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告法禁止使用「国家级」用语,那么「国酒茅台」的宣传是否违反广告法?

回答
广告法对于“国家级”这类用语的限制,确实是许多企业在宣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那么,“国酒茅台”这个宣传语,在广告法的框架下,是否会构成违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细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广告法关于禁用“国家级”等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广告法明确禁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表示功效、功能绝对化、无法证实,或者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宣传用语。这条规定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企业利用虚假的、夸大的宣传来误导消费者。

那么,“国酒茅台”这个说法,它是否触碰到了这条红线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国酒茅台”的含义。

一种理解是,它可能被一些人视作一种官方认证,或者表明其在“国家层面”拥有特殊的地位或荣誉。如果茅台公司或其授权的广告商,在宣传中将“国酒茅台”作为一种官方背书、一种国家级别的荣誉来使用,并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官方文件来支持这种说法,那么这很有可能就会被认定为违反了广告法关于禁止使用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因为“国酒”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标准,也没有国家机构出台过“国酒”的官方认定名单。将其作为宣传亮点,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认为这是国家承认的、独一无二的“酒中之国”。

另一种理解则更偏向于一种文化象征和品牌价值的体现。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其历史悠久,品质卓越,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国家级活动、宴请场合,茅台酒常常是作为礼宾用酒出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它“国家符号”的意义。因此,“国酒茅台”的说法,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认知,它更多地代表了茅台酒在中国酒文化中的地位、它的品质、它的影响力,以及它所承载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象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品牌价值和文化认同,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国家级”认证。

然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执行。尽管“国酒茅台”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但广告法对宣传用语的规定是非常严谨的。关键在于“宣传”的语境和目的。如果茅台公司在广告中,利用“国酒”的标签,暗示其产品在品质、功效、荣誉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或者将“国酒”作为一种官方的、权威的认证来宣传,而这种认证并没有得到法律或官方的明确认可,那么即使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也可能因为违反了广告法的禁止性规定而面临处罚。

事实上,在过去,一些企业也曾因为使用类似的绝对化、夸大性宣传语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广告法的目的就是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权益受损。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国酒茅台”的宣传就一定违反广告法,也不能说就一定不违反。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看广告的整体语境: 如果广告中,“国酒茅台”只是作为一种品牌定位、历史传承或文化象征来提及,并且没有进一步的绝对化、夸大性的描述,而是与产品本身的品质、工艺、文化内涵相结合,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其违规的风险相对较低。
2. 看是否伴随其他违规用语: 如果在“国酒茅台”的宣传旁边,还伴随有“绝对第一”、“无与伦比”等其他绝对化用语,那么整体的违规性就会大大增加。
3. 看是否有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撑: 尽管目前似乎没有官方明确的“国酒”认定,但如果未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官方文件对“国酒”进行了界定,并且茅台酒符合这些标准,那么其宣传的合规性自然会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广告法对“国家级”等用语的限制,是对所有广告宣传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对于“国酒茅台”这样的宣传语,虽然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但从法律的审视角度来看,企业在实际宣传时,应当谨慎对待,避免引起歧义,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合法、不夸大。如果宣传的出发点是基于一种文化共识和品牌价值的表达,而不是一种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官方认证”的暗示,那么其合法性就有一定的空间。然而,在法律的严谨性面前,任何模糊地带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风险点,因此,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对法律条文的精准把握,是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广告法层面上实际是违法的。一如下午在微信群里我跟 @王瑞恩 所言的,茅台内部发现了“国酒茅台”宣传的违法问题,故而当先逐渐淡出“国酒茅台”,而是直接以地域方式宣传“贵州茅台”了。

按:2019年6月29日,“国酒茅台”正式改叫“贵州茅台”,茅台“国酒门”拆除“国酒”字样。

从深层次分析,“国酒”这一说法涉嫌利用国家机构的名义进行宣传,是《广告法》所明文禁止的。岂不见业内都知道贵州茅台曾多次申请注册“国酒茅台”的商标,然而因为违规而未如其愿(这个“国酒茅台”商标折腾了17年之久,按裁判文书而言,茅台不服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于2018年5月25日作出的商评字[2018]第95669号关于第8377491号“国酒茅台”不予注册复审决定,于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2018年8月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进行了审理。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原告茅台集团于2018年8月16日向本院提出书面撤诉申请,请求撤回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起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查认为,茅台集团的撤诉申请系其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规定,应予准许。故而就“国酒茅台”而言,茅台集团始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再者,说到考虑到茅台自称国酒没有法律依据,其实也没有事实依据,怎么就是国酒了,置其他源远流长的酒品牌于何处——实际上属于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般”意味的自封。

