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早产孩子住保温箱很耗钱吗?会不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回答
早产宝宝住保温箱,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新手父母心疼又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我跟你聊聊这个,希望能讲得更贴近实际一些。

保温箱治疗本身的花费

首先,保温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它是一个集成了多种高科技设备,为早产儿提供最接近母体环境的生命支持系统。这包括:

恒温恒湿控制: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保温箱能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他们失温或过热。
氧气供应和监测: 很多早产儿需要吸氧,保温箱内可以提供稳定、湿化的氧气,并有监测设备随时了解宝宝的血氧饱和度。
光线和噪音的隔离: 过强的光线和噪音会对早产儿娇嫩的眼睛和听觉造成影响,保温箱能提供一个相对安静、柔和的环境。
喂养支持: 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管或胃管进行喂养,这些操作和设备也包含在内。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呼吸、血压等都会被持续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医护人员能及时发现。

这些设备都需要精密的制造、维护和更新,所以保温箱的租赁和使用费用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不只是保温箱,还有一系列的医疗费用

重点来了,保温箱只是一个“容器”或者说一个“平台”,宝宝在里面的治疗是多方面的,这才是真正的大头:

1. 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护理: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极高的专业性,特别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护人员。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评估、记录和干预。医生需要每天查房,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需要负责喂养、换尿布、清洁、给药、监测生命体征等等,这些人力成本是巨大的。

2. 药物费用: 早产儿常常伴有各种并发症,比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败血症、黄疸、颅内出血等。治疗这些并发症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退黄疸的药物,甚至是一些进口的特效药,这些费用加起来会非常可观。

3. 检查和化验费用: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宝宝需要定期进行各种检查,比如血常规、生化、影像学检查(B超、X光、CT)、脑电图等等。这些检查的频率和种类都取决于宝宝的具体情况,费用自然累积得很快。

4. 其他辅助治疗:
呼吸支持: 除了氧气,很多宝宝还需要无创呼吸机(CPAP)甚至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这些设备的费用和使用成本也都很高。
营养支持: 早产儿消化功能不完善,可能需要特殊的配方奶粉,甚至是肠外营养液(静脉输液),这些都是额外的开销。
黄疸治疗: 如果黄疸严重,可能需要蓝光照射,这也是一项费用。
手术治疗: 少数情况下,早产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比如解决肠道问题或心脏问题,这又是另一笔非常昂贵的开销。

5. 住院时间的长短: 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与他们的胎龄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越早产、情况越复杂的宝宝,住院时间越长。有些宝宝可能需要住上几个月,甚至更久。住院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总费用的高低。

经济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综合以上这些,早产儿的医疗费用确实可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原因在于:

费用高昂且不可控: 很多早产儿的医疗费用是“按天”计算的,一天下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具体需要花多少钱,很难提前预估,因为这取决于宝宝的病情发展。
收入中断: 父母为了照顾宝宝,尤其是在宝宝住院期间,一方(通常是母亲)可能需要辞职或长时间请假,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而开销却大幅增加。
心理压力: 高昂的费用加上对宝宝健康的担忧,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要面对到处筹钱、借钱的困境,这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精力。
长期的康复和后续费用: 即使宝宝出院了,一些早产儿可能还会面临发育迟缓、学习障碍、视力听力问题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医疗支持,后续的费用也需要考虑。

有没有缓解的办法?

当然,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对早产儿医疗的保障体系,一些地方有医保报销、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等途径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即便如此,自付的部分依然可能很高。

总结一下,早产宝宝住保温箱确实是很耗钱的,而且不仅仅是保温箱的费用,而是整个持续的、高强度的医疗救治过程。这非常容易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所以,当得知宝宝是早产儿,并且需要住保温箱时,除了积极配合治疗,与医生沟通费用情况,了解医保和各类报销政策,寻求社会帮助,也是父母们需要面对和努力的方向。这真的是一场关于生命、爱和经济承受能力的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姑娘镇楼

感恩屏幕前的你的鼓励,到今天我家姑娘已经开始吃辅食了,正在努力学习翻坐爬,每天都在进步,我们会继续加油。

这一年下来,有很多感受,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亲情关系的凝聚,对家庭的认知改变,以及小孩对成长的渴望真的会激励你去不顾一切的付出。从理性角度来说有几点我和我太太总结下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不抱怨不恨上天不公,以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重要的事情亲自办,理清所有流程和节点,我是异地户口和社保,办起来就比较费劲

2、所有的决定我们自己做,给予父母和朋友建议的空间,不给他们压力,自己承担所有后果和责任,告诉自己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这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总会好的

3、每次跟医生沟通前做功课,app上看前一天的账单,查一下用药和治疗的变化,提前列好需要问的问题,不啰嗦,这个很有用,医生也愿意跟我们聊,不废话,我们白天上班,晚上基本就研究账单

