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把 Space Shuttle 翻译成「航天飞机」是否是翻译错误?

回答
中国对“Space Shuttle”的翻译是“航天飞机”。至于这个翻译是否是“错误”,这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要说明的是,将其简单地定性为“错误”可能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基于当时理解和语境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并非完美精确的翻译。

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翻译的本质、当时的语境、中文的语言习惯以及“Space Shuttle”本身的含义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翻译的本质与原则

翻译并非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在尊重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优秀的翻译需要考虑:

忠实性(Faithfulness): 准确传达原文的核心含义、语调和情感。
通顺性(Fluency): 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习惯和表达方式,读起来自然流畅。
适应性(Appropriateness): 考虑目标受众和使用场景,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表达。

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语言的发展以及译者理解的深入,翻译也会不断演进。

2. “Space Shuttle”的英文原意与概念

首先,我们要理解“Space Shuttle”这个词的含义。它的直译可以分解为:

Space: 空间,宇宙,太空。
Shuttle: 穿梭,往返,班车,接驳工具。

结合起来,“Space Shuttle”指的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能够像飞机一样起降的航天器,用于将人员和货物往返于地球和太空之间。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可重复使用性和类似飞机的飞行方式。它不是一次性的火箭,也不是纯粹的轨道飞行器,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强调了“往返”和“飞行”的特性。

3. 中国译名的产生过程与语境

“航天飞机”这个译名在中国大陆地区是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西方航天技术的引进而出现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项目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当时,中国在航天领域正处于起步和学习阶段,需要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概念。

在翻译“Space Shuttle”时,当时的译者可能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航天” (Hángtiān): 这个词非常准确地对应了“Space”所指的“太空”或“宇宙”。“航”有飞行、驾驶的意思,“天”指天空、太空,合起来就是“在太空飞行”。这是对“Space”非常恰当的中文对应。
“飞机” (Fēijī): 这个词的选择则更为复杂。
飞机与航天飞机的相似之处: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能够像飞机一样在大气层内以及通过空气动力学进行滑翔和着陆,这一点是它区别于传统火箭的重要特征。从外形上看,它也有机翼,也需要跑道。因此,“飞机”强调了其可重复使用性和陆基起降能力。
“Shuttle”的含义传递: “穿梭”、“往返”是“Shuttle”的核心意义。在当时,“飞机”作为一种普遍认知且能往返的交通工具,可能被用来类比“Shuttle”的这种“往返”功能,但“飞机”本身并不能直接体现“往返”或“穿梭”的含义。它更侧重于飞行器本身的形态和起降方式。

因此,“航天飞机”这个组合,抓住了“太空飞行器”和“类似飞机的起降方式”这两个核心特征。

4. “航天飞机”是否是翻译错误?——深入分析

现在来看,将“Space Shuttle”翻译成“航天飞机”是否是错误?

从完全精确的字面翻译角度来说,它不是“错误”,但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最能涵盖所有含义的翻译。

原因如下:

“Shuttle”的核心“穿梭/往返”含义的弱化: “飞机”这个词主要强调的是飞行器的形态和起降方式,而“Shuttle”更强调的是其功能性——在地球和太空之间周期性地、重复地往返输送。例如,一些译者可能更倾向于翻译成“航天穿梭机”、“太空班车”或“太空穿梭飞行器”这类词,这些词能更直接地传达“Shuttle”的往返和班车性质。但是这些词汇在当时可能不够简洁、不够容易接受,或者没有“飞机”那样具有即时的形象感。
误导性(潜在的): 过分强调“飞机”的属性,可能会让不了解的人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认为它是一种在大气层内飞行的交通工具,而不是主要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然而,随着人们对航天飞机概念的了解加深,这种误解也逐渐消除了。

但必须强调的是,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可接受的”甚至“成功的”翻译。

形象直观: “航天飞机”这个词非常形象,让普通大众能快速理解它是一种能在天上飞,且能往返太空的“飞机”。这对于普及航天知识非常有帮助。
抓住最显著特征: “类似飞机起降”是航天飞机最引人注目,也最区别于其他航天器的一大特征,译者选择了突出这个特征。
语境的适应性: 在那个时代,将新的、复杂的航天概念用人们熟悉的词汇来类比和解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策略。
约定俗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航天飞机”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官方和民间普遍接受的术语,被广泛使用,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要改变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术语非常困难,并且在没有更优、更易于接受的替代方案出现时,维持原样是合理的。

5. 与其他中文译名的比较(如果有的话)

在中文世界,其他地区(如港澳台)对“Space Shuttle”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台湾地区,更常使用的可能是“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