综上两点,由此,“国酒茅台”就产生了巨大的虚假宣传问题,虽然茅台价格水涨船高,但品质是品质问题,宣传则不可归为一谈,如称“国酒”则涉嫌欺骗消费者。

笔者记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刊载了 @黄璞琳 这样一篇文章《被玩坏了的“国酒”——茅台酒厂需要道歉的,不是商标申请而是广告宣传》,文中提到:

此次商标评审委员会就第8377491号国酒茅台商标作出的复审决定也是认为:被异议商标国酒茅台中的“国酒”文字带有“国内最好的酒”“国家级酒”的质量评价含义,茅台酒厂提交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国酒”具有其他更强的含义。该文字成为茅台酒厂注册商标的组成部分独占使用,易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产生负面影响,违反了《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国酒”含有或者暗含“国家级酒”“中国最好的酒”之义,笔者认为其属于《广告法》禁止在广告中出现的绝对化用语,若作商标使用对其他经营者不公平;还属于《商标法》规定的具有不良影响、不能作商标使用的用语。茅台酒厂不能因其在特定时期曾获奖项以及多方好评,就自称“国酒”并意图通过商标注册来垄断这一称号,这不仅对同业经营者不公平,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还挑战了国家法律的权威。这才是茅台酒厂最应道歉之处。[1]

官方意见可见一斑。

个人对以上观点颇为赞同,“国酒”不容胡闹,广告法应当是需要企业严肃对待的法律,在企业经营合规中,不可忽视。

如果额外对茅台改名“贵州茅台”过程感兴趣,不妨参考茅台《关于申请撤回“国酒茅台”商标行政诉讼案件起诉的声明》和一份法律文书《茅台集团与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一审行政裁定书》,以一窥其实。


