。

8个月长了两颗牙,开始吃一些手指食物,就完全放飞自我了。可以直接吃蒸软的蔬菜,软水果,通心粉,切片奶酪,小面包块,等等。还有各种自制小零食,爸妈们展示真正厨艺的时候到了!



5. 一些小tips。让宝宝和大人一起吃饭,坐在一起,宝宝会很开心,很想参与到这个家庭活动中,她看到大家都在吃饭,自己也会乖乖吃的。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她的吃饭时间安排在我们自己的饭点,就算有时候需要喂饭也是我们自己一边吃一边喂她。

尝试让宝宝自己吃饭,她会觉得很有趣,就像在玩游戏,自己拿着往嘴里放。但是大人一定要在旁边,防止宝宝呛到食物。

我女儿现在就有点抵触被喂饭,一定要自己抓,每次吃酸奶,面条,粥这些不好抓的食物她会从大人手里抢勺子。但是她自己还不会用,我也想问问有什么好办法训练小朋友用勺子吗?



—— 11个月生日更新 ——

今天看了一天的温网,小Gauff真是太棒了,虽然今天输了,毕竟才15岁,一定要上个好大学呀!

女儿一边吃特供茄汁斜管面一边看温网,以后也要好好练球哦,哈哈哈...

不能放超过10个视频,所以只能放gif图啦,祝大家好胃口!




—— 14个月的更新 ——

现在已经用勺子和叉用得很好了,不管吃什么都不让喂,必须要自己吃,她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哈哈哈。


user avatar

请看下面这个15秒视频吧!这是我女儿朵朵的戏精表演。

求教,宝宝在想啥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8324523162038272

再来一个

装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28328120247513088

我已经无法用文字猜测她的想法了,求靠谱分析!

user avatar

女儿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始筹备开公司,联系了同一个小区同一个产房的妈妈,请她帮我喂她奶,晚上回来,看看她躺在奶奶怀里很安静,以为她已经去吃了奶了,结果奶奶抹着眼泪说,人家妈妈给她喂奶的时候她盯着人家看,奶头塞进嘴里就吐出来,塞进去就吐出来,就是不肯吃。8个小时了没吃一口奶。

我当时一听就吓坏了,赶紧喂她,以为她饿了8个小时,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吃。结果她压根就不着急吃,而是先看看我,认出是妈妈就笑了,吃两口,再看看我,又笑了,而且是那种讨好的笑容,就这样吃吃笑笑,把我弄哭了。

后来估计她是知道妈妈白天要外出,所以白天会特别乖,但是到了傍晚5点一过,就跟有闹钟定时似的各种哭闹,怎么哄也不行,直到我到家,开口一说话,她一听到声音就能就立刻分辨出来那是妈妈的,立刻哭闹停止,四处转头找我。到了我怀里就开心的笑,笑中还是那种带着讨好的成分。刚开始我们以为只是巧合,结果一个月里有5、6回,只要过晚上5点到家,回回都这样,以后我就再也不敢5点以后到家了。

现在一晃女儿已经11岁了,前两天刚过的生日,亭亭玉立初长成的模样,还是那么敏感多思、心思细腻。

本来想发一张她这次拍的生日照片,但是实在是太美了,我想想还是不发了。嗯,实在是太美了。

总之,希望我女儿开开心心的一辈子,妈妈永远爱你。

————————假装是条分割线———————

我这两天有点懵,因为当时有感而发的一条回答,引起了大家这么大的响应是我没想到的,你们在评论区里写的我都看了,有喜有乐有感动有共鸣,对孩子统一的爱让我们的评论区里充满着浓浓的温情,谢谢你们。为了表达我激动的心情,发一张我女儿的百日照,也满足一下老母亲想要炫耀一下的小私心。再次谢谢大家。

————————再来一条分割线———————

不知不觉这篇文章已经1600多个赞了。我女儿每天都会来看一下,看得出来她也是满心欢喜,谢谢大家的支持。。然后我家姑娘很想我放她现在的照片,那我就突破一下,放一张她今年的生日照吧。因为我爱她,所以会觉得她真好看。你要是观点不一样,就别说,看看就好,好吗?我怕我家小姑娘不高兴。……好吧,我承认我是女儿奴。

另外附一个我写的另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回答,欢迎大家去看看。



………………再来一条分割线……………………

最近有点忙,没能顾上回复大家的留言。在此表示歉意。每天都有点赞和感谢,真的很感动。自从发了女儿的照片后,评论区的评论也从讨论孩子变成了一水的夸赞我女儿。她过段时间会过来看一眼,很开心啊。谢谢大家。

