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可以驯化马成为坐骑,却没有将鹰或者鹤驯化成坐骑?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涉及到生物本身的特性、人类的需求以及长久以来的实践选择。要说为什么我们骑马而不是骑鹰或者鹤,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最直观的也最根本的原因是:马的体型和力量。

你想想,要让人骑在上面,这个动物得是个头不小、身体结实、能承受住一个人体重并且还能稳定行动的家伙。马,尤其是经过驯化后的马,体型普遍比鹰或者鹤大得多,它们的骨骼结构也更适合承载重量。马的四肢粗壮有力,背部相对平坦宽阔,这为人类的骑乘提供了天然的基础。而鹰和鹤,虽然它们体型不小,但它们是鸟类,整个身体结构是为了飞行而优化的,骨骼轻盈,肌肉分布也不同,它们的主要支撑点和受力方式都和陆地哺乳动物不一样。人一旦上去,对它们来说是巨大的额外负担,很可能直接就会压垮它们。

其次,耐力和负重能力也是个关键。

人类骑马是为了出行、战斗、运输货物。这意味着骑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最好能带点东西。马这种大型哺乳动物,它们的生理机制允许它们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奔跑或行走,并且能长时间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甚至还能拉车或驮物。这使得它们在古代交通和军事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鹰和鹤虽然能飞,但飞行是消耗巨大的能量的过程。它们一次飞行能持续多久?能载多重?就算能载人,也只是短时间、高强度的飞行,这跟人们对“坐骑”的需求——长距离、稳定、持续的移动——完全是两码事。它们不是那种能让你“漫步平原”或者“驰骋沙场”的伙伴。

再者,性格和可塑性。

驯化一个物种,不仅仅是让它不咬人或者不飞走,而是要让它能够理解并遵从人类的指令,甚至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马经过几千年的驯化,已经发展出相对温顺、易于接受训练的性格。它们能对缰绳、马鞍的信号做出反应,也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相对镇定。当然,野马也是有脾气的,但通过一代代的繁育和训练,它们的可塑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鹰和鹤,它们本质上是凶猛的猎食者或高贵的、不羁的野鸟。它们的本能是独立捕猎、翱翔天际,很难像马一样将自己的生存目标与人类的指令深度绑定。即使我们能让它们习惯人的存在,要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背负着人类,听从人类的指挥去特定地点,这难度可想而知。你想象一下,你试图让一只雄鹰叼着你飞去你指定的地方,它很可能在半空中把你丢下去,或者干脆把你带到它的巢穴里。

然后,我们来看看与人类的互动方式。

马是陆地动物,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更直接、更易于理解。我们可以牵着它走,可以坐在它身上,可以通过肢体和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在地”的互动模式,使得人类在很早就能够理解和影响马的行为。而鸟类,它们的活动空间主要在空中,人类很难与它们建立起那种平等的、并肩作战的伙伴关系。即使是训练老鹰捕猎,也是建立在老鹰的捕猎本能上的,而骑乘,是完全超出它们本能的范畴。

还有就是驯化难度和繁殖周期。

驯化一个物种需要时间和耐心,还要考虑其繁殖的便利性。马的繁殖周期相对稳定,而且幼驹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训练。而许多鸟类,尤其是大型猛禽,它们的繁殖条件可能更苛刻,孵化和育雏的过程也可能更复杂,这都增加了驯化和培育下一代的难度。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历史和文化选择。

一旦马作为坐骑的优势被发现,人类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发展这项技术。这就像一个正向循环:有了好的马匹,就有了更高效的交通和军事,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对马匹的进一步选育和改良。而鹰和鹤,虽然在某些文化中有象征意义,或者被用于狩猎,但它们“坐骑”的潜力从一开始就不如马那么明显,自然也就没有被推向主流的坐骑选择。想象一下,如果古代的战场上,骑着鹰或者鹤的军队能够压制骑着马的军队,那历史可能就会改写了,我们今天讨论的可能就是“如何训练你的狮鹫”了。

