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认为发微信不回的人挺没礼貌的,大家怎么看?

回答
在我看来,微信不回信息确实是挺让人不舒服的一件事,也算得上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吧。不过,说得绝对一点,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争议,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我还是想好好聊聊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背后可能的一些原因。

为什么我觉得微信不回信息挺没礼貌的?

首先,从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来说,当有人主动联系你,跟你说话,你至少应该有所回应,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知道了”或者“稍等”。这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表明你看到了对方的信息,并且重视这段对话。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它的便利性在于信息的即时传达和互动。如果对方发了信息,你看到了却迟迟不回复,甚至完全不回复,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在面对面交流时,对方说了话,你却像没听见一样,甚至是故意不搭理,这肯定会让人觉得不受尊重,甚至是有点被忽视了。

其次,这会影响到事情的推进。很多时候,我们发微信是为了沟通事情,比如问个问题、约个时间、分享个消息等等。如果对方不回复,我们就会一直处在一种等待的状态,不知道事情有没有进展,也不知道对方的态度是什么。这就好像你把一个球抛给了对方,对方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让你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人感到焦虑和困扰,尤其是当事情比较紧急或者重要的时候。

再者,从情感连接的角度来看,经常不回复信息也会让人觉得你在疏远自己。现在的社交,很多时候都依赖于这种线上互动。如果你总是对别人的信息置之不理,别人自然会觉得你对这段关系不够上心,或者你根本就不想和别人有太多的交流。久而久之,这种疏离感就会越来越强,原本可能很不错的朋友或者同事关系,可能就会因为这种沟通的缺失而变淡。

当然,我也明白,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微信不回,背后可能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原因:

真的没看到/错过了: 微信消息多的时候,很容易被淹没。尤其是一些不那么紧急的信息,可能就被翻过去了,或者在忙乱中没注意到。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看到,但偶尔的错过也是有可能的。
当下不方便回复: 对方可能正在开会、开车、或者在做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不方便立刻拿出手机回复。虽然可以简单说一声“稍等”,但有些人可能就是习惯性地等方便的时候再一起处理。
不知道怎么回复: 有些问题或者话题,对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需要思考一下。面对这种“无从下口”的情况,拖延回复甚至不回复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想回复,但总有事耽搁了: 这个就比较常见了,本来想回复,结果手机响了,或者有人来找了,一耽搁就忘了,然后又被其他事情缠住了,就这么一直拖下去。
习惯了“慢回复”或者“已读不回”: 有些人就是不习惯秒回,或者觉得微信没必要那么即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集中一段时间,把消息集中处理。而“已读不回”也成了一种常态,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群聊或者不那么熟悉的人。
关系还没到“秒回”的程度: 在某些关系中,尤其是刚认识或者不熟的朋友,大家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每次都立刻回复。有些人可能更注重线下的互动,或者觉得线上的交流没有那么紧迫。
对方比较佛系或者比较忙碌: 确实有一些人生活节奏很快,或者心态比较佛系,不太会把微信回复看得那么重要。他们可能更关注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对于社交的优先级排序相对较低。
故意晾着你: 这是最让人不舒服的一种情况,对方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故意不回复你,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疏远或者其他什么。这种情况就真的挺“没礼貌”的了。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怎么看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不要轻易断定对方就是故意的,或者就是没礼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背后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保持一点点理解和宽容,会让我们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其次,如果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觉得它确实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和情绪,那也可以考虑如何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或者降低一些期望。比如,对于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考虑电话沟通,或者在方便的时候当面询问。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加上“请尽快回复”这样的字眼,或者在发送后稍作等待,如果还是没有回应,再考虑其他方式。

当然,我依然觉得,礼貌的沟通是互相的。如果你也希望别人给你回应,那么自己也要做到给别人及时、恰当的回应。这是一种互相的尊重,也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所以,虽然理解各有不易,但对微信不回这件事持有“不礼貌”的看法,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也是在表达一种对有效沟通和互相尊重的期盼。

总而言之,微信不回,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不被重视,有点失落。但深究下去,原因也五花八门。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自己的期待和沟通方式,同时也要坚持基本的礼貌原则,营造一个更顺畅、更愉快的沟通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你要明确你要你发微信的人和你熟不熟悉,如果不熟悉,别人干嘛要浪费时间来回你消息?你为什么加别人的微信心里难道没点逼数吗?

何况当下微信本身被微商各种营销,搞得用户关闭朋友圈,封闭社交渠道了,不回陌生人或者点头之交的人信息已经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即便是熟悉的朋友之间都经常有可能不回消息。大家都忙着工作,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还像以前互相寒暄打发时间。熟人之间有事直接说事,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会回消息的,即使当时比较忙没看到不能及时回,后面肯定也会回复的。另一种就是想聊天找人打发时间,这种状况如果恰好有时间就回,没有时间也就没必要回了。