其实照顾情感高需求的孩子对于家长而言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所付出的心力可能要比对待独立性强的孩子来说要更多。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关注。我们家小姑娘虽然已经11岁了,但是依然如此。

就拿昨天刚发生的期末复习来说吧。从头到尾两个小时的复习一直都哼哼唧唧不高兴,拎一下语文重点字解析,有个字说的意思不对,我纠正了一下,就流下了泪。复习数学的时候没算对,自己又跑到房间里生了半天气。等到好不容易全复习好了,下楼去转一圈透透气,我刚说了一句咱们出来转一下,要保持好心情哦。她就急着叫:我刚调节好,你就又说。哗啦啦,那眼泪止不住的流。

如果说第一次我还安慰她,那么后两次我都走开,让她自己冷静好。等她平复了之后,我拍拍她,跟她说:“妈妈来猜猜,你从早上到现在哭闹的想法好吗? ” 我边表演她的撒娇边说:“麻麻,人家最近复习好累哦,你能不能对我多关心一点。 麻麻,我都累死了,你还有这么多要求,你就抱抱我啊。 麻麻,你快点抱抱我。……我说的对不对?” 看到我模仿得很搞笑,她也忍不住笑起来,边笑边点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女儿学会正面表达情感需求。小闹哄哄,大闹就冷处理她,等她心情平静了,告诉她有任何想法直接说:想抱了,直接说我想你抱抱我;想让妈妈多关注她了,直接说:妈妈,我希望你现在过来陪着我,看着我。

多次正面表达带来的甜头确实改变了她一些,比起小时候的一味撒娇,现在已经好很多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难免。有的时候她自己也会反省:我那个时候知道要正面表达,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哭,想闹。

你看,这有什么办法?只能我们做父母家长要更多的耐心,甚至说更多的心眼来见招拆招的对待他们,不是吗?我现在已经练就了一眼即懂我女儿的想法的本事。也算是多年陪她长大带来的额外收获吧。