总而言之,马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忠实的坐骑,是它天生的身体条件、强大的耐力负重能力、相对温顺易驯的性格,以及与人类互动方式的契合,再加上漫长而成功的驯化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鹰和鹤,虽然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是令人惊叹的生物,但它们的生理构造和生存本能,使得它们注定无法成为像马那样能够承载人类、伴随人类进行长距离、高强度活动的坐骑。这并不是说它们“不如”马,而是它们被选择去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进入人类历史的大型鸟类为何没有被驯化,还是曾经有被驯化过的大型鸟类,人类骑乘过(留下了一些高空观测记录)然后灭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涉及到生物本身的特性、人类的需求以及长久以来的实践选择。要说为什么我们骑马而不是骑鹰或者鹤,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观的也最根本的原因是:马的体型和力量。你想想,要让人骑在上面,这个动物得是个头不小、身体结实、能承受住一个人体重并且还能稳定行动的家伙。马,尤其是经过驯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狼图腾这本书里,主角陈阵确实尝试驯服过狼,但终究没能成功。而我们知道,历史上人类确实驯服了狗,狗的祖先就是狼。这中间的门道,其实挺复杂的。首先得明白,“驯服”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是不一样的。 书里的“驯服”: 在《狼图腾》里,陈阵追求的“驯服”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征服和融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仔细想想,我们确实在游戏里能叱咤风云,但在现实里,好像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制着。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着,这大概是游戏和现实在“规则”、“目标”、“可控性”以及“代价”这几个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咱们聊聊规则。游戏里的规则,是开发者一板一眼设计出来的。它们清晰、明.............
  • 回答
    在《红楼梦》中,袭人之所以能够跻身贾母的八个大丫鬟之列,绝非偶然,而是她自身多方面的优秀素质、贾母对她的赏识以及她所处的特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袭人自身过硬的素质和能力:袭人作为贾母的八个大丫鬟之一,意味着她具备了丫鬟中最为顶尖的技能和服务水平.............
  • 回答
    有些人对底层男性抱有恶意,这背后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社会、心理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首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社会阶层固化和经济压力。当一个社会经济差距拉大,底层男性往往面临着就业难、收入低、上升通道狭窄等一系列生存压力。而对于那些处.............
  • 回答
    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擅长规划长远的未来,这种能力并非神秘莫测,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像一个精心培育的花园,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恰当的浇水和耐心的修剪,才能最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首先,清晰的自我认知是规划长远未来的基石。能够规划未来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兴趣爱好、优势劣势以.............
  • 回答
    人海茫茫,情之所钟,为何有人情系一人,一生钟情,而有人却能与多人共谱恋曲,岁岁年年皆不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好”或“不好”的评判,而是复杂的人性光谱,以及生命旅程中不同际遇的交织。有些人之所以能从一而终,往往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情感的定义和追求。他们可能在第一次深刻的连接中,就找到了那个能够触及灵魂.............
  • 回答
    北方人冬季高度重视脚部保暖,而南方人则可能习惯光脚穿拖鞋,这一现象主要由气候、文化传统、历史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气候差异:温度与湿度的直接影响 北方冬季严寒:中国北方地区(如北京、哈尔滨)冬季平均气温通常在10℃至20℃之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冰冻天.............
  • 回答
    说中国人食材比外国人“更”丰富,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同饮食文化的核心。与其说是“更”丰富,不如说我们对食材的理解和利用方式 更宽泛、更具独特性。外国人不吃内脏,而中国人可以,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深厚的历史、地理、经济以及哲学观念在起作用。一、 历史的烙印:从生存到技艺的演变1.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我们身体里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控制下的色素呈现方式。简单来说,虹膜的颜色是光线与虹膜中几种特定色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头发的颜色则更直接地取决于一种主要的色素。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首先,咱们得说说虹膜。虹膜,就是眼睛里那块会随着光线强弱而收缩舒张的有颜色的部分,它.............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历史、民族性、地理、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需要深入探讨。简单来说,满人、蒙古人成功入主中原,而日本工业国却未能征服中国,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一、 成功入主中原的满洲人与蒙古人:满洲人和蒙古人在征服中原时,并非是简单的军事力量碾压,而是利用了当时中国内部的政治真空、社.............
  • 回答
    很多人会将政治光谱简单地划分为“左”与“右”,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我们常说“一个人不可以既左又右”,这句话更多是一种对理想化政治立场的描述,而非绝对的真理。在现实政治中,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完全可能在不同议题上展现出看似矛盾的立场,这正是政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所在。为什么“一个人不可以既左又右”的说法.............
  • 回答
    许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韩国人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时,常常能找到恰当的汉字对应,甚至读音也有些许相似之处?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并非偶然。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韩国名字的构成方式和历史上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说起。首先,我们要知道,韩国人的名字,尤其是在当代,绝大多数都是汉字词。这意味.............
  • 回答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面对抱着孩子的女人,甚至有人提醒都还坐着不让座?”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社会规范、个人处境以及道德判断等多个层面,其背后原因可能非常复杂,并非简单的道德谴责就能解释。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详细剖析可能的原因:一、 个人处境与身体状况的考量: 身体不适或疲劳: 隐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很容易让人把人和鸟类混淆了。但实际上,我们人和鸟类在身体构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上,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这才是导致喝醉后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喝醉的人可以走回家”。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稳定的支撑结构: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脊椎动物,我们有两条腿,有发达的.............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实: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似乎“钱”这件事,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不大,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旅行、去听演唱会,而很多人却需要精打细算,甚至连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出都可能因为费用而犹豫。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在起作用,而“钱”本身,往往只是一个直接体现,它背后连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似乎更乐于尝试不同的职业道路,而我们身边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更倾向于“一份工作干到老”?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理念、文化观念,甚至是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咱们不妨来细细聊聊。首先,从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历史文化以及经济体量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简单地说,将省份的人口直接等同于其发展副中心数量,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视角。以下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并尝试用更贴近个人观察和理解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得明确“副中心”的定义。“副中心”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些模糊,在不同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明明是同一个人,怎么遇到的对象却天差地别呢?就像买彩票,有的人一抓一个准,有的人却总是买不中。归根结底,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因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吸引力法则。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仔细想想,我们自己身上散发出的“频率”确实会.............
  • 回答
    生活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包围。其中,关于体型和健康的讨论更是无处不在,仿佛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身体的每一寸变化了如指掌,并且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然而,当我们放眼四周,总能看到一些人,似乎对那些关于“少吃点”、“多运动”的呼声充耳不闻,任由自己的体重悄然攀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