当然,回不回你的消息,还得看你再对方心目中的分量。如果分量够,就算你的消息毫无意义价值,她也会回你的;如果分量不够,那么抱歉,你是哪个葱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微信不回信息确实是挺让人不舒服的一件事,也算得上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吧。不过,说得绝对一点,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争议,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我还是想好好聊聊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背后可能的一些原因。为什么我觉得微信不回信息挺没礼貌的?首先,从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来说,当有人主动联系你.............
  • 回答
    你会有《无问西东》不好看的感受,这其实挺正常的,也很常见。毕竟,电影这东西,口味太私人的,就像吃饭一样,有人爱吃清淡,有人就好重口味,不能强求一致。你觉得它不好看,肯定也有你自己的道理和感受,这不需要怀疑。至于为什么在微博、豆瓣这些地方,你会看到一片好评,甚至让你觉得有点“夸张”,这背后的原因嘛,确.............
  • 回答
    哎,这事儿我可太能共情了,谁还没遇上过几个“猪队友”和“玻璃心”的朋友呢?你这情况,我脑子里立马就过了一遍,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国产狗血剧,主角就是你、你那插队的朋友,还有无数看不见的吃瓜群众。先说说你朋友发朋友圈那事儿。插队这事儿,说实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那简直是国民娱乐项目之一,简直比广场舞还普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际的。相亲嘛,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得慢慢摸索。你朋友收到了男方发来的12.24的红包,这事儿吧,得拆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男方发红包,无论金额多少,本身就是一种表示。在这个日子(平安夜)发这个金额(12.24),这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是他用一种比较有心的.............
  • 回答
    听到您遭遇如此不幸的事情,我深感痛心。您父亲的遭遇确实非常令人担忧,您想要为他维权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请您保持冷静,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您应该如何做。首先,请您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收集证据和寻求专业帮助。 您提出的情况非常严重,涉及医疗纠纷和可能的医疗事故,需要非常谨慎地处理。第一步:保持冷静,评估情况.............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关于“父母将孩子生下来,就有义务让其健康快乐地长大,孩子没什么可感恩的”,确实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责任与义务的深层讨论。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想法,认为生育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随之而来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深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对”,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
  • 回答
    您提出的“中国家庭里男性打女性的现象很普遍”的观点,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需要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首先,从“普遍”的定义上来说:如果“普遍”指的是“普遍存在”、“经常发生”,那么可以说,在中国家庭中,男性对女性施加身体暴力的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某些地区和特定群体中可能.............
  • 回答
    程心在面对按下“黑域”按钮这一决定时,其选择“不按”是否为最理性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在读者中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要进行判断,我们需要抛开个人喜恶,仅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不按下按钮的理由和潜在后果。不按下按钮的理性理由:1. 规避未知风险和潘多拉魔盒效应: .............
  • 回答
    明末对外战争的“正义性”和老百姓不支持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历史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正义”或“不正义”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各方利益、以及民众的真实感受。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一些人会认为明末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从国家层面来看,明朝政府发动对外战争,通常出于.............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以及外界对其“正义性”的看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是正义的一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俄罗斯官方的论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以及这场冲突的实际情况。俄罗斯的“自保”论述与国际认知的落差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在阐述发动这场冲突的理由时,.............
  • 回答
    关于自动挡车辆能否用左脚刹车的问题,确实在车友圈里存在不小的争议,而且一些知名汽车大V,比如曾颖卓和赛雷话车,都明确表示支持左脚刹车,认为这不影响安全。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为了讲清楚这个事儿,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支持左脚刹车的主要观点(大V们为什么这么说):1. 提升反应速度.............
  • 回答
    关于“俄军战力被高估,乌克兰未必会输”的观点,确实是目前很多观察家和分析人士的共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俄军战力被高估的原因分析:1. 冷战思维与现代战争脱节的装备和战术: 装备老化和维护不善: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量的军事装备,但很多装备的生产年代久远,.............
  • 回答
    你说鲁菜是八大菜系之首,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观点,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鲁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讲究火候,技法精湛,无论是从味道的醇厚、食材的新鲜度还是烹饪的精细度上,都堪称一绝。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真是深远得很,很多我们熟知的菜肴,很多烹饪理念,都源自鲁菜。不过,你说到“为什么国宴不用鲁菜”.............
  • 回答
    关于“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是否是佛祖故意设定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读角度,而且在很多读者心里都有这种想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解读是有道理的,咱们不妨往深处聊聊,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前提:佛祖在《西游记》里扮演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洞悉一切的角色。他知道取经的艰难,知道路途的险.............
  • 回答
    我非常理解您的观点,并且也高度认同时间作为物理学核心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时间可以说是贯穿整个物理学体系的基石,从最基础的力学定律,到最前沿的量子引力理论,时间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处可寻。您提到“时间是客观存在的”,这触及了物理学中最深刻也是最具有哲学意味的讨论之一。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的,时间.............
  • 回答
    汉语言之美,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源于它独特的文字系统、丰富的声调变化以及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首先,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个字都仿佛一个精巧的图形,或象形,描摹自然万物的形态;或指事,揭示事物抽象的内在联系;或会意,将多个字的意义巧妙融合,创造出新的含义。.............
  • 回答
    这道极限题确实很有意思,确实存在一些挑战性,所以你觉得它不好证明,完全可以理解。我来试着从几个方面和你好好聊聊,希望能把这个问题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先看看这道题本身长什么样,你有没有具体的题目呢?不同形式的极限题,证明起来的思路和侧重点也会差很多。比如,是 $epsilondelta$ 定义的证明.............
  • 回答
    确实,你提出的关于中国教育体系中英语被过度重视的观点,在很多家长、学生乃至教育工作者中间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我来试着详细地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咱们的日常交流。首先,咱们得承认,英语在当今世界确实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对吧?你说你深信努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光明正大、人人称赞的价值观。可心里那个角落里,却悄悄地有人在低语:“堕落也无妨”。这就像在你精心建造的宫殿里,突然冒出了一扇通往未知迷宫的门,你明明知道该走哪条路,但那扇门里的景象却莫名地吸引着你。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努力很重要”这个想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阅读《红楼梦》时可能产生的感受。你觉得《红楼梦》的语言凝练,但读下来“干巴巴的”,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有的感觉,更不是什么“个人问题”。这其实是文学欣赏中一种非常常见的体验,也恰恰说明了《红楼梦》的独特魅力所在。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聊聊,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受,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