希望每一个高需求宝宝都能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这样,爸爸妈妈们也轻松一点。


哦,对了,正面情感表达的训练其实是为了未来女婿着想,我们尽力,如果将来没达最佳成果,那就请未来女婿接着训练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试图解构一个正在绽放的花苞,既有惊奇,又有神秘,但仔细观察,总能捕捉到一些线索。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可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像一个正在建立庞大连接网络的初生CPU,每一刻都在努力地运转着。最最核心的想法,我猜,应该围绕着 “感知与连接”。你想想看,婴儿的世界是全新.............
  • 回答
    小婴儿每天都在说什么呢?这可是一个让许多新手爸妈既好奇又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别看他们小小的,每天说的话可一点都不少,只是我们得仔细“翻译”一下才行。首先,最最直接的“语言”,就是他们的哭声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哭闹,而是信息量爆棚的沟通方式。 饿了的信号: 当宝宝饿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发出一种比较急.............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宝宝头型矫正头盔,这确实是个让不少家长纠结的问题。家长们总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看到宝宝有个漂亮的头型自然是开心的,但同时也会担心那些“听说”或者“别人说”的,以及是否真的需要给那么小的宝宝戴上这个东西。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力求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矫正头盔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真实作用”是什.............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22岁,正是独立自主、探索世界的年纪,但你妹妹的这种行为,确实会让人觉得很有压力,甚至反感。每天汇报三次,这种程度已经超出了正常兄妹交流的范畴,更像是一种依赖和控制,让你觉得像是她生活的“监控者”或者“家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你妹22岁,她是个成年人了。成.............
  • 回答
    浙江卫健委调查“每月补贴 1000 元你愿意生二胎或三胎吗?”,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接地气且直击痛点的民生议题。它的出现,首先反映出当下社会对于生育意愿低迷的焦虑,以及政府希望通过经济杠杆来刺激生育的尝试。要怎么看待这个调查,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一、 政策的出发点:缓解生育困境,提振人口数量首.............
  • 回答
    婴幼儿照护费个税抵扣政策即将落地,这无疑是个让众多年轻父母翘首以盼的好消息。关于每月抵扣 2000 元的建议,虽然还只是专家层面的提议,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1. 为什么是 2000 元?背后考量是什么?专家提出每月 2000 元的抵扣额度,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很可.............
  • 回答
    国务院发文允许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申请每人每月1000元的个税减免,这绝对是个重磅利好消息,能实实在在地减轻不少家庭的育儿负担。咱们好好掰扯掰扯,这政策具体能给谁带来好处,又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首先,最直接的好处得利者是谁?毫无疑问,是那些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这政策是针对“婴幼儿”的,所以只要家里.............
  • 回答
    婴儿哭啼是否算“扰民”是一个涉及法律、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和实际情境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扰民”的法律定义与标准1. 法律层面 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夜间分贝标准(如0:006:00为55分贝,6:0022:00为60分贝)。婴儿哭闹的声量通常在 6080分贝.............
  • 回答
    婴儿能否在出生后立刻辨认出自己的妈妈,这是一个既普遍又复杂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辨认出自己的妈妈,并且是通过多种感官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婴儿是如何知道谁是自己的妈妈的:一、 从出生那一刻开始的“优先联系”虽然婴儿出生时视力模糊,但他们的感官系统已经在为认识妈妈做准.............
  • 回答
    婴儿区分爸爸妈妈与陌生人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在出生后的 几个月内 就开始显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明显和精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婴儿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情感联系等多种感官和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婴儿是如何做到这一点,以及这个过程的演变: 婴儿识别爸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人类早期演化和生存策略的核心。婴儿的哭声确实会暴露其位置,并可能吸引捕食者,但原始人能够生存下来,这背后有着一套复杂且高度适应性的生存机制,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一、 婴儿哭声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生存的信号,而非纯粹的风险 生理需求信号: 婴儿的哭声本质上是一种.............
  • 回答
    宝宝的口粮问题,永远是新手爸妈绕不开的话题。在关于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的讨论中,常常能听到“母乳好,奶粉差”的声音,但这种说法真的那么绝对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两者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咱们普通人该怎么看。先说说母乳:大自然的馈赠,独一无二的营养宝库母乳的好处,相信大家都有耳闻。它不是简单的食物,而.............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大概是很有发言权的。毕竟,作为一名“过来人”,见证过无数小家伙从咿呀学语到会说些乱七八糟话的过程,尤其是他们那毫无保留、仿佛能把整个世界都照亮的笑声。要说婴儿笑是真的开心吗?答案是:是的,而且是那种最纯粹、最直接的开心。我们得明白,婴儿的表达方式和我们成年人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没有语言能力.............
  • 回答
    婴儿肚子里的大肠杆菌,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别看大肠杆菌名声在外,其实大多数时候,它都是我们肠道里的“常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刚出生不久的小宝贝,肚子里的第一批大肠杆菌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事儿得从几个关键节点上说起,一点一点来捋顺。首先,生产过程中(顺产),这可以说是宝宝接触到大肠杆菌最早.............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小宝宝被抱在怀里,随着你的脚步轻轻摇晃时,他们的脸上会露出那种满足又安详的神情?这可不是巧合,而是婴儿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自然且重要的行为。为什么他们对被抱着走这么情有独钟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好几个原因,而且都跟他们在这个新世界里的“学习”和“感受”息息相关。首先,安全感是压倒一切的理.............
  • 回答
    当然会,婴儿也会被“惯坏”。不过,这个“惯坏”的概念,我们得从更细致、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扣上一个负面的帽子。首先,我们得承认,婴儿是极度需要安全感和回应的生物。他们的存在,完全依赖于照顾者。当婴儿哭泣时,这是一种沟通方式,是他们在表达需求——饿了、渴了、尿布湿了、需要拥抱、感到不舒服.............
  • 回答
    婴儿哭,这可是个让新手爸妈抓狂又揪心的问题。看着自家小宝贝撕心裂肺地哭,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所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婴儿哭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呢?简单来说,不行。 而且,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我们对婴儿需求的了解和科学的育儿观念。婴儿的哭声,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唯一.............
  • 回答
    孩子打完疫苗后哭,这简直是家长们最熟悉的“表演”了。不过,您说的这种“迟钝”,就是打完针好几秒才开始嚎啕大哭,是不是有点反常?其实,这倒没啥稀奇的,很多宝宝都有类似的反应,一点也不比那些“当场爆发”的慢半拍。咱们先得明白,宝宝为什么会在打完疫苗后哭。这主要是因为疫苗本身,虽然是为了保护宝宝,但对他们.............
  • 回答
    提起带娃的乐趣,不少新手爸妈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孩子咿咿呀呀、满地爬行、好奇探索的画面。但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那个让你会心一笑的“玩伴”呢?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但大体上来说,宝宝到了36个月的这个阶段,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他们开始对外在世界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