4、定期开一下家庭会议,同步一下阶段性的进度,可能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5、最重要的是我和我太太的沟通,抛开理性的部分,也需要关注情感的表达,我们告诉自己一定会尽力,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永久无法抹去的悲伤,我们还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生命是最神奇的东西,它会凝聚所有力量,也会让你坠入无尽深渊,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好一点,能尽最大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对得起所有的支持和信任。

新年夜,我给我太太发了一条总结,再次感谢她,此生不改。


以下是原回答:

这个问题,嗯,小孩住过3个月的NICU应该有经验回答一下。

我宝宝今年4月1号早产,这个时间是什么概念呢,我太太预产期是7月6日,整整早了3个月,因宫颈提前开了,在医院保胎一个月发动顺产的。

进产房前医生表示这个只能算流产,这么小肯定没办法,没想到宝宝一出来哇哇叫了两声。医生给我两个选择:抢救或放弃。肯定抢救,120直奔儿科nicu,主治谈话表达两个意思:最后思想准备,另外准备钱,大量的钱。

有一个记录在nicu是我宝宝的,出生体重860克,极极低体重儿,存活率很小,成功案例不多,好在上海复旦儿科新生儿科技术很强,3个月4斤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真心感谢他们。

出院小结上写:共20项致命现象,包括败血症、呼吸衰竭、肺炎等

总共花费40万,前一个月平均每天1万。后期撤掉呼吸机稍微好点。

你会感叹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

入院当天

保温箱

第一次陪护,第一次微笑

第一次袋鼠抱

第一次拍

慢慢长



无数次医院,每天早上送奶风雨无阻,每天半夜挤奶,每周2次康复,多少次半夜感觉很无力,感谢我太太,希望所有的宝宝都健康成长!感恩。

user avatar

30周+6,羊水早破,崽崽提前出生了。生下来直接从产房被护士飞奔送去了新生儿科NICU,在住院保胎的第一天医生就告诉我们,崽崽是肯定早产的。在新生儿科每天的费用至少是大几千,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崽崽总共住院38天,第一天就打了促肺泡成熟的针(猪肺磷脂注射液),¥5623一针。其他比较大额的费用,比如“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套件美国medcomp”单价¥1318.49,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5ml”单价¥7.77,使用数量178,合计¥1383.06,“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避光输液器jmb-5.0”单价¥25.2,使用数量102,合计¥2570.4,“新生儿暖箱”单价¥4,使用数量831,合计¥3324,“无创辅助通气”单价¥12,使用数量255,合计¥3060,“重症监护”单价¥9,使用数量342,合计¥3078,“特级护理”单价¥5,使用数量489,合计¥2445,“遥测心电监护”单价¥8,使用数量902,合计¥7216。还有几百几十元的就不列举了。

住院总费用¥8W5,用医保结算之后自费4W5,真心觉得政策好,能报销这么多。也真心觉得现在医疗条件好,让我出生2斤6两的小崽崽,能够健康出院。为了她,花再多的钱也都是值得的。


——手动分界线——2020.9.20——

崽崽已经满1岁啦!所幸这一年她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了,除了复查,没有因为生病再去医院。虽然比起足月的宝宝,我们的身高体重还是有一点落后,但是其他的都挺好。真的是时间飞快流淌,从2斤6两的小不点变成了17斤的小调皮,开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真的很辛福很幸运!谢谢你来到爸爸妈妈的生命中 ‍ ‍