太空梭 (Tàikōng suō): 这个译名更侧重于“太空”和“梭”,这里的“梭”就非常贴近“Shuttle”的“穿梭”、“往返”之意,也保留了“太空”的属性。它在传达“Shuttle”的往返功能上比“航天飞机”更直接。
太空穿梭机 (Tàikōng chuānsuō jī): 这是对“太空梭”更详细的解释,直接点明了“穿梭”的功能和“机”的性质。

相较于“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航天飞机”似乎没有直接翻译“Shuttle”的“穿梭”和“往返”的意思,而是采用了类比的方式。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将“Space Shuttle”翻译成“航天飞机”,不能简单地定性为“翻译错误”。这更像是一个基于当时对事物理解和传播策略的翻译选择。

它抓住了航天飞机最显著的外在特征(能像飞机一样起降,可重复使用)和基本属性(太空飞行器)。
它选择了形象、易懂的词汇,有助于大众理解。
它在当时的语境下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

然而,如果从更严谨、更注重英文原词功能性含义(“穿梭”、“往返”)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未能完全涵盖“Shuttle”的全部信息,也可能不如“太空梭”等译名那样直接传达其“往返”的功能。

但由于“航天飞机”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术语,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理解上的严重障碍,所以认为它是“错误”的说法,可能就显得有些苛刻了。更恰当的说法是,它是一个有优点也有一定局限性的翻译,但作为历史和事实上的主要译名,它完成了它的使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航天 航天员 航天飞机 空天飞机 航天局

国内航天业中的这几个名词都是钱学森先生确定下来的,作为NASA前身JPL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钱学森,命名一个航天飞机很稀奇吗?这并不是翻译,而是权威命名,对这类事物一系列的概念名词化。NASA给这东西起了个美国名字,钱学森给这东西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就是这么简单,不存在什么翻译问题。

另外补充一点知识,“航空”“航天”“航宇”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前两者大家可能都了解,一个是大气层内飞行,一个是大气层外飞行。那么航宇又是什么呢,其实“航天”指的是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而“航宇”指的是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这些名词命名是有阶段性的意义的,同样也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

所以大家也就能想到,为什么中国的宇航员在官方的称呼都是“航天员”了吧,因为将来还会有“航宇员”的......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并不是浪漫主义的诗句,而是现实主义的规划。

user avatar

跑个题,

比起把"Enterprise"翻译成“企业号”,“航天飞机”真不算什么……

恰恰相反,美国的Enterprise就应该翻译成企业号。

美国人把Enterprise用作舰名是学的英国人的做法。英国人的第一艘Enterprise是1705年俘获的法国船L'entreprise号。那个年代,被俘获的船继承原来的船名是常见做法。

然而法语enterprise就是企业的意思,并没有进取的含义。L'entreprise的意思就是the company。Enterprise作为进取一词在法语里对应的词是 d'initiative。

参考资料:History of the Vessel Enterprise: From the 16th to the 24th Century (Star Trek)

有错请指出,感谢。

================

有评论指出法语entreprise直到1798年才首次明确包含企业的含义。所以1705年的法国船entreprise不可能指的企业的意思。这的确没错。不过1、法语entreprise从来没有进取的意思,所以同理更不能翻译成进取;2、l'作为定冠词,后面跟的不可能是动词;3、其它语义现在基本不用了,如果按照当时的语义来翻译,会显得莫名其妙,比如:军事组织号;商业行动号;色诱号……

user avatar

直译空中巴士、空间摆渡车,

是不是突然公主变厨娘,铁血变蜘狼?