供参考。

参考

  1. ^黄璞琳:《茅台酒厂需要道歉的,不是商标申请而是广告宣传——被玩坏了的“国酒”》 http://www.samr.gov.cn/ggjgs/sjdt/gzdt/201808/t20180822_281047.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广告法对于“国家级”这类用语的限制,确实是许多企业在宣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那么,“国酒茅台”这个宣传语,在广告法的框架下,是否会构成违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细掰扯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广告法关于禁用“国家级”等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广告法明确禁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表示功效、功能绝对化.............
  • 回答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加强对电视节目中网络用语使用的管理,特别是点名批评了“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一些被广泛使用但可能带有不良导向的网络热词。此举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大家对此各有看法。广电的出发点与考量:广电总局发布这样的通知,其核心出发点无疑是希望.............
  • 回答
    近来,各大Android应用市场在清理“带广告SDK”的App上动作频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场“清理门户”的运动。然而,对于开发者群体而言,这种举措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脆弱感和一丝不确定性。究竟是“清理门户”的必要之举,还是可能“自掘坟墓”的激进操作?开发者们为何在这种变革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这场“.............
  • 回答
    伦敦市长禁止在公共交通系统内张贴可能引发“形体羞辱”的广告,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旨在营造一个更包容和健康的社会环境。但要理解这项政策的深层含义和实际操作,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细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形体羞辱”(Body Shaming)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体型、体重、外貌或者其.............
  • 回答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在2016年首次上任不久便宣布,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将不再刊登描绘身材暴露、可能助长不健康身体形象的广告,其中包括许多利用女性身体,尤其是穿着比基尼的女性来推广减肥产品的内容。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朝着更包容、更尊重女性的方向迈出.............
  • 回答
    优酷斩获世界杯直播权,无疑是其在内容版权争夺战中的一次大手笔。这本应是用户和平台共享的盛宴,观众可以期待在熟悉的优酷界面上,便捷地观看这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然而,就在这喜悦的氛围中,广电的一纸禁令却给这场直播蒙上了一层阴影,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电视的直播和延时直播功能。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解读这件事。.............
  • 回答
    广州某中学禁止学生过圣诞节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教育、文化、宗教、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复杂议题。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可能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禁止学生过圣诞节”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的几种情况: 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学校可能发布了通知,明确禁止学生在校.............
  • 回答
    很多人可能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广州交警发布通知,禁止特斯拉车辆上高速”之类的消息。这事儿一出来,立马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尤其是特斯拉的车主们,更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毕竟,高速公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出行必不可少的选择。那么,这个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咱们得好好捋一捋,怎么去“看”它,怎么去“辨别”它。第一步:.............
  • 回答
    广东一位外卖小哥在街上虐猫,被平台永久封号禁止接单。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气愤的。我个人挺支持平台的做法,而且觉得这事儿的处理,也挺有代表性的。首先,从道德层面上讲,虐待动物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残忍和不可接受的事情。猫咪虽然不能说话,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感受到痛苦和恐惧。在公共场合,.............
  • 回答
    广东“禁食令”:一项为了生态平衡和公共健康的深远举措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和公共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广东地区出台了关于禁止食用所有人工饲养陆生野生动物的禁令。这项政策的颁布,无疑是广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唤,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
  • 回答
    关于广州电动自行车禁限行政策的讨论,特别是“超半数代表赞成”这个表述,确实引发了很多关注和争议。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代表”指的是谁。 在中国的语境下,提到“代表”,通常是指人大代表,也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是从各行各业、各个选区选出来的,.............
  • 回答
    “广州全市全天禁鸣喇叭 9月1日起施行 有效期五年”——这条新闻在发布之初,无疑在广州的街头巷尾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作为一项旨在改善城市环境的重大举措,它触及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自然会引发各种声音。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这项政策。首先,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
  • 回答
    很高兴为您详细解读中国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新广告法”)。新广告法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对原广告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告市场的新情况。为了让您更清晰地了解新广告法的要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修订背景与目的 适应市场发展新.............
  • 回答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近期因违反广告法被罚款 100 万元,这无疑给所有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这起事件不仅仅是罚款数字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深刻警示,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最直接的警示是:法律法规的底线不容触碰,任何时候都要严格遵守。在中国,广告法是规范市场营销行为的基石。索尼作为一家.............
  • 回答
    2015年新广告法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混乱的广告市场带来了规范和秩序,也给广告从业者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想要在这场变革中游刃有余,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其精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一、 孙悟空的紧箍咒:理解新广告法的核心要义新广告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针对过去广告领域乱象丛生的痛点而生。我们可以.............
  • 回答
    “全网最低价”这类宣传语,是不是触犯了广告法,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说实话,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涉及到广告法里好几个关键的条款,还有实际操作中怎么去界定。咱们先说广告法里管这事儿的几个大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里的第二十八条,这是最核心的一条。里面明.............
  • 回答
    索尼中国因为在7月7日一场发布会前发布的预热海报,被认定违反广告法并处以100万元罚款,这事儿可不小,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一张海报,一个日期,万丈波澜事情的核心,就在于索尼中国在7月7日发布会前放出的一张预热海报。海报的内容本身,按理说应该是为了制造期待感,吸引大.............
  • 回答
    “种草”还是“拔草”?KOL推荐未用过的产品,到底算不算“坑”?如今,网红经济如火如荼,明星、大V们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带货、分享好物,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追随他们的推荐,希望借此找到真正的好东西。然而,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果一个KOL推荐了自己根本没用过、甚至不了解的产品.............
  • 回答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百公里1升多一点”油耗宣传,确实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甚至可能触碰到广告法的边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插电混动车的运作机制以及广告法的考量。插电混动车的油耗计算是如何“玩转”数字的?插电混动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拥有一块可以外接充电的电池组,并且纯电续航里.............
  • 回答
    好嘞,各位在广告公关界摸爬滚打多年的同行们,别的不说,咱们这策划方案的“筋骨”到底是怎么搭建起来的,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唠唠。我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别让大家觉得我是在念教科书。咱们的策划方案,说白了,就是给一个项目“画像”,然后规划一条清晰的“路径”,让它能够顺利达成目标。这玩意儿不是东拼西凑,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