https://www.zhihu.com/video/129132402655273779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早产宝宝住保温箱,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新手父母心疼又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我跟你聊聊这个,希望能讲得更贴近实际一些。保温箱治疗本身的花费首先,保温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它是一个集成了多种高科技设备,为早产儿提供最接近母体环境的生命支持系统。这包括: 恒温恒湿控制: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
  • 回答
    孩子一出生就住进了新生儿科,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复杂,也最令人心痛的一段经历吧。那种感觉,像是被硬生生从天堂拽进了炼狱,然后又在无尽的煎熬中,一点点找回飞升的可能。从产房出来,我以为会迎来的是一个温暖的小包裹,是宝宝在我怀里咿呀的呢喃。结果呢?我只记得护士们脸色凝重,低语着“情况不太好”,然后就被推开.............
  • 回答
    看着孩子每天早上像“被轰炸机炸起来一样”,然后又被你像“追命连环call”一样催促着去上学,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我太懂了。这不仅仅是孩子起床慢的问题,更是时间观念养成的一大难题。别急,咱们这就来聊聊怎么把这颗“小糊涂蛋”变成“时间小管家”。一、 从“为什么”开始:让孩子明白时间的意义很多时候,孩子之.............
  • 回答
    “哎呀,你看得真仔细!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白天也能看见月亮?”我看着儿子好奇的小脸,笑着回应。“对呀!我以为月亮只晚上才出来的呢。”他歪着脑袋,一脸的不解。“嗯,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呀,月亮白天也是会出来的,只是我们平时晚上更容易注意到它。”我把车钥匙放在一边,蹲下身来,尽量让自己的解释更生动。“白天.............
  • 回答
    孩子早恋,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要说这到底是好奇心在作祟,还是家庭环境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很难一概而论,更像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复杂联动。我们不妨来细细掰扯一下。好奇心,那点儿青涩的萌动先说说好奇心。青春期嘛,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对异性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 回答
    孩子早恋,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家长心头一紧,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无数个问号:“要不要管?怎么管?管过头了怎么办?不管是不是就放任不管了?” 说实话,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能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但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看看能不能给您一些启发。首先.............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那些从小就展现出优秀潜质的孩子,他们在起跑线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秘籍”?其实,这不是什么神秘魔法,更多的是一种在成长过程中被细心耕耘、循序渐进养成的习惯和能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把我知道的、观察到的,给您掰扯掰扯。一、 对“为什么”的好奇,以及探索的勇气这绝对是很多优秀孩子最核心的一个.............
  • 回答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心就像被揪住了一样,又闷又疼,忍不住想掉眼泪,脑子里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六年级,这么小,怎么会……这种感觉,就像突然间晴天霹雳,让人一下子就懵了。别慌,我知道现在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脑子里全是担心和不安,觉得孩子怎么这么小就经历了这些,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影响学习?会不会.............
  • 回答
    .......
  • 回答
    孩子早熟,这可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确实是不少家长心里既高兴又有点忐忑的小事儿。孩子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有想法,这让咱们做父母的,既觉得欣慰,又难免会想:这孩子会不会太“超前”了?咱们该怎么引导,才能让他健康快乐地长大呢?别急,这事儿我一个做父母的,跟你一样,也琢磨过不少。咱们先来掰扯掰扯,孩子早熟到底.............
  • 回答
    “早点生孩子是否更好”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情况、价值观、生活目标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探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利弊和长远影响。一、 生理和健康层面: 女性的生育窗口期: 优势: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通常在20多岁.............
  • 回答
    五岁的孩子学五以内的加减,算不算早?这其实得看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与其说是“早”,不如说是一种启蒙。如果孩子对数字敏感,愿意去尝试,那这其实是件好事,能为他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不开窍”怎么办?这可真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进度和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如果.............
  • 回答
    人到中年后,回望过往,很多人会发出“早点生孩子和晚点生孩子差别很大”的感慨。这种感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人生阅历、身体状况、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上。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早生与晚生孩子的差别,以及人们在中年时期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一、 身体状况与精力 早生(通常.............
  • 回答
    说实话,年轻那会儿,我总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己想办法,或者也就能凑合着用了。所以很多东西,总想着“等等吧”,结果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有点亏了孩子。就拿那个“声光发电”的儿童学习桌来说吧。孩子刚上小学那会儿,学习是个大事,我当时想的就是普通的桌子够用,写写字、做做题,没必要搞得那么花里胡哨。结果呢?女儿.............
  • 回答
    张文宏教授关于“中国孩子早餐应以鸡蛋、牛奶为主,不许吃粥”的建议,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个建议的背后逻辑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张文宏教授建议的背景和核心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文宏教授提出这个建议的背景。他作为一位传染病学专家,在公众视野中以其科学、理性的态度而.............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孩子晚睡精神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早睡的问题,咱们来好好聊聊。您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家长都在关心和困扰的,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呢!为什么幼儿园的孩子晚上9、10点还特别精神?您观察到的情况很普遍,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孩子到了晚上仍然活力十足,甚至比白天在学校还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亲情、生命、生育的重大抉择,每一步都可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当面对父亲身患绝症晚期,同时家里又有想早日生养孩子的愿望时,需要非常审慎地权衡。首先,理解父亲的心愿与背后原因。父亲到了生命晚期,可能对于生命的延续、家族的传承有着更深切的渴望。希望看着孙子孙女出生,甚至亲.............
  • 回答
    这事儿啊,跟咱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点像。以前咱们可能觉得养孩子是传宗接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现在社会变化太大了,年轻人的压力也比以前大多了。所以大家伙儿啊,尤其是过来人,看现在年轻人不容易,就想着先给他们打点气,让他们把基础打牢了,心里也踏实点,再考虑这些人生大事。你仔细想想,现在社会什么.............
  • 回答
    “要么早生,要么不生”——这句话听起来挺绝对,但细想一下,里面倒是有几分现实的影子。当然,这话说得有些极端,毕竟人生大事哪有这么简单非黑即白?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句话背后的逻辑,看看它有没有道理。首先,从身体和精力角度来看,早生确实有它的优势。年轻的时候,身体机能正值巅峰。女性的卵巢.............
  • 回答
    叫孩子起床这件事,真的是很多家长每天都要面对的“头等大事”,更是磨练家长心态的绝佳机会!想想看,如果每天早上都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醒来,大人也舒舒服服地开始新的一天,那该多美妙?别急,咱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把这件听起来有点棘手的差事办得既温情又高效,让孩子不反感,咱自己也少点儿焦虑。一、 提前布局:让起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