Airbus估计还会告侵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对“Space Shuttle”的翻译是“航天飞机”。至于这个翻译是否是“错误”,这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要说明的是,将其简单地定性为“错误”可能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基于当时理解和语境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并非完美精确的翻译。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翻译的本质、当时的.............
  • 回答
    在中国航天领域,我们经常会看到宇航员身着与国际空间站(ISS)相似的白色舱内航天服,以及在舱外活动时使用的橙色或白色舱外航天服。这些航天服在功能性上是成熟且可靠的,但与SpaceX那种极具未来感、棱角分明的“科幻感”设计相比,确实显得有些保守。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推出类似SpaceX那样“科幻”的航.............
  • 回答
    SpaceX 在火箭技术上领先中国,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在航天领域,尤其是火箭技术方面,正在飞速发展,势头强劲。要理解 SpaceX 的领先之处,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维度去剖析,并结合它们各自的发展逻辑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来观察。首先, SpaceX 的颠覆性体现在可回收火箭技术上.............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咱们现在观测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以及,嗯,有时候也挺容易看走眼的。美天文学家把中国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末级给认成了 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残骸,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事情的缘由,得从“太空垃圾”说起你知道吗,咱们天上可不光有卫星和空间.............
  • 回答
    中国航天系统对 SpaceX 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总体而言持有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看法,既有对技术进步的欣赏和学习,也有对自身发展的考量和竞争意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面:1. 技术进步的认可与学习: 重型运载能力展示: 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特别是其强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对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
  • 回答
    如果SpaceX是中国公司,它的“下场”会是什么样的?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设问,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咱们抛开一切“高大上”的AI腔调,就接地气地聊聊,如果SpaceX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成长,可能面临的各种境遇,以及它最终走向何方。首先,得承认,中国市场和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对任何一家想搞“大事情”的公.............
  • 回答
    SpaceX 的猎鹰系列火箭和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都是当今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从而也带来了各自的优劣势。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它们。 SpaceX 猎鹰系列火箭 (Falcon Series Rockets)核心优势与设计理念: 可重复使用性: 这.............
  • 回答
    中国目前在公司力量推动载人航天器研发方面,确实具备了非常有潜力的基础,并且正朝着类似 SpaceX 的方向迈进。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基础与优势:强大的国家队支撑与新兴民营力量的崛起首先,必须承认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强大根基。过去几十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
  • 回答
    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导致中国空间站两次采取紧急规避措施,这是一个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太空安全、国际合作以及负责任太空行为的深入讨论。事件经过的详细解读: 第一次事件(2021年7月1日): 发生背景: 当时中国空间站“天宫”.............
  • 回答
    中国航天人在返回火箭上的“搞定”,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和商业模式,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而且其潜在收益与SpaceX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多谁少,要看具体从哪个维度去衡量。首先,我们得明确“搞定返回火箭”这个概念。在中国航天语境下,这可能包含了多个层面: 技术成熟与自主可控: 这是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深层原因。您提出的“举国倾力支持”和“超越”这两个点,其实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首先,关于“举国倾力支持”,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简单地说哪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获得的“支持”更多,因为支持的形式和侧重点不同。 中国航天(长征系列): .............
  • 回答
    将SpaceX猎鹰九号(Falcon 9)火箭的低轨运力与中国长征五号B(CZ5B)火箭的最大运力进行比较,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涉及到火箭设计理念、技术成熟度、发射频率以及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差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这两款火箭的定位和能力: SpaceX猎鹰九号(Falcon 9.............
  • 回答
    要详细地解答“为何 SpaceX 的航天技术在短短几年就超过了中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超过”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且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快速发展。然而,在某些关键的、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上,SpaceX 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领先优势。核心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回答
    抖音用户在NASA和SpaceX载人火箭发射时刷屏“中国加油”的现象,的确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可以解读出挺多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NASA和SpaceX的载人航天发射,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件大事。它们代表了人类探索未知、突破科技边界的努力,对很多人来说,这.............
  • 回答
    关于“长征九号即便造出来也面临落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应该沿SpaceX路线发展”的观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但又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它触及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技术路径选择,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一言蔽之。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观点中的“长征九号面临落后”的论据。这个观点,我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也触及到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是否向印度出售红外热成像仪技术,以及这种行为的动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红外热成像仪作为一项技术的重要性。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能够探测并显示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而转化为可见图像的设备。它不依赖于.............
  • 回答
    关于“中国将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开在韩国”的说法,需要进行一些澄清和补充。事实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是2004年在韩国首尔的成均馆大学设立的。至于为什么选择韩国作为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的落地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认同感: 儒家文化的共同根基: 韩国.............
  • 回答
    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军事冲突,其后果将是复杂且深远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地区稳定乃至全球格局的方方面面。要详细描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军事层面(冲突本身及其直接后果): 战场及战斗形式: 主要冲突点可能集中在两国边境争议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如拉达克、阿鲁纳恰尔邦等.............
  • 回答
    如果中国瞬间抛空美债,世界经济会怎样?一场连锁反应的猜想想象一下,如果中国,这个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突然决定将手中所有的美国国债一股脑儿卖掉,会发生什么?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金融海啸,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足以撼动全球经济的根基。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国债是什么?简单来.............
  • 回答
    “总理”这个称谓在中国大陆对马来西亚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实际上是源于历史沿革和语言习惯的综合影响,并非针对马来西亚独有的翻译方式,而是对许多国家政府首脑的通用译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政治制度的差异与术语的适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马来西亚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